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拔雞毛
小時候玩得東西少,除了有限的幾種小玩意,再有就是“跳房子”和“踢毽子”。
跳房子是北方很多孩子小時候都玩過的,在地上畫幾個格子,找個瓦片就可以玩了。但這個玩法,基本上是女孩子們更喜歡的。
後來若幹年後才知道,在遙遠的雲南,孩子們也會這樣玩。不過,在雲南不叫“跳房子”,而是叫“跳海排”,名字不同,但玩法是一樣的。
除了跳房子,還有踢毽子也是大家喜歡的。那時候,誰家要是殺了雞,尤其是公雞,雞尾巴上的羽毛基本上都被孩子們收集起來,留著做雞毛毽子。公雞的尾羽做毽子是最合適,五彩繽紛還輕盈靈巧,是孩子們最喜歡的。
有時候,孩子們也會趁街上沒人時,圍堵誰家的公雞。將那隻公雞攆得毛飛,最後還是逃不掉一群孩子的“魔爪”。抓住公雞後,你一根、我一根地搶拔公雞的尾羽。等鬆開那隻公雞的時候,公雞尾巴上就是光禿禿的了。那公雞不但失去了漂亮的尾羽,甚至連走路都不太穩當了,有點跌跌撞撞地往前栽跟鬥。
之後,孩子們捏著尾羽,就一哄而散了。倘若圍堵公雞時,被哪個大人撞見,吼一嗓子,一群孩子便如兔子般地被驚散。
找不到公雞尾羽時,孩子們就找一點毛線頭來,梳理好了,也可以做成蓬鬆的毽子。但是,雞毛毽子和毛線毽子容易脫落,孩子們玩不長久。有種能玩得長久的,是用綿羊毛做的毽子,很是耐用。
有次,正好是逢集的日子,幾個孩子聚在大伯父家,和老三在玩。忽然,有個孩子進來,喜滋滋地拿出一把綿羊毛來,說是縛毽子用的。大家問他哪裏來的羊毛?他指著外麵的街道上,“今天有牽著羊來趕集的,悄悄跟著在後麵走,兩下就能揪一把羊毛。況且,綿羊被揪了毛也不會叫喚,不會被發現的。”
幾個孩子也約著去外麵揪羊毛。
我出門後,看見一個牽著綿羊的老鄉過來,就悄悄跟在後麵。但才揪了一撮羊毛,就被老鄉發現了。他迴過頭來,吹著胡子說:“欠扁不是?”我被這一嚇,抓緊一溜煙地迴去了。
結果,那天其他的孩子都揪了一把羊毛迴來,隻有我無功而返。後來,還是大家給我添了一點羊毛,才算是縛好了一個羊毛毽子。
除了這些遊戲,男孩子最喜歡“舞槍弄棒”。但農村裏除了洋火做的槍外,其他“槍”是摸不到的。舞不了槍,就隻好“弄棒”,一些孩子經常各自拈著根一米多長的棒棒亂舞。稍微不注意,一棒棒就將哪個孩子的頭上敲起一個大包來。等這個孩子鼻涕口水地跑迴家去告狀,其他孩子早作鳥獸散了。
過年時,去莘縣看舅舅,舅舅安排我和三哥、四弟在一起住。我欣喜地發現:三哥和四弟的屋子裏,有很多健身用的刀槍。這下讓我開心得不得了,經常揮舞著刀槍和四弟在舅舅的小院子裏跑。媽媽怕我們傷到了,經常嗬斥我。為此,隻好偷偷地在屋裏比劃著玩,嘴裏還“哈哈”地亂喊著。
有次,爸爸幫我帶迴來一把用木片做的大刀,大刀上還刷上了紅漆,非常漂亮。據說,這是他們學校裏學生們玩的,給我帶來玩。我歡喜得不行,天天拖著那把大刀,在街上到處亂跑。
這把“大刀”,伴我度過了整個寂寞的童年。
拔雞毛
小時候玩得東西少,除了有限的幾種小玩意,再有就是“跳房子”和“踢毽子”。
跳房子是北方很多孩子小時候都玩過的,在地上畫幾個格子,找個瓦片就可以玩了。但這個玩法,基本上是女孩子們更喜歡的。
後來若幹年後才知道,在遙遠的雲南,孩子們也會這樣玩。不過,在雲南不叫“跳房子”,而是叫“跳海排”,名字不同,但玩法是一樣的。
除了跳房子,還有踢毽子也是大家喜歡的。那時候,誰家要是殺了雞,尤其是公雞,雞尾巴上的羽毛基本上都被孩子們收集起來,留著做雞毛毽子。公雞的尾羽做毽子是最合適,五彩繽紛還輕盈靈巧,是孩子們最喜歡的。
有時候,孩子們也會趁街上沒人時,圍堵誰家的公雞。將那隻公雞攆得毛飛,最後還是逃不掉一群孩子的“魔爪”。抓住公雞後,你一根、我一根地搶拔公雞的尾羽。等鬆開那隻公雞的時候,公雞尾巴上就是光禿禿的了。那公雞不但失去了漂亮的尾羽,甚至連走路都不太穩當了,有點跌跌撞撞地往前栽跟鬥。
之後,孩子們捏著尾羽,就一哄而散了。倘若圍堵公雞時,被哪個大人撞見,吼一嗓子,一群孩子便如兔子般地被驚散。
找不到公雞尾羽時,孩子們就找一點毛線頭來,梳理好了,也可以做成蓬鬆的毽子。但是,雞毛毽子和毛線毽子容易脫落,孩子們玩不長久。有種能玩得長久的,是用綿羊毛做的毽子,很是耐用。
有次,正好是逢集的日子,幾個孩子聚在大伯父家,和老三在玩。忽然,有個孩子進來,喜滋滋地拿出一把綿羊毛來,說是縛毽子用的。大家問他哪裏來的羊毛?他指著外麵的街道上,“今天有牽著羊來趕集的,悄悄跟著在後麵走,兩下就能揪一把羊毛。況且,綿羊被揪了毛也不會叫喚,不會被發現的。”
幾個孩子也約著去外麵揪羊毛。
我出門後,看見一個牽著綿羊的老鄉過來,就悄悄跟在後麵。但才揪了一撮羊毛,就被老鄉發現了。他迴過頭來,吹著胡子說:“欠扁不是?”我被這一嚇,抓緊一溜煙地迴去了。
結果,那天其他的孩子都揪了一把羊毛迴來,隻有我無功而返。後來,還是大家給我添了一點羊毛,才算是縛好了一個羊毛毽子。
除了這些遊戲,男孩子最喜歡“舞槍弄棒”。但農村裏除了洋火做的槍外,其他“槍”是摸不到的。舞不了槍,就隻好“弄棒”,一些孩子經常各自拈著根一米多長的棒棒亂舞。稍微不注意,一棒棒就將哪個孩子的頭上敲起一個大包來。等這個孩子鼻涕口水地跑迴家去告狀,其他孩子早作鳥獸散了。
過年時,去莘縣看舅舅,舅舅安排我和三哥、四弟在一起住。我欣喜地發現:三哥和四弟的屋子裏,有很多健身用的刀槍。這下讓我開心得不得了,經常揮舞著刀槍和四弟在舅舅的小院子裏跑。媽媽怕我們傷到了,經常嗬斥我。為此,隻好偷偷地在屋裏比劃著玩,嘴裏還“哈哈”地亂喊著。
有次,爸爸幫我帶迴來一把用木片做的大刀,大刀上還刷上了紅漆,非常漂亮。據說,這是他們學校裏學生們玩的,給我帶來玩。我歡喜得不行,天天拖著那把大刀,在街上到處亂跑。
這把“大刀”,伴我度過了整個寂寞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