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秀到他身前,輕笑了一下:“你是蕭氏最後一人,你死,我才能大仇得報。”
蕭德文掙紮著抬起頭來,滿臉狼狽,呆滯地看著衛秀,結結巴巴地重複:“大、大仇?”
“是,”衛秀冷漠道,“你蕭氏誅我仲氏滿門的仇。”
蕭德文呆呆地愣住了。濮陽卻感到一股刺骨的冷意,全身的血都像被凍住了一般。她看著衛秀的臉,想要從中尋找出說謊的破綻,然而,任憑她如何拚命找尋,都隻看衛秀從眼角到眉梢,每一寸都是冷漠與仇視。
蕭德文從怔愣中轉醒,他像溺者揪住了一根稻草,露出一個難看的笑,連聲說道:“我從未誅過仲氏,這朝中哪有什麽仲氏,衛卿,你一定是弄錯了。”
“不是你,是蕭懿。”衛秀像是打定了主意要讓他明明白白地送命,又或是此事悶在她心中太久,她不願再藏下去,“你可知洛陽城固若金湯,為何我短短一日,便能攻入城中?”她也不必蕭德文迴答,徑自說了下去,“是焦邕,他開的城門。他曾師從我父,隻是他那時尚未發跡,我父欲曆練他,未將仲氏的名頭借與他用,方不為外人所知。也幸得如此,他才幸免於難。”
“仲氏上下百餘口性命,加上護送我父入京的眾多將士,你看,當不當還?”衛秀從袖中取出一口劍,是魚腸劍,“我恨蕭氏入骨,你去後,我會將你曝屍荒野,蕭氏宗廟,也會焚毀,至於先帝,我會令人戮屍。”
蕭德文看著她拔劍出鞘,嚇得瑟瑟發抖,但這並未引起衛秀的同情,她依舊將劍貫穿了蕭德文的胸口。
蕭德文倒在地上,麵目扭曲地掙紮,但很快,他就掙紮不動了。衛秀漠然地看著他,在蕭德文咽氣的那一瞬間,她好似突然之間就蒼老了一般。
濮陽隻覺得冷到了骨子裏。
夢境很長,之後還有,她卻已無力再看下去。她想醒來,卻怎麽都掙脫不出,畫麵一幕幕在她眼前展現,逼迫著她去看,去知曉。
直到盡頭,直到她睜開眼,她發現自己已是淚流滿麵。
衛秀就在身邊,她白天才為她受了傷,她一直都如此溫柔,愛她,保護她,包容她,可為何,那夢中,她卻成了仲家的後人。
濮陽的眼淚一直在流,她明明沒有哭,眼淚卻偏生止不住。
衛秀還在睡,她一無所覺,濮陽抬手,想要撫摸衛秀的臉龐,她輕輕的,唯恐弄醒了她。她的臉龐是溫熱的,她的眉眼是柔和的,她是她最熟悉的阿秀,也是她在世上最親近的人。她沒有醒來,像是安心極了,即便她在她臉上輕撫也睡得安然。她是她的枕邊人,是她前後兩世唯一愛過的人。
可是她,究竟是為什麽,才接近她。
“阿秀……”濮陽低低喚她,才發現自己的聲音滿是哽咽,她連忙捂緊了嘴,怕驚醒了衛秀,怕她問她為何哭泣。
隔日就是登基大典。
一步步都有禮法章程,何處出發,何時奏樂,乃至先邁哪一隻腳,都有規定。時間緊迫,半點耽擱不得,但新君不知為何,趕在大典前召見王丞相,與宣德殿中,密談許久。
王丞相也是納悶,不知新君為何忽然問他仲氏的事。
隻是想她已是皇帝,且先帝已去,他又同情仲氏,便含糊著,將仲公因何罹難的事說了。
新君隻是聽了,她的神色是木然的,像是果然如此的認命,又好像為何如此的不甘。王丞相心有疑慮,也不好多問。
殿外禮樂奏響。
大典開始之後,站得靠前的大臣明顯看出新君有些心不在焉。眾臣都慌張起來,如此盛典,陛下卻不重視,誠非吉兆。隻是大典肅穆,無人敢出聲,亦無人敢將不安顯在臉上。
登基大典設在含元殿。皇帝在此登基,敬告天地,布告天下,接受百官朝拜。
一項項流程下來,大典結束之時,已近午時。
午時之後,新君下了第一道詔書,冊立駙馬衛秀為皇夫。
作者有話要說:你們期待已久的真相。
我發現濮陽登基以後不能叫她濮陽了,因為濮陽是封號。
還好我提前給她取了名字。第一章就出現過,她叫蕭紘。
第102章
新帝即位,宮中免不了忙碌。
濮陽平日所用之物要從公主府搬來, 其中公主規格的物是自然是不再用了,全部換成天子禦用之物。後宮也要清理, 幸好蕭德文還沒來得及立後納妃, 後宮中隻有一太後。濮陽也沒為難她,問過她的意思, 是要留在後宮, 亦或迴去燕王府,都隨她。總差不了她那一份用度便是了。
太後乍然喪子, 悲痛欲絕,想到今宮中已不是蕭德文做主, 也不願留在宮中了,隻等蕭德文喪事之後,就出宮去。
蕭德文掙紮著抬起頭來,滿臉狼狽,呆滯地看著衛秀,結結巴巴地重複:“大、大仇?”
“是,”衛秀冷漠道,“你蕭氏誅我仲氏滿門的仇。”
蕭德文呆呆地愣住了。濮陽卻感到一股刺骨的冷意,全身的血都像被凍住了一般。她看著衛秀的臉,想要從中尋找出說謊的破綻,然而,任憑她如何拚命找尋,都隻看衛秀從眼角到眉梢,每一寸都是冷漠與仇視。
蕭德文從怔愣中轉醒,他像溺者揪住了一根稻草,露出一個難看的笑,連聲說道:“我從未誅過仲氏,這朝中哪有什麽仲氏,衛卿,你一定是弄錯了。”
“不是你,是蕭懿。”衛秀像是打定了主意要讓他明明白白地送命,又或是此事悶在她心中太久,她不願再藏下去,“你可知洛陽城固若金湯,為何我短短一日,便能攻入城中?”她也不必蕭德文迴答,徑自說了下去,“是焦邕,他開的城門。他曾師從我父,隻是他那時尚未發跡,我父欲曆練他,未將仲氏的名頭借與他用,方不為外人所知。也幸得如此,他才幸免於難。”
“仲氏上下百餘口性命,加上護送我父入京的眾多將士,你看,當不當還?”衛秀從袖中取出一口劍,是魚腸劍,“我恨蕭氏入骨,你去後,我會將你曝屍荒野,蕭氏宗廟,也會焚毀,至於先帝,我會令人戮屍。”
蕭德文看著她拔劍出鞘,嚇得瑟瑟發抖,但這並未引起衛秀的同情,她依舊將劍貫穿了蕭德文的胸口。
蕭德文倒在地上,麵目扭曲地掙紮,但很快,他就掙紮不動了。衛秀漠然地看著他,在蕭德文咽氣的那一瞬間,她好似突然之間就蒼老了一般。
濮陽隻覺得冷到了骨子裏。
夢境很長,之後還有,她卻已無力再看下去。她想醒來,卻怎麽都掙脫不出,畫麵一幕幕在她眼前展現,逼迫著她去看,去知曉。
直到盡頭,直到她睜開眼,她發現自己已是淚流滿麵。
衛秀就在身邊,她白天才為她受了傷,她一直都如此溫柔,愛她,保護她,包容她,可為何,那夢中,她卻成了仲家的後人。
濮陽的眼淚一直在流,她明明沒有哭,眼淚卻偏生止不住。
衛秀還在睡,她一無所覺,濮陽抬手,想要撫摸衛秀的臉龐,她輕輕的,唯恐弄醒了她。她的臉龐是溫熱的,她的眉眼是柔和的,她是她最熟悉的阿秀,也是她在世上最親近的人。她沒有醒來,像是安心極了,即便她在她臉上輕撫也睡得安然。她是她的枕邊人,是她前後兩世唯一愛過的人。
可是她,究竟是為什麽,才接近她。
“阿秀……”濮陽低低喚她,才發現自己的聲音滿是哽咽,她連忙捂緊了嘴,怕驚醒了衛秀,怕她問她為何哭泣。
隔日就是登基大典。
一步步都有禮法章程,何處出發,何時奏樂,乃至先邁哪一隻腳,都有規定。時間緊迫,半點耽擱不得,但新君不知為何,趕在大典前召見王丞相,與宣德殿中,密談許久。
王丞相也是納悶,不知新君為何忽然問他仲氏的事。
隻是想她已是皇帝,且先帝已去,他又同情仲氏,便含糊著,將仲公因何罹難的事說了。
新君隻是聽了,她的神色是木然的,像是果然如此的認命,又好像為何如此的不甘。王丞相心有疑慮,也不好多問。
殿外禮樂奏響。
大典開始之後,站得靠前的大臣明顯看出新君有些心不在焉。眾臣都慌張起來,如此盛典,陛下卻不重視,誠非吉兆。隻是大典肅穆,無人敢出聲,亦無人敢將不安顯在臉上。
登基大典設在含元殿。皇帝在此登基,敬告天地,布告天下,接受百官朝拜。
一項項流程下來,大典結束之時,已近午時。
午時之後,新君下了第一道詔書,冊立駙馬衛秀為皇夫。
作者有話要說:你們期待已久的真相。
我發現濮陽登基以後不能叫她濮陽了,因為濮陽是封號。
還好我提前給她取了名字。第一章就出現過,她叫蕭紘。
第102章
新帝即位,宮中免不了忙碌。
濮陽平日所用之物要從公主府搬來, 其中公主規格的物是自然是不再用了,全部換成天子禦用之物。後宮也要清理, 幸好蕭德文還沒來得及立後納妃, 後宮中隻有一太後。濮陽也沒為難她,問過她的意思, 是要留在後宮, 亦或迴去燕王府,都隨她。總差不了她那一份用度便是了。
太後乍然喪子, 悲痛欲絕,想到今宮中已不是蕭德文做主, 也不願留在宮中了,隻等蕭德文喪事之後,就出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