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飛機容易上癮,開飛機更容易上癮,而且開飛機還沒有賢者時間打斷。


    李諭真正體會了一把什麽叫做在天上兜風,因為飛機也是敞篷的……


    既然是敞篷+雙翼,就不要指望什麽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了,時速估摸著也就一百六七十公裏左右,別說高鐵了,還沒動車快。


    在經過多次試驗後,李諭已經可以穩定在一千米左右飛行。


    隻是教練機結構簡單、油箱偏小,而且必然是雙座布局,更加笨重。賽車講究“寧少十馬力,不多一公斤”,飛機更是如此,現在兩個人一起坐著上天,可想而知小小的教練機多麽的不堪重負,飛行距離自然不遠。


    不過教練機開好了,以後正兒八經的飛機才能好上手,那時往返北京天津之間上百公裏的距離輕輕鬆鬆。


    準備充分後,李諭組織了一場飛行表演,參觀者很多,許多京津地區的名士全部出席。


    李諭與馮如分別駕機飛行了一段,引起觀眾陣陣轟鳴。


    北洋政府陸軍總長段祺瑞以及海軍總長劉冠雄一起前來參觀。


    段祺瑞旁邊一個青年興奮道:“我也要開飛機耍耍!”


    段祺瑞嗬斥道:“你連汽車都開不明白,還想開飛機?”


    青年道:“父親,你與李諭關係那麽好,讓他教教我!”


    這個青年就是段祺瑞兒子段宏業。


    一旁的袁克文搖著扇子說:“李師傅能耐非常,他能做到的你未必可以。”


    段宏業明顯不服:“不是還有個叫馮如的?”


    “馮如在美國學習了多年飛機駕駛,甚至會製造飛機,更沒法比。”袁克文繼續潑冷水。


    段宏業玩心很重,等李諭從飛機上下來後,就拉過來問學習飛機的問題。


    李諭好心道:“現在沒有完善的培訓機製,想要學駕駛真的很難。”


    段宏業道:“那你是怎麽學會的?”


    李諭說:“我對飛機領域一直有所研究,持續很多年了,飛機的脾氣大體知道。”


    “脾氣?”段宏業問道,“總不成飛機還像一匹馬一樣有脾性?”


    李諭說:“目前飛機雖然有了一定安全度,但駕駛員需要通過聲音聽出飛機發動機以及控製杆等各個構件的狀態。一旦發現不對,必須迅速降低高度並及時著陸。換句話說,你至少要懂點飛機原理才能駕馭它。”


    這波冷水比袁克文潑得更狠,段宏業問道:“從哪裏能學發……發動機知識?”


    李諭笑道:“我有幾本機械書,可惜都是英文的。而且想學明白它首先要懂基本的數學、物理知識。”


    “開飛機還得學數學和物理學?”段宏業心更涼了。


    李諭攤攤手:“數理是基礎的基礎,不然怎麽看得懂機械學書籍。”


    段宏業頭皮發麻:“我不管,我就要開飛機!”


    “少胡鬧!”段祺瑞踹了他一腳,無奈道,“先生勿怪,犬子缺少管教。”


    作為民國四公子之一(部分版本中有他),段宏業受的教育可能是最少的,因為他少年時並沒有在段祺瑞身邊,性格比較野。


    段宏業說:“他們能開,我就能開!”


    李諭嚇唬他說:“段公子,據我所知,單是名人,死在飛機事故上的已經不計其數。比如英國貴族、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創始人查爾斯·羅爾斯,在兩年前的一次飛行事故中喪生,要知道他可是完成過飛躍英吉利海峽壯舉的成熟駕駛員。”


    段宏業嘴角一抽:“真的會死人?”


    李諭隱約感覺到,貌似這個時代的人對高空沒有後世那樣大的恐懼,他們還沒有多少機會見識高空。


    李諭說:“七八米的高度就足以讓人摔死,更何況飛機的七八百米。”


    段宏業縮了縮脖子:“那就是死上一百迴都不夠?李大學士膽子真夠大!”


    袁克文笑道:“我就說了你做不到,還不信。”


    “白期待一場!”段宏業失望道,又問袁克文,“你就一點不想開飛機溜一圈?”


    袁克文說:“想肯定想,不過我更珍惜小命。”


    段宏業嬉笑道:“肯定要珍惜小命!二爺以後說不定是真龍天子。”


    袁克文立馬打斷他:“這種話不要亂說!我袁克文隻想做個名士,流連於詩詞楹聯、琴棋書畫間,對權位不在乎。”


    段宏業說:“那可由不得你。”


    今年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突然墜馬摔傷,變成了瘸子。袁世凱感覺瘸子當太子有傷大雅,所以對袁克文更加側重。


    這讓袁克定對二弟袁克文產生了極大的嫉妒心理。


    其實以袁克文的性格根本進不了政壇,他無所謂道:“那麽多弟弟,輪不著我這個隻愛人間風塵的浪子。”


    “浪子更得開開飛機,”段宏業說,“我聽聞上海那邊富家公子最時髦的做法就是開小轎車上青樓。二爺要是開飛機,絕對把上海的富家公子全比下去。”


    李諭聽得實在無語,於是說:“十幾年後,民用飛機業務就會出現,沒必要自己學駕駛。”


    兩個公子哥吐吐舌頭,不再說話。


    段祺瑞對飛機有一些其他想法,段祺瑞問道:“李先生,如果軍部采購,能實現嗎?”


    李諭說:“段總長,想要實現飛機量產,至少要投幾百萬元。”


    段祺瑞一聽這個數額就打消了念頭:“幾百萬足夠再建一支軍隊。”


    海軍總長劉冠雄趁機說:“所以還是不如投入海軍。”


    段祺瑞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這種天上飛的東西,至少現在看不出有什麽其他能耐。”


    劉冠雄說:“李大學士總愛搞一些咱們不懂的先進玩意,我覺得等洋人玩得爐火純青了咱們再搞也不遲。”


    段祺瑞感覺他說得很有道理,於是起身告辭,同他一起動身返迴了京城。


    軍部提不起興趣,報紙卻激動壞了。


    《申報》《大公報》等報紙連篇累牘報道此次成功的飛行,稱之為足以比肩洋人的成就。


    馮如看後大受鼓勵,準備繼續研製新型飛機。


    李諭當然支持,而且追加了一些資金,讓他隔一段時間就去美國進修進修。


    國內隻有他孤零零一個人研製飛機,很容易落於人後,決不能再犯閉門造車的錯誤。


    ——


    李諭迴到京城後,照例去北大和清華上上課,現在學生水平提上來,他開始有意多培養拔高一下,盡自己可能幫助他們。


    清華這邊一切順利,去北大時又遇到了問題。


    李諭剛進北大校園,就發現一百多個學生舉著條幅擠在了校長辦公室門口,不住大喊:“辭職!辭職!”


    李諭找到工學教務長胡仁源,問道:“什麽情況?”


    胡仁源歎道:“幾天前何校長提出一條規定,將來所有學生想進入本科都要考試,不再有免試的特例。學生紛紛抗議,要讓他辭職。”


    李諭頭大無比,看來北大還是沒有徹底解決校風問題。


    何燏時從人群中擠出來,大聲喊道:“放肆!這裏是校園,你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嗎?”


    幾個帶頭學生嗓門更大:“憑什麽不讓我們免試進入本科,莫不成辛辛苦苦學了幾年,連文憑都拿不到?”


    這時候的大學文憑相當值錢,堪比後世的博士,何燏時不讓他們免試升本科,一下捅了馬蜂窩。


    何燏時說:“如果沒有達到學力,通不過考試,我為什麽要讓你們升入本科?這公平嗎?”


    學生不依不饒:“之前的學生為什麽直接就是本科?”


    何燏時說:“你們與他們不一樣,你們……”


    學生根本不讓他說下去:“不一樣?不一樣哪還有公平一說?你這是公然對抗民主共和精神!”


    何燏時氣憤道:“難道你們想與不學無術的遺老遺少一樣?”


    “我們隻想知道大學裏還有公平嗎!”學生們的聲音直接蓋過了何燏時。


    他實在招架不住這種詭辯。


    李諭朝他伸了伸手,何燏時仿佛看見救星,立刻來到了李諭身邊。


    鬧事的學生拿著一張辭職字據,非要何燏時簽字,李諭站出來說:“都退迴去!”


    李諭在學術界的地位絕對位於第一等,學生們看到他後稍微安靜下來,幾個帶頭學生對他說:“李大學士,您評評理,為什麽不讓我們免試進入本科?為什麽前清的學生畢業就有文憑?”


    “你們要個說法?”李諭問。


    “對,要個說法。”帶頭的鬧事學生說。


    “好,我告訴你,”李諭說,“國家改革了,學校也要改革,如果不聽校規,你們就是要被革掉的舊時代殘渣。”


    “但為何前清招募的學生就可以本科畢業?”學生問。


    “他們畢業證寫的是京師大學堂,你們將來寫的是北京大學,根本不一樣,”李諭說,“不要拿你們以為的公平來論證時代的公平,真要處處公平,還有那麽多不平等條約?”


    帶頭的學生道:“您還是沒有解釋為什麽不讓我們免試!”


    李諭厲聲說:“為什麽?哪有這麽多為什麽!你們要是再多讀點書,就沒有那麽多為什麽了。很多問題,都是源於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李諭不再管鬧事學生,帶著何燏時開車前往教育部。


    教育部長範源濂知道原委後勃然大怒:“這幫鬧事學生全要開除!”


    李諭忙好言相勸:“法不責眾,最多懲罰幾個帶頭的。”


    何燏時也說好話:“他們還不懂事,沒必要把事情鬧大。”


    範源濂說:“何校長,雖然你現在還替學生說話,可經過這一事,教育部以及總統府恐怕得再次考慮要不要取締北大了。”


    何燏時立馬慌了:“萬萬不可!”


    範源濂歎道:“我改日找國會以及袁大總統商議一二,會把結果告訴你。”


    何燏時說:“總長一定三思!”


    他真的操碎了心,在職一年時間幾乎全花在整頓校紀上。仿佛管理的不是全國大學之祖庭,而是熱血高校。


    幾個月後,教育部真的又動了取締北大的想法,何燏時親自給總統呈文:“辦理不善,可以改良;經費虛糜,可以裁節;學生程度不齊一,可以力加整頓。而唯此一國立大學之機關,實不要遽行停止。”


    李諭也在呈文上簽了名,同時調動輿論,才讓教育部再次打消想法。


    真是沒想到,進入民國後的短短兩年,教育部已經兩次要取締北大……


    多災多難呀。


    但這隻是民國激蕩風雲中的一朵小浪花罷了,相比之下,此時南方終於爆發了更大的一朵浪花——二次革命。


    結果嗎,其實不用多說,因為太失敗了。


    完全是一次倉促的不成熟革命,南方的軍事力量早就瓦解,毫無作戰資本。


    全國的輿論甚至也站在袁世凱的一邊,反對戰爭。就連赫赫有名的雲南都督蔡鍔都站出來公開反對二次革命。


    在懸殊的軍事力量對比之下,短短兩個月二次革命就慘敗。


    同時導致國黨辛辛苦苦積累的資本徹底報銷,國會議員也被抓了個幹淨,再無牽製袁世凱的能力。


    如此慘重的失敗國黨始料不及,更諷刺的是,辛亥革命後,真正統一的中華民國也就是在“二次革命”後袁世凱統治下的兩年。


    隻能說,在列強環伺、國弱民窮的險惡局勢下,集權確實能給國家帶來一定的穩定局麵。也因此袁世凱在鎮壓“二次革命”時,反而獲得了民眾一定程度上的支持。


    曆史總是如此耐人尋味。


    而曆史絕不會犯錯,犯錯的永遠隻會是人。


    這朵不大不小的浪花沒有對京城造成太大影響,在家中研究論文的李諭又收到了一封從瑞典寄過來的信。


    打開一看,好家夥,諾貝爾委員會已經提議把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同時授予昂內斯以及李諭兩人,原因自然是超導和抗磁性的發現。


    雖然評委會還未徹底敲定,不過李諭很明白,八九不離十了。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超導是個非常獨立的“小門類”,物理學主流是量子力學、天體物理學、原子物理學。


    超導雖然神奇,但當下的物理學完全無法解釋(一百年後仍然解釋不清),而且根本不可能推廣應用,畢竟低溫條件太苛刻。


    不過超導方麵的發獎曆來卻很迅速。


    1911年超導剛發現,兩年後就發獎。


    1986年常溫超導發現,也是第二年1987年就發獎。正是這次發獎,讓我國科研人員吃了一次大虧。因為我國就在1987年發現了更加出色的超導材料。


    咱們在超導領域還是挺厲害的。李諭涉足超導,就是估計著好好養生的話,能大概差不多活到那時候,一定要提前一兩年把87年的諾獎也搶迴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秋空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秋空城並收藏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