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並沒有直接去袁世凱所提的會議室,因為那裏的牌子叫做“諮議局”,是將來用作立憲後議會的地方。


    她肯定不會去費神立憲的細節,隻要是能穩住她的權力,怎麽著都行。


    先由出洋的五大臣與一眾朝廷滿清貴胄排排坐商議出個差不多再說。


    地點沒有選在京城,也是慈禧想要看看意見如何。


    如果有初步的成果,可以在直隸小範圍推行,畢竟袁世凱的能力慈禧還是很相信的。


    如今朝中能指望的大臣,僅剩袁世凱與張之洞了。


    其實立憲這件事,已經是箭在弦上,所有人都知道要施行,不過如今礙於滿清的特殊性,慈禧一直在故意拖延這事。


    作為出洋五大臣之一的兩江總督端方,此刻也來到了京城,他首先發言道:


    “我在巡遊列國時,發現諸國已經都沒有太監製度,會見日本國前首相伊藤博文時,他也曾言道太監製度過於野蠻,不是一個文明國度應該存在的製度。所以我認為應當列於新政之中。”


    袁世凱當即表示讚同:“廢除太監製度十分必要,而且這是小事,小事辦不成,大事如何辦。”


    在屋外聽的小德張嚇得一激靈,連忙去找李蓮英。


    “李總管,李總管!”小德張哭哭啼啼跑到李蓮英跟前。


    “發生什麽了?”李蓮英不緊不慢問道。


    “他們……端方和袁世凱要……”小德張嘴巴有點發飄。


    李蓮英問道:“要什麽?”


    “他們要裁撤太監製度!”小德張終於說了出來。


    “什麽!”李蓮英大驚。


    要是太監製度廢除,那自己不就等著喝西北風了。


    “真的假的?”李蓮英追問道。


    “千真萬確!我聽得清清楚楚。”小德張說。


    李蓮英頹然坐迴座位上,但很快鎮定了下來,“這事得趕緊找太後。”


    一會兒要去會見大臣,慈禧正在用熱水蒸臉然後敷麵膜,一套結束後,又坐到鏡子前讓李蓮英梳頭。


    李蓮英卻在不斷落淚。


    “小李子,咋著了?”慈禧問道。


    “奴才,奴才以後怕是不能給老佛爺梳頭了,心裏難過。”李蓮英擦著眼淚說。


    “為什麽這麽說?”慈禧不解。


    “因為新政施行,袁大人以及端方大人要裁撤太監製度,今後,今後我們就……”李蓮英已經哭出了聲音,“奴才舍不得老佛爺,奴才想要一輩子給太後梳頭。”


    慈禧心中暗歎一聲,頓了一會兒說:“行了,我知道了,有哀家在,能讓你吃什麽苦?”


    李蓮英等的就是慈禧這句話,“老佛爺,奴才要伺候老佛爺到一百歲。”


    慈禧今年明顯感覺身體開始出現不適,雖然尚且沒有影響到她的日常起居,但人生七十古來稀,她今年七十二歲了,很多小毛病已經遮掩不住,每天敷麵膜的時間增加了很多,卻幾乎不見效果。


    慈禧說:“什麽一百歲,我能活過聖人就不錯了,聖人不也隻活了七十二歲嘛。”


    李蓮英立刻說:“孔聖人七十二歲,但亞聖孟子也有八十三歲,老佛爺是觀世音菩薩,自然能長命百歲。”


    慈禧對這個馬屁很受用,起身說:“走吧,去看看他們議得怎麽樣了。”


    慈禧一到,所有人忙分列兩旁站好。


    慈禧坐下後對袁世凱道:“說說吧。”


    袁世凱立刻說:“迴太後,我們對部分事情達成了共識,比如在各地進一步推行新學、警察製度,在京城與地方健全商業稅製、清理財務,宮中廢除太監製度,改用女服務員……”


    還真有這麽一條。


    但慈禧早前便答應了施行新政,不太好反駁袁世凱,於是問向瞿鴻機:“瞿鴻機,當年康有為與梁啟超,搞得也有這一套嗎?”


    瞿鴻機說:“迴太後,有一部分差不多。”


    瞿鴻機沒敢明說,其實當年康有為和梁啟超提的內容比現在還要全得多,幾乎完全就是按照日本國來,各方各麵都有涉及。


    如今袁世凱是僅挑了幾個好弄的先提出來。


    “那就是了,”慈禧說,“袁世凱,我今天不剪彩,就是想看新東西,看咱大清的新東西。你的陳列所裏那些個洋玩意,要是你北洋也能做出來,我肯定會給伱補上這個彩。至於你說的這些新政,大家都看出來了,甚至連康黨都不如。”


    袁世凱隻能說:“太後明斷。”


    此時正好載灃走了進來。


    載灃作為近支皇族中慈禧最倚重的醇親王一脈,最近開始被慈禧多番提溜出來曆練官場。


    載灃隻有二十多歲,但出使過一次歐洲,算是見過一點世麵。


    尤其他去年剛添了一個兒子,叫做溥儀,不知道慈禧是不是開始提前培養。


    不過這種話慈禧不說出口,沒人敢猜,甚至很多人還以為載灃會成為皇儲。


    載灃剛走到門口就大聲嚷嚷:“袁世凱,你的巡警為什麽敢攔我?”


    袁世凱眉頭一皺,問道:“巡警怎麽敢攔王爺?”


    載灃給慈禧請了安。


    慈禧麵帶不悅:“載灃,你怎麽沒有一點規矩?”


    載灃氣唿唿道:“老佛爺,是天津的巡警太沒規矩,竟然敢在大街上攔我的轎子!”


    袁世凱說:“王爺,巡警是按照日本國製度創立,有川島先生主持,更有朝廷頒發的詔令,此番太後親來天津,我自然要讓警察嚴格維持治安。迴頭我親自調查事情經過,如果衝撞了王爺,本人親自登門謝罪。”


    袁世凱說得很有底氣。


    因為他清楚,巡警不可能傻到真的得罪王爺,必然是載灃主動找事,然後借此針對自己。


    載灃從去年開始被重視,有了話語權後,就一直想要扳倒袁世凱。


    光緒好歹是他的親哥哥,而光緒被囚禁瀛台,正是袁世凱的告密,載灃對他氣不打一處來。


    兩人的矛盾很深。


    但慈禧坐在上麵卻不發一言,這就是他想看到的局麵。


    載灃說:“巡警製度?能有祖宗家法大?我看你們的巡警竟然剪了辮子,總不能你的警察一個個也都有留洋學位?如果不是,那就是忤逆!是革命黨!”


    這個鍋蓋得太大了。


    慈禧終於開口:“行了行了!載灃啊,你也該多看看巡警詔,我已經同意過了,不要再因為這件事爭執。”


    慈禧明顯是給袁世凱撐了一下腰。


    載灃不敢多說什麽,“太後,是奴才不對。”


    慈禧又問慶親王奕劻:“奕劻,剛才說到哪了?”


    奕劻說:“剛才說到新政還不如……不如康黨。”


    慈禧說:“我剛才話沒說完,就被載灃打斷了,我還有下麵一層意思,新政要超過康黨,所以就要細心思量,仔細推敲,自然急不得。你們說是不是?”


    台下眾臣還能說什麽,隻能迴道:“太後說得是。”


    慈禧問道:“在推行新政之前,應該有個預備期,也就是預備立憲,你們覺得該多少年?”


    端方先迴道:“奴才以為,兩年就夠。”


    端方當然明白慈禧想要延期的意思,兩年已經說得夠大,畢竟別的國家哪有預備期一說。


    但慈禧並沒有說話,顯然不滿意。


    另一名出洋五大臣中的載澤迴道:“奴才以為,四年穩妥。”


    慈禧似乎還不滿意,所以又問了一句:“你們以為哪?”


    袁世凱說:“微臣以為,至少需要十二年。”


    慈禧對這個迴答很滿意,但還是再問道:“要這麽久?”


    袁世凱會意,迴道:“必須這麽長。立憲的準備工作,製定新官職,至少一年;普選議員,至少兩年;興建國會大廈,最少兩年;製備一部完善的憲法,就算快的立憲國,也需要數年!這些都要有條不紊地準備完備,才可以推行憲政,否則就會重蹈當年戊戌年間過於倉促之覆轍。”


    李諭這時候已經來到了廳外,遇見了同在等候的唐國安。


    李諭聽到袁世凱的話,感覺也是有意思。


    就算不懂現代方法論,也知道這些事情明擺著可以一起平行推進,根本不用一件接著一件幹。


    袁世凱自然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但幹巴巴這麽說確實有些難以服眾,袁世凱又問向端方:“端大人,您這次去過俄國,我聽說俄國就是因為預備立憲期太短,至今動亂不已,是不是這樣?”


    端方確實去了俄國考察,於是迴答:“袁大人說的沒錯,可是……”


    慈禧哪會給他“可是”的機會,立刻搶斷:“今個兒我大清立憲,是前所未有的大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認為十二年不多不少,正正好好。”


    慈禧都蓋棺定論了,別人自然沒法說什麽。


    慈禧的意思很明顯,她不想在活著的時候看到立憲,以免喪失權利。


    今天她對袁世凱打壓幾下,又抬舉幾下,是她一貫的手段。


    另外她很清楚眼前所有的皇族或者滿清子弟在辦事能力方麵沒有一個可以與袁世凱相提並論,於是心中又在盤算把張之洞調迴來,稍微平衡一下袁世凱的權力,不然自己如果真的死了,沒人可以駕馭這匹脫韁的野馬。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秋空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秋空城並收藏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