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無心聽戲,拉著李諭到了一角清靜的地方。


    “帝師,本人還有一些小小的請求。”徐世昌說。李諭道:“左丞但講無妨。”徐世昌說:“我們已然成立商部,但如今隻是管轄鐵路礦務之事,京津地區僅有的一些企業也多為官督民辦,純粹的民辦企業很少。我聽聞帝師在美國設立了公司,我想帝師是否也可以在京津地區開設工廠,作為表率?”唐文治也提到:“我們已經奏請朝廷,盡快通過關於創辦公司的律法。此事已經過尚書同意,我想朝廷會盡快正式頒發。”清廷在1904年初就會頒布《公司律》,算是開了近代公司立法先河。


    雖然相比列強著實太晚,但總歸是通過了點實用的政令。這部《公司律》在一些條文上比較粗糙,最關鍵還沒有確立非常核心的


    “法人”概念,比較有局限性。直到十年後,民國時期北洋政府重新頒發了更完善的《公司條例》,才算讓公司法更加可靠。


    所以現在還算不上嚴格意義的法治理念下的公司,但有了徐世昌等人的托底,李諭倒是不必有太多顧慮。


    李諭說:“我在美國的ly公司,目前主要生產汽車關鍵零部件、各種係統單元,以及更加有技術含量的無線電設備,現在國內恐怕還無法展開。不過我會加快培訓人手,盡早在國內設立公司。”本來這就是李諭以後要做的。


    徐世昌說:“帝師生產的都是洋人那些高深東西,有沒有更加接地氣的?”李諭想到如今淒慘的民間,於是說:“我會設法做一些關於食品的公司,救助一下鄉親。”徐世昌眼前一亮:“好主意!”李諭想到的東西很簡單:方便麵和味精。


    即便是作為軍糧,方便麵也很好用,不會愁賣。其實類似的東西在漢朝時韓信的軍中就用過,不過是非油炸的。


    隻不過在二十世紀初,方便麵實話說幾乎是種奢侈品,但對於部隊來說,比較便利。


    賺了錢可以用更簡單的掛麵賑濟災民。而味精則更能走入尋常百姓家。


    話說此後味精經曆過一段被抹黑的曆史,實際上沒什麽危害,最初是美國人由於對華人的歧視而杜撰出來,並且是差不多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事。


    不知道為啥二十一世紀初傳入國內,許多人竟然信以為真,活生生把很多味精大廠逼死了……味精的成分很簡單,無非就是穀氨酸鈉,沒啥其他特別的東西。


    雖然鈉攝入過多的確也會出現浮腫之類的現象,但在窮困時代,胖子都沒幾個,怎麽可能有錢吃那麽多鹽,甚至百姓還會缺鈉哪。


    另外,這兩樣東西在日本很好打開市場,能大賺一把日本人的錢。徐世昌立刻表示:“我會為帝師先生盡快辦齊手續,《公司律》頒布後,第一家設立的公司頒給您的公司未嚐不可!”唐文治又說:“關於設廠所用的地皮帝師不用擔心,近郊能用的土地有很多。”李諭笑道:“多謝二位,我還要盡快完成產品的研發。”徐世昌納悶道:“食物還需要研究?”李諭說:“沒錯,多少需要使用一點化學知識,好在不是特別困難,隻要能得到穀氨酸鈉結晶就可以。”


    “什麽東西?結晶?”徐世昌更疑惑了。唐文治對他說:“菊人老師,院士先生自然有他更加科學的方法,我們不用操這個心,幫他處理好租地、建廠、招工之事就足夠。”徐世昌想想覺得有道理,如今身在商部,於是


    “在商言商”,給李諭講了講他們能夠提供的一些保證。畢竟李諭和北洋有不少淵源,何況大家都看得出他本人能力很強。


    如今的袁世凱以及手下北洋這些人雖然免不了比較貪,不過起碼還是在辦事的。


    他們當然知道李諭屬於能辦出大事的人,能夠提供上幫助的地方自然不遺餘力。


    李諭抱拳道:“多謝二位!”就像張謇經商仍舊離不開與官場打交道,李諭深知想在國內搞產業,必須和當權者搞好關係。


    徐世昌說:“我觀察如今西洋各國,擁有眾多新興的工業產品,希望先生能夠指引我國工業之明路。”李諭說:“明路說不上,但我肯定會做出點實事,說不定用不了多久,我們不僅能出口茶葉、瓷器或者絲綢,還能反向輸出工業產品到歐美日。”徐世昌壓根不敢有這個想法:“怎麽可能!”李諭笑道:“現在西方人缺少的東西多了去,甚至許多日化用品仍舊隻是少數人可以使用,比如洗澡用的肥皂就是奢侈品。”唐文治一愣:“原來洋人想洗澡,也不是都用得起肥皂?”


    “的確如此,”李諭說,


    “所以很多東西如果能夠成功研製出來,控製成本的前提下大批量生產,就會有很好的銷路。不僅咱們自己國內更多的國民能夠用上優秀的工業品,出口也絕非不可能。”雖然接近於肥皂的產物在東西方皆自古就有,不過在二十世紀初,就算是強如美國,仍舊是奢侈品。


    當初拿破侖買了一塊薑黃肥皂,花了2法郎,而普通民眾的日常月均消費隻有6法郎左右。


    歐洲的貴族也一直有不愛洗澡的


    “臭毛病”,甚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香水產業,以便掩蓋氣味。至於咱們國家,差不多秦漢時期人們就用皂角來洗衣物和頭發,當然還有草木灰、淘米水等。


    然後到了明清時代,有錢人家使用香皂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如《金瓶梅》中提到洗臉時使用


    “茉莉花香皂”。《紅樓夢》中也提到清晨盥洗之時使用


    “香皂”。隻不過這種香皂與現代意義上的香皂不是一迴事,人們稱其為


    “胰子”,也就是其中使用了豬胰腺。胰子中的豬油被脂肪酵素部分地分解成了脂肪酸,進而被碳酸鈉皂化成了真正的脂肪酸皂,可以說與現代肥皂相差隻有一步之遙。


    但豬胰髒可就太少了。近代工業生產出的肥皂,差不多在19世紀中葉傳入了國內,比較可靠的記載是1854年英國商人在上海發行的廣告,但這些肥皂都是供外國人使用。


    而後1860年上海的一些洋行開始批量進貨,銷往各地。到了1894年,全國進口了價值38萬兩白銀的肥皂,民國初年進口額增加到268萬兩。


    都是白花花的銀子!況且不是多難的產業,還是培養起民族工業比較好。


    肥皂在現代人看來,可能隻是為了清潔而已,沒有多少重視。但千萬不要小瞧


    “清潔”二字,大家對此習以為常是現代衛生知識普及了近一個世紀的成果。


    而在清末民初,不管是國內還是歐美,


    “衛生”這個概念都是剛剛建立,人們對此的認知普遍很低。說得直接一點,肥皂可以大大減少腹瀉的出現,提高兒童的生存率。


    畢竟古代嬰幼兒的死亡率極高。由於年代久遠,無法有太準確的數字,但保守說,古代嬰幼兒死亡率也會在20%以上,甚至更高。


    即便皇室也一樣,康熙有35個兒子,但是有11個沒有活到成年就夭折。


    這個比例已經超過30%。雖然致死的原因很多,但可以直觀地體現古代兒童的高死亡率。


    古代即便是和平時期,平均年齡也不高,很大程度就是被兒童的高死亡率拉下來的。


    因為兒童還沒有發育完善,容易被各種疾病侵害。保證其衛生與飲食起碼能夠降低一定的死亡率。


    不管是肥皂,還是味精、方便麵,都屬於相對更能夠接觸到普通人的。


    ——不能隻搞汽車、通信這些高精尖產業。但李諭根本不準備靠日化及食品產業掙錢,隻要是不賠錢就行,完全就是用來盡可能培養相關民族產業,然後救濟民眾用。


    自從在哈爾濱開了槍,手上沾上人命,李諭的心態多少還是有一些波瀾。


    即便打死的是可惡的小鬼子,但李諭終歸不是職業軍人,在殺人這件事上相關的心理建設比起段祺瑞那些人還是差了點。


    此事又不方便讓更多人知道,李諭隻能盡可能慢慢自我調整。在這個時代,世界觀與一百年後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就算是歐美日等國的普通人,其實命也不值錢,隻不過歐美日的有錢人比例更多罷了。


    那幾個日本人死了,恐怕在日本軍部看來,隻不過是個小小的波瀾,漣漪都算不上:死了就死了,反正還有的是青年。


    徐世昌與唐文治都對李諭非常有信心,宴會上,幾人繼續深入探討關於商業的事情,與周圍聽戲喝彩的聲音有些格格不入。


    ——李諭在西伯利亞鐵路坐火車時時,已經寫好了星戰前傳的綱要,照例拿給呂碧城潤色。


    呂碧城在歐洲見到火熱的銷售狀況後,興頭已經徹底點燃,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不僅要自己搞詩詞創作、給大公報寫稿,還要給星戰前傳潤色,並且翻譯格林童話及安徒生童話。


    簡直比李諭還要忙。李諭拿給了她一套鋼筆和墨水,讓她也順便練習一下硬筆書法。


    論效率,的確還是硬筆高一些。不過呂碧城壓根還不會握筆,李諭給她展示了幾次,寫字還是歪歪扭扭,主要就是握筆姿勢容易變形。


    “你得這樣,用中指抵住。”李諭再次給她看自己的拿筆姿勢。但呂碧城照樣做下來,還是握得不太準確。


    李諭抓住她手指,


    “食指放在這,大拇指和食指一起捏住,對了,就是這樣!”


    “原來是這樣……你……”呂碧城抽迴手,耳根一紅:“我學會了,你,你要是沒事就迴去吧,我還要繼續寫稿子。”李諭隻好走出了房門,然後搓了搓手指頭,


    “還挺滑。”——西苑。軍機大臣、大學士瞿鴻機正在給慈禧匯報軍機要務。


    “太後,黑龍江將軍報,哈爾濱地區發生傷寒病,已經有數百人染病,病故者六七十人。”慈禧吹了一口茶葉:“哈爾濱?那裏現在不是俄國人在管嗎?”黑龍江將軍的衙署在齊齊哈爾,並不在哈爾濱。


    瞿鴻機說:“雖然如此,但仍舊是我大清疆域,發生疾病,死者又多為我國子民,勢必要匯報。”慈禧哼了一聲:“洋人真是沒用!管也管不好,出了髒事還是得讓朝廷擔著。”瞿鴻機問道:“太後,黑龍江將軍詢問可否派遣郎中過去,他們應付不過來,我們……”


    “不派!”慈禧斷然道,


    “派什麽郎中?憑什麽要給洋人擦屁股?就得讓他們知道管不好我大清的江山,最好蔓延開,他們自己也因此染上傷寒,死傷之後知難而退!”


    “可是太後……”瞿鴻機有些不忍,


    “終究是我大清的子民。”要是一般人這麽給慈禧頂撞,肯定會挨罵,但瞿鴻機還是很受慈禧關愛的。


    原因挺有意思,因為瞿鴻機長得和慈禧過世的兒子——同治皇帝非常像。


    當初瞿鴻機中進士後,進宮謝恩,慈禧一眼就看到他與剛過世沒多久的同治帝非常像,不免傷感,然後母愛泛濫。


    此後瞿鴻機的仕途非常順,當的都是考官、學政之類的肥差。這個人倒是挺清廉,深受朝野讚許,兩相加持下,瞿鴻機最終一躍而成了軍機大臣、大學士,位列人臣巔峰。


    慈禧看了瞿鴻機兩眼,歎了口氣:“你啊,很多事還是要多多向慶親王學學。”瞿鴻機雖然一心為國,但並不擅長在官場經營,畢竟清末的官場腐朽透頂,他這種清官實在難以融入。


    他也不懂得袁世凱那種圓滑之道,不會左右逢源,此刻沒有聽出慈禧的意思,反而又說了一句:“太後,東北是龍興之地,不能放任不管。”慈禧眉毛一凝:“你今天話有點多了,迴軍機處處理你的事情吧。”瞿鴻機再傻也聽出了慈禧心中不悅,不敢抗命,隻能謝恩後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秋空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秋空城並收藏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