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最後的信
被骰子控製的世界[西幻] 作者:諸君肥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位老人的突然出現讓西列斯與琴多都有些意外。
琴多皺了皺眉, 目光有些沉下來,不過他還是望向了西列斯,等待著西列斯的處理與應對。
西列斯略微有些驚訝地望著這位老人, 他迴複說:“這位先生,您覺得機械結構不可靠嗎?”
老人背著手站在那兒, 望向了那幅畫,片刻之後,他點了點頭。
“但是機械結構也是人類發明的。”西列斯說,“而如果您所指的力量……”
“……啟示者。庇佑者。”老人的語氣十分溫和,帶著一種蒼老的緩慢與平靜, “那不是更為確定掌握在人類手中的力量嗎?”
“可那反而依靠著神明。”西列斯同樣望向了那幅畫,並且這麽說,“神明同樣擁有自己的意願;而機械結構卻是冰冷的死板的, 完全依照人類意願運行的。”
老人驚訝地望了望他,片刻之後, 他笑了一下:“我不能說我有多麽讚同你的想法,年輕的先生。但是,這的確是現在年輕人的觀念。”
他嗟歎一聲。
西列斯十分清楚,這位老人所指的東西, 並沒有他們此刻談話的表麵話題那麽簡單。
片刻之後, 老人說:“奧爾登·布裏奇斯。”
西列斯怔了怔,這才意識到這是老人的名字,他便說:“西列斯·諾埃爾。”
琴多也在一旁適時地說了自己的名字。
西列斯在這空當思索了片刻,因為他覺得奧爾登·布裏奇斯這個名字有些耳熟。隨後,他突然想了起來:“布裏奇斯先生, 您認識卡爾弗利教授與阿道弗斯·格蘭特先生嗎?”
西列斯曾經在卡爾弗利教授那裏聽聞過“奧爾登·布裏奇斯”這個名字。
當時卡爾弗利教授贈送給他《小辛西婭的世界》這本精怪故事集, 書的扉頁上貼著的藏書票的創作者, 正是奧爾登·布裏奇斯。
奧爾登十分驚訝地望了望西列斯,然後說:“當然!那是我的兩位老朋友。西列斯,請原諒我的冒昧,你是怎麽知道我與他們的關係的?”
西列斯便介紹了一下自己曾經與卡爾弗利教授見麵的事情。
奧爾登這才恍然大悟:“丹頓曾經和我提到過你,隻不過沒有說起你的名字。真夠巧合的,西列斯。直到丹頓離世,我們居然才見到彼此。”
提及卡爾弗利教授去世的事情,西列斯也不由得歎息了一聲。
奧爾登溫和地說:“看起來,你是位前途廣大的年輕人。丹頓應該贈予你一部分書籍?他的遺囑中有不少這樣的饋贈,通通都是他看好的年輕人或者後輩。
“或許,他就是希望將他的遺誌傳承下去。或許,死亡也隻是他的一種選擇。”
西列斯點了點頭,明白了過來。恐怕卡爾弗利教授那數量眾多的藏書,最後都應該去到了值得擁有這些書籍的人手中。
他又與奧爾登交流了兩句,隨後就禮貌地與彼此告別。他們都沒有再提及之前那個“神明”“力量”的相關話題。
在奧爾登離開之後,一直沒怎麽說話的琴多才說:“看起來,那是一個外表溫和,其實也十分執迷神明力量的老頭。”
“或許如此。”西列斯說,“不過,他畢竟能夠尊重其他人的異議,這就是足夠可貴的品質了。”
琴多倒是不以為然地笑了一聲:“我並不這麽認為。您總是認為人類是好的,但我卻認為,您太多地以自己為標準類比他人。而真正能擁有您這樣品質的人,又有多少呢?”
西列斯默然片刻,不是因為琴多的話與他的想法相左,而是因為……琴多的說法未免也太肉麻了。他不認為自己有“好”到琴多所說的那個地步。
他不禁搖了搖頭,說:“好吧,琴多,或許你是對的。但是,我也不過是一個人類。”
“您就是我的神明。”琴多在西列斯的耳邊輕輕說。
西列斯有些疑惑地問:“我一直有些好奇……琴多,在過去的這一個月的時間裏,我就已經對你如此重要了嗎?”
“您從一開始就是特殊的。那個時候我感到我們是同類。我掌握了李加迪亞的力量,而您擁有阿卡瑪拉的力量……那很奇怪。仿佛這麽多年過去了,我才終於找到一個同伴。”
琴多低聲說。
西列斯點了點頭。他可以理解這一點。對他而言也差不多。琴多在意外之下看到了他判定的舉動。
總而言之,他們分享了彼此的秘密。
但是……他又想,一個大成功和一個大失敗。
琴多又說:“而我逐漸認識您的不同。您與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的人類的不同。您是獨特的、出眾的、非凡的。我十分榮幸能夠遇到您,這可不是我隨意說說的。”
西列斯心想,他真不明白琴多怎麽能將這種肉麻的話,如此隨隨便便就說出口。難道這也是這個世界的人類的特質嗎?
他們在博物館裏慢慢地瀏覽、交談。周圍偶爾有人路過,大多數時候,他們隻是在空無一人、布滿展品的房間裏享受與彼此共處的時光。
琴多說:“您或許覺得我們的感情進展太快了。可是,我隻是從未在過去這麽久的人生中遇到過您這樣的人,仿佛過去漫長而無聊的時光隻是為了讓我學會耐心,耐心等待您的出現。”
“……無論如何,你過去的生命也是有意義的。”西列斯委婉地說,“而不僅僅隻是因為我。”
琴多那雙翠綠色的眼睛凝視著他,隨後他輕輕笑了起來:“您拯救了我。不管是生理意義上,還是心理意義上。當然,我渴望您能夠……更深入地拯救我。”
西列斯:“……”
他大概能理解琴多說的拯救就是那一次“大成功”。但是……更深入?
西列斯十分理智地思考了片刻,然後說:“我也很感謝你利用‘靈魂燈塔’救了我。”
琴多:“……”
他悻悻然說:“您真掃興。”
西列斯鎮定地說:“瞧瞧我們現在在哪兒。”
“博物館。”
“所以在博物館應該做什麽?”
琴多憤憤地說:“看展品!”他說,“您把我當成您的學生嗎?還是什麽都不懂的小孩?我們都成年了,成年人有成年人該做的事情!”
西列斯悶悶地笑了一聲:“有時候我感到你幼稚得不像是個成年人。”
琴多眯了眯眼睛,然後嘀咕著說:“早晚有一天,我得讓您知道,我對您的渴望已經發酵已久了——那足以證明我是個成年男人。”
西列斯不置可否。
他們在博物館裏消磨了大半個下午的時間。總體來說,拉米法博物館的展品更傾向於霧中紀的藝術品,古董並不是很多。
西列斯指望著自己能瞧見沉默紀甚至更早以前的收藏品,但現實卻令他有些失望。
“您想看的那些東西大概率都保存在私人收藏家的手裏。”琴多說,“此外,即便是霧中紀,有一些……不怎麽安全的東西,也必然不會出現在這裏。”
西列斯一怔,隨後恍然:“確實如此。既然是對普通人開放的博物館,那必定得保證藏品的安全才是。”
琴多讚同地點了點頭。
西列斯不禁想,那麽,那些不怎麽“安全”的藏品,尤其是霧中紀之前的,都會出現在哪兒呢?
他隻是這麽想了想。
他們離開博物館,沿著林蔭大道走了片刻。傍晚時分,天氣漸冷。他們在附近吃了頓晚餐,聊了聊與藝術品有關的事情。
由於路過了阿瑟頓廣場,西列斯也提及了自己曾經遇到過的那名畫家。
那名畫家的出現以及他的畫作,與布魯爾·達羅的死亡有著若有若無的關聯。西列斯一直對此事頗為在意,但他始終沒能找到那名畫家。
“所以他是一名啟示者?”琴多饒有興致地問。
“是的,我曾經在曆史學會遇到過他。”西列斯說,“不過,時間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他卻再也沒有出現過。或許他已經不在拉米法城了。”
琴多點了點頭:“也有這個可能。既然是啟示者,那說不定會前往無燼之地。”
那名畫家……前往無燼之地?
的確有這個可能,但是西列斯卻由此感到了些微的不協調。
他是說,那名畫家,看起來與無燼之地格格不入。
想了片刻,西列斯也就將這件事情拋之腦後。畢竟,過去幾個月他也沒見過那名畫家。或許正如琴多所說,他已經前往了無燼之地。
吃過晚餐,西列斯與琴多一起迴了洛厄爾街32號。
他們等待了片刻,貝克銀行的員工便出現了,他們將那些書籍送了過來。西列斯大體確認了一下書籍的情況,便簽收了。
二樓空蕩蕩的書房幾乎在一瞬間被填滿了一半。
琴多一邊幫他整理書籍,一邊說:“真是十分慷慨的饋贈。”
“的確如此。”西列斯說,“我自己都沒想到卡爾弗利教授會將這些書籍贈予我。”
“或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麽突兀。”琴多聳了聳肩,“年輕時候的我也難以想象,現在居然在這兒和您一起整理書房。
“您可能不知道,年輕時候的我擁有更為……難纏的脾氣。”
西列斯說:“難得見你用這樣的詞語形容自己。”
“我很了解自己!”琴多不滿地說,“您可不能否認這一點。隻不過,我懶得與其他人打交道罷了。我曾經始終覺得自己的生命是十分無趣的。
“神明、力量、血脈……一切都發生在過往,但是我的生命、我的身份,卻已經被過往發生的事情所決定。盡管我沒那麽不滿與厭惡,但是……”
他想了片刻,卻突然不知道怎麽形容這種感覺。
西列斯反而為他做了注解:“但是,你感覺自己生來便被禁錮在一個標簽之中。”
琴多想了片刻,然後難得歎了一口氣:“是啊。‘舊神血裔’。世界上唯一一個舊神血裔。在遇到您之前,我感到這世界空而大,聚滿了人,卻也隻有我一個人。”
西列斯意外地望著他。
琴多也望著他。一陣沉默過後,他略微有些不自在地說:“您為什麽不說話?”
“因為我感到有些難得,你居然會說這種十分有文學意義的表達,琴多。這驚訝到了我。”西列斯笑了起來,他走到琴多的身邊,抱住了他,低聲輕柔地說,“現在你有我了。”
琴多抬手,緊緊抱住了他,然後輕聲說:“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感到,您的溫柔如同神明賜予信徒的庇佑。”
西列斯說:“並不是。你是我的戀人。這並非賜予,你值得這樣的喜愛。”
琴多蹭了蹭他的肩窩,說:“我很感激您是這樣想的。”
……言下之意,他反而不是這麽想的?西列斯感到了些許無奈。
整理好書房之後,西列斯便與琴多告別。
“明天我就成為您的助教了嗎?”琴多問。
“應該是。”西列斯說,“我可以去確認一下。不過,現在是學期初,事情並不算很多。你不用著急。”
“……我急得很。”琴多小聲嘀咕著,“當然,等您的確認。明天見。”
“明天見。”西列斯說。
他迴到了海沃德街6號,整理了一下背包內的物品,然後洗澡洗漱洗衣服。他有點後悔,因為如果早知道今天天氣這麽好,那麽他一定會選擇今天把衣服晾出去。
希望明天仍舊是個好天氣。他想。
……真希望這個世界有個氣象衛星什麽的。西列斯在心中歎了一口氣。話說迴來,星辰與光芒之神……露思米的力量可以用來預測天氣嗎?
他十分認真嚴肅地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
日常的瑣事做完,西列斯穿好睡衣,在火爐源源不斷的溫暖之中,打開了書桌旁的壁燈。他拆開了來自卡爾弗利教授的那封信。
“……
“展信佳。西列斯。你恐怕得看一個老頭子臨死前的嘮嘮叨叨了,真不好意思。
“與你的相處是十分愉快的,西列斯,這一點你得承認。尤其是當我們擁有共同的愛好,尤其是當我的生命已經步入暮年,而你的生命才剛剛開始的時候。
“我這麽說並不是想讓你覺得愧疚或者不安。年輕的人與年老的人,世界總需要這樣的更新換代。我對我的死亡已經心知肚明,並且毫不驚訝。
“我唯一擔心的是,可能你也猜到了,便是我收藏的這些書籍。我將這些小寶貝們贈予了不同的人,有您,也有其他一些老朋友,也有一些其他的年輕人。我相信你們會好好保管、收藏它們。
“當解決了這個問題,我便覺得此生無憾了。我曾經與您聊到過相關的話題,提及用畢生來做這件事情是否是值得的。
“而現在,我也可以死不悔改——是真正意義上的‘死不悔改’——地告訴您,是的,我認為這值得。再沒有比這件事情更加值得的事情了。
“死亡無法阻隔我對書籍的熱愛。
“我之所以提及你的年輕,就是因為,你還有足夠漫長的時間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而我,我用了一輩子才明白,如果能用這一輩子做自己熱愛的事情,那麽我的生命也就已經十分有價值了。
“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我恐怕無法度過這個冬天了。西列斯。死亡正一步一步朝我逼近,有時候夜半夢迴,我能想見撒迪厄斯的鬥篷漂浮在我的身周。祂正要接收我的靈魂。
“……所以,也是時候了。西列斯,是時候了,我是時候迎接我的死亡了。
“最後一個需要跟你格外提及的事情是,盡管在遺囑中我已經列入了一百三十五本書籍,但實際上,這個數字應當是一百三十六。隻不過最後那一本需要你親自去取。
“那存放在貝克銀行的保險櫃,編號是99,密碼是‘沉默紀555’。
“關於這本神秘的書究竟是什麽……我曾經與一些朋友聊到過你,西列斯,其中包括了布萊特教授。他跟我提及了你此前的畢業論文。
“所以……《一個名叫科南·弗裏蒙特的男人的一生》。全本。西列斯,這是我留給你的最後驚喜。
“我原本想在這個冬天過去之後,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與你共讀某本書的時候,不經意間跟你提到,然後看看你意外而驚喜的模樣……原諒一個老頭子的惡趣味吧,年輕人總需要一些磨煉。
“但是時間來不及了。所以隻能在這封象征告別的信件中提及了。
“之所以不能將這本書放入遺囑的內容,是因為這是不怎麽安全的書籍。你閱讀的時候也應當注意。不過,考慮到你和往日教會的關係,你應該也明白我指的是什麽。
“……是時候告別了!西列斯。請不要悲傷。每一本我曾經收藏過的書籍,都將記錄我生命的某一時刻。它們組成了我的生命,所以,我的生命將永遠存在。
“願閱讀的樂趣恆存於世;願文字的光輝永照汝心。
“……
“丹頓·卡爾弗利。一個快樂的藏書家。(該用什麽詞來形容‘藏書家’這個身份?我總覺得快樂是最為合適的。)”
西列斯怔怔地望著這封訣別的信件。
片刻之後,他忍不住歎了一口氣。在夜色之中,他關掉了壁燈,然後靜默地望向了窗外。有一種十分難以形容的情緒升騰在他的心中。
那是死亡帶來的震懾與悲傷嗎?不,不僅僅於此。
那是死亡之外的東西。
生與死或許總被人們掛在嘴邊,但是人的一生一死之間,卻隔著無數時光與歲月。
……丹頓·卡爾弗利教授,或許他的確死而無憾吧。即便死亡是一件如此令人遺憾的事情。
西列斯不禁捏了捏鼻梁。慢慢冷靜下來之後,他將這封信鄭重地放到了抽屜裏。現在,他的抽屜裏已經堆滿了不同人寄來的信件。
這恐怕是隻有在這個時代才能體會的信件往來的感覺。
他想著什麽時候是否應當整理一下,但是又感到沒這個必要。
不久,他的思緒便轉到了卡爾弗利教授信中所提及的那本書上。《一個名叫科南·弗裏蒙特的男人的一生》。
這本鴻篇巨製、近乎百科全書式反映沉默紀生活的作者自傳,由於種種原因,起碼明麵上現存的記錄隻有序、第一卷 、第五卷和第十二卷。
正因為其殘缺不全,所以研究這本書的學者並不多。西列斯也不知道原身是怎麽就挑中了這個選題……似乎隻是因為在圖書館看到了現存的相關記錄?
西列斯曾經想過,作為藏書家,卡爾弗利教授是否會收集這本書的其餘部分。
但是他怎麽也沒想到,卡爾弗利不僅僅是收集了,而且是收藏全了!
這的確是一個意外之喜。
不過從這封信謹慎的措辭來看,西列斯意識到,這套書並沒有表麵上那麽簡單——恐怕,其中隱藏了不少與神明有關的秘密與相關記錄。
科南·弗裏蒙特曾經是一名信徒,但是在他所信仰的神明隕落之後,這位虔誠的信徒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轉而投身於文學,將人生最後的十年,完成了這部長篇巨著。
……他所信仰的神明,正是死亡與災厄之神,死亡盡頭的幕布,撒迪厄斯。
實際上,在現存的殘本中,關於科南·弗裏蒙特的信仰這部分的文字並不算多。大多數時候,弗裏蒙特都隻是在記錄自己以及親人、朋友、後輩們的日常生活,以及迴憶自己的往事。
其中提及撒迪厄斯最多的部分,反而是“序”的內容,裏麵講到了弗裏蒙特之所以會信仰撒迪厄斯,是因為他在十分年幼的時候參加了一場葬禮,被那肅穆、沉靜的氛圍所震懾,由此成為了虔信者。
西列斯不禁想,在那遺落的大部分文字中,是否會出現與撒迪厄斯相關的內容?
他對此頗為好奇。此外,他也有些好奇,為什麽卡爾弗利教授能夠收集全這套書。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
想了片刻,西列斯便看了看時間,發現已經將近九點。
他便花費了一段時間最後整理了一下論文,打算明天下午去找到學校裏的抄寫員幫忙謄寫。隨後,他寫了一封信給出版商本頓,詢問相關的期刊論文投稿渠道。
他本人對此也有所了解,畢竟他當學者的時候就已經投稿過一些期刊;不過,問問出版商也可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他稍微溫習了一下未來一段時間裏上課的內容,便很快結束這些事務,陷入了睡眠。
第二天上午,他首先去了艾特利教授的辦公室,詢問了一下助教的問題。艾特利教授公事公辦地說,助教申請表卡在了曼特爾教授那兒。
西列斯不禁皺了皺眉,他聲音低沉地問:“所以,曼特爾教授不通過申請的原因是?”
艾特利教授遲疑了一下,然後低聲說:“他說……既然您有空寫小說,那恐怕不需要一位助教的幫助。”
西列斯:“……”
他與艾特利教授麵麵相覷片刻。
事實上,西列斯覺得曼特爾教授的理由簡直再滑稽不過。哪怕他說琴多是個來曆不明的外國人,所以不通過他的助教申請,都比現在這種近乎無理取鬧的理由來得好一些。
看艾特利教授那尷尬的表情就知道了。這位老教授處理了一輩子的行政工作,恐怕還沒碰上這麽尷尬的場麵。
西列斯不由得捏了捏鼻梁,他冷靜地說:“或許我應該和曼特爾教授聊聊。他今天在學校嗎?”
“他在。不過,”艾特利教授這麽說,“我並不建議您去和他交流,諾埃爾教授。他是位固執的老教授,看不慣年輕教授的一些……”
艾特利教授斟酌著說法。
“……觀念。”艾特利教授說,“我可以幫您把助教申請表送去赫斯特院長那兒,如果他通過您的申請的話,那也沒問題。”
西列斯心想,那不就將專業內部矛盾上升到了院係?
來自地球的小說家頗為頭痛地意識到,這事兒恐怕還有不少下文。
當然,他也沒有退讓的意思。曼特爾教授莫名其妙將他的兩名助教的職位取消,這已經是十分明目張膽的打壓了。
艾特利教授既然打算這麽做,那麽西列斯便向他道謝,並且讚同了他的想法。
他轉而問:“所以,您認為,曼特爾教授這麽做,是因為他看不慣我的觀念嗎?抱歉,我隻是想更清楚地了解一下事情的全貌。”
按照多蘿西婭·格蘭特的說法,曼特爾教授是因為他的小說牽連進了格雷森事件,所以才看不慣西列斯從事寫小說這樣的副業,故意這麽折騰。
按照布萊特教授的說法,曼特爾教授是因為想要以權謀私,讓自己的親屬進入拉米法大學,但是被西列斯占據了這個位置,所以把西列斯當成了眼中釘。
而剛才艾特利教授又提及了觀念問題。多方的說法並非完全一致,也讓西列斯心中疑竇叢生。
艾特利教授猶豫了一下,最後歎了一口氣,說:“諾埃爾教授,我知道您可能很難理解這種情況。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年長的教授逐漸意識到,起碼在學術這一行,他們得慢慢讓位給年輕人了。”
西列斯不由得一怔。
“您是位受賞識的教授。赫斯特院長十分欣賞您的授課方式,學生們的反饋也不錯。我隱約聽聞您今年的學術論文也是十分精彩的。
“……對於絕大部分的老教授來說,他們當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知識與學術成就總是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年長者總是需要慢慢退位讓賢。
“絕大部分的老教授都抱有這個覺悟。但是……諾埃爾教授,也並非所有人,都是這麽想的。曼特爾教授對您的……苛刻,可能隻是基於嚴厲、古板而不知變通的性格而已。
“我不確定這其中帶有多少的私心,也不知道曼特爾教授是否是害怕失去專業主任這個位置……無論如何,您是年輕人。您還有大把的時間。”
艾特利教授仿佛意有所指,但西列斯卻情不自禁地微微皺了皺眉。
他不太喜歡這種……“尚且年輕”“尚且有許多時間”“可以把年長者熬死”的潛台詞。
不過他還是向艾特利教授道謝,隨後離開了後者的辦公室。
上午的課程結束的時候,琴多就已經在教室外等待西列斯了。他們一邊往外走,西列斯一邊將助教的事情與琴多講了。
琴多皺起眉,頗為陰沉地說:“不知死活的老頭子。”
西列斯說:“這件事情顯得有些奇怪……不過,還是看艾特利教授那邊怎麽處理。他們似乎不太希望我直接與曼特爾教授溝通。”
“當然不需要您出麵!”琴多說,“這又不是您的錯。”
琴多明目張膽的維護令西列斯感到些許莞爾。他又說:“不過,或許我之後應該用筆名來寫作了。使用本名的確是個麻煩,當時沒怎麽注意這事兒。”
琴多點了點頭,倒是同意了他這個做法。
“這更安全一些。”琴多說。
他們先去找了圖書館附近的抄寫員,西列斯將論文交給他,然後付了錢——五枚公爵幣。琴多看起來想說什麽,但是他忍住了。
在離開之後,琴多才說:“雇傭一位抄寫員居然這麽貴嗎?”
西列斯有些意外地瞧了瞧他,然後說:“抄寫員的工作承擔了一部分的風險。我的論文的確沒問題,但其他人提供的檔案資料就未必了。”
“那也不應該由您來付這個錢,畢竟您提供的文字資料並沒有什麽問題。”琴多說,“這樣的風險並不均攤。”
西列斯點了點頭,不過隨後又搖了搖頭,說:“就當這事兒是花錢買安全吧。高昂的雇傭費能讓那些心懷惡意的人知難而退。”
琴多怔了怔,然後說:“您說得對。我沒往這個方向想過。”
離開圖書館之後,西列斯去校外的馬車行寄了信。他在心中估算著時間,認為自己的論文應該可以及時出版,便放下了心。
琴多牽著他的手,嘀咕著說:“您的手有些涼。”
“我們在外麵,這很正常。”西列斯說。
琴多看起來不怎麽讚同這話,不過他還是說:“那好吧。我們該去吃飯了。您下午打算做什麽?”
西列斯仔細地思考了一下,然後說:“圖書館。我得去借閱幾本書,那已經拖了許久了。”
他指的就是凱洛格曾經給他的那份關於“陰影紀的神明”的書單。正好這周五的俱樂部上他們就需要討論與這相關的課題。
琴多欲言又止,最後聳了聳肩,說:“好吧,我很樂意陪您看書。”
當然,是西列斯看書,他看西列斯。這場麵真是熟悉得令人心生困惑,仿佛過往時光中的某些場景被複現了一樣。
……啟示者的力量。的確如此。
西列斯一直十分期待這張書單上的書籍,而這個下午的閱讀也的確給了他不錯的收獲。周五的俱樂部活動上,他就跟學生們提及了這些收獲。
“陰影紀是一個仿佛被陰影籠罩的紀元。許多事情都發生在暗處,不為人知,並且仿佛也被有心人隱藏了起來。”
俱樂部活動上,西列斯以這樣一句話開始了整個茶話會的活動。
“你們對陰影紀有什麽了解嗎?”西列斯坐在教室的前方,這麽問。
盡管凱洛格顯然是教室內對於陰影紀最為了解的學生,但是她眨著眼睛,保持著沉默,顯然不打算在一開始就終結話題。
於是來自神學院的學生第一個發言,他說:“在神學院的課堂上,我們會提及陰影紀。據我所知,不少神明在陰影紀的時候就已經銷聲匿跡,比如李加迪亞和露思米。
“但是,也仍舊有不少神明的事跡被口口相傳地保留下來。比如撒迪厄斯。有一個傳聞是,第四紀元之所以被稱為‘陰影’紀,就是因為在那個時候死了很多人,成為了人類心頭的陰影。”
西列斯點了點頭。
在他閱讀到的一部分書籍上,同樣提及陰影紀人類的“巨量死亡”。
這種說法在各類典籍上屢見不鮮。霧中紀曆史學家們對於陰影紀的了解,首先就來自於不少綿延許久的城市或者國家的一部分行政資料,其中就包括了人口統計。
在陰影紀,人類的“超額死亡”,即非正常死亡數量,有一個直線般的增長。相比較平常,在陰影紀那千餘年間,人類仿佛莫名遭到了什麽災厄的襲擊一般。
盡管整體上的人類數量仍舊在增長,但是速度卻比此前幾個紀元慢了不少。可理論上講,陰影紀的人類文明程度也沒有發展到影響生育率的階段。
那畢竟是千餘年的時光。如果隻是一年兩年,或者其中的某一個階段,因為疾病、戰爭等原因,人類的數量發生減少,那也並不奇怪。可那是持續了千餘年的“陰影”。
因此,便有學者提出,那可能是受到了“撒迪厄斯”的影響。
這位死亡與災厄之神,很有可能在陰影紀做了什麽,導致人類人口的急速滑坡。
不過這也隻是一個猜想。事實上,這個猜測在現如今的學術界並不怎麽吃香。舊神的時代畢竟已經過去了,陰影紀的存在即便令人耿耿於懷,但也不能什麽事情都與舊神扯上關係。
現在在曆史學界更加占優的說法,是在陰影紀的時候發生了一場巨大的災難,大概率是天災,或者某種疾病。
這場災難導致了人類文明的衰退,讓人口大量減少,甚至讓部分國家崩潰,因而導致了曆史的斷層。
而這場災難甚至影響到了舊神,間接造成了沉默紀時候的舊神隕落。
舊神論與災難論在曆史學界頗受關注;但除了這兩種猜想之外,還存在第三種較為受人關注的猜測,也就是,舊神造成了這場災難,同時這場災難也反過來波及了舊神的力量。
應該將其稱為“反噬論”?
除開這三種理論之外,還有一些沒什麽市場的說法,比如戰爭論、神戰論、疾病論、氣候論等等。
無論如何,關於陰影紀的曆史斷層,學者想法無非就是:人類造成的、舊神造成的、天災造成的,以及以上三種隨機組合。
這位神學院的學生提及的猜測,很有“神學”的意味。
在他之後,也有幾名學生依次聊了聊自己所知道的陰影紀。聊天時候的氛圍十分輕鬆,有時候甚至有學生打岔,或者聊到了其他的話題。
西列斯偶爾會在他們話題歪了的時候製止他們,不過大部分時候都隻是樂見其成。
從他們各自提及的信息中,西列斯不出意外地發現,學生們對於陰影紀的了解隻局限於:存在這個紀元;眾所周知,這個紀元的曆史斷層了;啊對了,現在大家仍舊不知道為什麽曆史就斷層了。
這是十分淺薄的了解。而這些學生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大學生了,他們甚至絕大部分都是文史院的學生,理應擁有對於曆史與文學的基本掌握。
……這種古怪的感覺,就如同西列斯此前對於“舊神隕落”“迷霧蔓延”這兩件事情的感官。
“陰影紀的曆史真的斷層了嗎?”“是啊,當然。難道你不知道這事兒嗎?”——附帶一個莫名其妙的眼神。
所有人都知道舊神已經隕落了;所有人都知道迷霧覆蓋著費希爾世界;所有人都知道陰影紀的曆史斷層了。但沒有細節、沒有具體事件、沒有具體人物。
就好像那是一個既定事實,就像是一加一等於二一樣,隱藏在每個人的潛意識中。
……仿佛某種既定的程序一樣。
西列斯稍微走神了一會兒,等他迴過神,教室裏的學生們仍舊熱火朝天地聊著,不過他們的話題已經偏離到了“為什麽陰影紀會有那麽多的神明銷聲匿跡”。
包括李加迪亞、露思米在內,許多神明都是在陰影紀失蹤的。
基於舊神論、災難論和反噬論,學生們也各自猜測著舊神可能的失蹤原因,比如受到了災難的影響,比如力量減損而無法出現等等。
但說到底,這也隻是一種猜測。
真要說猜測,詹·考爾德說露思米因為和撒迪厄斯生了個孩子,導致力量損耗過大,不得不在陰影紀銷聲匿跡……聽起來也不是不可能?
凱洛格在這個時候也參與了發言:“我的導師給我推薦了一本名為《陰影紀文學摘要》的書籍,其中提及了一部分現存的陰影紀文學,不是很多,就隻有十來本,而且也很難找到。
“其中有一部劇本,是某個劇團寫出來,用以諷刺露思米消失之後,祂的信徒整日唉聲歎氣自甘墮落的情況。”
“這聽起來很有意思!”那名醫學院的學生說。
不過神學院的學生反而露出了略微不適的表情,他小聲嘀咕說:“嘲諷舊神的信徒?聽起來有點危險。”
他們因為這話而笑了起來。
凱洛格睜大了眼睛,她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劇本台詞中的一句話。”
“是什麽?”學生們不禁好奇地問。
“‘星星也有對應的熔點。熔化的星星落在海裏,會讓星星和海水一同蒸發。’”凱洛格輕聲說。
琴多皺了皺眉, 目光有些沉下來,不過他還是望向了西列斯,等待著西列斯的處理與應對。
西列斯略微有些驚訝地望著這位老人, 他迴複說:“這位先生,您覺得機械結構不可靠嗎?”
老人背著手站在那兒, 望向了那幅畫,片刻之後,他點了點頭。
“但是機械結構也是人類發明的。”西列斯說,“而如果您所指的力量……”
“……啟示者。庇佑者。”老人的語氣十分溫和,帶著一種蒼老的緩慢與平靜, “那不是更為確定掌握在人類手中的力量嗎?”
“可那反而依靠著神明。”西列斯同樣望向了那幅畫,並且這麽說,“神明同樣擁有自己的意願;而機械結構卻是冰冷的死板的, 完全依照人類意願運行的。”
老人驚訝地望了望他,片刻之後, 他笑了一下:“我不能說我有多麽讚同你的想法,年輕的先生。但是,這的確是現在年輕人的觀念。”
他嗟歎一聲。
西列斯十分清楚,這位老人所指的東西, 並沒有他們此刻談話的表麵話題那麽簡單。
片刻之後, 老人說:“奧爾登·布裏奇斯。”
西列斯怔了怔,這才意識到這是老人的名字,他便說:“西列斯·諾埃爾。”
琴多也在一旁適時地說了自己的名字。
西列斯在這空當思索了片刻,因為他覺得奧爾登·布裏奇斯這個名字有些耳熟。隨後,他突然想了起來:“布裏奇斯先生, 您認識卡爾弗利教授與阿道弗斯·格蘭特先生嗎?”
西列斯曾經在卡爾弗利教授那裏聽聞過“奧爾登·布裏奇斯”這個名字。
當時卡爾弗利教授贈送給他《小辛西婭的世界》這本精怪故事集, 書的扉頁上貼著的藏書票的創作者, 正是奧爾登·布裏奇斯。
奧爾登十分驚訝地望了望西列斯,然後說:“當然!那是我的兩位老朋友。西列斯,請原諒我的冒昧,你是怎麽知道我與他們的關係的?”
西列斯便介紹了一下自己曾經與卡爾弗利教授見麵的事情。
奧爾登這才恍然大悟:“丹頓曾經和我提到過你,隻不過沒有說起你的名字。真夠巧合的,西列斯。直到丹頓離世,我們居然才見到彼此。”
提及卡爾弗利教授去世的事情,西列斯也不由得歎息了一聲。
奧爾登溫和地說:“看起來,你是位前途廣大的年輕人。丹頓應該贈予你一部分書籍?他的遺囑中有不少這樣的饋贈,通通都是他看好的年輕人或者後輩。
“或許,他就是希望將他的遺誌傳承下去。或許,死亡也隻是他的一種選擇。”
西列斯點了點頭,明白了過來。恐怕卡爾弗利教授那數量眾多的藏書,最後都應該去到了值得擁有這些書籍的人手中。
他又與奧爾登交流了兩句,隨後就禮貌地與彼此告別。他們都沒有再提及之前那個“神明”“力量”的相關話題。
在奧爾登離開之後,一直沒怎麽說話的琴多才說:“看起來,那是一個外表溫和,其實也十分執迷神明力量的老頭。”
“或許如此。”西列斯說,“不過,他畢竟能夠尊重其他人的異議,這就是足夠可貴的品質了。”
琴多倒是不以為然地笑了一聲:“我並不這麽認為。您總是認為人類是好的,但我卻認為,您太多地以自己為標準類比他人。而真正能擁有您這樣品質的人,又有多少呢?”
西列斯默然片刻,不是因為琴多的話與他的想法相左,而是因為……琴多的說法未免也太肉麻了。他不認為自己有“好”到琴多所說的那個地步。
他不禁搖了搖頭,說:“好吧,琴多,或許你是對的。但是,我也不過是一個人類。”
“您就是我的神明。”琴多在西列斯的耳邊輕輕說。
西列斯有些疑惑地問:“我一直有些好奇……琴多,在過去的這一個月的時間裏,我就已經對你如此重要了嗎?”
“您從一開始就是特殊的。那個時候我感到我們是同類。我掌握了李加迪亞的力量,而您擁有阿卡瑪拉的力量……那很奇怪。仿佛這麽多年過去了,我才終於找到一個同伴。”
琴多低聲說。
西列斯點了點頭。他可以理解這一點。對他而言也差不多。琴多在意外之下看到了他判定的舉動。
總而言之,他們分享了彼此的秘密。
但是……他又想,一個大成功和一個大失敗。
琴多又說:“而我逐漸認識您的不同。您與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的人類的不同。您是獨特的、出眾的、非凡的。我十分榮幸能夠遇到您,這可不是我隨意說說的。”
西列斯心想,他真不明白琴多怎麽能將這種肉麻的話,如此隨隨便便就說出口。難道這也是這個世界的人類的特質嗎?
他們在博物館裏慢慢地瀏覽、交談。周圍偶爾有人路過,大多數時候,他們隻是在空無一人、布滿展品的房間裏享受與彼此共處的時光。
琴多說:“您或許覺得我們的感情進展太快了。可是,我隻是從未在過去這麽久的人生中遇到過您這樣的人,仿佛過去漫長而無聊的時光隻是為了讓我學會耐心,耐心等待您的出現。”
“……無論如何,你過去的生命也是有意義的。”西列斯委婉地說,“而不僅僅隻是因為我。”
琴多那雙翠綠色的眼睛凝視著他,隨後他輕輕笑了起來:“您拯救了我。不管是生理意義上,還是心理意義上。當然,我渴望您能夠……更深入地拯救我。”
西列斯:“……”
他大概能理解琴多說的拯救就是那一次“大成功”。但是……更深入?
西列斯十分理智地思考了片刻,然後說:“我也很感謝你利用‘靈魂燈塔’救了我。”
琴多:“……”
他悻悻然說:“您真掃興。”
西列斯鎮定地說:“瞧瞧我們現在在哪兒。”
“博物館。”
“所以在博物館應該做什麽?”
琴多憤憤地說:“看展品!”他說,“您把我當成您的學生嗎?還是什麽都不懂的小孩?我們都成年了,成年人有成年人該做的事情!”
西列斯悶悶地笑了一聲:“有時候我感到你幼稚得不像是個成年人。”
琴多眯了眯眼睛,然後嘀咕著說:“早晚有一天,我得讓您知道,我對您的渴望已經發酵已久了——那足以證明我是個成年男人。”
西列斯不置可否。
他們在博物館裏消磨了大半個下午的時間。總體來說,拉米法博物館的展品更傾向於霧中紀的藝術品,古董並不是很多。
西列斯指望著自己能瞧見沉默紀甚至更早以前的收藏品,但現實卻令他有些失望。
“您想看的那些東西大概率都保存在私人收藏家的手裏。”琴多說,“此外,即便是霧中紀,有一些……不怎麽安全的東西,也必然不會出現在這裏。”
西列斯一怔,隨後恍然:“確實如此。既然是對普通人開放的博物館,那必定得保證藏品的安全才是。”
琴多讚同地點了點頭。
西列斯不禁想,那麽,那些不怎麽“安全”的藏品,尤其是霧中紀之前的,都會出現在哪兒呢?
他隻是這麽想了想。
他們離開博物館,沿著林蔭大道走了片刻。傍晚時分,天氣漸冷。他們在附近吃了頓晚餐,聊了聊與藝術品有關的事情。
由於路過了阿瑟頓廣場,西列斯也提及了自己曾經遇到過的那名畫家。
那名畫家的出現以及他的畫作,與布魯爾·達羅的死亡有著若有若無的關聯。西列斯一直對此事頗為在意,但他始終沒能找到那名畫家。
“所以他是一名啟示者?”琴多饒有興致地問。
“是的,我曾經在曆史學會遇到過他。”西列斯說,“不過,時間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他卻再也沒有出現過。或許他已經不在拉米法城了。”
琴多點了點頭:“也有這個可能。既然是啟示者,那說不定會前往無燼之地。”
那名畫家……前往無燼之地?
的確有這個可能,但是西列斯卻由此感到了些微的不協調。
他是說,那名畫家,看起來與無燼之地格格不入。
想了片刻,西列斯也就將這件事情拋之腦後。畢竟,過去幾個月他也沒見過那名畫家。或許正如琴多所說,他已經前往了無燼之地。
吃過晚餐,西列斯與琴多一起迴了洛厄爾街32號。
他們等待了片刻,貝克銀行的員工便出現了,他們將那些書籍送了過來。西列斯大體確認了一下書籍的情況,便簽收了。
二樓空蕩蕩的書房幾乎在一瞬間被填滿了一半。
琴多一邊幫他整理書籍,一邊說:“真是十分慷慨的饋贈。”
“的確如此。”西列斯說,“我自己都沒想到卡爾弗利教授會將這些書籍贈予我。”
“或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麽突兀。”琴多聳了聳肩,“年輕時候的我也難以想象,現在居然在這兒和您一起整理書房。
“您可能不知道,年輕時候的我擁有更為……難纏的脾氣。”
西列斯說:“難得見你用這樣的詞語形容自己。”
“我很了解自己!”琴多不滿地說,“您可不能否認這一點。隻不過,我懶得與其他人打交道罷了。我曾經始終覺得自己的生命是十分無趣的。
“神明、力量、血脈……一切都發生在過往,但是我的生命、我的身份,卻已經被過往發生的事情所決定。盡管我沒那麽不滿與厭惡,但是……”
他想了片刻,卻突然不知道怎麽形容這種感覺。
西列斯反而為他做了注解:“但是,你感覺自己生來便被禁錮在一個標簽之中。”
琴多想了片刻,然後難得歎了一口氣:“是啊。‘舊神血裔’。世界上唯一一個舊神血裔。在遇到您之前,我感到這世界空而大,聚滿了人,卻也隻有我一個人。”
西列斯意外地望著他。
琴多也望著他。一陣沉默過後,他略微有些不自在地說:“您為什麽不說話?”
“因為我感到有些難得,你居然會說這種十分有文學意義的表達,琴多。這驚訝到了我。”西列斯笑了起來,他走到琴多的身邊,抱住了他,低聲輕柔地說,“現在你有我了。”
琴多抬手,緊緊抱住了他,然後輕聲說:“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感到,您的溫柔如同神明賜予信徒的庇佑。”
西列斯說:“並不是。你是我的戀人。這並非賜予,你值得這樣的喜愛。”
琴多蹭了蹭他的肩窩,說:“我很感激您是這樣想的。”
……言下之意,他反而不是這麽想的?西列斯感到了些許無奈。
整理好書房之後,西列斯便與琴多告別。
“明天我就成為您的助教了嗎?”琴多問。
“應該是。”西列斯說,“我可以去確認一下。不過,現在是學期初,事情並不算很多。你不用著急。”
“……我急得很。”琴多小聲嘀咕著,“當然,等您的確認。明天見。”
“明天見。”西列斯說。
他迴到了海沃德街6號,整理了一下背包內的物品,然後洗澡洗漱洗衣服。他有點後悔,因為如果早知道今天天氣這麽好,那麽他一定會選擇今天把衣服晾出去。
希望明天仍舊是個好天氣。他想。
……真希望這個世界有個氣象衛星什麽的。西列斯在心中歎了一口氣。話說迴來,星辰與光芒之神……露思米的力量可以用來預測天氣嗎?
他十分認真嚴肅地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
日常的瑣事做完,西列斯穿好睡衣,在火爐源源不斷的溫暖之中,打開了書桌旁的壁燈。他拆開了來自卡爾弗利教授的那封信。
“……
“展信佳。西列斯。你恐怕得看一個老頭子臨死前的嘮嘮叨叨了,真不好意思。
“與你的相處是十分愉快的,西列斯,這一點你得承認。尤其是當我們擁有共同的愛好,尤其是當我的生命已經步入暮年,而你的生命才剛剛開始的時候。
“我這麽說並不是想讓你覺得愧疚或者不安。年輕的人與年老的人,世界總需要這樣的更新換代。我對我的死亡已經心知肚明,並且毫不驚訝。
“我唯一擔心的是,可能你也猜到了,便是我收藏的這些書籍。我將這些小寶貝們贈予了不同的人,有您,也有其他一些老朋友,也有一些其他的年輕人。我相信你們會好好保管、收藏它們。
“當解決了這個問題,我便覺得此生無憾了。我曾經與您聊到過相關的話題,提及用畢生來做這件事情是否是值得的。
“而現在,我也可以死不悔改——是真正意義上的‘死不悔改’——地告訴您,是的,我認為這值得。再沒有比這件事情更加值得的事情了。
“死亡無法阻隔我對書籍的熱愛。
“我之所以提及你的年輕,就是因為,你還有足夠漫長的時間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而我,我用了一輩子才明白,如果能用這一輩子做自己熱愛的事情,那麽我的生命也就已經十分有價值了。
“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我恐怕無法度過這個冬天了。西列斯。死亡正一步一步朝我逼近,有時候夜半夢迴,我能想見撒迪厄斯的鬥篷漂浮在我的身周。祂正要接收我的靈魂。
“……所以,也是時候了。西列斯,是時候了,我是時候迎接我的死亡了。
“最後一個需要跟你格外提及的事情是,盡管在遺囑中我已經列入了一百三十五本書籍,但實際上,這個數字應當是一百三十六。隻不過最後那一本需要你親自去取。
“那存放在貝克銀行的保險櫃,編號是99,密碼是‘沉默紀555’。
“關於這本神秘的書究竟是什麽……我曾經與一些朋友聊到過你,西列斯,其中包括了布萊特教授。他跟我提及了你此前的畢業論文。
“所以……《一個名叫科南·弗裏蒙特的男人的一生》。全本。西列斯,這是我留給你的最後驚喜。
“我原本想在這個冬天過去之後,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與你共讀某本書的時候,不經意間跟你提到,然後看看你意外而驚喜的模樣……原諒一個老頭子的惡趣味吧,年輕人總需要一些磨煉。
“但是時間來不及了。所以隻能在這封象征告別的信件中提及了。
“之所以不能將這本書放入遺囑的內容,是因為這是不怎麽安全的書籍。你閱讀的時候也應當注意。不過,考慮到你和往日教會的關係,你應該也明白我指的是什麽。
“……是時候告別了!西列斯。請不要悲傷。每一本我曾經收藏過的書籍,都將記錄我生命的某一時刻。它們組成了我的生命,所以,我的生命將永遠存在。
“願閱讀的樂趣恆存於世;願文字的光輝永照汝心。
“……
“丹頓·卡爾弗利。一個快樂的藏書家。(該用什麽詞來形容‘藏書家’這個身份?我總覺得快樂是最為合適的。)”
西列斯怔怔地望著這封訣別的信件。
片刻之後,他忍不住歎了一口氣。在夜色之中,他關掉了壁燈,然後靜默地望向了窗外。有一種十分難以形容的情緒升騰在他的心中。
那是死亡帶來的震懾與悲傷嗎?不,不僅僅於此。
那是死亡之外的東西。
生與死或許總被人們掛在嘴邊,但是人的一生一死之間,卻隔著無數時光與歲月。
……丹頓·卡爾弗利教授,或許他的確死而無憾吧。即便死亡是一件如此令人遺憾的事情。
西列斯不禁捏了捏鼻梁。慢慢冷靜下來之後,他將這封信鄭重地放到了抽屜裏。現在,他的抽屜裏已經堆滿了不同人寄來的信件。
這恐怕是隻有在這個時代才能體會的信件往來的感覺。
他想著什麽時候是否應當整理一下,但是又感到沒這個必要。
不久,他的思緒便轉到了卡爾弗利教授信中所提及的那本書上。《一個名叫科南·弗裏蒙特的男人的一生》。
這本鴻篇巨製、近乎百科全書式反映沉默紀生活的作者自傳,由於種種原因,起碼明麵上現存的記錄隻有序、第一卷 、第五卷和第十二卷。
正因為其殘缺不全,所以研究這本書的學者並不多。西列斯也不知道原身是怎麽就挑中了這個選題……似乎隻是因為在圖書館看到了現存的相關記錄?
西列斯曾經想過,作為藏書家,卡爾弗利教授是否會收集這本書的其餘部分。
但是他怎麽也沒想到,卡爾弗利不僅僅是收集了,而且是收藏全了!
這的確是一個意外之喜。
不過從這封信謹慎的措辭來看,西列斯意識到,這套書並沒有表麵上那麽簡單——恐怕,其中隱藏了不少與神明有關的秘密與相關記錄。
科南·弗裏蒙特曾經是一名信徒,但是在他所信仰的神明隕落之後,這位虔誠的信徒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轉而投身於文學,將人生最後的十年,完成了這部長篇巨著。
……他所信仰的神明,正是死亡與災厄之神,死亡盡頭的幕布,撒迪厄斯。
實際上,在現存的殘本中,關於科南·弗裏蒙特的信仰這部分的文字並不算多。大多數時候,弗裏蒙特都隻是在記錄自己以及親人、朋友、後輩們的日常生活,以及迴憶自己的往事。
其中提及撒迪厄斯最多的部分,反而是“序”的內容,裏麵講到了弗裏蒙特之所以會信仰撒迪厄斯,是因為他在十分年幼的時候參加了一場葬禮,被那肅穆、沉靜的氛圍所震懾,由此成為了虔信者。
西列斯不禁想,在那遺落的大部分文字中,是否會出現與撒迪厄斯相關的內容?
他對此頗為好奇。此外,他也有些好奇,為什麽卡爾弗利教授能夠收集全這套書。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
想了片刻,西列斯便看了看時間,發現已經將近九點。
他便花費了一段時間最後整理了一下論文,打算明天下午去找到學校裏的抄寫員幫忙謄寫。隨後,他寫了一封信給出版商本頓,詢問相關的期刊論文投稿渠道。
他本人對此也有所了解,畢竟他當學者的時候就已經投稿過一些期刊;不過,問問出版商也可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他稍微溫習了一下未來一段時間裏上課的內容,便很快結束這些事務,陷入了睡眠。
第二天上午,他首先去了艾特利教授的辦公室,詢問了一下助教的問題。艾特利教授公事公辦地說,助教申請表卡在了曼特爾教授那兒。
西列斯不禁皺了皺眉,他聲音低沉地問:“所以,曼特爾教授不通過申請的原因是?”
艾特利教授遲疑了一下,然後低聲說:“他說……既然您有空寫小說,那恐怕不需要一位助教的幫助。”
西列斯:“……”
他與艾特利教授麵麵相覷片刻。
事實上,西列斯覺得曼特爾教授的理由簡直再滑稽不過。哪怕他說琴多是個來曆不明的外國人,所以不通過他的助教申請,都比現在這種近乎無理取鬧的理由來得好一些。
看艾特利教授那尷尬的表情就知道了。這位老教授處理了一輩子的行政工作,恐怕還沒碰上這麽尷尬的場麵。
西列斯不由得捏了捏鼻梁,他冷靜地說:“或許我應該和曼特爾教授聊聊。他今天在學校嗎?”
“他在。不過,”艾特利教授這麽說,“我並不建議您去和他交流,諾埃爾教授。他是位固執的老教授,看不慣年輕教授的一些……”
艾特利教授斟酌著說法。
“……觀念。”艾特利教授說,“我可以幫您把助教申請表送去赫斯特院長那兒,如果他通過您的申請的話,那也沒問題。”
西列斯心想,那不就將專業內部矛盾上升到了院係?
來自地球的小說家頗為頭痛地意識到,這事兒恐怕還有不少下文。
當然,他也沒有退讓的意思。曼特爾教授莫名其妙將他的兩名助教的職位取消,這已經是十分明目張膽的打壓了。
艾特利教授既然打算這麽做,那麽西列斯便向他道謝,並且讚同了他的想法。
他轉而問:“所以,您認為,曼特爾教授這麽做,是因為他看不慣我的觀念嗎?抱歉,我隻是想更清楚地了解一下事情的全貌。”
按照多蘿西婭·格蘭特的說法,曼特爾教授是因為他的小說牽連進了格雷森事件,所以才看不慣西列斯從事寫小說這樣的副業,故意這麽折騰。
按照布萊特教授的說法,曼特爾教授是因為想要以權謀私,讓自己的親屬進入拉米法大學,但是被西列斯占據了這個位置,所以把西列斯當成了眼中釘。
而剛才艾特利教授又提及了觀念問題。多方的說法並非完全一致,也讓西列斯心中疑竇叢生。
艾特利教授猶豫了一下,最後歎了一口氣,說:“諾埃爾教授,我知道您可能很難理解這種情況。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年長的教授逐漸意識到,起碼在學術這一行,他們得慢慢讓位給年輕人了。”
西列斯不由得一怔。
“您是位受賞識的教授。赫斯特院長十分欣賞您的授課方式,學生們的反饋也不錯。我隱約聽聞您今年的學術論文也是十分精彩的。
“……對於絕大部分的老教授來說,他們當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知識與學術成就總是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年長者總是需要慢慢退位讓賢。
“絕大部分的老教授都抱有這個覺悟。但是……諾埃爾教授,也並非所有人,都是這麽想的。曼特爾教授對您的……苛刻,可能隻是基於嚴厲、古板而不知變通的性格而已。
“我不確定這其中帶有多少的私心,也不知道曼特爾教授是否是害怕失去專業主任這個位置……無論如何,您是年輕人。您還有大把的時間。”
艾特利教授仿佛意有所指,但西列斯卻情不自禁地微微皺了皺眉。
他不太喜歡這種……“尚且年輕”“尚且有許多時間”“可以把年長者熬死”的潛台詞。
不過他還是向艾特利教授道謝,隨後離開了後者的辦公室。
上午的課程結束的時候,琴多就已經在教室外等待西列斯了。他們一邊往外走,西列斯一邊將助教的事情與琴多講了。
琴多皺起眉,頗為陰沉地說:“不知死活的老頭子。”
西列斯說:“這件事情顯得有些奇怪……不過,還是看艾特利教授那邊怎麽處理。他們似乎不太希望我直接與曼特爾教授溝通。”
“當然不需要您出麵!”琴多說,“這又不是您的錯。”
琴多明目張膽的維護令西列斯感到些許莞爾。他又說:“不過,或許我之後應該用筆名來寫作了。使用本名的確是個麻煩,當時沒怎麽注意這事兒。”
琴多點了點頭,倒是同意了他這個做法。
“這更安全一些。”琴多說。
他們先去找了圖書館附近的抄寫員,西列斯將論文交給他,然後付了錢——五枚公爵幣。琴多看起來想說什麽,但是他忍住了。
在離開之後,琴多才說:“雇傭一位抄寫員居然這麽貴嗎?”
西列斯有些意外地瞧了瞧他,然後說:“抄寫員的工作承擔了一部分的風險。我的論文的確沒問題,但其他人提供的檔案資料就未必了。”
“那也不應該由您來付這個錢,畢竟您提供的文字資料並沒有什麽問題。”琴多說,“這樣的風險並不均攤。”
西列斯點了點頭,不過隨後又搖了搖頭,說:“就當這事兒是花錢買安全吧。高昂的雇傭費能讓那些心懷惡意的人知難而退。”
琴多怔了怔,然後說:“您說得對。我沒往這個方向想過。”
離開圖書館之後,西列斯去校外的馬車行寄了信。他在心中估算著時間,認為自己的論文應該可以及時出版,便放下了心。
琴多牽著他的手,嘀咕著說:“您的手有些涼。”
“我們在外麵,這很正常。”西列斯說。
琴多看起來不怎麽讚同這話,不過他還是說:“那好吧。我們該去吃飯了。您下午打算做什麽?”
西列斯仔細地思考了一下,然後說:“圖書館。我得去借閱幾本書,那已經拖了許久了。”
他指的就是凱洛格曾經給他的那份關於“陰影紀的神明”的書單。正好這周五的俱樂部上他們就需要討論與這相關的課題。
琴多欲言又止,最後聳了聳肩,說:“好吧,我很樂意陪您看書。”
當然,是西列斯看書,他看西列斯。這場麵真是熟悉得令人心生困惑,仿佛過往時光中的某些場景被複現了一樣。
……啟示者的力量。的確如此。
西列斯一直十分期待這張書單上的書籍,而這個下午的閱讀也的確給了他不錯的收獲。周五的俱樂部活動上,他就跟學生們提及了這些收獲。
“陰影紀是一個仿佛被陰影籠罩的紀元。許多事情都發生在暗處,不為人知,並且仿佛也被有心人隱藏了起來。”
俱樂部活動上,西列斯以這樣一句話開始了整個茶話會的活動。
“你們對陰影紀有什麽了解嗎?”西列斯坐在教室的前方,這麽問。
盡管凱洛格顯然是教室內對於陰影紀最為了解的學生,但是她眨著眼睛,保持著沉默,顯然不打算在一開始就終結話題。
於是來自神學院的學生第一個發言,他說:“在神學院的課堂上,我們會提及陰影紀。據我所知,不少神明在陰影紀的時候就已經銷聲匿跡,比如李加迪亞和露思米。
“但是,也仍舊有不少神明的事跡被口口相傳地保留下來。比如撒迪厄斯。有一個傳聞是,第四紀元之所以被稱為‘陰影’紀,就是因為在那個時候死了很多人,成為了人類心頭的陰影。”
西列斯點了點頭。
在他閱讀到的一部分書籍上,同樣提及陰影紀人類的“巨量死亡”。
這種說法在各類典籍上屢見不鮮。霧中紀曆史學家們對於陰影紀的了解,首先就來自於不少綿延許久的城市或者國家的一部分行政資料,其中就包括了人口統計。
在陰影紀,人類的“超額死亡”,即非正常死亡數量,有一個直線般的增長。相比較平常,在陰影紀那千餘年間,人類仿佛莫名遭到了什麽災厄的襲擊一般。
盡管整體上的人類數量仍舊在增長,但是速度卻比此前幾個紀元慢了不少。可理論上講,陰影紀的人類文明程度也沒有發展到影響生育率的階段。
那畢竟是千餘年的時光。如果隻是一年兩年,或者其中的某一個階段,因為疾病、戰爭等原因,人類的數量發生減少,那也並不奇怪。可那是持續了千餘年的“陰影”。
因此,便有學者提出,那可能是受到了“撒迪厄斯”的影響。
這位死亡與災厄之神,很有可能在陰影紀做了什麽,導致人類人口的急速滑坡。
不過這也隻是一個猜想。事實上,這個猜測在現如今的學術界並不怎麽吃香。舊神的時代畢竟已經過去了,陰影紀的存在即便令人耿耿於懷,但也不能什麽事情都與舊神扯上關係。
現在在曆史學界更加占優的說法,是在陰影紀的時候發生了一場巨大的災難,大概率是天災,或者某種疾病。
這場災難導致了人類文明的衰退,讓人口大量減少,甚至讓部分國家崩潰,因而導致了曆史的斷層。
而這場災難甚至影響到了舊神,間接造成了沉默紀時候的舊神隕落。
舊神論與災難論在曆史學界頗受關注;但除了這兩種猜想之外,還存在第三種較為受人關注的猜測,也就是,舊神造成了這場災難,同時這場災難也反過來波及了舊神的力量。
應該將其稱為“反噬論”?
除開這三種理論之外,還有一些沒什麽市場的說法,比如戰爭論、神戰論、疾病論、氣候論等等。
無論如何,關於陰影紀的曆史斷層,學者想法無非就是:人類造成的、舊神造成的、天災造成的,以及以上三種隨機組合。
這位神學院的學生提及的猜測,很有“神學”的意味。
在他之後,也有幾名學生依次聊了聊自己所知道的陰影紀。聊天時候的氛圍十分輕鬆,有時候甚至有學生打岔,或者聊到了其他的話題。
西列斯偶爾會在他們話題歪了的時候製止他們,不過大部分時候都隻是樂見其成。
從他們各自提及的信息中,西列斯不出意外地發現,學生們對於陰影紀的了解隻局限於:存在這個紀元;眾所周知,這個紀元的曆史斷層了;啊對了,現在大家仍舊不知道為什麽曆史就斷層了。
這是十分淺薄的了解。而這些學生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大學生了,他們甚至絕大部分都是文史院的學生,理應擁有對於曆史與文學的基本掌握。
……這種古怪的感覺,就如同西列斯此前對於“舊神隕落”“迷霧蔓延”這兩件事情的感官。
“陰影紀的曆史真的斷層了嗎?”“是啊,當然。難道你不知道這事兒嗎?”——附帶一個莫名其妙的眼神。
所有人都知道舊神已經隕落了;所有人都知道迷霧覆蓋著費希爾世界;所有人都知道陰影紀的曆史斷層了。但沒有細節、沒有具體事件、沒有具體人物。
就好像那是一個既定事實,就像是一加一等於二一樣,隱藏在每個人的潛意識中。
……仿佛某種既定的程序一樣。
西列斯稍微走神了一會兒,等他迴過神,教室裏的學生們仍舊熱火朝天地聊著,不過他們的話題已經偏離到了“為什麽陰影紀會有那麽多的神明銷聲匿跡”。
包括李加迪亞、露思米在內,許多神明都是在陰影紀失蹤的。
基於舊神論、災難論和反噬論,學生們也各自猜測著舊神可能的失蹤原因,比如受到了災難的影響,比如力量減損而無法出現等等。
但說到底,這也隻是一種猜測。
真要說猜測,詹·考爾德說露思米因為和撒迪厄斯生了個孩子,導致力量損耗過大,不得不在陰影紀銷聲匿跡……聽起來也不是不可能?
凱洛格在這個時候也參與了發言:“我的導師給我推薦了一本名為《陰影紀文學摘要》的書籍,其中提及了一部分現存的陰影紀文學,不是很多,就隻有十來本,而且也很難找到。
“其中有一部劇本,是某個劇團寫出來,用以諷刺露思米消失之後,祂的信徒整日唉聲歎氣自甘墮落的情況。”
“這聽起來很有意思!”那名醫學院的學生說。
不過神學院的學生反而露出了略微不適的表情,他小聲嘀咕說:“嘲諷舊神的信徒?聽起來有點危險。”
他們因為這話而笑了起來。
凱洛格睜大了眼睛,她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劇本台詞中的一句話。”
“是什麽?”學生們不禁好奇地問。
“‘星星也有對應的熔點。熔化的星星落在海裏,會讓星星和海水一同蒸發。’”凱洛格輕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