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能治病的清汆丸子


    再後幾年,農村生活好點了,婚宴上有了我們那裏的一道地道的肉菜——“清汆丸子”。


    這道菜基本上是用八分瘦、兩分肥的豬肉做成的,加上蔥薑,要很多人輪流剁幾小時。千萬刀地慢慢剁到肉泥泛白,一直到粘刀的分寸才算是差不多了。要加上溫水稀釋,兌上雞蛋清、澱粉和各種調料,攪拌成很粘稠的肉糊糊後,在溫水裏團下去,等飄起來就鬆軟可口了,是道老少都喜愛的菜肴。


    家族裏的“族長們”,年齡大了不能來參加婚宴。主事的人就交待廚師專門給族長們各送一大碗熱氣騰騰的清汆丸子和幾個饅頭,族長們就歡喜不盡。每次給族長們用提籃送清汆丸子,大家都會搶著去。因為在送去的路上,可以偷偷從碗邊上拈兩三個丸子吃。


    每次的婚宴上,清汆丸子基本上都是作為壓軸菜上的,所以大家基本吃飽後,就緊握筷子,眼睛專門盯著這道菜。


    有一次,快到上這個菜的時候,同桌的一個叔叔慫恿另外一個哥哥:“大小,你去端點饃饃去。”那位哥也聽話,端著筐子就去旁邊的簍子裏撿饃饃。


    那位哥才轉身,清汆丸子就上來了。那位叔一使眼色,大家的勺子就“乒乒乓乓”地忙活起來。等那位哥撿饃饃迴來,連丸子湯都被孩子端過去搶去喝了。大家吃完這道菜,基本上也就等著散席,但那位哥還一本正經地坐著,慢慢吃著饃饃想清汆丸子呢!


    等大家起身要走的時候,那位哥才感覺不對,問同桌的人:“咋沒看見上丸子?”那位叔搶著說:“我們這桌沒有了,所以沒上。”


    那位哥低頭想了下,往其他桌子上踅摸了一圈,說:“不對,別的桌子上有,咋我們桌子上沒有?”看到別人偷偷笑,他才終於明白過來,說:“叔啊,你哄俺呢!哄著俺去端饃饃,先喊著他們吃了。俺要找你媳婦去告狀!”


    那位哥沒吃到清汆丸子,心有餘憤,還當真抽風似地去找那位叔的媳婦說理去了。


    不大會,那位脾氣暴躁的嬸,一路喊著進門了,進來就劈頭蓋臉地罵那位叔:“你吃飽了撐得啊!喊人家孩子去端饃饃,你卻帶頭吃了丸子。”


    看到因為沒吃到丸子居然真去家裏告狀,不但那位叔要急眼,連主人臉上也掛不住了,不願當著親朋好友為了這點事丟人。就拉著那位哥說:“為幾個丸子,還真去找人家媳婦告狀啊?我喊廚師給你盛一碗吃行不?”到了這個份上,那位哥臉也尷尬了,支吾了幾句,就灰溜溜地走了。


    這件事,成了附近的一個笑柄。


    因為清汆丸子確實好吃,我在長大點後,還專門跟鄰居的一個大爺學會了這道菜。為了琢磨這道菜,我還真是煞費了不少苦心,琢磨了很多年,才算是多少得到了一點精髓。


    在轉過一個千年後,當我在雲南做這道菜給朋友吃,朋友們驚呆了。說:“同樣的豬肉,咋會做出這味道!”之後,就是一片的筷子響和被燙著喉嚨的“嗚嗚”聲。五分鍾後,當我再炒好一盤菜迴來,看到一盆子清汆丸子基本上就隻剩下了一點湯。


    一次,去看一個朋友住院的奶奶。老人幾天都不想吃東西,說吃啥都沒胃口。後來,朋友請我做點清汆丸子給老人開胃。


    在忙活了半天後,丸子做出來了,灑上碧綠的香菜末和香油,趁熱倒在保溫杯裏,一路狂奔著送到醫院。才打開蓋子,丸子熱氣騰騰的香味就出來了。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就“吸溜”了下鼻子,問:“什麽東西這麽好味道。”朋友沒說話,在小碗裏盛了幾個丸子喂給老人品嚐。


    吃完第一個丸子後,老人渾濁的眼睛裏就開始熠熠放光。她也不讓喂了,自己支撐著接過碗來,幾口就吃完了小半碗,連湯都喝光了,問:“還有沒有?”


    看到老人吃東西了,朋友笑靨如花,說:“有是有,但你不能一次吃那麽多,晚上再吃吧。”老人執拗地說:“好孩子,再給奶奶吃幾個好不?難得奶奶想吃東西了。”等老人再吃了幾個,才舒服地躺下了,問:“你啥時候學會做這樣好吃的圓子?”


    朋友指向身後說:“是我朋友做的,這是地道的北方菜。”


    老人望向我,誠懇地說:“你還能給我再做一次吃不?”朋友支吾著:“大家都忙,不一定有時間做了。”老人的眼神立即迷蒙起來,我連忙說:“可以,可以,隻要你老人家喜歡吃,我再給你做。”


    事後,朋友說:“我奶奶的病不是看好的,是吃你的丸子吃好的。倒是說,你啥時候能給我再做一頓吃啊?”我說:“過年的時候吧。”朋友就“吧唧”了一下嘴:“真盼著抓緊過年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脊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秋時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秋時分並收藏中國脊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