當晚的晚會,容陵還為眾人獻上了一段優美的現代舞。如果說現在大清國最會跳現代舞的,恐怕也就是容陵。


    第二天,李諭就讓濮蘭德安排人搭設電報線路。


    其中有位監工非常認真,甚至有時親自動手搭設線路。


    不過他之所以吸引了李諭的注意,主要是在幾位英國電報局工人中,他是唯一的中國人,而且似乎專業能力相當高。


    李諭好奇道:“請問閣下尊姓大名?”


    此人道:“在下蔣式瑆。一直聽聞過李諭先生大名,不過無從拜訪,沒想到今日能為您親自搭設電報線路。”


    蔣式瑆也算是個奇人,他曾經當過廣東監察道禦史,兩次上折子彈劾奕劻,不過慶親王在朝中地位已經穩固,蔣式瑆彈劾不成,還被罷了官。


    並且朝廷還傳旨申飭蔣式瑆,宮中的一個姓王的太監當著眾人的麵,就對蔣式瑆一頓劈頭蓋臉的臭罵:


    “有聖旨申飭蔣式瑆,跪下聽宣!蔣式瑆,你這混賬王八蛋,不知抬舉,幹出一堆亂子來。你們姓蔣的原都不是好人,出了個蔣式瑆更壞,滾下去!”


    蔣式瑆當場就被罵地灰頭土臉。


    申飭官員為清廷一項製度,是太監的一份美差。其實如果提前送上銀子,太監就不會過分辱罵。不過蔣式瑆得罪的是慶親王,太監根本不敢收他的銀子。


    但奕劻也真是有趣,很少對自己的對手趕盡殺絕,僅僅是讓他丟了烏紗帽。


    蔣式瑆被罷官後,並沒有灰心喪氣,甚至搞起了新興行業。


    此刻他指著李諭的屋內說:“先生家中似乎也沒有電燈。”


    李諭說:“當然嘍,電報線還能搭設搭設,但我總不能在家中安一台發電機。”


    蔣式瑆歎了口氣:“不出意外的話,我將很快為京城百姓送上照明的電燈。”


    現在北京城除了西苑和東交民巷,根本沒有供電,更沒有電燈,夜幕籠罩後,根本就是黑壓壓一片,也就談不上夜景。


    西苑用的是自己的發電機組。而使館區使用的電力則是來自德國人的電氣公司,德國電氣公司如今正貪婪地覬覦京城空閑的電燈市場。


    反正在他們眼裏,大清哪哪都是可以咬一口的肥肉。


    李諭說:“閣下莫非想要創建電燈公司?”


    蔣式瑆點點頭:“現在電報市場想要推廣頗有難度,買得起電報機或者說用得著電報機的人太少,但是電燈市場還是很大的。”


    李諭感覺蔣式瑆有點意思,於是說:“我也認為興建電燈公司迫在眉睫,等你調試好電報機後,我們可以具體研究一下。”


    難得碰到一個熱衷於西洋科技的人,蔣式瑆開心道:“都說李先生西學造詣高深,如果能有您的幫助,對我將會是極大的裨益。”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安裝最新版。】


    李諭說:“能幫的我都會盡力幫,有電燈是好事,你能掙錢,老百姓也能享福。好了,看你們架設得差不多了,我進屋去試試電報機。”


    電報線路的搭設現在都是走的空中,趙謙經常在北京城四處跑,認得這些電線杆子,說道:“咱家老爺真是洋氣,這種東西我在東交民巷見過不少。”


    鳳鈴笑道:“老爺不會是要在院子裏也開個使館會洋人吧?”


    王伯若有所思道:“你還真別說,咱家老爺我覺得真有可能做得出來!”


    北京城這時的電報線確實很亂,反正也沒有城管來管理,經常可以看見淩亂的線路。而且你要是搭設電報,人家說不定還以為你和洋人或者中樞大官有關係,根本不敢管。


    正搭設得如火如荼時,榮祿的兒子巴隆走了過來,他生氣道:“這破玩意能不能不要在我們家門口走?”


    鳳鈴見著榮祿的兒子就沒什麽好氣,“在大路上架電線,又沒礙著誰!”


    巴隆眉頭一皺:“就是洋人這些東西,壞了我大清風水!”


    屋裏的李諭聽到外麵的聲音,走出來道:“原來是巴隆公子,失敬失敬。”


    巴隆雖然知道李諭在科學上確實很厲害,不過他本人也很傳統,根本瞧不起西學,不滿道:“洋人的電報線已經幹擾到了我們榮府。”


    李諭看了看電報線杆,高度完全足夠,於是說:“它們隻是服務於我家中電報機,怎麽會對閣下府上造成影響?”


    巴隆說:“當然有影響,洋人的銅線,千裏之遙,瞬息可通,雖然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但是這麽多年,一直因此在各種新聞上造謠事端,我們又無從知曉。更何況銅線過我榮府,府上機密信息,豈不也被偷聽。”


    李諭說:“閣下府上的機密怎麽可能被馬路上一根區區的電報線得知,哪有這麽神,公子多慮了。”


    巴隆根本不相信:“我怎麽知道你說的真假。”


    李諭笑道:“你可以隨便找個洋人問問,估計他們也很想知道如何單純用銅線就能知道四周的訊息。”


    巴隆壓根不懂,爭論不出什麽,不過心中依然大為光火,等他老爹迴來一定要好好告一狀。


    李諭打發走巴隆,繼續迴到書房寫作,他的進度很快,已經寫到了混沌理論中非常關鍵也最為出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本來出自洛倫茲的一篇演講,但是他原本所說是“一隻海鷗扇動翅膀就足以改變天氣的走向。”


    他當初用的是“海鷗”,至於蝴蝶的出處,其實一個記者看到論文中的一張關於“洛倫茲吸引子”的圖形很像蝴蝶,所以才寫成了“蝴蝶效應”。


    但其實中國一直有類似的說法,如: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都揭示了混沌理論最關鍵的一點:初始值極為微小的擾動,都會給係統帶來巨大到無法預測的變化。


    李諭提前六十年提出了這個觀點,但稱之為“蟻穴效應”。


    後來為了紀念李諭,很多人直接叫做了“鯉魚效應”。


    這個詞語是《申報》記者史量才所創,他根據李諭名字的諧音及他所闡述的觀點,換了種表述:黃河裏一條鯉魚遊動時帶起的漣漪,極有可能帶動太平洋上一場無敵的颶風。


    倒也是個合理的詮釋。


    直到六十年後,當洛倫茲用計算機模擬出形如蝴蝶的洛倫茲算子後,二者共同成為了混沌理論的代名詞。


    當然,李諭並沒有止於此,他的數學功底可以,進而又用微分幾何探討了混沌理論的數學原理。關於這種混亂的描述,則又用上了包括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內容。


    這片論文要比他之前關於x射線和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論文花的時間多太多了,足足一個月才完成。


    當然,這隻是混沌理論的開篇,至於後續,還有待其他數學家的進一步發展。


    不過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容易,畢竟開創了一個全新且極為重要的數學門類。


    如果繼續深入寫,混沌理論可能再花一年也寫不完。李諭懂得適可而止,核心觀點闡述清楚就好。然後他校核完成後便寄出了論文。


    論文還是挺厚的,足足兩百多頁,差不多是一本數學書。


    李諭當天也收到了瑞典匯過來的2500克朗,這個時代的電訊係統沒有後世那麽發達,又是跨行又是跨國的,所以今天匯豐銀行才收到了匯款,照例還是扣掉了10%左右的手續費。


    不過算下來,也有300多兩銀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秋空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秋空城並收藏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