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另辟蹊徑
被骰子控製的世界[西幻] 作者:諸君肥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西列斯從夢境中醒來的時候, 時間是貝休恩時間的淩晨四點。
……盡管時區發生了改變,但他居然還能準時在淩晨四點醒來。這就是舊神的力量嗎?的確不可思議。他盯著天花板,心想。
與此同時, 他的大腦中傳來骰子的提示:【知識+1。】
一點知識?
他不禁一怔, 有點困惑於這一點知識來自於哪裏。
……應該是,琴多的夢境包含著塔烏墓場這一點?
他感到伊諾克·吉爾古德的故事還不足以給他提供一點知識,因為他如今得到的信息, 仍舊在事件真相的外圍徘徊, 沒能切實地掀開那層真相的帷幕。
……如果琴多真的能夠在塔烏墓場中找到伊諾克·吉爾古德的靈魂,那麽他們或許就能夠得知真相了。不過,那也終究是之後的事情, 他也不能完全指望這種可能性。
總之, 這一次的夢境之旅的確給西列斯帶來了一些收獲, 琴多那邊更是意外之喜。
這一點知識的增長, 也讓西列斯的知識屬性突破了70,來到了71,相比較他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時候的知識屬性, 他的知識已經提高了許多——當然,他對於世界也越發了解了。
他將思緒集中在塔烏墓場這件事情上。
塔烏墓場就是琴多夢境中的那片墓場。這件事情給人一種十分出乎意料的感覺。他們此前也從未想過這種可能性。
因為, 夢境顯然是阿卡瑪拉的力量範疇。
李加迪亞的樂園怎麽會出現在這兒?
那給人一種十分明顯的……李加迪亞仿佛是故意將祂的樂園“藏”在這兒的意味。
況且, 盡管塔烏墓場位於李加迪亞的血裔的夢境之中, 但是在如今的時代,這就必須有人繼承了阿卡瑪拉的力量之後, 在阿卡瑪拉的繼任者的幫助之下,這位血裔才有可能進入塔烏墓場之中。
在琴多之前, 普拉亞家族的幾位血裔似乎都沒有這麽幸運, 不然的話, 普拉亞家族的檔案中肯定會留下相關的記載。
……所以,塔烏墓場才會隨著李加迪亞的消失一同銷聲匿跡。即便有信徒成功死在異鄉,達成條件進入塔烏墓場,他們也隻會麵對空蕩蕩的墓場和渺無人煙的龐大空間。
因為,現在沒人知道怎麽進入塔烏墓場,包括李加迪亞的力量的繼承人。
西列斯十分懷疑一件事情,也就是,李加迪亞在離開的時候,根本沒有將進入樂園的辦法告訴任何人。
不然的話,在陰影紀和沉默紀早期,阿卡瑪拉又沒有隕落,祂肯定知道李加迪亞“寄放”樂園在夢境之中的事情。
如果有信徒知曉李加迪亞的做法,那麽他們必定會尋求阿卡瑪拉的幫助,或者與阿卡瑪拉的信徒的關係走近。但是,這兩件事情都沒有發生。
此外,阿卡瑪拉也沒有主動將這件事情告知李加迪亞的信徒的打算;甚至於,在曆史記載中,李加迪亞與阿卡瑪拉仿佛毫無關聯。
……所以這是一件秘密的事情。西列斯心想。李加迪亞的確是將塔烏墓場“藏”在血裔的夢境之中,就像是在……躲著什麽。
躲著“陰影”?
這是一個順理成章的推斷,但是西列斯也沒法確認這一點。
李加迪亞踏上旅途是為了對抗“陰影”,這一點已經得到了許多信息的證明。但是,祂“踏上旅途”究竟算是個什麽做法,要如何才能對抗陰影,這些問題卻沒有得到任何的線索。
為什麽祂踏上旅途就能夠對抗“陰影”,還是說,祂是為了在旅途之上尋找對抗“陰影”的辦法?
但無論如何,李加迪亞的托孤之感都越發明顯了。
祂將自己的血裔托付給安緹納姆——雖然不知道安緹納姆是怎麽得知這一點的,或許安緹納姆也是從別的神明那兒接過這個任務。
此外,祂臨走之前,也讓信徒通知了海洋中的阿莫伊斯。顯然,祂有意讓阿莫伊斯了解什麽信息,所以才會讓信徒這麽做。
更不必說,祂將自己的樂園、自己力量的結晶與化身,放在了阿卡瑪拉的樂園範疇之內,甚至於隻有在阿卡瑪拉的力量幫助之下,李加迪亞的力量的繼任者才有可能找到塔烏墓場。
越想,西列斯越感到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信任。
如果進入塔烏墓場需要一把鎖,那麽這把鎖就被阿卡瑪拉的力量看守著。
從這個角度來說,塔烏墓場究竟隱藏著什麽秘密,才會讓李加迪亞如此珍之重之地將其隱藏起來?
而且,為什麽是阿卡瑪拉?
這種選擇的問題就在於,李加迪亞在離開之前,特地囑咐自己的信徒去尋找阿莫伊斯;換言之,阿莫伊斯也是祂相當信任的一位神明。
但是最後,塔烏墓場卻出現在阿卡瑪拉的樂園之中。這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而西列斯目前還不知道這種選擇背後是否有什麽深意。
李加迪亞和阿卡瑪拉……異鄉而死的靈魂和夢境……
夢境?
……生者的夢境?
西列斯突然怔了一下。下一秒,他猛地翻身坐了起來。
他曾經在深海夢境中嚐試尋找亡者的夢境,因為考古團隊的人們的夢境一直找尋不到,他懷疑他們已經死去。
於是,當時西列斯便特地嚐試尋找了確實已經過世的,丹頓·卡爾弗利教授的夢境,來確認自己的這種想法。他也沒能得到任何的迴應。
當時他還在想,在阿卡瑪拉的力量範疇,不做夢的人就如同死去的人一樣。
但是……如果亡者也擁有夢境呢?
此前西列斯就是通過“尋找阿卡瑪拉的夢境”才得以進入神秘農場。但是,阿卡瑪拉已經隕落了。
盡管那是神的樂園,恐怕很大程度上與真正的亡者夢境不同,但是,西列斯畢竟是通過“尋找夢境”這種方法才進入農場。
在這一點上,生者和亡者的夢境似乎是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統一。
他之前沒有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現在卻突然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不過,他也隻找到過阿卡瑪拉的夢境,並沒有找到過其他亡者的夢境。
……唯一的區別就是,當他尋找阿卡瑪拉的夢境的時候,他是在深海夢境之外。
他在深海夢境之內無法找到亡者的夢境,如果他在深海夢境之外再一次嚐試呢?
如果他在琴多的夢境中嚐試尋找亡者的夢境呢?
……套娃?
西列斯啼笑皆非地意識到這一點,但那似乎也不是不可能。這是一種神奇的聯想,而他想要進行一次嚐試。
他決定將這事兒放到後天晚上的深海夢境之中。
……這麽一算,他後天晚上需要做的事情相當多。
他得跟進加勒特那邊的調查情況、得在琴多的夢境中進行嚐試,同時,如果那三個小朋友也做了夢的話,那他也得去和他們打個招唿。
即便遠在異國,他的事情也仍舊無窮無盡。西列斯不禁歎了一口氣。
天色漸亮。他便起身站到窗邊,望向海邊的日出。那瑰麗的場景與鮮豔的色彩令他感到驚歎。他突然有些遺憾,他無法將這場景記錄下來。
他隻能這樣專注地凝望著。
而這個時候,當他的思緒跳出李加迪亞和阿卡瑪拉的關係問題的時候,他才突然意識到另外一個關係問題。
他與琴多的關係。
李加迪亞的樂園在阿卡瑪拉的樂園之中,而為什麽就這麽巧,李加迪亞的血裔還真的就遇到了阿卡瑪拉的繼任者?
他與琴多的相遇如同命運注定的安排。他想。
從這個角度來說,琴多曾經說過他的誕生仿佛就是為了等待西列斯的到來,這樣的說法居然也有一定的可信度了。這種“安排”的意味顯得過於明顯了。
但“命運”會預料到他與琴多的戀情嗎?
……說真的,他與琴多的相遇,不會是一場他們兩個都不知道的“相親” 吧?
西列斯一瞬間感到了哭笑不得。
拋開命運的話題不談,琴多就是琴多,他不會因為這些可疑的猜測而對琴多產生懷疑,更不必說琴多顯然也對這種可能性毫無了解。西列斯隻是希望將一切都搞明白一點。
話又說迴來,既然他在一定程度上與命運的力量有所關聯,那麽他的戀人如果與命運的安排無關,那反而顯得有些奇怪了。
他周遭的一切終究都在命運的範疇之內。
當太陽徹底升起的時候,西列斯才迴過神。他決定之後找個機會和琴多說說自己的想法,指不定琴多還會因為這種猜測而感到欣喜。
命中注定的戀情。在他們已經確認關係的此刻,這種“命中注定”反而顯得更加甜蜜起來,盡管在他們相遇的時候,誰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他決定了這一點,隨後去盥洗室洗漱,並且思索著今天的行程。這是周二,他們將去貝休恩大學與那兒的教授們進行交流。
他十分好奇能在這兒聽來什麽學術議題。
八點鍾,差不多所有人都吃完早餐,他們便出發前往了貝休恩大學。那邊早已經準備好一個空空的教室,用來給他們這一次的學術訪問。
貝休恩大學那邊也找了一位更為專業的翻譯陪同這一次的學術會議,這也讓約翰尼鬆了一口氣。畢竟他對於這些學術性的話題沒什麽了解。
拉米法大學這邊,他們都各自準備了一些自己專業方麵的信息進行講解;而貝休恩大學那邊也派來了兩位教授,分別是曆史和哲學專業的,他們也將就自己的專業領域進行一番介紹。
西列斯稍微有些驚訝,因為他突然意識到,在貝休恩,哲學是一個十分受歡迎的專業。
他便低聲問了福斯特·朗希關於哲學專業的受歡迎程度。他們這會兒正是休息時刻,即將上台進行匯報的就是那位哲學專業的教授。
“其實也是因為我曾祖父的原因。我跟您說過,我曾祖父曾經是貝休恩大學的校長。”福斯特迴答說,“我曾祖父認為,‘人與世界的關係,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課題。’
“……並不是真的指人與世界的關係,我說的比較簡單。我的意思就是哲學,因為那很難翻譯成康斯特語……在米德爾頓語言中,哲學有著更為廣大的範疇。
“就像是人與世界、人與文明、人與神明……我們與這些更龐大的、更宏偉的議題的關係,就是米德爾頓的哲學。
“所以,至少在大學裏,哲學是很受歡迎的。可能是因為這也是米德爾頓的文化領域中時常談論的一個話題。”
福斯特的講解有些激動。看得出來,他本身就癡迷於這些話題。
西列斯點了點頭,若有所思。他突然意識到,在米德爾頓,人們的觀念都趨向於極端:要麽對這世界漠不關心,隻是沉浸在自己生活的那一塊區域。
要麽,就如此執迷地追求著更為高深的話題。
這種現象,在來到貝休恩之後,就越發明顯地被他感受到。隻不過在談論到哲學之前,他還沒能明確地意識到這一點。
談論哲學,思考人與世界、人與文明、人與神明的關係,這是好事嗎?
西列斯想了片刻,最後突然想到,當他曾經與琴多提及命運的雙重性的時候,琴多說,他不應該煩惱這些,他應該想,先吃完麵前這頓午餐。
……盡管他知道琴多的意思或許是,“您可別餓壞了”,但是,他卻突兀地因為這句話而感到一絲慰藉。
他想到更早之前,當他第一次抵達比德爾城,夜晚在旅館中孤獨地閱讀書籍和報紙。他望見那被迷霧摧毀的城市遺跡,他望見報紙上人們雞毛蒜皮的生活小事。
命運的雙重性。世界的雙重性。平凡人的生活和那些更深邃、更可怕、更龐大的話題。
……似乎也不是必須得分個高下,不是嗎?他心想。
如今他掌握著這麽龐大的力量——夢境、命運,了解到如此複雜難辨的世界的真相,而他還懷念著地球上那種懶散的、閑適的,對世界的本質一無所知卻仍舊愉快輕鬆的,小說家的生活。
這世界足夠龐大。
“……這世界足夠龐大。”
他聽見翻譯的話。他猝然抬眸望過去。
講台之上,陌生的男人講述著米德爾頓的哲學往事。翻譯一字一句地翻譯著他的話:“在米德爾頓的哲學觀中,這世界足夠龐大,所以,我們對於世界的探索、挑戰,也足夠被世界包容。”
西列斯不由得一怔。這話的意思顯然與西列斯剛才想的不太一樣。
不過他也提醒自己,別在這時候走神,這是對這位教授的不尊重。他便收斂心思,凝神聆聽著米德爾頓的哲學思想。
他不出意外地發現,盡管說是人與世界,但其實在米德爾頓,最常提及的話題終究是海洋,尤其是福利甌海。
人們的觀念總是無法超出自己生活的區域。米德爾頓人也一樣。他們在積極意義上的哲學觀念,總是充滿了一種麵對風暴、麵對未知大洋,主動探索、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
這相當符合米德爾頓人的日常生活,甚至符合得有些刻板,仿佛米德爾頓人生來就隻能當個水手一樣。就不能做點別的什麽嗎?
西列斯在心中給自己講了個冷笑話,不過他自己心知肚明,他隻是想緩解一下剛剛那種想到過於高深話題的沉重情緒。
而米德爾頓人消極意義上的哲學觀念,也不可避免地與海洋的風暴、陰晴不定的天氣、冬日寒冷的冰川等等有關。
他們認為自然與海洋仿佛成為了一個暴君。他們隻能接受、無法反抗,隻能屈從於神明的冷酷與威嚴,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
他們過去的祖先如此,他們未來的後輩同樣如此。他們的生活從幾千年之前到如今,從未發生過什麽改變。
在最後收尾的時候,那位哲學專業的教授說了一句簡短的話,而之後被翻譯成了一長句話。
“風暴可能隨時來襲,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做好準備。”
這話讓西列斯覺得有點耳熟,他很快望向了約翰尼,想起他們在金斯萊遇上那場風暴的時候,約翰尼就曾經表達過類似的意思。這似乎是米德爾頓的一句俗語。
西列斯心想,這似乎是更為折中一點的說法,同時也蘊藏了一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意思。
他們認為,人類終究無法改變神明的想法,所以隻能逆來順受。
在這位哲學專業的教授之後,來自貝休恩大學文學專業的教授就站上了講台。他向來自康斯特的教授們介紹了米德爾頓的文學。
詩歌與小說是米德爾頓文學中最繞不過去的一環。如果說在康斯特,遊記、傳記等等紀實性文學是某些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麽在米德爾頓,非紀實性文學才是重中之重。
那種粗獷磅礴,如同海洋、如同冰川、如同自然的宏偉氣質,仿佛浸透了米德爾頓的藝術家的靈魂。他們必定在詩歌中讚頌大海的洶湧澎湃,他們必定在小說中描繪英雄的迷人史詩。
而隱藏在這種氣質之下的,是某種以悲慘故事為底色的慘痛犧牲。幾乎每一位米德爾頓人都見慣了死亡,因大海、因饑荒、因嚴寒。這世界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場沉重的考驗。
這種考驗甚至消解了神明對他們的影響。
在整場演說中,西列斯注意到,“神明”這兩個字反而是不怎麽被提及的。
神明的力量、神明的威嚴,對於米德爾頓人來說,已經融入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融入了他們無比崇拜的“海洋”之中。神明即世界,世界即苦難。
在這裏,高高在上的神明仿佛也已經成為了米德爾頓人意誌的一部分,共同鑄就了這個國度的靈魂底色。
看得出來,米德爾頓的文化與觀念給康斯特的教授們帶去了些許的衝擊。
在康斯特,神明是神明,世界是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仿佛與神明、與那些更為宏偉的力量無關。
但是在米德爾頓,情況卻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米德爾頓人的確不怎麽將“神明”兩個字掛在嘴邊,但是,他們的思想卻被神明徹底禁錮。
上午的演說結束之後,他們便一同去貝休恩大學的食堂吃飯。幾名教授都十分熱切地交談著,西列斯也不例外,即便他們不得不在翻譯的幫助下才可以進行談話。
總之,這樣談話的節奏顯得十分緩慢,但是也恰好可以讓他們進行充分的思考。
當然,談話之餘,西列斯也沒忘記觀察一下餐盤的問題。不過,不知道是否是換了一批盤子,還是因為他們現在是在普通的食堂裏吃飯,中午的餐盤並沒有什麽問題。
下午就輪到了來自康斯特的教授們講解自己專業知識的時間。相比之下,康斯特的文化觀念給米德爾頓人帶來了更多的困惑與不解。
他們似乎無法理解,為什麽在康斯特,世俗文化的發展會如此昌盛,甚至於人們已經完全擺脫了神明的影響,創造出了獨屬於人類本身的文化藝術。
西列斯是最後一個站上講台的,而他講解的內容自然也就是沉默紀文學——沉默紀的康斯特文學,準確來說。
神聖文本與世俗文本此消彼長,這件事情給米德爾頓的教授們帶去了激烈的衝擊。
有一位教授站了起來,大聲提問。翻譯解釋說:“他在問,為什麽在康斯特,人與神可以分得這麽清楚。”
場麵一時間稍微有些混亂,因為這位教授打斷了西列斯的話語,這顯得不怎麽禮貌。不過,除卻康斯特人皺起了眉,米德爾頓人反而都展現出了相似的態度。
他們期待著西列斯的答案。
西列斯斟酌了片刻。他感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康斯特和米德爾頓這兩個國家的不同曆史。
康斯特建立在沉默紀與霧中紀之交,從那個時候開始,神明就已經逐漸退出了世界曆史的舞台。康斯特的建立是全然由康斯特的人民完成的。
而米德爾頓卻恰恰相反。米德爾頓從沉默紀延續至今,在某種程度上親曆了神明隕落的過程;同時,這個國度距離福利甌海這麽近,根本難以擺脫神明的影響。
沉默紀。這個紀元幾乎決定了這個世界如今的模樣。
不過,以西列斯的立場而言,他其實也很難認可米德爾頓如今的這種情況。他想到之前加勒特的說法,在三十多年前,因為伊諾克·吉爾古德的瘋狂表現,所以金斯萊的人們甚至想要將其斬首。
那是金斯萊。在米德爾頓,金斯萊已經是十分富裕繁榮的城市。可那兒的居民們仍舊有著一種自欺欺人的蒙昧。
西列斯不想以太過於居高臨下的姿態來審視米德爾頓的現狀。他知道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在這個仍舊存在神明的世界,人們需要足夠漫長的時間來習慣神明的退場。
於是,他最後隻是說:“或許,人和神從一開始就是分開的。”
他迎來了米德爾頓人迷茫的目光。
西列斯頓了頓,便說:“我是一名文學史專業的學者,我也不太了解其他的專業領域。總之,就文學這個專業而言,關於人與神的關係……我認為,許多人從一開始就忽略了一個問題。”
人們都沉默地望著他。
西列斯說:“我曾經聽聞一些人認為,神決定了人的文學。可實際上,一種文學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文字。是神發明了文字嗎?不,是人發明了文字。
“所以,人發明了文字,人想要表達自己的觀念、想法,所以用這樣的文字去創造文學故事。神明未曾參與這個過程。
“而文學領域隻是人類文明中的一個微小的維度,還有更多更多的領域、成就,從未有神明的參與。那屬於人類。
“所以,各位現在正好奇著,為什麽康斯特會將人與神分得這麽清楚。而我的迴答則是,人與神從一開始就分開的。”
他的語氣顯得平靜而沉穩。而在場所有人卻仿佛都情不自禁地屏住了唿吸。他們都靜默地望著講台上那個男人,仿佛頭暈目眩一般,甚至目瞪口呆。
沒人想到西列斯會以這樣的方式迴答那個問題。那顯得……那甚至顯得有些傲慢,仿佛在這個平平無奇的下午,這個名為西列斯·諾埃爾的男人正挑戰著神明的話語權。
一些人甚至偷偷看了看同樣在場的往日教會的成員們。不過後者反而麵不改色,毫無驚訝之意。這種表現也同樣令一些人感到驚訝了。
西列斯沉默了一會兒,確認沒有人想繼續討論這個話題,便自顧自將原先的講述內容繼續下去。
當他從講台上下來,迴到座位上,坐在他旁邊的洛倫佐悄悄地給他使了個眼神,像是頗為敬佩的樣子。
西列斯一怔,隨後失笑。
他們沒有在這個時候多交談什麽,不過等所有人的分享內容都結束了之後,他們前往貝休恩大學食堂的路上,洛倫佐就感歎著說:“你真是太大膽了,西列斯。”
“是嗎?”西列斯說。
“你沒注意到那些米德爾頓人的表情嗎?他們看起來都傻了,完全沒想到有人徹底否定了神明對人類的意義。”洛倫佐說。
西列斯緩慢地點了點頭,他說:“注意到了。不過,我也仍舊堅持這樣的觀點。”
“並不是你的觀點有什麽錯。”洛倫佐說,“隻是這地方……你知道的,這是米德爾頓,而不是康斯特。即便在拉米法城,也有一些老頭子堅持神明的權威呢。”
“但這個世界總歸是一直朝前發展的。”西列斯說,“並且需要這樣的發展。”
洛倫佐點了點頭。
他們不再談論這個話題。
西列斯則想,隻不過,這世界的發展也是坎坷的,就好像總有一些舊神追隨者會在某些時候跳出來,向世界宣告,他們仍舊存在。
西列斯不禁在心中歎了一口氣。
這一天的行程算是結束了。晚上吃飯的時候,貝拉教授宣布了第二天的日程。他們明天上午將會有半天的休息時間,可以自由安排,而下午則會繼續來到貝休恩大學進行學者訪問的工作。
這算是一個好消息,對於許多教授而言都是這樣。他們經曆了一天豐富的信息衝擊,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迴複和仔細思考。
而對於西列斯來說……
在吃過晚飯之後,班揚特地找到西列斯,對他說:“伊麗莎白主教那邊似乎查到了一些關於陶瓷材料的信息,我們明天上午可以去和她談談。”
西列斯微微一怔,然後便點了點頭。
他想,即便在異國他鄉,也不可能享受到真正的假期。這種感覺真令人沮喪。
不過他也的確十分好奇伊麗莎白那邊查到了什麽消息。明天晚上他會在深海夢境中與加勒特見麵,或許兩邊的消息整合起來,他們就能得到一些不錯的收獲。
隨後,班揚又說:“我們剛剛用【舊神的陰影】測試了精神汙染的程度。在吃過晚上這頓飯之後,調查員那邊的精神汙染都有所增長。並不是很多,但的確有一些。”
西列斯不由得皺了皺眉。盡管餐盤附帶的汙染不是很多,但是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也令人感到憂慮,特別是,他們現在發現了這種汙染的存在,但是或許貝休恩人反而不知道。
他不禁歎了一口氣,便說:“這是一個問題。明天我們也可以問問主教女士,是否有解決這些餐盤的辦法。”
班揚點了點頭,不過他也說:“感謝您發明的‘複現自我’的儀式,這讓我們能夠保證自己的精神狀態了。”
西列斯微微笑了笑,隻是說:“能提供幫助就再好不過。”
“您總是這麽謙虛。”班揚不禁說,“事實上,您已經為這個世界提供了許多幫助。”
西列斯想了一會兒,最後也隻是莞爾,他說:“我隻是盡己所能。”
第二天上午,他們一起前往了貝休恩的往日教會教堂。
依舊隻有伊麗莎白在等待他們。
切斯特醫生也跟了過來。他打算這一天的中午就和伊麗莎白一起吃頓飯,因為第二天他們就將離開貝休恩了。
伊麗莎白的表情比上一次他們見到她的時候更為嚴肅。她在望見切斯特的時候稍微露出了些許笑意,隨後就轉而談及正事。
“那些餐盤……”伊麗莎白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我在經銷商的名單裏,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是誰?”班揚問。
伊麗莎白沉默了一會兒。
他們正在伊麗莎白的辦公室裏。窗外,陰雲密布,仿佛正有一場風暴將要襲來,又仿佛,這隻是冬日離開前最後的掙紮。
“……在我調查我姐姐失蹤的事情的時候,我曾經想要出海,尋找那個孤島的位置。”伊麗莎白說,“也就是,伊諾克·吉爾古德曾經去過的那個孤島。
“哦,你們可能不知道,當時這名水手與其他人一同出海。他最後獨自一個人迴來了,在他還清醒、沒那麽瘋狂的時候,人們還可以與他溝通,就從他那邊得到了一些相關信息。
“他說他們流落到了一個孤島上,遇到了一些不怎麽友好的原住民。總之,他對那段經曆的講述一直都含含糊糊的,不願意說清楚。但他們的確有了這樣的經曆。
“當時他們沒調查出來什麽東西……我也說不好。總之,在我翻閱那些卷宗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能夠出海調查一次就好了。
“畢竟,我也是米德爾頓的居民,我也曾經出海遙望世界的盡頭。我這麽想著,同時,我當時還是個年輕氣盛的女孩,所以,我真的想這麽做了。”
“……但是?”班揚猶豫著問。
他似乎也意識到,這就是之前伊麗莎白沒有坦誠的那一部分內容。因為這部分內容,伊麗莎白才會如此堅決地製止他們調查孤島上的舊神追隨者。
伊麗莎白說:“我被人警告了。我被要求,不要在涉及那方麵的調查,同時,我也不再被允許出海。”
他們都不由得目瞪口呆。因為,伊麗莎白已經是往日教會的大主教了,什麽人能對她提出這樣的要求?
伊麗莎白沒有仔細說這部分的事情,她似乎不太想仔細提及。她轉而說:“總之,我之所以說到這件事情,是因為我當時的確產生過這種想法,然後碰了壁。
“至於我剛才所說的,那些經銷商裏熟悉的名字……”
伊麗莎白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就是當時警告我的‘某人’。我不太好告訴你們他的名字,總之,他是米德爾頓的大人物……不僅僅是貝休恩,而是,米德爾頓。”
他們都皺起了眉。
班揚低聲說:“這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這意味著,那很有可能是有人刻意在做這件事情——刻意在暗中推動餐盤的販賣,刻意造成這樣的精神汙染,甚至是刻意讓這些精神汙染成為貝休恩某些高層人士的夢魘。
況且,這事兒還與三十多年前的事情扯上了關係。西列斯心想。
他在心中仔細整理了一下整件事情的經過。
三十多年前,一批人——包括商人、民俗學者、藝術家——雇傭了金斯萊的一個船隊,共同出海。他們目的是探索福利甌海以及海上的孤島。
根據西列斯之前從加勒特那裏問到的一些信息,像這樣的雇傭,船隊們必定會航行在更加安全、可靠的航道上,而不是危險未知的航線。
不過,他們不幸地遇上了一場極大的風暴,並且因此流落到了一個孤島上。他們與孤島上的原住民起了衝突,不得已逃迴船隻。最後,隻剩下伊諾克·吉爾古德一個人活了下來。
他迴到金斯萊,帶著一個泥碗——這個泥碗的來源也是頗為神秘的,一些人說那是伊諾克從海裏撈起來的,而從他們的經曆中來看,這也有可能是伊諾克從孤島上帶出來的。
總之,那段經曆讓伊諾克陷入了瘋狂之中,很快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最後,來自米德爾頓更高層的調查員們將他帶往了貝休恩,此後他生死未知。
而在貝休恩,這件事情頗為引發了一些轟動。當時的往日教會大主教約瑟芬·霍西爾也注意到這一次的事件。她似乎調查出了一些重要信息,甚至想要通知往日教會其他的教區。
但是在她出發之前,一批神秘人突然在貝休恩現身,他們想要討迴那個東西——那個泥碗。而約瑟芬很有可能就是帶著那個泥碗然後踏上了逃命之旅。
出於某個不知名的原因,約瑟芬並沒有如同預期的那樣,將這些信息告知其他教區。相反,她隱姓埋名,在康斯特生下了一個孩子——說起來,切斯特醫生的父親會是誰?
這個念頭在西列斯的腦中一閃而逝,他很快跳過這個問題,繼續思考米德爾頓這邊的情況。
三十多年之前,在約瑟芬·霍西爾離開的時候,她決定讓自己的妹妹,伊麗莎白·霍西爾成為往日教會在米德爾頓的新任大主教。
而同樣是在三十多年前,一批商人發現了位於海上孤島的某種神奇泥土。這種泥土可以用來製作十分堅固、耐用的陶瓷製品。商人花費了一段時間進行工藝的改良。
時間流逝,逐漸成長起來的伊麗莎白也意識到姐姐的失蹤藏有某種秘密。於是,她翻閱卷宗,並且打算出海尋找那個傳聞中的孤島。
但是,她卻被人警告了。那警告可能相當嚴重,給伊麗莎白留下了一定的心理陰影,這才讓她在班揚到來的時候,堅決阻止往日教會對於那些舊神追隨者——對於海洋的調查。
而現在,當她被告知,那些陶瓷製品中存在精神汙染,並且在調查了相關的銷售渠道之後,她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幕後黑手,很有可能與多年之前她姐姐的失蹤有著直接的關聯。
西列斯思索了一會兒,他想,一個此前他未能意識到的問題就是,這段往事中兩次提及的“孤島”,是否就是同一座?
伊諾克·吉爾古德與他的同伴們流落的孤島;以及,那奇怪的泥土所在的孤島。
即便不是同一座,它們是否擁有著類似的功能?也就意味著,它們都是“陰影”的信徒的所在地?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了許多事情。
……無論如何,米德爾頓也是一個並非表麵上那麽簡單的國度。這裏同樣暗流湧動,有心懷叵測的人在暗中蠢蠢欲動。
“要解決這些餐盤也好辦。”伊麗莎白說,“找個人演一場戲,說自己因為吃了這餐盤裝的東西而不舒服,甚至做出一副神經兮兮的瘋狂模樣,那麽隔天,貝休恩就必定滿是流言蜚語。”
這辦法讓其餘人都有點發怔。
切斯特以一種全新的目光望著自己的伊麗莎白阿姨,好像在這時候才突然意識到,伊麗莎白為何在年幼的時候被家人認為是十分頑劣的。
伊麗莎白說完那句話,然後也望向他們。沉默持續了一會兒,然後伊麗莎白突然笑了起來。她輕柔地說:“我感到氣氛不怎麽樣,所以開個玩笑。”
班揚無奈地說:“伊麗莎白主教……”
伊麗莎白便輕輕咳了一聲,轉而說:“總之,你們不適合參與進這件事情。你們是外來者,如果你們來說那些陶瓷有問題的話,那說不定米德爾頓人會以為你們在傳播什麽謠言。
“我會私下裏通知一些教眾,讓他們去慢慢傳遞這個消息。我也會聯係一些米德爾頓的高層人士,詢問他們的想法。
“一些部落不可能坐視這種東西流行到他們那邊,讓這些部落的首領或者領袖參與到這件事情裏麵,說不定能更快地得到一些好的結果。”
西列斯有些意外地問:“而貝休恩反而……?”
“是的,貝休恩反而沒人真的來管這事兒。”伊麗莎白說,“貝休恩在名義上是米德爾頓的首都,但這裏可能……有一些混亂。”
西列斯點了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了過來。他在心中歎了一口氣。
伊麗莎白又說:“不管怎麽說,諾埃爾先生……諾埃爾教授,您那個‘複現自我’的儀式,能給我們提供不小的幫助。”
西列斯微微笑了一下,說:“能起到作用就好。”
情況和相關的處理辦法差不多確定下來,班揚遲疑了一下,便說:“這樣一來,我們是否更加不可能調查福利甌海的問題了?”
“我不建議你們這麽做。”伊麗莎白仍舊堅持自己的想法,“米德爾頓是個排外的地方,連我都曾經受到過警告,更不必說你們了。
“……當然,我知道有一些米德爾頓人,他們與米德爾頓的風氣格格不入,他們也懷疑米德爾頓這種對於海洋的信仰。如果你們幸運地找到了這種人,那麽,你們可以請他們來進行調查。
“我想,在過去這麽多年裏,那群幕後黑手的行徑造成的受害者,恐怕為數不少。他們有足夠的理由和毅力去調查這些事情,隻是需要一個……一個提示,告訴他們,這事兒存在一個幕後黑手。”
班揚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西列斯則心中一動。他想到了加勒特。作為伊諾克·吉爾古德的兒子,他天生有立場,同時似乎也有意,將一切調查清楚。
於是,在這一天晚上,當幽靈先生再一次進入加勒特·吉爾古德的夢境中的時候,他便與加勒特提及了此事。
……盡管時區發生了改變,但他居然還能準時在淩晨四點醒來。這就是舊神的力量嗎?的確不可思議。他盯著天花板,心想。
與此同時, 他的大腦中傳來骰子的提示:【知識+1。】
一點知識?
他不禁一怔, 有點困惑於這一點知識來自於哪裏。
……應該是,琴多的夢境包含著塔烏墓場這一點?
他感到伊諾克·吉爾古德的故事還不足以給他提供一點知識,因為他如今得到的信息, 仍舊在事件真相的外圍徘徊, 沒能切實地掀開那層真相的帷幕。
……如果琴多真的能夠在塔烏墓場中找到伊諾克·吉爾古德的靈魂,那麽他們或許就能夠得知真相了。不過,那也終究是之後的事情, 他也不能完全指望這種可能性。
總之, 這一次的夢境之旅的確給西列斯帶來了一些收獲, 琴多那邊更是意外之喜。
這一點知識的增長, 也讓西列斯的知識屬性突破了70,來到了71,相比較他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時候的知識屬性, 他的知識已經提高了許多——當然,他對於世界也越發了解了。
他將思緒集中在塔烏墓場這件事情上。
塔烏墓場就是琴多夢境中的那片墓場。這件事情給人一種十分出乎意料的感覺。他們此前也從未想過這種可能性。
因為, 夢境顯然是阿卡瑪拉的力量範疇。
李加迪亞的樂園怎麽會出現在這兒?
那給人一種十分明顯的……李加迪亞仿佛是故意將祂的樂園“藏”在這兒的意味。
況且, 盡管塔烏墓場位於李加迪亞的血裔的夢境之中, 但是在如今的時代,這就必須有人繼承了阿卡瑪拉的力量之後, 在阿卡瑪拉的繼任者的幫助之下,這位血裔才有可能進入塔烏墓場之中。
在琴多之前, 普拉亞家族的幾位血裔似乎都沒有這麽幸運, 不然的話, 普拉亞家族的檔案中肯定會留下相關的記載。
……所以,塔烏墓場才會隨著李加迪亞的消失一同銷聲匿跡。即便有信徒成功死在異鄉,達成條件進入塔烏墓場,他們也隻會麵對空蕩蕩的墓場和渺無人煙的龐大空間。
因為,現在沒人知道怎麽進入塔烏墓場,包括李加迪亞的力量的繼承人。
西列斯十分懷疑一件事情,也就是,李加迪亞在離開的時候,根本沒有將進入樂園的辦法告訴任何人。
不然的話,在陰影紀和沉默紀早期,阿卡瑪拉又沒有隕落,祂肯定知道李加迪亞“寄放”樂園在夢境之中的事情。
如果有信徒知曉李加迪亞的做法,那麽他們必定會尋求阿卡瑪拉的幫助,或者與阿卡瑪拉的信徒的關係走近。但是,這兩件事情都沒有發生。
此外,阿卡瑪拉也沒有主動將這件事情告知李加迪亞的信徒的打算;甚至於,在曆史記載中,李加迪亞與阿卡瑪拉仿佛毫無關聯。
……所以這是一件秘密的事情。西列斯心想。李加迪亞的確是將塔烏墓場“藏”在血裔的夢境之中,就像是在……躲著什麽。
躲著“陰影”?
這是一個順理成章的推斷,但是西列斯也沒法確認這一點。
李加迪亞踏上旅途是為了對抗“陰影”,這一點已經得到了許多信息的證明。但是,祂“踏上旅途”究竟算是個什麽做法,要如何才能對抗陰影,這些問題卻沒有得到任何的線索。
為什麽祂踏上旅途就能夠對抗“陰影”,還是說,祂是為了在旅途之上尋找對抗“陰影”的辦法?
但無論如何,李加迪亞的托孤之感都越發明顯了。
祂將自己的血裔托付給安緹納姆——雖然不知道安緹納姆是怎麽得知這一點的,或許安緹納姆也是從別的神明那兒接過這個任務。
此外,祂臨走之前,也讓信徒通知了海洋中的阿莫伊斯。顯然,祂有意讓阿莫伊斯了解什麽信息,所以才會讓信徒這麽做。
更不必說,祂將自己的樂園、自己力量的結晶與化身,放在了阿卡瑪拉的樂園範疇之內,甚至於隻有在阿卡瑪拉的力量幫助之下,李加迪亞的力量的繼任者才有可能找到塔烏墓場。
越想,西列斯越感到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信任。
如果進入塔烏墓場需要一把鎖,那麽這把鎖就被阿卡瑪拉的力量看守著。
從這個角度來說,塔烏墓場究竟隱藏著什麽秘密,才會讓李加迪亞如此珍之重之地將其隱藏起來?
而且,為什麽是阿卡瑪拉?
這種選擇的問題就在於,李加迪亞在離開之前,特地囑咐自己的信徒去尋找阿莫伊斯;換言之,阿莫伊斯也是祂相當信任的一位神明。
但是最後,塔烏墓場卻出現在阿卡瑪拉的樂園之中。這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而西列斯目前還不知道這種選擇背後是否有什麽深意。
李加迪亞和阿卡瑪拉……異鄉而死的靈魂和夢境……
夢境?
……生者的夢境?
西列斯突然怔了一下。下一秒,他猛地翻身坐了起來。
他曾經在深海夢境中嚐試尋找亡者的夢境,因為考古團隊的人們的夢境一直找尋不到,他懷疑他們已經死去。
於是,當時西列斯便特地嚐試尋找了確實已經過世的,丹頓·卡爾弗利教授的夢境,來確認自己的這種想法。他也沒能得到任何的迴應。
當時他還在想,在阿卡瑪拉的力量範疇,不做夢的人就如同死去的人一樣。
但是……如果亡者也擁有夢境呢?
此前西列斯就是通過“尋找阿卡瑪拉的夢境”才得以進入神秘農場。但是,阿卡瑪拉已經隕落了。
盡管那是神的樂園,恐怕很大程度上與真正的亡者夢境不同,但是,西列斯畢竟是通過“尋找夢境”這種方法才進入農場。
在這一點上,生者和亡者的夢境似乎是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統一。
他之前沒有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現在卻突然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不過,他也隻找到過阿卡瑪拉的夢境,並沒有找到過其他亡者的夢境。
……唯一的區別就是,當他尋找阿卡瑪拉的夢境的時候,他是在深海夢境之外。
他在深海夢境之內無法找到亡者的夢境,如果他在深海夢境之外再一次嚐試呢?
如果他在琴多的夢境中嚐試尋找亡者的夢境呢?
……套娃?
西列斯啼笑皆非地意識到這一點,但那似乎也不是不可能。這是一種神奇的聯想,而他想要進行一次嚐試。
他決定將這事兒放到後天晚上的深海夢境之中。
……這麽一算,他後天晚上需要做的事情相當多。
他得跟進加勒特那邊的調查情況、得在琴多的夢境中進行嚐試,同時,如果那三個小朋友也做了夢的話,那他也得去和他們打個招唿。
即便遠在異國,他的事情也仍舊無窮無盡。西列斯不禁歎了一口氣。
天色漸亮。他便起身站到窗邊,望向海邊的日出。那瑰麗的場景與鮮豔的色彩令他感到驚歎。他突然有些遺憾,他無法將這場景記錄下來。
他隻能這樣專注地凝望著。
而這個時候,當他的思緒跳出李加迪亞和阿卡瑪拉的關係問題的時候,他才突然意識到另外一個關係問題。
他與琴多的關係。
李加迪亞的樂園在阿卡瑪拉的樂園之中,而為什麽就這麽巧,李加迪亞的血裔還真的就遇到了阿卡瑪拉的繼任者?
他與琴多的相遇如同命運注定的安排。他想。
從這個角度來說,琴多曾經說過他的誕生仿佛就是為了等待西列斯的到來,這樣的說法居然也有一定的可信度了。這種“安排”的意味顯得過於明顯了。
但“命運”會預料到他與琴多的戀情嗎?
……說真的,他與琴多的相遇,不會是一場他們兩個都不知道的“相親” 吧?
西列斯一瞬間感到了哭笑不得。
拋開命運的話題不談,琴多就是琴多,他不會因為這些可疑的猜測而對琴多產生懷疑,更不必說琴多顯然也對這種可能性毫無了解。西列斯隻是希望將一切都搞明白一點。
話又說迴來,既然他在一定程度上與命運的力量有所關聯,那麽他的戀人如果與命運的安排無關,那反而顯得有些奇怪了。
他周遭的一切終究都在命運的範疇之內。
當太陽徹底升起的時候,西列斯才迴過神。他決定之後找個機會和琴多說說自己的想法,指不定琴多還會因為這種猜測而感到欣喜。
命中注定的戀情。在他們已經確認關係的此刻,這種“命中注定”反而顯得更加甜蜜起來,盡管在他們相遇的時候,誰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他決定了這一點,隨後去盥洗室洗漱,並且思索著今天的行程。這是周二,他們將去貝休恩大學與那兒的教授們進行交流。
他十分好奇能在這兒聽來什麽學術議題。
八點鍾,差不多所有人都吃完早餐,他們便出發前往了貝休恩大學。那邊早已經準備好一個空空的教室,用來給他們這一次的學術訪問。
貝休恩大學那邊也找了一位更為專業的翻譯陪同這一次的學術會議,這也讓約翰尼鬆了一口氣。畢竟他對於這些學術性的話題沒什麽了解。
拉米法大學這邊,他們都各自準備了一些自己專業方麵的信息進行講解;而貝休恩大學那邊也派來了兩位教授,分別是曆史和哲學專業的,他們也將就自己的專業領域進行一番介紹。
西列斯稍微有些驚訝,因為他突然意識到,在貝休恩,哲學是一個十分受歡迎的專業。
他便低聲問了福斯特·朗希關於哲學專業的受歡迎程度。他們這會兒正是休息時刻,即將上台進行匯報的就是那位哲學專業的教授。
“其實也是因為我曾祖父的原因。我跟您說過,我曾祖父曾經是貝休恩大學的校長。”福斯特迴答說,“我曾祖父認為,‘人與世界的關係,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課題。’
“……並不是真的指人與世界的關係,我說的比較簡單。我的意思就是哲學,因為那很難翻譯成康斯特語……在米德爾頓語言中,哲學有著更為廣大的範疇。
“就像是人與世界、人與文明、人與神明……我們與這些更龐大的、更宏偉的議題的關係,就是米德爾頓的哲學。
“所以,至少在大學裏,哲學是很受歡迎的。可能是因為這也是米德爾頓的文化領域中時常談論的一個話題。”
福斯特的講解有些激動。看得出來,他本身就癡迷於這些話題。
西列斯點了點頭,若有所思。他突然意識到,在米德爾頓,人們的觀念都趨向於極端:要麽對這世界漠不關心,隻是沉浸在自己生活的那一塊區域。
要麽,就如此執迷地追求著更為高深的話題。
這種現象,在來到貝休恩之後,就越發明顯地被他感受到。隻不過在談論到哲學之前,他還沒能明確地意識到這一點。
談論哲學,思考人與世界、人與文明、人與神明的關係,這是好事嗎?
西列斯想了片刻,最後突然想到,當他曾經與琴多提及命運的雙重性的時候,琴多說,他不應該煩惱這些,他應該想,先吃完麵前這頓午餐。
……盡管他知道琴多的意思或許是,“您可別餓壞了”,但是,他卻突兀地因為這句話而感到一絲慰藉。
他想到更早之前,當他第一次抵達比德爾城,夜晚在旅館中孤獨地閱讀書籍和報紙。他望見那被迷霧摧毀的城市遺跡,他望見報紙上人們雞毛蒜皮的生活小事。
命運的雙重性。世界的雙重性。平凡人的生活和那些更深邃、更可怕、更龐大的話題。
……似乎也不是必須得分個高下,不是嗎?他心想。
如今他掌握著這麽龐大的力量——夢境、命運,了解到如此複雜難辨的世界的真相,而他還懷念著地球上那種懶散的、閑適的,對世界的本質一無所知卻仍舊愉快輕鬆的,小說家的生活。
這世界足夠龐大。
“……這世界足夠龐大。”
他聽見翻譯的話。他猝然抬眸望過去。
講台之上,陌生的男人講述著米德爾頓的哲學往事。翻譯一字一句地翻譯著他的話:“在米德爾頓的哲學觀中,這世界足夠龐大,所以,我們對於世界的探索、挑戰,也足夠被世界包容。”
西列斯不由得一怔。這話的意思顯然與西列斯剛才想的不太一樣。
不過他也提醒自己,別在這時候走神,這是對這位教授的不尊重。他便收斂心思,凝神聆聽著米德爾頓的哲學思想。
他不出意外地發現,盡管說是人與世界,但其實在米德爾頓,最常提及的話題終究是海洋,尤其是福利甌海。
人們的觀念總是無法超出自己生活的區域。米德爾頓人也一樣。他們在積極意義上的哲學觀念,總是充滿了一種麵對風暴、麵對未知大洋,主動探索、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
這相當符合米德爾頓人的日常生活,甚至符合得有些刻板,仿佛米德爾頓人生來就隻能當個水手一樣。就不能做點別的什麽嗎?
西列斯在心中給自己講了個冷笑話,不過他自己心知肚明,他隻是想緩解一下剛剛那種想到過於高深話題的沉重情緒。
而米德爾頓人消極意義上的哲學觀念,也不可避免地與海洋的風暴、陰晴不定的天氣、冬日寒冷的冰川等等有關。
他們認為自然與海洋仿佛成為了一個暴君。他們隻能接受、無法反抗,隻能屈從於神明的冷酷與威嚴,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
他們過去的祖先如此,他們未來的後輩同樣如此。他們的生活從幾千年之前到如今,從未發生過什麽改變。
在最後收尾的時候,那位哲學專業的教授說了一句簡短的話,而之後被翻譯成了一長句話。
“風暴可能隨時來襲,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做好準備。”
這話讓西列斯覺得有點耳熟,他很快望向了約翰尼,想起他們在金斯萊遇上那場風暴的時候,約翰尼就曾經表達過類似的意思。這似乎是米德爾頓的一句俗語。
西列斯心想,這似乎是更為折中一點的說法,同時也蘊藏了一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意思。
他們認為,人類終究無法改變神明的想法,所以隻能逆來順受。
在這位哲學專業的教授之後,來自貝休恩大學文學專業的教授就站上了講台。他向來自康斯特的教授們介紹了米德爾頓的文學。
詩歌與小說是米德爾頓文學中最繞不過去的一環。如果說在康斯特,遊記、傳記等等紀實性文學是某些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麽在米德爾頓,非紀實性文學才是重中之重。
那種粗獷磅礴,如同海洋、如同冰川、如同自然的宏偉氣質,仿佛浸透了米德爾頓的藝術家的靈魂。他們必定在詩歌中讚頌大海的洶湧澎湃,他們必定在小說中描繪英雄的迷人史詩。
而隱藏在這種氣質之下的,是某種以悲慘故事為底色的慘痛犧牲。幾乎每一位米德爾頓人都見慣了死亡,因大海、因饑荒、因嚴寒。這世界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場沉重的考驗。
這種考驗甚至消解了神明對他們的影響。
在整場演說中,西列斯注意到,“神明”這兩個字反而是不怎麽被提及的。
神明的力量、神明的威嚴,對於米德爾頓人來說,已經融入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融入了他們無比崇拜的“海洋”之中。神明即世界,世界即苦難。
在這裏,高高在上的神明仿佛也已經成為了米德爾頓人意誌的一部分,共同鑄就了這個國度的靈魂底色。
看得出來,米德爾頓的文化與觀念給康斯特的教授們帶去了些許的衝擊。
在康斯特,神明是神明,世界是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仿佛與神明、與那些更為宏偉的力量無關。
但是在米德爾頓,情況卻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米德爾頓人的確不怎麽將“神明”兩個字掛在嘴邊,但是,他們的思想卻被神明徹底禁錮。
上午的演說結束之後,他們便一同去貝休恩大學的食堂吃飯。幾名教授都十分熱切地交談著,西列斯也不例外,即便他們不得不在翻譯的幫助下才可以進行談話。
總之,這樣談話的節奏顯得十分緩慢,但是也恰好可以讓他們進行充分的思考。
當然,談話之餘,西列斯也沒忘記觀察一下餐盤的問題。不過,不知道是否是換了一批盤子,還是因為他們現在是在普通的食堂裏吃飯,中午的餐盤並沒有什麽問題。
下午就輪到了來自康斯特的教授們講解自己專業知識的時間。相比之下,康斯特的文化觀念給米德爾頓人帶來了更多的困惑與不解。
他們似乎無法理解,為什麽在康斯特,世俗文化的發展會如此昌盛,甚至於人們已經完全擺脫了神明的影響,創造出了獨屬於人類本身的文化藝術。
西列斯是最後一個站上講台的,而他講解的內容自然也就是沉默紀文學——沉默紀的康斯特文學,準確來說。
神聖文本與世俗文本此消彼長,這件事情給米德爾頓的教授們帶去了激烈的衝擊。
有一位教授站了起來,大聲提問。翻譯解釋說:“他在問,為什麽在康斯特,人與神可以分得這麽清楚。”
場麵一時間稍微有些混亂,因為這位教授打斷了西列斯的話語,這顯得不怎麽禮貌。不過,除卻康斯特人皺起了眉,米德爾頓人反而都展現出了相似的態度。
他們期待著西列斯的答案。
西列斯斟酌了片刻。他感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康斯特和米德爾頓這兩個國家的不同曆史。
康斯特建立在沉默紀與霧中紀之交,從那個時候開始,神明就已經逐漸退出了世界曆史的舞台。康斯特的建立是全然由康斯特的人民完成的。
而米德爾頓卻恰恰相反。米德爾頓從沉默紀延續至今,在某種程度上親曆了神明隕落的過程;同時,這個國度距離福利甌海這麽近,根本難以擺脫神明的影響。
沉默紀。這個紀元幾乎決定了這個世界如今的模樣。
不過,以西列斯的立場而言,他其實也很難認可米德爾頓如今的這種情況。他想到之前加勒特的說法,在三十多年前,因為伊諾克·吉爾古德的瘋狂表現,所以金斯萊的人們甚至想要將其斬首。
那是金斯萊。在米德爾頓,金斯萊已經是十分富裕繁榮的城市。可那兒的居民們仍舊有著一種自欺欺人的蒙昧。
西列斯不想以太過於居高臨下的姿態來審視米德爾頓的現狀。他知道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在這個仍舊存在神明的世界,人們需要足夠漫長的時間來習慣神明的退場。
於是,他最後隻是說:“或許,人和神從一開始就是分開的。”
他迎來了米德爾頓人迷茫的目光。
西列斯頓了頓,便說:“我是一名文學史專業的學者,我也不太了解其他的專業領域。總之,就文學這個專業而言,關於人與神的關係……我認為,許多人從一開始就忽略了一個問題。”
人們都沉默地望著他。
西列斯說:“我曾經聽聞一些人認為,神決定了人的文學。可實際上,一種文學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文字。是神發明了文字嗎?不,是人發明了文字。
“所以,人發明了文字,人想要表達自己的觀念、想法,所以用這樣的文字去創造文學故事。神明未曾參與這個過程。
“而文學領域隻是人類文明中的一個微小的維度,還有更多更多的領域、成就,從未有神明的參與。那屬於人類。
“所以,各位現在正好奇著,為什麽康斯特會將人與神分得這麽清楚。而我的迴答則是,人與神從一開始就分開的。”
他的語氣顯得平靜而沉穩。而在場所有人卻仿佛都情不自禁地屏住了唿吸。他們都靜默地望著講台上那個男人,仿佛頭暈目眩一般,甚至目瞪口呆。
沒人想到西列斯會以這樣的方式迴答那個問題。那顯得……那甚至顯得有些傲慢,仿佛在這個平平無奇的下午,這個名為西列斯·諾埃爾的男人正挑戰著神明的話語權。
一些人甚至偷偷看了看同樣在場的往日教會的成員們。不過後者反而麵不改色,毫無驚訝之意。這種表現也同樣令一些人感到驚訝了。
西列斯沉默了一會兒,確認沒有人想繼續討論這個話題,便自顧自將原先的講述內容繼續下去。
當他從講台上下來,迴到座位上,坐在他旁邊的洛倫佐悄悄地給他使了個眼神,像是頗為敬佩的樣子。
西列斯一怔,隨後失笑。
他們沒有在這個時候多交談什麽,不過等所有人的分享內容都結束了之後,他們前往貝休恩大學食堂的路上,洛倫佐就感歎著說:“你真是太大膽了,西列斯。”
“是嗎?”西列斯說。
“你沒注意到那些米德爾頓人的表情嗎?他們看起來都傻了,完全沒想到有人徹底否定了神明對人類的意義。”洛倫佐說。
西列斯緩慢地點了點頭,他說:“注意到了。不過,我也仍舊堅持這樣的觀點。”
“並不是你的觀點有什麽錯。”洛倫佐說,“隻是這地方……你知道的,這是米德爾頓,而不是康斯特。即便在拉米法城,也有一些老頭子堅持神明的權威呢。”
“但這個世界總歸是一直朝前發展的。”西列斯說,“並且需要這樣的發展。”
洛倫佐點了點頭。
他們不再談論這個話題。
西列斯則想,隻不過,這世界的發展也是坎坷的,就好像總有一些舊神追隨者會在某些時候跳出來,向世界宣告,他們仍舊存在。
西列斯不禁在心中歎了一口氣。
這一天的行程算是結束了。晚上吃飯的時候,貝拉教授宣布了第二天的日程。他們明天上午將會有半天的休息時間,可以自由安排,而下午則會繼續來到貝休恩大學進行學者訪問的工作。
這算是一個好消息,對於許多教授而言都是這樣。他們經曆了一天豐富的信息衝擊,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迴複和仔細思考。
而對於西列斯來說……
在吃過晚飯之後,班揚特地找到西列斯,對他說:“伊麗莎白主教那邊似乎查到了一些關於陶瓷材料的信息,我們明天上午可以去和她談談。”
西列斯微微一怔,然後便點了點頭。
他想,即便在異國他鄉,也不可能享受到真正的假期。這種感覺真令人沮喪。
不過他也的確十分好奇伊麗莎白那邊查到了什麽消息。明天晚上他會在深海夢境中與加勒特見麵,或許兩邊的消息整合起來,他們就能得到一些不錯的收獲。
隨後,班揚又說:“我們剛剛用【舊神的陰影】測試了精神汙染的程度。在吃過晚上這頓飯之後,調查員那邊的精神汙染都有所增長。並不是很多,但的確有一些。”
西列斯不由得皺了皺眉。盡管餐盤附帶的汙染不是很多,但是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也令人感到憂慮,特別是,他們現在發現了這種汙染的存在,但是或許貝休恩人反而不知道。
他不禁歎了一口氣,便說:“這是一個問題。明天我們也可以問問主教女士,是否有解決這些餐盤的辦法。”
班揚點了點頭,不過他也說:“感謝您發明的‘複現自我’的儀式,這讓我們能夠保證自己的精神狀態了。”
西列斯微微笑了笑,隻是說:“能提供幫助就再好不過。”
“您總是這麽謙虛。”班揚不禁說,“事實上,您已經為這個世界提供了許多幫助。”
西列斯想了一會兒,最後也隻是莞爾,他說:“我隻是盡己所能。”
第二天上午,他們一起前往了貝休恩的往日教會教堂。
依舊隻有伊麗莎白在等待他們。
切斯特醫生也跟了過來。他打算這一天的中午就和伊麗莎白一起吃頓飯,因為第二天他們就將離開貝休恩了。
伊麗莎白的表情比上一次他們見到她的時候更為嚴肅。她在望見切斯特的時候稍微露出了些許笑意,隨後就轉而談及正事。
“那些餐盤……”伊麗莎白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我在經銷商的名單裏,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是誰?”班揚問。
伊麗莎白沉默了一會兒。
他們正在伊麗莎白的辦公室裏。窗外,陰雲密布,仿佛正有一場風暴將要襲來,又仿佛,這隻是冬日離開前最後的掙紮。
“……在我調查我姐姐失蹤的事情的時候,我曾經想要出海,尋找那個孤島的位置。”伊麗莎白說,“也就是,伊諾克·吉爾古德曾經去過的那個孤島。
“哦,你們可能不知道,當時這名水手與其他人一同出海。他最後獨自一個人迴來了,在他還清醒、沒那麽瘋狂的時候,人們還可以與他溝通,就從他那邊得到了一些相關信息。
“他說他們流落到了一個孤島上,遇到了一些不怎麽友好的原住民。總之,他對那段經曆的講述一直都含含糊糊的,不願意說清楚。但他們的確有了這樣的經曆。
“當時他們沒調查出來什麽東西……我也說不好。總之,在我翻閱那些卷宗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能夠出海調查一次就好了。
“畢竟,我也是米德爾頓的居民,我也曾經出海遙望世界的盡頭。我這麽想著,同時,我當時還是個年輕氣盛的女孩,所以,我真的想這麽做了。”
“……但是?”班揚猶豫著問。
他似乎也意識到,這就是之前伊麗莎白沒有坦誠的那一部分內容。因為這部分內容,伊麗莎白才會如此堅決地製止他們調查孤島上的舊神追隨者。
伊麗莎白說:“我被人警告了。我被要求,不要在涉及那方麵的調查,同時,我也不再被允許出海。”
他們都不由得目瞪口呆。因為,伊麗莎白已經是往日教會的大主教了,什麽人能對她提出這樣的要求?
伊麗莎白沒有仔細說這部分的事情,她似乎不太想仔細提及。她轉而說:“總之,我之所以說到這件事情,是因為我當時的確產生過這種想法,然後碰了壁。
“至於我剛才所說的,那些經銷商裏熟悉的名字……”
伊麗莎白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就是當時警告我的‘某人’。我不太好告訴你們他的名字,總之,他是米德爾頓的大人物……不僅僅是貝休恩,而是,米德爾頓。”
他們都皺起了眉。
班揚低聲說:“這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這意味著,那很有可能是有人刻意在做這件事情——刻意在暗中推動餐盤的販賣,刻意造成這樣的精神汙染,甚至是刻意讓這些精神汙染成為貝休恩某些高層人士的夢魘。
況且,這事兒還與三十多年前的事情扯上了關係。西列斯心想。
他在心中仔細整理了一下整件事情的經過。
三十多年前,一批人——包括商人、民俗學者、藝術家——雇傭了金斯萊的一個船隊,共同出海。他們目的是探索福利甌海以及海上的孤島。
根據西列斯之前從加勒特那裏問到的一些信息,像這樣的雇傭,船隊們必定會航行在更加安全、可靠的航道上,而不是危險未知的航線。
不過,他們不幸地遇上了一場極大的風暴,並且因此流落到了一個孤島上。他們與孤島上的原住民起了衝突,不得已逃迴船隻。最後,隻剩下伊諾克·吉爾古德一個人活了下來。
他迴到金斯萊,帶著一個泥碗——這個泥碗的來源也是頗為神秘的,一些人說那是伊諾克從海裏撈起來的,而從他們的經曆中來看,這也有可能是伊諾克從孤島上帶出來的。
總之,那段經曆讓伊諾克陷入了瘋狂之中,很快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最後,來自米德爾頓更高層的調查員們將他帶往了貝休恩,此後他生死未知。
而在貝休恩,這件事情頗為引發了一些轟動。當時的往日教會大主教約瑟芬·霍西爾也注意到這一次的事件。她似乎調查出了一些重要信息,甚至想要通知往日教會其他的教區。
但是在她出發之前,一批神秘人突然在貝休恩現身,他們想要討迴那個東西——那個泥碗。而約瑟芬很有可能就是帶著那個泥碗然後踏上了逃命之旅。
出於某個不知名的原因,約瑟芬並沒有如同預期的那樣,將這些信息告知其他教區。相反,她隱姓埋名,在康斯特生下了一個孩子——說起來,切斯特醫生的父親會是誰?
這個念頭在西列斯的腦中一閃而逝,他很快跳過這個問題,繼續思考米德爾頓這邊的情況。
三十多年之前,在約瑟芬·霍西爾離開的時候,她決定讓自己的妹妹,伊麗莎白·霍西爾成為往日教會在米德爾頓的新任大主教。
而同樣是在三十多年前,一批商人發現了位於海上孤島的某種神奇泥土。這種泥土可以用來製作十分堅固、耐用的陶瓷製品。商人花費了一段時間進行工藝的改良。
時間流逝,逐漸成長起來的伊麗莎白也意識到姐姐的失蹤藏有某種秘密。於是,她翻閱卷宗,並且打算出海尋找那個傳聞中的孤島。
但是,她卻被人警告了。那警告可能相當嚴重,給伊麗莎白留下了一定的心理陰影,這才讓她在班揚到來的時候,堅決阻止往日教會對於那些舊神追隨者——對於海洋的調查。
而現在,當她被告知,那些陶瓷製品中存在精神汙染,並且在調查了相關的銷售渠道之後,她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幕後黑手,很有可能與多年之前她姐姐的失蹤有著直接的關聯。
西列斯思索了一會兒,他想,一個此前他未能意識到的問題就是,這段往事中兩次提及的“孤島”,是否就是同一座?
伊諾克·吉爾古德與他的同伴們流落的孤島;以及,那奇怪的泥土所在的孤島。
即便不是同一座,它們是否擁有著類似的功能?也就意味著,它們都是“陰影”的信徒的所在地?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了許多事情。
……無論如何,米德爾頓也是一個並非表麵上那麽簡單的國度。這裏同樣暗流湧動,有心懷叵測的人在暗中蠢蠢欲動。
“要解決這些餐盤也好辦。”伊麗莎白說,“找個人演一場戲,說自己因為吃了這餐盤裝的東西而不舒服,甚至做出一副神經兮兮的瘋狂模樣,那麽隔天,貝休恩就必定滿是流言蜚語。”
這辦法讓其餘人都有點發怔。
切斯特以一種全新的目光望著自己的伊麗莎白阿姨,好像在這時候才突然意識到,伊麗莎白為何在年幼的時候被家人認為是十分頑劣的。
伊麗莎白說完那句話,然後也望向他們。沉默持續了一會兒,然後伊麗莎白突然笑了起來。她輕柔地說:“我感到氣氛不怎麽樣,所以開個玩笑。”
班揚無奈地說:“伊麗莎白主教……”
伊麗莎白便輕輕咳了一聲,轉而說:“總之,你們不適合參與進這件事情。你們是外來者,如果你們來說那些陶瓷有問題的話,那說不定米德爾頓人會以為你們在傳播什麽謠言。
“我會私下裏通知一些教眾,讓他們去慢慢傳遞這個消息。我也會聯係一些米德爾頓的高層人士,詢問他們的想法。
“一些部落不可能坐視這種東西流行到他們那邊,讓這些部落的首領或者領袖參與到這件事情裏麵,說不定能更快地得到一些好的結果。”
西列斯有些意外地問:“而貝休恩反而……?”
“是的,貝休恩反而沒人真的來管這事兒。”伊麗莎白說,“貝休恩在名義上是米德爾頓的首都,但這裏可能……有一些混亂。”
西列斯點了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了過來。他在心中歎了一口氣。
伊麗莎白又說:“不管怎麽說,諾埃爾先生……諾埃爾教授,您那個‘複現自我’的儀式,能給我們提供不小的幫助。”
西列斯微微笑了一下,說:“能起到作用就好。”
情況和相關的處理辦法差不多確定下來,班揚遲疑了一下,便說:“這樣一來,我們是否更加不可能調查福利甌海的問題了?”
“我不建議你們這麽做。”伊麗莎白仍舊堅持自己的想法,“米德爾頓是個排外的地方,連我都曾經受到過警告,更不必說你們了。
“……當然,我知道有一些米德爾頓人,他們與米德爾頓的風氣格格不入,他們也懷疑米德爾頓這種對於海洋的信仰。如果你們幸運地找到了這種人,那麽,你們可以請他們來進行調查。
“我想,在過去這麽多年裏,那群幕後黑手的行徑造成的受害者,恐怕為數不少。他們有足夠的理由和毅力去調查這些事情,隻是需要一個……一個提示,告訴他們,這事兒存在一個幕後黑手。”
班揚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西列斯則心中一動。他想到了加勒特。作為伊諾克·吉爾古德的兒子,他天生有立場,同時似乎也有意,將一切調查清楚。
於是,在這一天晚上,當幽靈先生再一次進入加勒特·吉爾古德的夢境中的時候,他便與加勒特提及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