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女子學堂的事情批複的速度挺快,畢竟不是第一所,朝廷肯定不希望京城落在天津、上海後麵太久。


    後來魯迅就在這所學校任過教,因為該校學生劉和珍被軍警打死,還寫了那篇著名的《紀念劉和珍君》。


    學校選在了宣武門附近,不過建好校舍還需要一年左右。


    李諭肯定支持女學興建,大學嘛,沒有女學生說得過去?連談個戀愛都費勁。


    李諭在路上碰到了帶著幾名學生前來京城的張伯苓,李諭看到後麵的學生基本都是此前帶去美國參加奧運會的人,好奇道:“伯苓兄這是做什麽?”


    張伯苓拿出一份報紙說:“參加運動會,京師大學堂的運動會。”


    “京師大學堂運動會?”李諭接過報紙,看到上麵的一則新聞:《大學堂召開運動會敬告來賓》。


    內容是京師大學堂開辦運動會,也誠招天津、河北等地的學生參加。


    李諭笑道:“伯苓兄有點欺負人了,這些都是見過世麵的,來參加校運會時不時有點……”


    張伯苓卻說:“你也來參加吧,聽說許多教職工都報了名,還有大學堂的足球比賽,北洋大學堂的足球隊也會參賽。”


    李諭倒是知道京師大學堂已經有了足球隊,於是說:“要是有足球比賽,我可得湊湊熱鬧。”


    後世網上有個梗,當你糾結自己到底想上清華還是北大時,可以這麽選:體育好就上清華,體育差就選北大。


    不過其實京師大學堂剛一建校,就很重視體育,《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裏將體操列入預備科和師範館的正式課程,並規定預備科學生每周要上2至3小時,師範館學生每周要上3小時。甚至還有專門的運動服,穿上後已經非常像西式的大學生。


    由於體育成績會計入畢業考試科目,所以京師大學堂裏一直有體育熱。


    這已經是第二屆運動會,組織比第一次更加完善,並且學校的監督李家駒還邀請了一些女學生來參賽。


    穿著清涼運動服參賽的女學生,在此時絕對是一大奇觀!


    果不其然,李諭趕到運動場時,已經來了上萬人參觀。


    雖然比賽項目與後世已經非常成熟的運動會不一樣,不過大體就是各種田徑比賽。


    監督李家駒還報名了300米跑,李諭不甘示弱,加入了足球隊。


    300米跑時,李家駒拿了個第三名。


    李諭則帶領京師大學堂足球隊與北洋大學堂足球隊血戰,可惜還是以2:3輸掉。


    畢竟北洋大學堂的足球隊在天津參加比賽更多,球員整體水平比京師大學堂高一些。


    不過李諭玩得蠻開心。


    比賽的項目還有很多,有一些就像後世的娛樂運動會,什麽雙人綁腿跑之類的。


    大學堂不少學生都參與了運動會,尤其是仕學館幾乎全部參加。


    廢除科舉後,仕學館隨之擴大招生,不少貴族子弟加入,因為現在大學堂成了唯一晉升的途徑。


    實際上此後京師大學堂以及民國初年改名的北京大學幾乎成了專門的貴族學校,雖然資金上大大緩解,但學術水平卻很差。


    要不說蔡元培對北大的貢獻大哪,正是他當校長後改變了這種風氣,讓北大一躍成為亞洲頂級學府。


    ——


    迴到家,鳳鈴拿來了一封電報,發報人是湖廣總督張之洞。


    李諭本以為是關於留學的事,沒想到張之洞卻偷偷詢問皇帝還在不在瀛台。


    李諭作為帝師,隻要是在京城,動不動得去上個課,隻不過現在光緒的身體已經開始不太好,所以上課的頻率大大降低。


    雖然感覺莫名其妙,李諭還是迴電說幾天前剛給光緒上了課。


    李諭不知道的是,此時有一個從宮裏戲院跑出來的旗人,竟然到武昌假扮起了光緒!


    這人和光緒長得確實有點像,在宮裏唱戲時就假扮過光緒。


    隻不過他到了武昌竟假戲真做,真把自己當皇帝了,一舉一動以及使用的物品都很像禦用之物。由於消息不暢,當地官員以為皇帝逃出來了,很多官員前來朝拜,假光緒全部受之無愧。


    這可不是小事,消息不脛而走,很多評論甚至說光緒皇帝在革命黨的掩護下,逃出瀛台,去武昌找張之洞圖謀再舉等等。


    張之洞嚇得夠嗆,這尼瑪大黑鍋啊!


    張之洞不僅給李諭發了電報,還給不少京城中的官員同樣發去,在得到確切迴複後,才下令抓住這兩個大膽的小毛賊。


    結果嘛,隻能是砍頭。


    完全是蠢死的,這水平還跑出來騙人,第一站就栽了跟頭。


    ——


    此時呂碧城也該動身去天津當女子公學的總教習,兩人乘坐火車來到了津門。


    袁世凱對女子公學一事十分重視,與唐紹儀一起在學校接見了兩人。


    天津的各界名流一同參與,傅增湘、梁士詒、盧木齋等人全都到場。


    袁世凱還讓傅增湘找來了攝影師,要好好宣傳宣傳此項功績,——辦學可是目前封疆大吏們的一大政治資本。


    呂碧城麵對這麽多大人物的捧場,表現得還算落落大方。


    袁世凱說:“碧城姑娘真是一代奇女子,不僅有才有貌,而且還有管理、教學的才能,我對於學校的前景信心極為充足。”


    呂碧城輕聲迴道:“小女子還未就任,做得如何尚且沒有多少把握。而且,恕碧城冒昧,想向總督大人再提個小小的要求。”


    袁世凱哈哈大笑:“你真和李諭一個樣,說吧,什麽要求?”


    呂碧城說:“北洋女子公學的建校參照了日本貴族女學,所以也是一所貴族學校。碧城希望天津再開設一所女校,專門招收普通民家女子。”


    唐紹儀眼睛一亮:“碧城姑娘的說法我讚成,在上海時,我就見過這樣的女校。”


    唐紹儀如此說,袁世凱自然也同意了:“好!我不能拂了碧城姑娘第一次提出的有求,就由伱負責辦理此事。”


    呂碧城輕輕一蹲:“總督大人高見。”


    雖然女學是破天荒的事情,但畢竟有北洋高層支持,開辦得很順利,因為清末民國很有特色的士紳階層們均選擇了觀望,沒有公然唱反調。


    此時北方的風氣並不像南方一樣開明,士紳階層們擔心支持女學以後會被牽連;但袁世凱和唐紹儀親自下場,又不敢反對。


    兩日後,呂碧城作為總教習出席了學校大會,學校的所有師生全部參加,李諭自然赴會支持。


    北洋女子公學的設置非常完善,師資力量配置齊全,有國文教習、代數教習、女學教習,並且還有美國、英國、日本的外國教習。


    學校的經費一部分是政府支出,還有一大半是公司捐贈,李諭已經支援鍾觀光3000銀元,自己老婆的事業肯定更要支持,當即宣布捐款5000兩銀子。


    呂碧城走上台對著在座的女學生們做了演講,她激動道:


    “舊的禮教束縛了中國女子千年之久,隻有接受真正的教育,才能讓我們女子與男子一樣具有個人與國民的雙重身份!


    “女子公學以及女子教育,不是培養賢妻良母,而是造就對於國不失為完全之國民、對於家不失為完全之個人!”


    “我們要德智體全麵發展,擁有優良的品德,還要有新時代的技能與知識,這樣,我們女子才能擁有健全人格!”


    李諭情不自禁鼓起了掌。


    這可是清末,擁有這樣的思想真心太不容易了。


    但掌聲卻有些稀疏。——現代人看來三觀很正的思想,在清末民初的中國卻像一個炸彈。


    可不管怎麽說,呂碧城成為總教習一事轟動了整個京津之地。


    這時候的校長不同後世,一般而言是有正兒八經官身的。參見各所大學堂的初創者,不是總督就是巡撫,要麽是二三品的大員。


    教育這件事在封建王朝真心重要,校長在不少人看來就像國子監的祭酒。


    掌握人才就是掌握未來嘛。


    戊戌變法時,康有為就曾拚命想當京師大學堂的校長,他讓梁啟超擬定的章程,校長條件幾乎指明就是他康有為。


    當呂碧城的照片出現在各大報紙上時,文人墨客頓時驚歎這位才名頗盛的才女竟然如此美麗。


    這幾天呂碧城講課,李諭時不時就“旁聽”一下,看到她的台風不錯,終於放了心。


    然後才準備去參加了天津勸業場組織的勸業會。


    在這之前,唐紹儀專門找李諭參觀了一下他督辦建設的卷煙廠。


    唐紹儀拿起一根抽了一口,咂咂嘴,問道:“比起雪茄差了點風味,這東西真的可以驅逐鴉片?”


    李諭說:“唐大人口味已經養刁鑽了,普通人誰天天抽得起雪茄,但香煙總比鴉片要好。”


    唐紹儀點點頭:“隻要不像大煙一樣荼毒民眾,這樣東西我肯定會堅定推行下去。”


    李諭笑道:“唐大人可以拍張吸煙的照片,然後登在各大報紙上,由您做背書,推行難度肯定大大降低。”


    唐紹儀說:“我有考慮此事,你也要拍一張,誰叫你名氣大。”


    “可我不會抽煙。”李諭連忙說。


    唐紹儀深諳宣傳之道:“要的是宣傳效果,誰叫你真抽了。”


    李諭沒法反駁,隻能照做。


    唐紹儀又說:“對了,我一直沒有想好香煙的品牌,你去的地方多,有沒有什麽建議?”


    李諭上輩子時也沒抽過煙,知道的很少,想了半天說:“我以前學車時,教官總會抽什麽硬中華、軟中華,似乎是好煙。”


    唐紹儀以為李諭是在德國學的車,但名字聽著確實不錯:“這名字讓德國人用太可惜。”


    李諭說:“可能是我聽錯了。”


    “那就好,我對這兩個名字很感興趣,就用它們。”唐紹儀道。


    唐紹儀在紙上寫下了“軟中華”、“硬中華”兩個名字,交給手下,然後對李諭說:“我們去拍照吧。”


    李諭是真的不懂香煙牌子,更沒想到這本身也是一個梗。網上就有人鬧著玩,在煙盒上ps“軟中華”三個字。


    ——


    目前勸業會的場館隻是臨時搭建的棚子,但參展的商品不算少。


    李諭工廠的味精、“匠人”牌方便麵、搪瓷一經推出,立刻成了焦點。


    負責宣傳的胡嘉言很會來事,做了很多展示牌以及品嚐點,當天就收獲了大批訂單。


    不出意外,從日本租界過來的日本三菱商會代表對味精和方便麵大加讚賞,迅速下訂。


    三菱商會代表讚道:“李諭先生實在是神人,可以做出如此美味!‘匠人’二字更讓我似乎有一種莫名的家鄉的感覺。”


    李諭聽著好笑,但能賺日本人的錢更爽。


    ——


    在天津大體忙完後,李諭繼續動身前去上海找蔡元培。


    蔡元培早已在碼頭等候,見麵後立刻說:“上次疏才來滬未能會麵,這次可算把你盼來了!庚子賠款你們都可以要迴來,真是讓我大吃一驚,甚至專門用於留美教育,我簡直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疏才兄弟的遠見卓識!”


    李諭說:“鶴卿兄過譽,誰叫我們現在落後,再窮也不能窮教育,這是強國之本嘛。”


    “好一個再窮也不能窮教育!”蔡元培喜道,“我真是越來越欣賞你了。”


    兩人隨即前去南洋公學。


    上海的教育起步比較早,報名的人比京城多,而且十分踴躍。大家很清楚美國的教育比之日本要強不少,但學費同樣高得驚人,普通的富人家庭都很難承擔,如今公費留學,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但總歸有名額限製,所以李諭隻能先進行考試,完成第一步初篩。


    李諭親自動筆擬出試題,主要是考察英文能力以及是否達到後世初中畢業的科學能力。


    對於赴美留學而言,這兩樣是基本要求。


    最後的成績,有五人成績合格,其中兩人尤為突出,而且這兩個人的名字李諭可太熟悉了:蔣夢麟以及周詒春。


    蔣夢麟大家比較了解,後來北京大學的校長,也是北京大學曆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對北大的影響很大。


    周詒春同樣不簡單,民國時期,在清華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病逝後,當了第二任校長,對早期清華的建設貢獻不小。


    好家夥,一下子湊齊了清北兩校未來的校長!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秋空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秋空城並收藏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