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上觸覺柔軟,並不急躁,也無欲念,卻因其中化不開的憐惜在意而使人格外情動。濮陽向來都知,她們成婚之後,先生定然會是最溫柔細致的夫君,她會疼愛她,照顧她,為她遮風擋雨,與她柔情蜜意。她就是這樣一個人,有著無人可及的好。
新婚第一日,衛秀與濮陽便是補眠。
府中也無他人,她們想做什麽,便做什麽,誰都不會來指手畫腳。一覺睡到午後,困頓方消去一些。
廚下已備好了膳食等著公主與駙馬醒來。二人起身後,正可果腹。
濮陽似無多少食欲,雖一直陪著衛秀,待她擱箸之後方才一同停下,實際卻並未吃幾口。
衛秀見此,不由關切問道:“可是不合胃口?”
膳食俱是按著公主與駙馬的喜好烹製,香味四溢,色澤亦誘人,自不會不合胃口。濮陽衝她安撫一笑,道:“我不餓,隻是在想陛下為何驟然病情洶洶。”
聽是因這個,衛秀便安下心來,取過侍婢奉上的巾帕,拭過唇角,方與她道:“殿下不妨親去問陛下。”她猜與蕭德文有些相關,不過看皇帝醒來後還與蕭德文說話,恐怕也不曾怪他,如此,為蕭德文著想,皇帝怕不會將因何染病宣諸於口。但對妃妾,對諸王,對大臣不會說的事,對公主未必也守口如瓶。
濮陽也做此想,但她並未立即動身,而是走到衛秀身側,在她身旁坐下。
衛秀的目光在她身上,隨著她過來,一路看近。濮陽坐於她身畔,也不說話,隻是看著她。
衛秀也不說話,同樣看著她。
濮陽不禁一笑,溫言道:“此事且不急,先生還不曾說過這幾日如何安排。”
婚姻聯結兩姓之好,新婦嫁入他姓,按照習俗,婚後首日該是先拜見家人,走動夫家親戚,以示融入到這個家族中來了。
衛秀想了一想,道:“家中隻剩了我一個,並無需走動之處。殿下可有想要拜見的?”
說完這句,她自己便先怔住了。她沒想到,她會將家中境況與濮陽脫口而出。果真是太過鬆懈,竟忘了警醒。又思及已逝的親人,倘若父親母親泉下有知,得悉她娶了公主……衛秀心中一痛,及時地打住,不願深想下去。
濮陽隻以為她所言是指不曾將衛太師一家當親戚來待。她對衛氏做派也無多少好感,倒也沒說什麽。略加思忖,便道:“幾處王府、公主府可暫且推後,不妨先往外祖父府上。”
她指的是王丞相。
衛秀抬頭看向她,公主微含笑意的雙眸安撫了她心中不安。她彎了下唇角,道:“便依殿下。”
蕭家親戚雖多,值得走動的並無幾家,皇子們一向不親近,公主間倒有走動頻繁的,可輩分也好,分量也罷,皆排不上第一家。宗室之中,除卻如鄭王那般德高望重的長者,其他的也都寡淡得很。這便要歸功於早幾年前,皇帝因忌憚宗室坐大,而對親戚們做下的豐功偉績了。
如此一數,值得一去的,不過寥寥數家,其中最為要緊的,果然隻有丞相府。
第83章
才將將過午,還有半日辰光。在家中也無事,濮陽與衛秀便往書房寫帖子,衛秀執筆,濮陽為她研墨。
不過小字數列,片刻即成。衛秀放到一旁,晾了晾墨跡。紅色的名帖,邊角有芷蘭暗紋,不顯華貴,卻十分清雅。
待墨跡幹,衛秀遞與濮陽,濮陽接過,招了名內侍來,令他送去丞相府上。
內侍一走,濮陽便看著衛秀笑道:“先生入京不過兩年,對京中官宦人家的做派卻知之甚詳。”
衛秀擱筆的動作略微頓了下,一笑而已:“再是講究,也無外乎衣食住行四字。”
濮陽不過隨口一言,聽她如此解釋,也未深想。
二人便一同等著丞相府的迴應。
迴應很快便到。
今日並非休沐,相府男子俱都或赴衙或上學,留在府中的便隻女眷。迴帖用的便不是王丞相的名義,乃是老夫人親下。要她們不必等明早,今日便過來,家中早已準備好了,要設宴招待。
若說眾多親朋之中,最放心不下濮陽的,莫過於往老夫人了。老人家總以為駙馬體魄有缺,難為人依靠,十分擔憂濮陽婚後受苦。再兼之婚事是皇帝下詔,老人家連駙馬的麵都沒見過,便更是憂慮。丞相與她說過許多遍新婿人品端正,才華橫溢,長相亦甚出彩,略有不足不假,可到了公主這地位,府中多得是供以差遣的下人,需駙馬親力親為之事能有幾件?這不足也勉強算是補上了。
老夫人自也曉得其中道理,可沒見到人前,這顆心就是放不下來。現下拜帖一至,老夫人便片刻都不願等了。
新婚第一日,衛秀與濮陽便是補眠。
府中也無他人,她們想做什麽,便做什麽,誰都不會來指手畫腳。一覺睡到午後,困頓方消去一些。
廚下已備好了膳食等著公主與駙馬醒來。二人起身後,正可果腹。
濮陽似無多少食欲,雖一直陪著衛秀,待她擱箸之後方才一同停下,實際卻並未吃幾口。
衛秀見此,不由關切問道:“可是不合胃口?”
膳食俱是按著公主與駙馬的喜好烹製,香味四溢,色澤亦誘人,自不會不合胃口。濮陽衝她安撫一笑,道:“我不餓,隻是在想陛下為何驟然病情洶洶。”
聽是因這個,衛秀便安下心來,取過侍婢奉上的巾帕,拭過唇角,方與她道:“殿下不妨親去問陛下。”她猜與蕭德文有些相關,不過看皇帝醒來後還與蕭德文說話,恐怕也不曾怪他,如此,為蕭德文著想,皇帝怕不會將因何染病宣諸於口。但對妃妾,對諸王,對大臣不會說的事,對公主未必也守口如瓶。
濮陽也做此想,但她並未立即動身,而是走到衛秀身側,在她身旁坐下。
衛秀的目光在她身上,隨著她過來,一路看近。濮陽坐於她身畔,也不說話,隻是看著她。
衛秀也不說話,同樣看著她。
濮陽不禁一笑,溫言道:“此事且不急,先生還不曾說過這幾日如何安排。”
婚姻聯結兩姓之好,新婦嫁入他姓,按照習俗,婚後首日該是先拜見家人,走動夫家親戚,以示融入到這個家族中來了。
衛秀想了一想,道:“家中隻剩了我一個,並無需走動之處。殿下可有想要拜見的?”
說完這句,她自己便先怔住了。她沒想到,她會將家中境況與濮陽脫口而出。果真是太過鬆懈,竟忘了警醒。又思及已逝的親人,倘若父親母親泉下有知,得悉她娶了公主……衛秀心中一痛,及時地打住,不願深想下去。
濮陽隻以為她所言是指不曾將衛太師一家當親戚來待。她對衛氏做派也無多少好感,倒也沒說什麽。略加思忖,便道:“幾處王府、公主府可暫且推後,不妨先往外祖父府上。”
她指的是王丞相。
衛秀抬頭看向她,公主微含笑意的雙眸安撫了她心中不安。她彎了下唇角,道:“便依殿下。”
蕭家親戚雖多,值得走動的並無幾家,皇子們一向不親近,公主間倒有走動頻繁的,可輩分也好,分量也罷,皆排不上第一家。宗室之中,除卻如鄭王那般德高望重的長者,其他的也都寡淡得很。這便要歸功於早幾年前,皇帝因忌憚宗室坐大,而對親戚們做下的豐功偉績了。
如此一數,值得一去的,不過寥寥數家,其中最為要緊的,果然隻有丞相府。
第83章
才將將過午,還有半日辰光。在家中也無事,濮陽與衛秀便往書房寫帖子,衛秀執筆,濮陽為她研墨。
不過小字數列,片刻即成。衛秀放到一旁,晾了晾墨跡。紅色的名帖,邊角有芷蘭暗紋,不顯華貴,卻十分清雅。
待墨跡幹,衛秀遞與濮陽,濮陽接過,招了名內侍來,令他送去丞相府上。
內侍一走,濮陽便看著衛秀笑道:“先生入京不過兩年,對京中官宦人家的做派卻知之甚詳。”
衛秀擱筆的動作略微頓了下,一笑而已:“再是講究,也無外乎衣食住行四字。”
濮陽不過隨口一言,聽她如此解釋,也未深想。
二人便一同等著丞相府的迴應。
迴應很快便到。
今日並非休沐,相府男子俱都或赴衙或上學,留在府中的便隻女眷。迴帖用的便不是王丞相的名義,乃是老夫人親下。要她們不必等明早,今日便過來,家中早已準備好了,要設宴招待。
若說眾多親朋之中,最放心不下濮陽的,莫過於往老夫人了。老人家總以為駙馬體魄有缺,難為人依靠,十分擔憂濮陽婚後受苦。再兼之婚事是皇帝下詔,老人家連駙馬的麵都沒見過,便更是憂慮。丞相與她說過許多遍新婿人品端正,才華橫溢,長相亦甚出彩,略有不足不假,可到了公主這地位,府中多得是供以差遣的下人,需駙馬親力親為之事能有幾件?這不足也勉強算是補上了。
老夫人自也曉得其中道理,可沒見到人前,這顆心就是放不下來。現下拜帖一至,老夫人便片刻都不願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