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天後,小喬坐的那輛馬車晃晃悠悠地碾過青石路麵,出信都取道北上,朝著漁陽而去。
這一路很順利,沒再發生任何的意外。
半個月後,一行人抵達了漁陽郡。
漁陽城池西北有山,曰漁山,城在山南,故名漁陽。古又名無終邑。因東北方向去百裏,有一座名為無終的古城,城池雖小,三麵環山,冬日不像別的地方那樣風幹酷寒,住在其間,如處江南。魏家在無終城裏修有一座別苑,徐夫人去年冬天就住在那裏,如今還沒迴到漁陽。
漁陽自古又是兵戍之地。幾百年前,燕築長城抵禦匈奴,城牆便從漁陽之側而過。
魏家從魏劭的祖父時代開始,為堅固北防,震懾匈奴,將州治從範陽遷到了更靠北的漁陽,幾代下來,城防不斷加固,到了魏劭這一代,勢力正當強盛的伊邪莫單於王也輕易不敢再與魏劭軍隊起正麵衝突。從前曾屢遭匈奴騎兵荼毒的白檀、上穀一帶,如今也已多年沒有大的戰事,百姓重新聚居,人口也漸漸得以繁衍。
小喬抵達的那一天,春陽明媚。馬車接近城門口時,她好奇地探頭到車窗外看了一眼。看到遠處的前方,若洗的碧空之下,城牆高聳摧雲,猶如兩條磅礴的巨大黑龍,伏地沿著東西蜿蜒而去,一眼看不到盡頭。漸漸近了,看清城牆整體全部是用青黑色將近三尺來高的巨大石塊整塊堆築而成,堅固若長城之態。城門之上的城樓,也不是她尋常見慣的牌樓樣式,而是猶如碉堡的一個巨大方正塔樓。沿著城牆,這種塔樓每隔數十丈就有一個,隻比城門上的略小些而已。塔樓四角旌旗飄展,上有甲衣士兵執戈瞭望,長戈上的刀頭在陽光的照射之下,閃動著刺目的金屬光芒。
君侯迴城的消息,方才經由探哨帶到了城內。城門立刻大開,大隊身著盔甲的軍士列隊從城內湧出,分列道路兩側,留在漁陽戍守的副將李典、張儉等十數人騎馬奔出城池迎接。魏劭與部將略寒暄,便率眾入城。一路所過,軍士齊行軍禮,高唿“君侯歸”,聲若沉雷,撼人耳鼓。進入城池後,百姓聞訊,也紛紛奔出家門夾道歡迎,一路過去,最後抵達了位於城北正中的使君府邸。
魏劭迴城的具體日子,事先並沒有傳訊到家,所以他的母親朱夫人並不知道,今天人也恰好不在家。管事說,朱夫人兩天前帶著鄭姝去了漁山上的巫祝廟,現在還在廟裏。他已派人去通知了,想必很快就迴。
朱夫人篤信巫祝,最近幾年更是沉迷,和神廟裏的巫司相交頻繁,從前常將她請到家中,供奉宛若神人。被魏劭遇到過兩次,見兒子不喜,這才少來家中,改成自己去往巫廟。魏劭雖厭,但見母親屢勸不聽,自己又忙於軍務,終年少在家,也是鞭長莫及,無奈睜一隻眼閉一眼由她去。剛進家門,聽到母親又去了巫廟,略皺了皺眉,隨即吩咐管事,將女君送到後宅安置。
第20章 同居
魏家這座宅第,既有北方世家大族宅宇慣有的宏闊,又秉承列侯建製。大門三間一啟,上覆歇山頂,下為巨石基座,梁枋上飾以夔龍彩繪,門前左右各列一對半人身高的青銅怒獅。前堂宏大,後宅各處居所也以院牆井然分隔,中間連以庭院,整體布局明朗而開闊。
魏家地位最高的人,無疑是這會兒還在無終居住著的徐夫人。徐夫人的居於正中北,如今空著。魏劭母親朱氏居於東,小喬被安置在了相對的西屋。
西屋名為“屋”,實則是個不小的獨立院舍,過兩道門,經過重庭和左右廂房,最後才到了最私密的寢屋,耳房天井,無不齊備。
西屋裏有婢仆十來人,齊齊到門外跪迎小喬,口裏唿她女君。
雖然這次迴來並沒事先知照,但屋裏屋外無不幹幹淨淨,寢屋內更是纖塵不染。
往後,小喬就要長居在這裏了。
春娘和侍女歸置行裝時,小喬留意到房裏留有男人的幾套衣物以及一些日常用具。
看起來魏劭從前在家,平常也是住在這房裏的。
在信都時,當著鍾媼的麵,魏劭就和自己公然分居,沒有半點想要遮掩的意思,可見他根本不在意家人如何看待兩人的夫婦關係。再加上他對自己一貫的輕慢,小喬推斷接下來,他應該也不會勉強和自己同居一室的。
這對於她這個新婚才不久的“女君”來說,自然是一種羞ru,等到明天,魏家上下奴仆想必就會在背後拿她當議論話題了。
三天後,小喬坐的那輛馬車晃晃悠悠地碾過青石路麵,出信都取道北上,朝著漁陽而去。
這一路很順利,沒再發生任何的意外。
半個月後,一行人抵達了漁陽郡。
漁陽城池西北有山,曰漁山,城在山南,故名漁陽。古又名無終邑。因東北方向去百裏,有一座名為無終的古城,城池雖小,三麵環山,冬日不像別的地方那樣風幹酷寒,住在其間,如處江南。魏家在無終城裏修有一座別苑,徐夫人去年冬天就住在那裏,如今還沒迴到漁陽。
漁陽自古又是兵戍之地。幾百年前,燕築長城抵禦匈奴,城牆便從漁陽之側而過。
魏家從魏劭的祖父時代開始,為堅固北防,震懾匈奴,將州治從範陽遷到了更靠北的漁陽,幾代下來,城防不斷加固,到了魏劭這一代,勢力正當強盛的伊邪莫單於王也輕易不敢再與魏劭軍隊起正麵衝突。從前曾屢遭匈奴騎兵荼毒的白檀、上穀一帶,如今也已多年沒有大的戰事,百姓重新聚居,人口也漸漸得以繁衍。
小喬抵達的那一天,春陽明媚。馬車接近城門口時,她好奇地探頭到車窗外看了一眼。看到遠處的前方,若洗的碧空之下,城牆高聳摧雲,猶如兩條磅礴的巨大黑龍,伏地沿著東西蜿蜒而去,一眼看不到盡頭。漸漸近了,看清城牆整體全部是用青黑色將近三尺來高的巨大石塊整塊堆築而成,堅固若長城之態。城門之上的城樓,也不是她尋常見慣的牌樓樣式,而是猶如碉堡的一個巨大方正塔樓。沿著城牆,這種塔樓每隔數十丈就有一個,隻比城門上的略小些而已。塔樓四角旌旗飄展,上有甲衣士兵執戈瞭望,長戈上的刀頭在陽光的照射之下,閃動著刺目的金屬光芒。
君侯迴城的消息,方才經由探哨帶到了城內。城門立刻大開,大隊身著盔甲的軍士列隊從城內湧出,分列道路兩側,留在漁陽戍守的副將李典、張儉等十數人騎馬奔出城池迎接。魏劭與部將略寒暄,便率眾入城。一路所過,軍士齊行軍禮,高唿“君侯歸”,聲若沉雷,撼人耳鼓。進入城池後,百姓聞訊,也紛紛奔出家門夾道歡迎,一路過去,最後抵達了位於城北正中的使君府邸。
魏劭迴城的具體日子,事先並沒有傳訊到家,所以他的母親朱夫人並不知道,今天人也恰好不在家。管事說,朱夫人兩天前帶著鄭姝去了漁山上的巫祝廟,現在還在廟裏。他已派人去通知了,想必很快就迴。
朱夫人篤信巫祝,最近幾年更是沉迷,和神廟裏的巫司相交頻繁,從前常將她請到家中,供奉宛若神人。被魏劭遇到過兩次,見兒子不喜,這才少來家中,改成自己去往巫廟。魏劭雖厭,但見母親屢勸不聽,自己又忙於軍務,終年少在家,也是鞭長莫及,無奈睜一隻眼閉一眼由她去。剛進家門,聽到母親又去了巫廟,略皺了皺眉,隨即吩咐管事,將女君送到後宅安置。
第20章 同居
魏家這座宅第,既有北方世家大族宅宇慣有的宏闊,又秉承列侯建製。大門三間一啟,上覆歇山頂,下為巨石基座,梁枋上飾以夔龍彩繪,門前左右各列一對半人身高的青銅怒獅。前堂宏大,後宅各處居所也以院牆井然分隔,中間連以庭院,整體布局明朗而開闊。
魏家地位最高的人,無疑是這會兒還在無終居住著的徐夫人。徐夫人的居於正中北,如今空著。魏劭母親朱氏居於東,小喬被安置在了相對的西屋。
西屋名為“屋”,實則是個不小的獨立院舍,過兩道門,經過重庭和左右廂房,最後才到了最私密的寢屋,耳房天井,無不齊備。
西屋裏有婢仆十來人,齊齊到門外跪迎小喬,口裏唿她女君。
雖然這次迴來並沒事先知照,但屋裏屋外無不幹幹淨淨,寢屋內更是纖塵不染。
往後,小喬就要長居在這裏了。
春娘和侍女歸置行裝時,小喬留意到房裏留有男人的幾套衣物以及一些日常用具。
看起來魏劭從前在家,平常也是住在這房裏的。
在信都時,當著鍾媼的麵,魏劭就和自己公然分居,沒有半點想要遮掩的意思,可見他根本不在意家人如何看待兩人的夫婦關係。再加上他對自己一貫的輕慢,小喬推斷接下來,他應該也不會勉強和自己同居一室的。
這對於她這個新婚才不久的“女君”來說,自然是一種羞ru,等到明天,魏家上下奴仆想必就會在背後拿她當議論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