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提前準備
被骰子控製的世界[西幻] 作者:諸君肥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送到西列斯手上的俱樂部申請, 有厚厚一大疊。
西列斯粗略地數了一下,大概有一百張左右。他要從中挑選不超過二十名學生參加他的俱樂部。
他一份份地篩選, 先看名字,覺得眼熟的就先拿出來。這讓他找出了赫爾曼·格羅夫、安吉拉·克萊頓、安妮特·梅爾文——這是總在專選課上積極迴答問題的一個學生——以及凱洛格等人。
他的兩名學徒也申請了他的俱樂部,西列斯自然將他們的表格也拿了出來。
在注意到安吉拉的申請表的時候,西列斯同時注意到,與其放在一起的,是一張字跡相同的表格,名字是米莉森特·奧斯汀。
這個名字讓西列斯迴憶了一下。他想到, 這就是在專選課上始終和安吉拉·克萊頓坐在一起的,她的同伴。
於是西列斯便也將這份申請表拿了出來, 與安吉拉的表格放在一起。
這樣就已經有七個人了。
西列斯不想選太多,他最終的目標是十五個人左右。
他在剩下的一些申請表格中挑挑揀揀。
他注意到幾個名字, 是原身的學弟學妹們。幾個月過去,原先還是學長的西列斯·諾埃爾搖身一變, 成了院裏的教授。
而他們還是苦兮兮的研究學者。
西列斯便將這幾張申請表拿了出來——一共五張。
這樣一來,就還剩下三個名額。
西列斯思索了一下,打算挑選一些不同專業的學生,最終選定了分別來自醫學院、神學院的兩名學生。
最後一個名額, 西列斯想了想, 就從那一疊紙張中隨便抽出了一張。
他瞧了一眼, 文史院,霧中紀文學專業, 一個名叫多琳·盧卡斯的學生。
西列斯將這張申請表與其他的放在一塊,理了理。他將這十五個名字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免得忘記, 然後將申請表放進文件夾裏, 打算明天下午送到艾特利教授那邊。
隨後,他拿出了多蘿西婭和朱爾斯這兩名學徒的讀書筆記。
一如他所想的那樣,兩名性格截然不同的學徒,最終完成的作業也是天差地別的。
多蘿西婭的閱讀進程更為主動進取一些。她主動挑選了自己認為更加有用的一些書籍,率先進行閱讀,並且讀書筆記的內容也非常有個人特色。
而朱爾斯按部就班,按照西列斯列出的書單順序依次閱讀,並且讀書筆記寫得有些死板:書籍名稱、作者、閱讀段落、摘抄、感想等等。
西列斯說不上喜歡哪個或者討厭哪個。作為教授,他的職責是培養這些年輕的學生。
他仔細閱讀了這兩名學徒的讀書筆記,做了批改、注解,也寫明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這些內容會在下周四會麵時進行討論,那還早,但是西列斯打算早一些做完。
畢竟,他可不知道未來一周的自己會不會十分忙碌。
下周一的時候,兩名學徒應該還會送來一些讀書筆記。他希望自己能盡量全部解決完。
大概在晚上將近八點的時候,西列斯將兩名學徒的讀書筆記看完了。
他站起來,走到窗邊遠眺,放鬆一下。他垂眸瞧見窗台上擺放著的木偶,莫名感到一種——他在這個世界逐漸留下了屬於自己的痕跡的感覺。
這是他購買的,看起來沒什麽用,但是的確是他喜歡的物品。這樣的物品與擺件裝飾了他的窗戶與房間,似乎在某種程度上,也裝飾了他的心靈。
西列斯微微笑了笑,伸手在木盒上撫摸了一下。他想,六個醜萌醜萌的木偶。
他休息了二十分鍾的時間,沒做什麽事情,就隻是無所事事地在窗前發呆。偶爾,他感歎著如果能有一杯冰涼的奶茶寬慰這炎熱的天氣就好了。
過了一會兒,他迴到書桌前,收拾好桌上亂七八糟的紙張,然後將班揚與凱洛格送過來的資料展開,仔細閱讀起來。
他首先看的是凱洛格幫忙收集的,過去的流浪詩人以及現在的異鄉頌者的作品。
他對其中的一首尤為印象深刻。
“這世界空曠,寂靜如同我的心靈。
“遙遠的墳墓覆蓋著冰涼的灰燼與我的愛。
“她一定孤獨地走向遠方的山脈與荒野,
“她一定死在異鄉。死在我的心靈中。
“這世界孤獨而沉默。如同我。如同她。”
西列斯之所以對這一首印象深刻,是因為他曾經在圖書館翻閱那本《堪薩斯城人口階層調查報告》,在其中看到了類似的作品——它們是否來自於同一位詩人?
死去的摯愛、寂靜的異鄉、孤獨的墳墓。
西列斯能夠確定這些作品,或者說,這些流浪詩人、異鄉頌者,的確是離家與旅途之神,李加迪亞的信徒。但是,他們的作品中,為什麽總是會出現……遠方、異鄉之外的意象?
墳墓?墓場?死去的愛人?
他可不知道李加迪亞與死亡有關。
西列斯感到了濃厚的困擾。但是,在那些流浪詩人的作品中,這樣的意象與相關的描述卻屢見不鮮。
而在那些……現在自稱為異鄉頌者的作品之中,這些意象卻消失了。他們開始懷念故土、思念家人,描述身在異鄉的孤獨與疲憊,但是,卻唯獨少了流浪詩人筆下死於異鄉的摯愛,以及異鄉的墳墓。
西列斯若有所思地想,哪一方才是更為貼近李加迪亞的?
異鄉頌者的作品中的元素看起來更為純粹與單一,但是西列斯卻感到古老的流浪詩人們,更加傳神地傳達了李加迪亞的部分力量。
……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流逝,神明們的信徒反而在逐漸遠離自己信奉的神明。
不僅僅是李加迪亞的信徒,還有其他的。比如,布朗卡尼的信徒正在研究酷刑,祂會因此而感到欣慰嗎?
恐怕不會。
在失去了真正的神明之後,所謂的信徒也隻是在信奉他們自己,又或者其他的人類罷了。
而他們如此瘋狂,在很大程度上,與這個世界的力量體係有關。無形的力量與來自神明的汙染,無孔不入,通過不同的形式傳遞到人們的身邊。
普通人可能根本不了解這些事情——比如,凱洛格就根本不了解異鄉頌者的秘密。
而啟示者,他們或許了解一些,但是似乎也無濟於事。畢竟,他們的確可以消滅受到汙染的人類,但是,他們可以消滅這些汙染的源頭嗎?
在這一刻,西列斯的心中閃過一些若有若無的念頭與靈感,但是最終,隻是歸於一片沉寂。
凱洛格幫忙收集的這些作品是非常不錯的論證。沉默紀文學中從未有過李加迪亞的信徒們的作品,但是現在,這個缺口似乎可以補齊了。
這算是一次不錯的考證與發現,全然可以用以應付今年文史院對西列斯的學術要求。當然,就這麽一些作品,恐怕是不太夠的。
文學史的相關論文終究要以文學為基礎,分析其起源、演變、發展、理念、形式等等。
在論文之外,西列斯對這群李加迪亞的信徒十分感興趣,包括他們的力量與生活,但是論文之內,他隻能公事公辦地討論他們的作品質量。
這讓西列斯感到一種微妙的滑稽之意。他感到自己仿佛無形中消解了神明力量的……高傲位格。因為,那說到底也不過是必須得在論文中拆解、論述與評價的東西。
西列斯這麽想著,一邊將凱洛格的筆記本好好地收起來。
在看完班揚送來的資料,以及與阿方索交談過後,西列斯感覺自己就可以開始構思論文的標題與結構了。
現在雖然隻是八月,但是,他想要登上的期刊都是月刊,而每年的十二月,這些期刊會停刊,整理一年的論文並且集結出論文集。
所以,他隻有九月、十月、十一月這三個月的機會。仔細想想,也不是那麽輕鬆。
年底的大家都在趕工啊……西列斯感歎著。
這種潛規則,是曾經的布萊特教授某一次跟他抱怨的。當時西列斯·諾埃爾還是學生,無意中聽聞導師說到這種年底趕工的事情,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而矮壯的布萊特教授則怒氣衝衝地說:“不然你以為呢?西列斯。大學教授也不過是一門稍微體麵些的工作而已。”
現在的西列斯深以為然。
他轉而拿出了班揚騎士長寄過來的那些資料。
班揚找的抄寫員字跡工整而秀氣,看起來賞心悅目。西列斯稍微整理了一下,首先看了那些記載較為淩亂的內容。
其中提到了不少與堪薩斯城調查報告中相似的內容。
比如,曾經的流浪詩人十分排外,除卻在酒館裏喝酒,不怎麽和城內居民接觸。當然,喝醉了大聲唱歌、和居民們一起跳舞,這是另外一迴事。
再比如,的確沒有人見過流浪詩人與任何異性建立穩定的親密關係,他們總是孤身一人,或者與其他的流浪詩人混在一塊。
當然也有人懷疑他們是不是同性戀,或者有著其他古怪的審美癖好,但是在流浪詩人偶爾透露出來的口風以及他們的作品中來看,他們隻是醉心於一種奇異的、孤獨的狀態。
再比如,流浪詩人的窮困潦倒眾人周知,但是他們仍舊喜歡喝酒。喝完酒之後,他們要麽安安靜靜地離開酒館,要麽大吵大嚷,念叨著自己的詩歌以及母國。
他們對於神明的態度有一種微妙的兩極分化。一方麵,對於那些已經隕落或者已經沒什麽消息的神明,他們表現出一種十分不屑的、與當時的薩丁帝國居民類似的態度。
但是另外一方麵,對於一些當時仍舊存世的神明,以及神明的力量,他們卻敬畏有加,生怕說了什麽不敬的話,就會觸犯祂們一般。
這種態度讓流浪詩人被冠以“瘋癲的詩人”的稱號。但是他們對於這件事情似乎並不怎麽在意。
在其中的一張摘抄上麵,西列斯看到了一部分關於流浪詩人後續結局的記載。
在堪薩斯城的那份報告中,撰寫報告的人隻是輕蔑而簡單地認為,這群三十人左右的流浪詩人終究會死在饑餓與貧困之中。
事實也正是如此。
這批流浪詩人大概是在薩丁帝國建立兩百年的時候,來到薩丁帝國的不同地區。而一百年之後,他們就又一次在薩丁帝國中銷聲匿跡。
沉默紀總共持續了六百年。薩丁帝國建立於沉默紀的第一百年之際,在沉默紀的末尾轟然倒塌。這個帝國的生命持續了將近五百年。
換言之,在沉默紀的第三百年,流浪詩人陸續出現在薩丁帝國;第四百年,流浪詩人消失。
直到霧中紀到來,也就是在流浪詩人消失的兩百年之後,不同的流浪者來到已經建立國家的堪薩斯。其中的一部分似乎沿襲了流浪詩人的傳統,接替了他們的角色。
但是這個時候,他們就已經自稱為異鄉頌者,而非原本“流浪詩人”的稱唿。
西列斯琢磨著這個過程。
他想到,在一些傳聞中,李加迪亞曾經庇佑了一個聚集著異鄉人、流浪者的部落。那群最初出現在薩丁帝國的流浪詩人們,是否就是這個部落的後代?
但是,他並不知道李加迪亞究竟是什麽時候隕落的。當時間來到沉默紀,李加迪亞就已經無聲無息了。如果李加迪亞隕落於更早之前的陰影紀,那麽,相關的資料估計非常之少。
西列斯搖了搖頭,沒有繼續去思索李加迪亞相關的事情。他將這些資料紙張疊放好,然後拿起了另外一疊資料。
這摘抄自卡拉卡克的日記。
“……
“3月20日。
“今天去喬恩酒館喝酒。老板娘想把我趕出去。臭娘們,我不就是沒幾個臭錢嗎。幸虧有個什麽詩人幫了我。
“他說他自己是詩人,還問我現在是什麽時候。我看他是喝酒喝多了,連日子都過忘了。我知道這群詩人都是這樣的。我和他一起喝了酒。
“生活還是老樣子。
“……
“3月25日。
“這群詩人真沒意思,喝完酒就在嘀嘀咕咕他們的詩。要我說,像我這種爛人是不會對他們的詩歌有興趣的,他們該去找那些有錢的大小姐,或者夫人們。他們卻老是和我這種人混在一起。
“……
“3月27日。
“有個詩人死了。我幫他們抬了抬棺材。他們找不到別人了。據說他們中的好幾個人都生了病,正在等死。我問他們為什麽不去找醫生,他們說,死在異鄉是他們注定的命運。
“哈,我可不懂他們在說什麽嘰嘰歪歪的話。反正棺材我也抬了,這錢我正好拿去喝酒!
“死在異鄉啊。這裏也是我的異鄉。
“我家在堪薩斯城東麵老遠的地方。反正到死也迴不去了。我是被生活落下的廢物與垃圾。這話該有幾分那群詩人的意思在裏頭。
“我見過不少世麵,遇見過不少蠢貨和爛人,和多少男人女人吵過架打過架,也看過不少男人女人吵架打架或者幹點不那麽體麵的事兒。
“這些事情對我來說都沒什麽意思。我像隻螞蟻一樣,以為自己的家園有多麽的漂亮,其實殘忍的小孩一腳就可以踩爛。
“……我就是那隻唯一活下來的螞蟻。
“……
“4月9日。
“最近和一個詩人混得熟了點。熟的意思是,我可以理直氣壯讓他請我喝酒了。他是個挺有錢的人,也不知道他怎麽有錢的。
“(4月20日注)媽的,我終於知道了!這家夥居然給小姑娘講他的愛情故事!還有這種騙錢的辦法!他媽的真不愧是個詩人!
“……
“4月14日。
“那個詩人,就是前幾天我說我混熟了的那個家夥。他喝醉了酒之後和其他詩人不太一樣,老是嘮嘮叨叨說著他的愛情故事。
“聽多了我都覺得煩。
“他說他的……好吧,用他的詞兒,摯愛。他和他的摯愛一見鍾情,但是女的父母不同意。於是他們就打算私奔。結果他的摯愛(這詞兒真惡心)在流浪的途中生了病,就這麽死了。
“詩人說他也想跟著他的摯愛一起死掉,但是他還得給他的摯愛下葬,讓他的摯愛的靈魂安息。
“我問他,流浪者還這麽矯情的嗎?死都死了,還要下什麽葬?就地燒成灰然後一把撒了不就行了?
“我這話說的挺粗魯的,我當然知道。不過那時候我喝酒了,不太清醒。唉,日記裏寫點自己的想法可真不容易。我覺得我被他們同化了。
“而詩人就迴複我說,那是他們的習慣。
“習慣?我真搞不明白。總之,詩人說他已經把他的摯愛埋好了。可我也沒見他賺什麽錢,怎麽就有錢買墓地了?這年頭一塊墳墓都貴得要死。
“我要是死了,我肯定讓人把我一把揚了。這事兒就是這樣的。
“……
“4月28日。
“這地方最近不太平。
“不過和我們這種爛人沒什麽關係。反正去哪兒都是爛著。指不定對麵還不希望我們去那兒腐爛。
“詩人說,我這種態度太粗暴了。
“有什麽粗暴的?這世界就是這樣。不是爛在這兒,就是爛在那兒。人嘛,死了之後總會腐爛的,我隻不過提前了一會兒開始變爛而已!
“……
“5月29日。
“詩人們的情況看起來不怎麽樣。他們本來就沒幾個人,也不怎麽和其他人交流。我隻是和其中一個詩人比較熟而已。
“對了,他的名字叫奧爾德思·格什文。
“我說這名字聽起來挺體麵的,他這人怎麽就變成這樣了?
“然後他又開始嘮嘮叨叨他的摯愛。呸,晦氣。和這人一起聊天就隻能悶頭喝酒,任何一個字眼兒都能讓他想到他的摯愛。
“不過反正是他請我喝。
“……
“11月3日。
“天氣越來越冷了。
“詩人說要去給他的摯愛掃墓,一走就是好幾個月,最近喝酒都不痛快了。慈善機構開始分發過冬的東西了。
“要我說,慈善機構那些老爺們就該看看我們住的橋洞。一床薄薄的棉被用什麽用,得厚實一些的才能不漏風。不過,他們睡覺的地方和我們可不一樣。他們還能有女人躺在床上呢。
“還是得把去年的被子也翻出來,不過,誰知道被老鼠咬了多少口,被蟲子產了多少卵。這事兒我都懂,但是沒辦法。老爺們抱軟綿綿的女人,我就隻能抱蟲子。那蟲子還會咬我呢。
“……
“3月21日。
“冬天都過去了,詩人才迴來。真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兒。迴來的時候看起來挺精神的,好像他的摯愛又複活了一樣。
“詩人說,他也要迎接他的命運了。
“我隔了一會兒才明白,他說的命運是什麽意思。他們這群詩人注定要死在異鄉。
“我真……我真吃驚得說不出話來。詩人把他一部分的錢給了我,說讓我去治治手上腿上的凍瘡。這真是個好心的詩人。然而卻要死了。
“我希望這不是我最後一次見他。想一想,我們居然都已經認識了兩年了。
“他也是我唯一的……朋友。奧爾德思。奧爾德思·格什文。
“他死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裏。”
這是卡拉卡克的日記中最後一次提及流浪詩人。
西列斯屏住唿吸,在看到最後一行字的時候,才輕輕唿出一口氣,感到一陣複雜的心情在心中蔓延著。
奧爾德思·格什文。看起來,這很有可能就是那兩首提及死去摯愛的詩歌的作者。
一個好心但注定死在異鄉的詩人。
西列斯稍微放任自己的思緒沉浸在那位詩人和他的朋友、摯愛的身上片刻,然後收斂思緒,開始思索這本日記中透露出來的事情。
在班揚送過來的這些資料中,有一些紙張上專門對摘抄的書籍做了一些介紹,其中就包括《卡拉卡克日記》。
這本日記的內容是卡拉卡克在薩丁帝國度過的生命最後十年。他在堪薩斯城停留了大概三年,這三年間認識了一些流浪詩人,不過絕大多數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層麵。
除卻奧爾德思·格什文。
奧爾德思·格什文在卡拉卡克日記中的形象以及描述,也為西列斯提供了許許多多的信息,以及,疑點。
首先是,流浪詩人為什麽注定死在異鄉?為什麽這是他們的……“命運”?
西列斯對這一點耿耿於懷。
他意識到,這可能是他們信仰李加迪亞的結果。
但是,在奧爾德思與卡拉卡克的交談之中,他們絲毫沒有泄露出自己的信仰。
相反,卡拉卡克在日記中的一些描述,給人一種感覺,即這種行為是奧爾德思家鄉的習俗,包括他為摯愛下葬、掃墓的行動。
……所以他們真的來自那個傳聞中的,受到李加迪亞庇護的部落嗎?
這事兒也很難考證。
其次,就是奧爾德思的摯愛。西列斯並不懷疑奧爾德思的愛情。在他的情人死去之後,奧爾德思將其下葬,這同樣也很正常。
但是,如果西列斯已知的那兩首詩歌真的就是奧爾德思所做的話,這就顯得有些奇怪。
為什麽詩歌中如此頻繁地提及墳墓、墓地、墓場?
或許是因為奧爾德思始終思念自己已經逝去的愛人,或許那冰冷的墳墓就是生死相隔的絕望,或許……
但是奧爾德思對於墳墓的描述是:空曠、遙遠。這好像有點不太符合他的感情色彩。
西列斯琢磨了一會兒,很難準確地形容出這種奇怪的感覺。
在生命的盡頭,他們甚至莊重地請人來抬棺材。正如卡拉卡克所說的那樣,他們都已經如此窮困潦倒了,為什麽還要維持著這種風俗與習慣?
死在異鄉、死在異鄉……西列斯想,就好像,死亡才是他們最終的歸宿一樣。
……可是,他們信仰的難道不是離家與旅途之神,李加迪亞?難道他們真正信仰的是死亡與災厄之神,撒迪厄斯?
西列斯搖了搖頭,將念頭轉向最後一個疑點。
卡拉卡克說,他是活下來的最後一隻螞蟻。
卡拉卡克的家鄉發生了什麽?他遭逢變故,所以才離鄉遠行?
從卡拉卡克的日記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經受過良好教育,甚至有幾分文化底蘊的人,他的一些感慨,帶著一種憤世嫉俗的、心灰意冷的意味。
他經曆過什麽?
他似乎就是薩丁帝國的人,他的家在堪薩斯城的東麵……
西列斯之所以在意這一點,就是因為,凱洛格曾經跟他說過,堪薩斯公國在康斯特公國遙遠的西麵。
換言之,沉默紀時候,堪薩斯城的東麵、卡拉卡克的家鄉,不就是康斯特公國如今土地的過去麵貌嗎?
卡拉卡克的日記怎麽會最終傳播到康斯特公國的首都?這本書又是在什麽時候出版的?
初代康斯特大公因功受封此地,那是在沉默紀的末尾。沒幾年,薩丁帝國就轟然倒塌,霧中紀就在每個人都猝不及防的時刻到來了。
……不,不對。西列斯突然想到,自己好像忽略了一條曾經知道,但是又被漫不經心忽略過去的信息。
布魯爾·達羅在向他描述家族檔案的時候,提及了家族遷移至康斯特的始末。那正是霧中紀剛剛到來的時刻。
他說,當時霧氣消散,康斯特公國的土地猝不及防地暴露在了其他國家的眼中,受到了圍攻。
沉默紀的時候,迷霧就已經出現在了費希爾世界中,並且逐漸蔓延、覆蓋至不同的土地。即便如同薩丁帝國這樣大一統的國家,境內的領土也偶爾會被迷霧覆蓋,不得不放棄這樣的領土。
現在,沒有人知道為什麽迷霧會出現。
總之,倒推來說,按照布魯爾的說法,曾經的康斯特公國的土地,起碼有很大一部分,是被迷霧覆蓋的。正因為這樣,當迷霧消散的時候,康斯特公國才會猝不及防受到他國的攻擊。
兩個挨在一起的國家,因為迷霧分隔了它們的版圖,所以甚至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既然這樣……
西列斯想,卡拉卡克的家鄉,會不會就是遭遇了突如其來的迷霧?
這是一個帶著點臆測成分的推斷。
因為卡拉卡克的家鄉在堪薩斯的東麵,而同樣位於堪薩斯東麵的康斯特,曾經被迷霧覆蓋,所以西列斯就推測,卡拉卡克家鄉的遭遇,正是被迷霧覆蓋。
除卻帶有一絲探究和好奇的念頭,西列斯也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同情。人們麵對迷霧,似乎毫無反抗之力。
迷霧一旦降臨,就會像是一腳踩到螞蟻窩上的小孩子,瞬間摧毀人類的家園與平靜的生活。
傳聞,人類在迷霧中伸手不見五指,什麽都看不見。而且,迷霧似乎也蘊藏著一種……令人“迷幻”的成分。
進入迷霧的人,要麽發瘋、要麽癡呆,並且這樣的症狀沒有治療的辦法。
……如果卡拉卡克真的是從迷霧中逃出來的,那麽他確實十分幸運。不過,如果他的家人與朋友都喪生其中,那麽也說不好這算不算是一種幸運。
西列斯歎息了一聲。
隨後,他閉上眼睛,往後靠了靠。在一片黑暗中,他思索著這些信息所帶來的幫助。對於論文來說,他目前收集的信息還非常不夠。
當然,也並非隻是說他的論文選題,而是指他還沒有去了解其他學者對於這方麵的研究。這個後續可以慢慢跟進。
而對於他本人來說,對於流浪詩人本身的研究,就已經讓他產生了無窮的遐思。
【知識+2。】
一道提示響起在他的大腦之中。
西列斯猛地睜開眼睛。
加了兩點?他不禁想。怎麽會是兩點?他以為一點才是正常的。
他了解了流浪詩人相關的事情,也間接了解到當初薩丁帝國、堪薩斯城的一些情況,這算是增加了他的曆史知識,算得上一點。
另外一點呢?
西列斯有些驚訝地想,難道他意外猜對了什麽東西?
他思索了片刻,感到一個毫無疑問的事實:他需要從往日教會那兒,將《卡拉卡克日記》借閱出來,裏麵或許隱藏著不少的秘密。
可惜他沒能借助骰子的力量。
不過,西列斯現在也有了一些領悟。他意識到,當他觸發骰子的判定,也就是以西列斯·諾埃爾這個大學教授的身份,想要觸發判定的話,必須得是與啟示者相關的內容。
比如第一次觸發判定,是發現了格倫菲爾的書店;上一次觸發判定,是因為他在交易會上發現了人偶——但是他沒能發現人偶背後的秘密,那需要的屬性值似乎很高。
但是顯然,人偶十分精致、古樸。是時軌,隻不過西列斯並不知道其對應的儀式是什麽。
從這個角度來說,麵前的這本《卡拉卡克日記》隻是抄本,本身並非時軌,自然不可能引發判定。
西列斯略微有些遺憾地歎口氣。
隨後,他花費了一點時間,給班揚寫了一封迴信,感謝他收集的這些資料,並且詢問教會是否能夠外借《卡拉卡克日記》。他打算明天去將這封信寄出。
寫完信,西列斯打開懷表看了一眼時間,發現已經十點多了。這些資料複雜而混亂,花費了他漫長的時間去整理和閱讀,好在物有所值。
時間不早了,明天上午西列斯另有打算。他便將一切都收拾好,然後起身去盥洗室洗漱,早早入睡。
睡前他特地到窗邊看了看,發現八月中旬的夜晚,天氣已經變得涼爽,並且偶爾會刮起一陣大風。風吹拂過樹梢,帶來一陣沙沙聲。
周五上午,西列斯沒有很早起床。他在大概八點的時候醒過來,賴了會床,然後才起來。
他去食堂吃了頓早午飯,順便將寄給班揚的信送到了馬車行。在九點多的時候,他迴到宿舍。路上,西列斯順便收集了一把昨夜的大風吹拂下來的樹葉。
這些樹葉正是他今天上午想要做的事情——練習【流動的風】。
明天是周六,周六下午他要去曆史學會。按照卡羅爾的說法,這一次會是外出的實踐。
這當然是一件好事,西列斯可以觀摩一下啟示者在外的一些習慣,了解一些注意事項。以往他從來不了解,這也是他在外不敢表現出自己啟示者身份的原因。
但是,這個外出的時間點帶來的一個問題是,現在的拉米法城並不平靜。如果他們都外出的時候遇到了什麽意外怎麽辦?
西列斯的謹慎讓他決定,提前做一些準備。
而在他已知的幾個儀式之中,唯一能夠輕易收集到時軌的,就是【流動的風】了。他倒是希望從班揚騎士長那兒得到一塊盾牌的碎片,但是他沒什麽理由向班揚開口,也不太好意思。
所以,他就決定收集一些樹葉,然後進行一次嚐試。
【流動的風】這個儀式,是複現出曾經一陣無傷大雅的風。通常來說都是微風,但是這事兒也得看樹葉當初究竟遇到了怎樣強度的風。
西列斯服下了1%純淨度的魔藥,儀式時間持續2個小時。他花費了一番功夫,嚐試了不同的樹葉——也就隻有他這樣可以看見藍色光輝的人,才可能進行這樣的嚐試。
他想要從中尋找到一片能夠製造大風的樹葉。
其他的啟示者在進行儀式的時候,本身的契合度就不夠穩定,有高有低。比如【流動的風】這樣的儀式,每一次進行的時候複現出來的風的強度都是不一樣的。
但是西列斯與他們不同。他可以穩定輸出同樣強度的風,唯一的差別就看他手中的樹葉究竟是什麽樣的。
所以西列斯憑借自己的(作弊)特性,嚐試尋找一陣符合他心意的風。
最後,他選中了其中一片。那是片嫩綠的、生機勃勃的樹葉,那顏色的新鮮程度,讓人怎麽也想不到,它居然會在這個時候掉下去。
而結果也差不多——西列斯在樹葉的前方輕輕扇了扇,下一秒,一陣劇烈的強風猛地在室內吹拂了起來,刮得西列斯的眼睛都不由自主地眯了起來。
這樣強度的風,足可以在敵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迷了他的眼。
……西列斯沒覺得偷襲有什麽問題。成功的偷襲就是一次成功的攻擊,這毫無問題。
他將這片樹葉小心地揣進兜裏,想了想,又從樹葉堆裏挑選了其他的兩片——稍微中等強度一點的樹葉,可以當電風扇;以及比較強一點的,以防萬一。
這三片樹葉——一號、二號、三號——就是他的防身物品了。
其實他也想購買一些其他的防身物品,比如刀、比如槍。然而遺憾的是,刀這種東西他還知道在哪兒買,但是槍就實在是超出他的能力範疇了。
即便加入了曆史學會,他的身份也並非可以使用槍支的官方暴力機構成員。
所以,他還是用小樹葉吹吹風吧。
做完了這一切之後,西列斯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明天的出行,有卡羅爾在,他不擔心出什麽大問題,但仍舊感到一種很難以形容的危險預感。他知道那與他在歐內斯廷交易會的經曆有關。
西城的地下幫派,看起來快要瘋魔了。西列斯對此產生了濃厚的憂慮。
他歎了一口氣,靜靜地望著窗外的拉米法大學主城堡,然後搖了搖頭,不再想那些事情。他站起來,收拾好那些亂七八糟的樹葉,扔進垃圾桶,然後將垃圾袋紮好。
他帶上其他出門需要的東西,離開了宿舍。
他將垃圾扔掉街角的垃圾桶,然後去了主城堡四樓,將俱樂部學生名單交給了艾特利教授。
艾特利教授清點了一下,然後確認說:“15人?”
“是的。”西列斯說。
艾特利教授沒有多問,點了點頭,便說:“可以了。”他想了想,又說,“你的兩名助教的名額已經批下來了,我這邊會和他們聯係的。”
“好的,謝謝您。”西列斯說,隨後便與他告別。
他去了一趟辦公室,將批改過的兩名學徒的讀書筆記先放在這兒,免得宿舍裏的小書房堆的東西太多。
他在辦公室坐了一會兒,思索未來一段時間的安排。
拉米法大學這邊,課程、學徒、論文、俱樂部、社團。這些都已經走上正軌。後兩者更是在九月份才會正式開始。
副業方麵,小說這事兒他指望從蘭米爾那兒下手,但是也得等到遊記的翻譯完成、他的小說完稿;啟示者的事兒……那就複雜多了。
未來的一段時間,他在曆史學會那兒會有固定的三場會麵:格倫菲爾、學習小組、研究部。
啟示者的力量他不願意放棄,但是這種神秘、強大並且也危險的力量,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和研究。格倫菲爾是很好的老師。
學習小組算得上是意外收獲。西列斯原本以為他與這幾位啟示者隻是點頭之交,結果慢慢卻發展出了友誼,並不僅僅是因為布魯爾出事。
西列斯對於曆史學會的研究部同樣十分感興趣,他好奇他們正在研究的東西,但是他希望那邊的事務不是非常繁忙,畢竟他現在已經十分忙碌了。
此外還有卡貝爾教授的失蹤、叛教者偷出的檔案的下落、達羅家族的覆滅這三個謎團等待著他去探索。而他有一種預感,這些事兒都不是什麽好解決的。
這種種事情攪和在一起,讓西列斯不由得陷入了沉默。
異世界的愉快生活沒有體驗到,異世界的社畜人生倒是意外持續著。令人悲哀。
時間來到十二點的時候,西列斯去食堂稍微吃了些東西,然後就去往了圖書館。他不知道阿方索·卡萊爾什麽時候會來,便決定提前到圖書館來等他。
他與朗曼夫人打了聲招唿:“下午好,朗曼夫人。”
“下午好,諾埃爾教授。”朗曼夫人笑著說,“我聽見不少孩子來圖書館的時候會說到你的名字。”
西列斯略微驚訝地說:“為了什麽?”
“為了你布置的作業和書單。”朗曼夫人說,“孩子們聽聞我認識你,還請求我為他們求情呢。你是位十分嚴厲的教授,是嗎?”
西列斯想了想,最後說:“我隻是認為,他們應當在學業上更為認真一些。”
“他們已經十分認真了。”朗曼夫人說,想了想,她又補充了一句,“隻是可能對學業之外的事情更加認真。”
西列斯失笑,隻是搖了搖頭。
朗曼夫人說:“今天需要找什麽書嗎?”
“不,我來等一個人。”西列斯說,“阿方索·卡萊爾教授,您知道嗎?”
朗曼夫人露出輕微訝異的表情,下意識問:“你怎麽會認識他?”
西列斯粗略地數了一下,大概有一百張左右。他要從中挑選不超過二十名學生參加他的俱樂部。
他一份份地篩選, 先看名字,覺得眼熟的就先拿出來。這讓他找出了赫爾曼·格羅夫、安吉拉·克萊頓、安妮特·梅爾文——這是總在專選課上積極迴答問題的一個學生——以及凱洛格等人。
他的兩名學徒也申請了他的俱樂部,西列斯自然將他們的表格也拿了出來。
在注意到安吉拉的申請表的時候,西列斯同時注意到,與其放在一起的,是一張字跡相同的表格,名字是米莉森特·奧斯汀。
這個名字讓西列斯迴憶了一下。他想到, 這就是在專選課上始終和安吉拉·克萊頓坐在一起的,她的同伴。
於是西列斯便也將這份申請表拿了出來, 與安吉拉的表格放在一起。
這樣就已經有七個人了。
西列斯不想選太多,他最終的目標是十五個人左右。
他在剩下的一些申請表格中挑挑揀揀。
他注意到幾個名字, 是原身的學弟學妹們。幾個月過去,原先還是學長的西列斯·諾埃爾搖身一變, 成了院裏的教授。
而他們還是苦兮兮的研究學者。
西列斯便將這幾張申請表拿了出來——一共五張。
這樣一來,就還剩下三個名額。
西列斯思索了一下,打算挑選一些不同專業的學生,最終選定了分別來自醫學院、神學院的兩名學生。
最後一個名額, 西列斯想了想, 就從那一疊紙張中隨便抽出了一張。
他瞧了一眼, 文史院,霧中紀文學專業, 一個名叫多琳·盧卡斯的學生。
西列斯將這張申請表與其他的放在一塊,理了理。他將這十五個名字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免得忘記, 然後將申請表放進文件夾裏, 打算明天下午送到艾特利教授那邊。
隨後,他拿出了多蘿西婭和朱爾斯這兩名學徒的讀書筆記。
一如他所想的那樣,兩名性格截然不同的學徒,最終完成的作業也是天差地別的。
多蘿西婭的閱讀進程更為主動進取一些。她主動挑選了自己認為更加有用的一些書籍,率先進行閱讀,並且讀書筆記的內容也非常有個人特色。
而朱爾斯按部就班,按照西列斯列出的書單順序依次閱讀,並且讀書筆記寫得有些死板:書籍名稱、作者、閱讀段落、摘抄、感想等等。
西列斯說不上喜歡哪個或者討厭哪個。作為教授,他的職責是培養這些年輕的學生。
他仔細閱讀了這兩名學徒的讀書筆記,做了批改、注解,也寫明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這些內容會在下周四會麵時進行討論,那還早,但是西列斯打算早一些做完。
畢竟,他可不知道未來一周的自己會不會十分忙碌。
下周一的時候,兩名學徒應該還會送來一些讀書筆記。他希望自己能盡量全部解決完。
大概在晚上將近八點的時候,西列斯將兩名學徒的讀書筆記看完了。
他站起來,走到窗邊遠眺,放鬆一下。他垂眸瞧見窗台上擺放著的木偶,莫名感到一種——他在這個世界逐漸留下了屬於自己的痕跡的感覺。
這是他購買的,看起來沒什麽用,但是的確是他喜歡的物品。這樣的物品與擺件裝飾了他的窗戶與房間,似乎在某種程度上,也裝飾了他的心靈。
西列斯微微笑了笑,伸手在木盒上撫摸了一下。他想,六個醜萌醜萌的木偶。
他休息了二十分鍾的時間,沒做什麽事情,就隻是無所事事地在窗前發呆。偶爾,他感歎著如果能有一杯冰涼的奶茶寬慰這炎熱的天氣就好了。
過了一會兒,他迴到書桌前,收拾好桌上亂七八糟的紙張,然後將班揚與凱洛格送過來的資料展開,仔細閱讀起來。
他首先看的是凱洛格幫忙收集的,過去的流浪詩人以及現在的異鄉頌者的作品。
他對其中的一首尤為印象深刻。
“這世界空曠,寂靜如同我的心靈。
“遙遠的墳墓覆蓋著冰涼的灰燼與我的愛。
“她一定孤獨地走向遠方的山脈與荒野,
“她一定死在異鄉。死在我的心靈中。
“這世界孤獨而沉默。如同我。如同她。”
西列斯之所以對這一首印象深刻,是因為他曾經在圖書館翻閱那本《堪薩斯城人口階層調查報告》,在其中看到了類似的作品——它們是否來自於同一位詩人?
死去的摯愛、寂靜的異鄉、孤獨的墳墓。
西列斯能夠確定這些作品,或者說,這些流浪詩人、異鄉頌者,的確是離家與旅途之神,李加迪亞的信徒。但是,他們的作品中,為什麽總是會出現……遠方、異鄉之外的意象?
墳墓?墓場?死去的愛人?
他可不知道李加迪亞與死亡有關。
西列斯感到了濃厚的困擾。但是,在那些流浪詩人的作品中,這樣的意象與相關的描述卻屢見不鮮。
而在那些……現在自稱為異鄉頌者的作品之中,這些意象卻消失了。他們開始懷念故土、思念家人,描述身在異鄉的孤獨與疲憊,但是,卻唯獨少了流浪詩人筆下死於異鄉的摯愛,以及異鄉的墳墓。
西列斯若有所思地想,哪一方才是更為貼近李加迪亞的?
異鄉頌者的作品中的元素看起來更為純粹與單一,但是西列斯卻感到古老的流浪詩人們,更加傳神地傳達了李加迪亞的部分力量。
……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流逝,神明們的信徒反而在逐漸遠離自己信奉的神明。
不僅僅是李加迪亞的信徒,還有其他的。比如,布朗卡尼的信徒正在研究酷刑,祂會因此而感到欣慰嗎?
恐怕不會。
在失去了真正的神明之後,所謂的信徒也隻是在信奉他們自己,又或者其他的人類罷了。
而他們如此瘋狂,在很大程度上,與這個世界的力量體係有關。無形的力量與來自神明的汙染,無孔不入,通過不同的形式傳遞到人們的身邊。
普通人可能根本不了解這些事情——比如,凱洛格就根本不了解異鄉頌者的秘密。
而啟示者,他們或許了解一些,但是似乎也無濟於事。畢竟,他們的確可以消滅受到汙染的人類,但是,他們可以消滅這些汙染的源頭嗎?
在這一刻,西列斯的心中閃過一些若有若無的念頭與靈感,但是最終,隻是歸於一片沉寂。
凱洛格幫忙收集的這些作品是非常不錯的論證。沉默紀文學中從未有過李加迪亞的信徒們的作品,但是現在,這個缺口似乎可以補齊了。
這算是一次不錯的考證與發現,全然可以用以應付今年文史院對西列斯的學術要求。當然,就這麽一些作品,恐怕是不太夠的。
文學史的相關論文終究要以文學為基礎,分析其起源、演變、發展、理念、形式等等。
在論文之外,西列斯對這群李加迪亞的信徒十分感興趣,包括他們的力量與生活,但是論文之內,他隻能公事公辦地討論他們的作品質量。
這讓西列斯感到一種微妙的滑稽之意。他感到自己仿佛無形中消解了神明力量的……高傲位格。因為,那說到底也不過是必須得在論文中拆解、論述與評價的東西。
西列斯這麽想著,一邊將凱洛格的筆記本好好地收起來。
在看完班揚送來的資料,以及與阿方索交談過後,西列斯感覺自己就可以開始構思論文的標題與結構了。
現在雖然隻是八月,但是,他想要登上的期刊都是月刊,而每年的十二月,這些期刊會停刊,整理一年的論文並且集結出論文集。
所以,他隻有九月、十月、十一月這三個月的機會。仔細想想,也不是那麽輕鬆。
年底的大家都在趕工啊……西列斯感歎著。
這種潛規則,是曾經的布萊特教授某一次跟他抱怨的。當時西列斯·諾埃爾還是學生,無意中聽聞導師說到這種年底趕工的事情,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而矮壯的布萊特教授則怒氣衝衝地說:“不然你以為呢?西列斯。大學教授也不過是一門稍微體麵些的工作而已。”
現在的西列斯深以為然。
他轉而拿出了班揚騎士長寄過來的那些資料。
班揚找的抄寫員字跡工整而秀氣,看起來賞心悅目。西列斯稍微整理了一下,首先看了那些記載較為淩亂的內容。
其中提到了不少與堪薩斯城調查報告中相似的內容。
比如,曾經的流浪詩人十分排外,除卻在酒館裏喝酒,不怎麽和城內居民接觸。當然,喝醉了大聲唱歌、和居民們一起跳舞,這是另外一迴事。
再比如,的確沒有人見過流浪詩人與任何異性建立穩定的親密關係,他們總是孤身一人,或者與其他的流浪詩人混在一塊。
當然也有人懷疑他們是不是同性戀,或者有著其他古怪的審美癖好,但是在流浪詩人偶爾透露出來的口風以及他們的作品中來看,他們隻是醉心於一種奇異的、孤獨的狀態。
再比如,流浪詩人的窮困潦倒眾人周知,但是他們仍舊喜歡喝酒。喝完酒之後,他們要麽安安靜靜地離開酒館,要麽大吵大嚷,念叨著自己的詩歌以及母國。
他們對於神明的態度有一種微妙的兩極分化。一方麵,對於那些已經隕落或者已經沒什麽消息的神明,他們表現出一種十分不屑的、與當時的薩丁帝國居民類似的態度。
但是另外一方麵,對於一些當時仍舊存世的神明,以及神明的力量,他們卻敬畏有加,生怕說了什麽不敬的話,就會觸犯祂們一般。
這種態度讓流浪詩人被冠以“瘋癲的詩人”的稱號。但是他們對於這件事情似乎並不怎麽在意。
在其中的一張摘抄上麵,西列斯看到了一部分關於流浪詩人後續結局的記載。
在堪薩斯城的那份報告中,撰寫報告的人隻是輕蔑而簡單地認為,這群三十人左右的流浪詩人終究會死在饑餓與貧困之中。
事實也正是如此。
這批流浪詩人大概是在薩丁帝國建立兩百年的時候,來到薩丁帝國的不同地區。而一百年之後,他們就又一次在薩丁帝國中銷聲匿跡。
沉默紀總共持續了六百年。薩丁帝國建立於沉默紀的第一百年之際,在沉默紀的末尾轟然倒塌。這個帝國的生命持續了將近五百年。
換言之,在沉默紀的第三百年,流浪詩人陸續出現在薩丁帝國;第四百年,流浪詩人消失。
直到霧中紀到來,也就是在流浪詩人消失的兩百年之後,不同的流浪者來到已經建立國家的堪薩斯。其中的一部分似乎沿襲了流浪詩人的傳統,接替了他們的角色。
但是這個時候,他們就已經自稱為異鄉頌者,而非原本“流浪詩人”的稱唿。
西列斯琢磨著這個過程。
他想到,在一些傳聞中,李加迪亞曾經庇佑了一個聚集著異鄉人、流浪者的部落。那群最初出現在薩丁帝國的流浪詩人們,是否就是這個部落的後代?
但是,他並不知道李加迪亞究竟是什麽時候隕落的。當時間來到沉默紀,李加迪亞就已經無聲無息了。如果李加迪亞隕落於更早之前的陰影紀,那麽,相關的資料估計非常之少。
西列斯搖了搖頭,沒有繼續去思索李加迪亞相關的事情。他將這些資料紙張疊放好,然後拿起了另外一疊資料。
這摘抄自卡拉卡克的日記。
“……
“3月20日。
“今天去喬恩酒館喝酒。老板娘想把我趕出去。臭娘們,我不就是沒幾個臭錢嗎。幸虧有個什麽詩人幫了我。
“他說他自己是詩人,還問我現在是什麽時候。我看他是喝酒喝多了,連日子都過忘了。我知道這群詩人都是這樣的。我和他一起喝了酒。
“生活還是老樣子。
“……
“3月25日。
“這群詩人真沒意思,喝完酒就在嘀嘀咕咕他們的詩。要我說,像我這種爛人是不會對他們的詩歌有興趣的,他們該去找那些有錢的大小姐,或者夫人們。他們卻老是和我這種人混在一起。
“……
“3月27日。
“有個詩人死了。我幫他們抬了抬棺材。他們找不到別人了。據說他們中的好幾個人都生了病,正在等死。我問他們為什麽不去找醫生,他們說,死在異鄉是他們注定的命運。
“哈,我可不懂他們在說什麽嘰嘰歪歪的話。反正棺材我也抬了,這錢我正好拿去喝酒!
“死在異鄉啊。這裏也是我的異鄉。
“我家在堪薩斯城東麵老遠的地方。反正到死也迴不去了。我是被生活落下的廢物與垃圾。這話該有幾分那群詩人的意思在裏頭。
“我見過不少世麵,遇見過不少蠢貨和爛人,和多少男人女人吵過架打過架,也看過不少男人女人吵架打架或者幹點不那麽體麵的事兒。
“這些事情對我來說都沒什麽意思。我像隻螞蟻一樣,以為自己的家園有多麽的漂亮,其實殘忍的小孩一腳就可以踩爛。
“……我就是那隻唯一活下來的螞蟻。
“……
“4月9日。
“最近和一個詩人混得熟了點。熟的意思是,我可以理直氣壯讓他請我喝酒了。他是個挺有錢的人,也不知道他怎麽有錢的。
“(4月20日注)媽的,我終於知道了!這家夥居然給小姑娘講他的愛情故事!還有這種騙錢的辦法!他媽的真不愧是個詩人!
“……
“4月14日。
“那個詩人,就是前幾天我說我混熟了的那個家夥。他喝醉了酒之後和其他詩人不太一樣,老是嘮嘮叨叨說著他的愛情故事。
“聽多了我都覺得煩。
“他說他的……好吧,用他的詞兒,摯愛。他和他的摯愛一見鍾情,但是女的父母不同意。於是他們就打算私奔。結果他的摯愛(這詞兒真惡心)在流浪的途中生了病,就這麽死了。
“詩人說他也想跟著他的摯愛一起死掉,但是他還得給他的摯愛下葬,讓他的摯愛的靈魂安息。
“我問他,流浪者還這麽矯情的嗎?死都死了,還要下什麽葬?就地燒成灰然後一把撒了不就行了?
“我這話說的挺粗魯的,我當然知道。不過那時候我喝酒了,不太清醒。唉,日記裏寫點自己的想法可真不容易。我覺得我被他們同化了。
“而詩人就迴複我說,那是他們的習慣。
“習慣?我真搞不明白。總之,詩人說他已經把他的摯愛埋好了。可我也沒見他賺什麽錢,怎麽就有錢買墓地了?這年頭一塊墳墓都貴得要死。
“我要是死了,我肯定讓人把我一把揚了。這事兒就是這樣的。
“……
“4月28日。
“這地方最近不太平。
“不過和我們這種爛人沒什麽關係。反正去哪兒都是爛著。指不定對麵還不希望我們去那兒腐爛。
“詩人說,我這種態度太粗暴了。
“有什麽粗暴的?這世界就是這樣。不是爛在這兒,就是爛在那兒。人嘛,死了之後總會腐爛的,我隻不過提前了一會兒開始變爛而已!
“……
“5月29日。
“詩人們的情況看起來不怎麽樣。他們本來就沒幾個人,也不怎麽和其他人交流。我隻是和其中一個詩人比較熟而已。
“對了,他的名字叫奧爾德思·格什文。
“我說這名字聽起來挺體麵的,他這人怎麽就變成這樣了?
“然後他又開始嘮嘮叨叨他的摯愛。呸,晦氣。和這人一起聊天就隻能悶頭喝酒,任何一個字眼兒都能讓他想到他的摯愛。
“不過反正是他請我喝。
“……
“11月3日。
“天氣越來越冷了。
“詩人說要去給他的摯愛掃墓,一走就是好幾個月,最近喝酒都不痛快了。慈善機構開始分發過冬的東西了。
“要我說,慈善機構那些老爺們就該看看我們住的橋洞。一床薄薄的棉被用什麽用,得厚實一些的才能不漏風。不過,他們睡覺的地方和我們可不一樣。他們還能有女人躺在床上呢。
“還是得把去年的被子也翻出來,不過,誰知道被老鼠咬了多少口,被蟲子產了多少卵。這事兒我都懂,但是沒辦法。老爺們抱軟綿綿的女人,我就隻能抱蟲子。那蟲子還會咬我呢。
“……
“3月21日。
“冬天都過去了,詩人才迴來。真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兒。迴來的時候看起來挺精神的,好像他的摯愛又複活了一樣。
“詩人說,他也要迎接他的命運了。
“我隔了一會兒才明白,他說的命運是什麽意思。他們這群詩人注定要死在異鄉。
“我真……我真吃驚得說不出話來。詩人把他一部分的錢給了我,說讓我去治治手上腿上的凍瘡。這真是個好心的詩人。然而卻要死了。
“我希望這不是我最後一次見他。想一想,我們居然都已經認識了兩年了。
“他也是我唯一的……朋友。奧爾德思。奧爾德思·格什文。
“他死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裏。”
這是卡拉卡克的日記中最後一次提及流浪詩人。
西列斯屏住唿吸,在看到最後一行字的時候,才輕輕唿出一口氣,感到一陣複雜的心情在心中蔓延著。
奧爾德思·格什文。看起來,這很有可能就是那兩首提及死去摯愛的詩歌的作者。
一個好心但注定死在異鄉的詩人。
西列斯稍微放任自己的思緒沉浸在那位詩人和他的朋友、摯愛的身上片刻,然後收斂思緒,開始思索這本日記中透露出來的事情。
在班揚送過來的這些資料中,有一些紙張上專門對摘抄的書籍做了一些介紹,其中就包括《卡拉卡克日記》。
這本日記的內容是卡拉卡克在薩丁帝國度過的生命最後十年。他在堪薩斯城停留了大概三年,這三年間認識了一些流浪詩人,不過絕大多數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層麵。
除卻奧爾德思·格什文。
奧爾德思·格什文在卡拉卡克日記中的形象以及描述,也為西列斯提供了許許多多的信息,以及,疑點。
首先是,流浪詩人為什麽注定死在異鄉?為什麽這是他們的……“命運”?
西列斯對這一點耿耿於懷。
他意識到,這可能是他們信仰李加迪亞的結果。
但是,在奧爾德思與卡拉卡克的交談之中,他們絲毫沒有泄露出自己的信仰。
相反,卡拉卡克在日記中的一些描述,給人一種感覺,即這種行為是奧爾德思家鄉的習俗,包括他為摯愛下葬、掃墓的行動。
……所以他們真的來自那個傳聞中的,受到李加迪亞庇護的部落嗎?
這事兒也很難考證。
其次,就是奧爾德思的摯愛。西列斯並不懷疑奧爾德思的愛情。在他的情人死去之後,奧爾德思將其下葬,這同樣也很正常。
但是,如果西列斯已知的那兩首詩歌真的就是奧爾德思所做的話,這就顯得有些奇怪。
為什麽詩歌中如此頻繁地提及墳墓、墓地、墓場?
或許是因為奧爾德思始終思念自己已經逝去的愛人,或許那冰冷的墳墓就是生死相隔的絕望,或許……
但是奧爾德思對於墳墓的描述是:空曠、遙遠。這好像有點不太符合他的感情色彩。
西列斯琢磨了一會兒,很難準確地形容出這種奇怪的感覺。
在生命的盡頭,他們甚至莊重地請人來抬棺材。正如卡拉卡克所說的那樣,他們都已經如此窮困潦倒了,為什麽還要維持著這種風俗與習慣?
死在異鄉、死在異鄉……西列斯想,就好像,死亡才是他們最終的歸宿一樣。
……可是,他們信仰的難道不是離家與旅途之神,李加迪亞?難道他們真正信仰的是死亡與災厄之神,撒迪厄斯?
西列斯搖了搖頭,將念頭轉向最後一個疑點。
卡拉卡克說,他是活下來的最後一隻螞蟻。
卡拉卡克的家鄉發生了什麽?他遭逢變故,所以才離鄉遠行?
從卡拉卡克的日記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經受過良好教育,甚至有幾分文化底蘊的人,他的一些感慨,帶著一種憤世嫉俗的、心灰意冷的意味。
他經曆過什麽?
他似乎就是薩丁帝國的人,他的家在堪薩斯城的東麵……
西列斯之所以在意這一點,就是因為,凱洛格曾經跟他說過,堪薩斯公國在康斯特公國遙遠的西麵。
換言之,沉默紀時候,堪薩斯城的東麵、卡拉卡克的家鄉,不就是康斯特公國如今土地的過去麵貌嗎?
卡拉卡克的日記怎麽會最終傳播到康斯特公國的首都?這本書又是在什麽時候出版的?
初代康斯特大公因功受封此地,那是在沉默紀的末尾。沒幾年,薩丁帝國就轟然倒塌,霧中紀就在每個人都猝不及防的時刻到來了。
……不,不對。西列斯突然想到,自己好像忽略了一條曾經知道,但是又被漫不經心忽略過去的信息。
布魯爾·達羅在向他描述家族檔案的時候,提及了家族遷移至康斯特的始末。那正是霧中紀剛剛到來的時刻。
他說,當時霧氣消散,康斯特公國的土地猝不及防地暴露在了其他國家的眼中,受到了圍攻。
沉默紀的時候,迷霧就已經出現在了費希爾世界中,並且逐漸蔓延、覆蓋至不同的土地。即便如同薩丁帝國這樣大一統的國家,境內的領土也偶爾會被迷霧覆蓋,不得不放棄這樣的領土。
現在,沒有人知道為什麽迷霧會出現。
總之,倒推來說,按照布魯爾的說法,曾經的康斯特公國的土地,起碼有很大一部分,是被迷霧覆蓋的。正因為這樣,當迷霧消散的時候,康斯特公國才會猝不及防受到他國的攻擊。
兩個挨在一起的國家,因為迷霧分隔了它們的版圖,所以甚至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既然這樣……
西列斯想,卡拉卡克的家鄉,會不會就是遭遇了突如其來的迷霧?
這是一個帶著點臆測成分的推斷。
因為卡拉卡克的家鄉在堪薩斯的東麵,而同樣位於堪薩斯東麵的康斯特,曾經被迷霧覆蓋,所以西列斯就推測,卡拉卡克家鄉的遭遇,正是被迷霧覆蓋。
除卻帶有一絲探究和好奇的念頭,西列斯也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同情。人們麵對迷霧,似乎毫無反抗之力。
迷霧一旦降臨,就會像是一腳踩到螞蟻窩上的小孩子,瞬間摧毀人類的家園與平靜的生活。
傳聞,人類在迷霧中伸手不見五指,什麽都看不見。而且,迷霧似乎也蘊藏著一種……令人“迷幻”的成分。
進入迷霧的人,要麽發瘋、要麽癡呆,並且這樣的症狀沒有治療的辦法。
……如果卡拉卡克真的是從迷霧中逃出來的,那麽他確實十分幸運。不過,如果他的家人與朋友都喪生其中,那麽也說不好這算不算是一種幸運。
西列斯歎息了一聲。
隨後,他閉上眼睛,往後靠了靠。在一片黑暗中,他思索著這些信息所帶來的幫助。對於論文來說,他目前收集的信息還非常不夠。
當然,也並非隻是說他的論文選題,而是指他還沒有去了解其他學者對於這方麵的研究。這個後續可以慢慢跟進。
而對於他本人來說,對於流浪詩人本身的研究,就已經讓他產生了無窮的遐思。
【知識+2。】
一道提示響起在他的大腦之中。
西列斯猛地睜開眼睛。
加了兩點?他不禁想。怎麽會是兩點?他以為一點才是正常的。
他了解了流浪詩人相關的事情,也間接了解到當初薩丁帝國、堪薩斯城的一些情況,這算是增加了他的曆史知識,算得上一點。
另外一點呢?
西列斯有些驚訝地想,難道他意外猜對了什麽東西?
他思索了片刻,感到一個毫無疑問的事實:他需要從往日教會那兒,將《卡拉卡克日記》借閱出來,裏麵或許隱藏著不少的秘密。
可惜他沒能借助骰子的力量。
不過,西列斯現在也有了一些領悟。他意識到,當他觸發骰子的判定,也就是以西列斯·諾埃爾這個大學教授的身份,想要觸發判定的話,必須得是與啟示者相關的內容。
比如第一次觸發判定,是發現了格倫菲爾的書店;上一次觸發判定,是因為他在交易會上發現了人偶——但是他沒能發現人偶背後的秘密,那需要的屬性值似乎很高。
但是顯然,人偶十分精致、古樸。是時軌,隻不過西列斯並不知道其對應的儀式是什麽。
從這個角度來說,麵前的這本《卡拉卡克日記》隻是抄本,本身並非時軌,自然不可能引發判定。
西列斯略微有些遺憾地歎口氣。
隨後,他花費了一點時間,給班揚寫了一封迴信,感謝他收集的這些資料,並且詢問教會是否能夠外借《卡拉卡克日記》。他打算明天去將這封信寄出。
寫完信,西列斯打開懷表看了一眼時間,發現已經十點多了。這些資料複雜而混亂,花費了他漫長的時間去整理和閱讀,好在物有所值。
時間不早了,明天上午西列斯另有打算。他便將一切都收拾好,然後起身去盥洗室洗漱,早早入睡。
睡前他特地到窗邊看了看,發現八月中旬的夜晚,天氣已經變得涼爽,並且偶爾會刮起一陣大風。風吹拂過樹梢,帶來一陣沙沙聲。
周五上午,西列斯沒有很早起床。他在大概八點的時候醒過來,賴了會床,然後才起來。
他去食堂吃了頓早午飯,順便將寄給班揚的信送到了馬車行。在九點多的時候,他迴到宿舍。路上,西列斯順便收集了一把昨夜的大風吹拂下來的樹葉。
這些樹葉正是他今天上午想要做的事情——練習【流動的風】。
明天是周六,周六下午他要去曆史學會。按照卡羅爾的說法,這一次會是外出的實踐。
這當然是一件好事,西列斯可以觀摩一下啟示者在外的一些習慣,了解一些注意事項。以往他從來不了解,這也是他在外不敢表現出自己啟示者身份的原因。
但是,這個外出的時間點帶來的一個問題是,現在的拉米法城並不平靜。如果他們都外出的時候遇到了什麽意外怎麽辦?
西列斯的謹慎讓他決定,提前做一些準備。
而在他已知的幾個儀式之中,唯一能夠輕易收集到時軌的,就是【流動的風】了。他倒是希望從班揚騎士長那兒得到一塊盾牌的碎片,但是他沒什麽理由向班揚開口,也不太好意思。
所以,他就決定收集一些樹葉,然後進行一次嚐試。
【流動的風】這個儀式,是複現出曾經一陣無傷大雅的風。通常來說都是微風,但是這事兒也得看樹葉當初究竟遇到了怎樣強度的風。
西列斯服下了1%純淨度的魔藥,儀式時間持續2個小時。他花費了一番功夫,嚐試了不同的樹葉——也就隻有他這樣可以看見藍色光輝的人,才可能進行這樣的嚐試。
他想要從中尋找到一片能夠製造大風的樹葉。
其他的啟示者在進行儀式的時候,本身的契合度就不夠穩定,有高有低。比如【流動的風】這樣的儀式,每一次進行的時候複現出來的風的強度都是不一樣的。
但是西列斯與他們不同。他可以穩定輸出同樣強度的風,唯一的差別就看他手中的樹葉究竟是什麽樣的。
所以西列斯憑借自己的(作弊)特性,嚐試尋找一陣符合他心意的風。
最後,他選中了其中一片。那是片嫩綠的、生機勃勃的樹葉,那顏色的新鮮程度,讓人怎麽也想不到,它居然會在這個時候掉下去。
而結果也差不多——西列斯在樹葉的前方輕輕扇了扇,下一秒,一陣劇烈的強風猛地在室內吹拂了起來,刮得西列斯的眼睛都不由自主地眯了起來。
這樣強度的風,足可以在敵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迷了他的眼。
……西列斯沒覺得偷襲有什麽問題。成功的偷襲就是一次成功的攻擊,這毫無問題。
他將這片樹葉小心地揣進兜裏,想了想,又從樹葉堆裏挑選了其他的兩片——稍微中等強度一點的樹葉,可以當電風扇;以及比較強一點的,以防萬一。
這三片樹葉——一號、二號、三號——就是他的防身物品了。
其實他也想購買一些其他的防身物品,比如刀、比如槍。然而遺憾的是,刀這種東西他還知道在哪兒買,但是槍就實在是超出他的能力範疇了。
即便加入了曆史學會,他的身份也並非可以使用槍支的官方暴力機構成員。
所以,他還是用小樹葉吹吹風吧。
做完了這一切之後,西列斯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明天的出行,有卡羅爾在,他不擔心出什麽大問題,但仍舊感到一種很難以形容的危險預感。他知道那與他在歐內斯廷交易會的經曆有關。
西城的地下幫派,看起來快要瘋魔了。西列斯對此產生了濃厚的憂慮。
他歎了一口氣,靜靜地望著窗外的拉米法大學主城堡,然後搖了搖頭,不再想那些事情。他站起來,收拾好那些亂七八糟的樹葉,扔進垃圾桶,然後將垃圾袋紮好。
他帶上其他出門需要的東西,離開了宿舍。
他將垃圾扔掉街角的垃圾桶,然後去了主城堡四樓,將俱樂部學生名單交給了艾特利教授。
艾特利教授清點了一下,然後確認說:“15人?”
“是的。”西列斯說。
艾特利教授沒有多問,點了點頭,便說:“可以了。”他想了想,又說,“你的兩名助教的名額已經批下來了,我這邊會和他們聯係的。”
“好的,謝謝您。”西列斯說,隨後便與他告別。
他去了一趟辦公室,將批改過的兩名學徒的讀書筆記先放在這兒,免得宿舍裏的小書房堆的東西太多。
他在辦公室坐了一會兒,思索未來一段時間的安排。
拉米法大學這邊,課程、學徒、論文、俱樂部、社團。這些都已經走上正軌。後兩者更是在九月份才會正式開始。
副業方麵,小說這事兒他指望從蘭米爾那兒下手,但是也得等到遊記的翻譯完成、他的小說完稿;啟示者的事兒……那就複雜多了。
未來的一段時間,他在曆史學會那兒會有固定的三場會麵:格倫菲爾、學習小組、研究部。
啟示者的力量他不願意放棄,但是這種神秘、強大並且也危險的力量,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和研究。格倫菲爾是很好的老師。
學習小組算得上是意外收獲。西列斯原本以為他與這幾位啟示者隻是點頭之交,結果慢慢卻發展出了友誼,並不僅僅是因為布魯爾出事。
西列斯對於曆史學會的研究部同樣十分感興趣,他好奇他們正在研究的東西,但是他希望那邊的事務不是非常繁忙,畢竟他現在已經十分忙碌了。
此外還有卡貝爾教授的失蹤、叛教者偷出的檔案的下落、達羅家族的覆滅這三個謎團等待著他去探索。而他有一種預感,這些事兒都不是什麽好解決的。
這種種事情攪和在一起,讓西列斯不由得陷入了沉默。
異世界的愉快生活沒有體驗到,異世界的社畜人生倒是意外持續著。令人悲哀。
時間來到十二點的時候,西列斯去食堂稍微吃了些東西,然後就去往了圖書館。他不知道阿方索·卡萊爾什麽時候會來,便決定提前到圖書館來等他。
他與朗曼夫人打了聲招唿:“下午好,朗曼夫人。”
“下午好,諾埃爾教授。”朗曼夫人笑著說,“我聽見不少孩子來圖書館的時候會說到你的名字。”
西列斯略微驚訝地說:“為了什麽?”
“為了你布置的作業和書單。”朗曼夫人說,“孩子們聽聞我認識你,還請求我為他們求情呢。你是位十分嚴厲的教授,是嗎?”
西列斯想了想,最後說:“我隻是認為,他們應當在學業上更為認真一些。”
“他們已經十分認真了。”朗曼夫人說,想了想,她又補充了一句,“隻是可能對學業之外的事情更加認真。”
西列斯失笑,隻是搖了搖頭。
朗曼夫人說:“今天需要找什麽書嗎?”
“不,我來等一個人。”西列斯說,“阿方索·卡萊爾教授,您知道嗎?”
朗曼夫人露出輕微訝異的表情,下意識問:“你怎麽會認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