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偷雞吃的黃鼠狼
那時候,每家的日子都過得緊緊巴巴的,家裏都沒值錢的東西,所以村狐社鼠也不多。
但是,偶爾,家裏養的雞鴨也會少兩隻。一旦家裏丟了雞鴨和一些鋤頭、鐵鍁這些小農具,各家的婦女都會爬到房頂上破口大罵,稱為罵街。
自家丟了東西,農村婦女也不是一律罵街,他們也會“勘查”一下自家的被盜現場。
那年頭,村裏的空房子和老房子有時候會住著黃鼠狼,我們稱為黃鼬。黃鼬是雞的克星,如果雞窩裏和院子裏有散落的雞毛和掙紮的痕跡,婦女們就知道自己的雞被黃鼬偷走了,一般不會去罵街了,隻好亡“雞”補牢,將雞窩弄得嚴實點。
黃鼠狼偷雞是有絕招的。
它們一般是鑽到雞窩裏,先趕出一隻老母雞來,之後一嘴叼住雞冠子,騎在母雞身上,用長長的尾巴抽打著母雞跑。即便上牆竄房,老母雞被黃鼠狼“挾持”著,也隻好乖乖地背著黃鼠狼,被它驅趕到空地上吃掉。
據說,被黃鼠狼“挾持”了的母雞,連叫都不會叫,就被“綁架”走了。不但是母雞,就連平時走路都“邁著四方步”的公雞,一旦被黃鼠狼盯上了,也是在劫難逃。
後來,鄰居的雞連續被黃鼠狼偷了幾隻,引起了公憤。
大家“偵查”了一陣,發現一所空房子裏有黃鼠狼,決定合力圍捕。
於是,老老少少地十多個人將老房子圍住了,年輕人破門而入,還真是發現了黃鼠狼。但是,黃鼠狼特別滑溜,在一群人的圍捕中雖然驚慌失措,但竄上跳下地想抓住它還真是不容易。
有幾次,幾個人都幾乎抓住它了,但是還是被它滑開了。後來,它被堵在屋角,實在是無路可逃了,一幫大人“嘿嘿”笑著,伸胳膊挽袖子地準備活捉了這個偷雞賊。
但是,當眾人的一片手才伸出來,那隻狡猾的黃鼠狼卻突然調轉身子,撅起屁股來,放了一個很臭的屁。黃鼠狼的屁不是一般的臭,沒幾個人能抵擋得住,這是它的救命絕器。當時,幾個捉它的人幾乎被熏暈了,爭相躲避。於是,那隻狡猾的黃鼠狼“刷”地從人縫裏鑽出來,躍起來往門外竄去。
黃鼠狼竄到門口的時候,遇見一個手快的年輕人,眼見是抓不住它了,抬腿就是一腳。這一腳踢得黃鼠狼怪叫著在空中翻了一串跟鬥,才狼狽不堪地跑掉。
這次圍捕,雖然沒抓住黃鼠狼,但也將那家夥嚇得不輕,之後再也不敢來附近偷雞了。
秋冬圍獵的時候,有的黃鼬也會被土槍打中。據說,黃鼬全身都是油,它的油對燙傷極有療效。有時候被燙到了,媽媽都是去我三叔家要點黃鼬的油來敷上,燙傷很快就好了。
後來幾年,村裏的雞都嫌雞窩裏太悶,天天爬到樹上去住。到晚上,一窩雞都擠在樹枝上,趕也趕不下來。時間長了,大家也就隨它們了。想著雞在樹上宿窩,怕是一般的毛賊更不好偷了。
但是,不久,家家宿在樹上的雞,還是有會少的時候,有時候還會一下少幾隻。被偷雞的那家婦女,心裏火燎燎地疼,就在街上罵,之後還不解氣,爬到房頂上繼續扯著嗓子罵。一邊罵,一邊使勁地跺腳,跺得屋頂上的土都“悉悉索索”地落下。男人就出去罵:“把屋頂都跺塌了,別嚎喪了,滾下來!”
其實,有時候雞被偷了,大家雖然沒有抓住小賊,但村裏也就那幾個村狐社鼠,大家猜也能猜出來是誰。隻是,捉賊拿贓,既然沒當場抓住,就不能指名道姓地罵,隻能繞著彎地罵。有時候,罵得露骨了,大家都笑,知道是在罵哪個小賊了。
有的婦女牙尖嘴利,不依不饒地會罵上幾天。罵得厲害了,到小賊招架不住的時候,晚上也會丟迴來兩隻雞。但一般的時候,隻要不被罵到祖宗十八代在地下不安穩和被罵急眼的份上,東西是不會迴來的。
但罵街歸罵街,大家也很奇怪:雞都宿在樹上,那麽高的樹枝上,咋還會被偷了?
後來幾年,還是一個小賊喝多了酒,自己將在樹上偷雞的“絕技”抖摟出來了:“樹高有啥,照樣想偷多少偷多少!”他搖晃著比畫:“偷樹上的雞要準備兩根竹竿,其中一根竹竿上還要綁一個兩三尺長的橫叉出來。還有,就是預備一條口袋。”
他炫耀,有一次,幾個村狐社鼠晚上喝酒沒菜肴了,就慫恿他去弄幾隻雞來。常偷雞的對附近社員的雞宿在那棵樹上,有幾隻雞心裏都很清楚,可謂“了如指掌”。
趁著酒興,他就拎著袋子和竹竿出去了。到了那家的樹下,他將兩根竹竿都舉起來,綁著橫叉的那根竹竿舉到雞趴著的樹枝那裏,用左手的一根竹竿去撥拉那隻雞。在晚上,雞什麽也看不見,被撥拉一下就往外靠一下;再撥拉一下,又往外挪動一點。
沒撥拉幾下,這隻雞就已經踩在了那根竹竿的橫叉上。小賊慢慢將手裏的竹竿放下來,一把抓住雞頭,用力一扭,那隻可憐的雞連一聲都沒叫出來,就去見雞姥姥和雞外公去了。之後,小賊將雞丟進袋子裏,繼續如法炮製。不一會,樹枝上的幾隻雞都鑽進小賊的袋子裏。
“有時候,我連續將幾隻雞都趕到橫叉上,放下來一起扭了脖子,丟到袋子裏……”小賊還沒炫耀完,被一個丟過雞的老人聽見了,上來就是一嘴巴,打得小賊轉了幾個圈,差點跌倒。還沒等他明白過來,屁股上又被老人踹了幾腳,他的酒勁才被嚇醒了一點。見勢不妙,一溜歪斜地跑走了。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經常偷雞的人,也有失手的時候。
六姨家的大哥,給我講過他們那裏一個偷雞賊的故事。
說是一幫狐朋狗友,在深冬的夜裏喝酒,也是喝到沒菜肴的時候,一個善於爬樹的半大孩子,便自告奮勇地要去偷隻雞來煮著吃。其他人說:“就你那熊樣,還敢去偷雞?能的你吧!”
那孩子大著舌頭,說:“人家說,要是有翅膀就能飛到天上去了。我啊,要不是兩個蛋蛋墜著,也早飛到天上去了。”一群人哄笑著:“好,天上你就別飛上去了,就飛到樹上,給我們弄隻雞下酒就行了。”“瞧好吧,你們!”
那孩子嘟囔著出去時,也已喝了不少酒,走路都在打晃。
來到鄰居家後,看到雞都趴在很高的樹枝上,他順著樹幹倒很麻溜地爬上去了。但到了高處,樹大招風,枝杈都在風中搖晃,晃得他的酒勁上來。他倒是偷了一隻雞,將雞揣在懷裏,隻是有點暈得厲害,就抓緊抱住樹幹,想醒下酒再下來。
高處不勝寒。這孩子在樹上待得時間越長,他的酒勁越是發作得厲害,楞是抱著樹枝不敢再動。
後來,這孩子凍得實在不行了,還暈得下不來,隻好扯著嗓子喊。被偷雞的那家人隱約聽見有人喊,就起來看了下,沒看見院子裏有人,又迴去睡了。
那孩子在樹上凍得瑟瑟發抖,隻好顫抖著嗓子繼續喊叫。
鄰居的人隻好再披著棉襖出來:“誰啊?”“是我,聽不出來聲音啊?”“聽是聽出聲音來了,但沒看見你啊,你在哪裏喊?”“我在你家樹上。”鄰居抬起頭來,這才看見他,問:“大晚上的,你跑到樹上幹啥去了?”“沒,沒幹啥!”“那行,沒幹啥是吧,我迴去繼續睡了,你在樹上呆著吧,有事等天亮了再說。”
這下,那孩子慌了,隻好承認是來偷雞,但下不來了。鄰居就一邊罵著,一邊找梯子來,到樹上把那倒黴孩子攙扶下來。
偷雞吃的黃鼠狼
那時候,每家的日子都過得緊緊巴巴的,家裏都沒值錢的東西,所以村狐社鼠也不多。
但是,偶爾,家裏養的雞鴨也會少兩隻。一旦家裏丟了雞鴨和一些鋤頭、鐵鍁這些小農具,各家的婦女都會爬到房頂上破口大罵,稱為罵街。
自家丟了東西,農村婦女也不是一律罵街,他們也會“勘查”一下自家的被盜現場。
那年頭,村裏的空房子和老房子有時候會住著黃鼠狼,我們稱為黃鼬。黃鼬是雞的克星,如果雞窩裏和院子裏有散落的雞毛和掙紮的痕跡,婦女們就知道自己的雞被黃鼬偷走了,一般不會去罵街了,隻好亡“雞”補牢,將雞窩弄得嚴實點。
黃鼠狼偷雞是有絕招的。
它們一般是鑽到雞窩裏,先趕出一隻老母雞來,之後一嘴叼住雞冠子,騎在母雞身上,用長長的尾巴抽打著母雞跑。即便上牆竄房,老母雞被黃鼠狼“挾持”著,也隻好乖乖地背著黃鼠狼,被它驅趕到空地上吃掉。
據說,被黃鼠狼“挾持”了的母雞,連叫都不會叫,就被“綁架”走了。不但是母雞,就連平時走路都“邁著四方步”的公雞,一旦被黃鼠狼盯上了,也是在劫難逃。
後來,鄰居的雞連續被黃鼠狼偷了幾隻,引起了公憤。
大家“偵查”了一陣,發現一所空房子裏有黃鼠狼,決定合力圍捕。
於是,老老少少地十多個人將老房子圍住了,年輕人破門而入,還真是發現了黃鼠狼。但是,黃鼠狼特別滑溜,在一群人的圍捕中雖然驚慌失措,但竄上跳下地想抓住它還真是不容易。
有幾次,幾個人都幾乎抓住它了,但是還是被它滑開了。後來,它被堵在屋角,實在是無路可逃了,一幫大人“嘿嘿”笑著,伸胳膊挽袖子地準備活捉了這個偷雞賊。
但是,當眾人的一片手才伸出來,那隻狡猾的黃鼠狼卻突然調轉身子,撅起屁股來,放了一個很臭的屁。黃鼠狼的屁不是一般的臭,沒幾個人能抵擋得住,這是它的救命絕器。當時,幾個捉它的人幾乎被熏暈了,爭相躲避。於是,那隻狡猾的黃鼠狼“刷”地從人縫裏鑽出來,躍起來往門外竄去。
黃鼠狼竄到門口的時候,遇見一個手快的年輕人,眼見是抓不住它了,抬腿就是一腳。這一腳踢得黃鼠狼怪叫著在空中翻了一串跟鬥,才狼狽不堪地跑掉。
這次圍捕,雖然沒抓住黃鼠狼,但也將那家夥嚇得不輕,之後再也不敢來附近偷雞了。
秋冬圍獵的時候,有的黃鼬也會被土槍打中。據說,黃鼬全身都是油,它的油對燙傷極有療效。有時候被燙到了,媽媽都是去我三叔家要點黃鼬的油來敷上,燙傷很快就好了。
後來幾年,村裏的雞都嫌雞窩裏太悶,天天爬到樹上去住。到晚上,一窩雞都擠在樹枝上,趕也趕不下來。時間長了,大家也就隨它們了。想著雞在樹上宿窩,怕是一般的毛賊更不好偷了。
但是,不久,家家宿在樹上的雞,還是有會少的時候,有時候還會一下少幾隻。被偷雞的那家婦女,心裏火燎燎地疼,就在街上罵,之後還不解氣,爬到房頂上繼續扯著嗓子罵。一邊罵,一邊使勁地跺腳,跺得屋頂上的土都“悉悉索索”地落下。男人就出去罵:“把屋頂都跺塌了,別嚎喪了,滾下來!”
其實,有時候雞被偷了,大家雖然沒有抓住小賊,但村裏也就那幾個村狐社鼠,大家猜也能猜出來是誰。隻是,捉賊拿贓,既然沒當場抓住,就不能指名道姓地罵,隻能繞著彎地罵。有時候,罵得露骨了,大家都笑,知道是在罵哪個小賊了。
有的婦女牙尖嘴利,不依不饒地會罵上幾天。罵得厲害了,到小賊招架不住的時候,晚上也會丟迴來兩隻雞。但一般的時候,隻要不被罵到祖宗十八代在地下不安穩和被罵急眼的份上,東西是不會迴來的。
但罵街歸罵街,大家也很奇怪:雞都宿在樹上,那麽高的樹枝上,咋還會被偷了?
後來幾年,還是一個小賊喝多了酒,自己將在樹上偷雞的“絕技”抖摟出來了:“樹高有啥,照樣想偷多少偷多少!”他搖晃著比畫:“偷樹上的雞要準備兩根竹竿,其中一根竹竿上還要綁一個兩三尺長的橫叉出來。還有,就是預備一條口袋。”
他炫耀,有一次,幾個村狐社鼠晚上喝酒沒菜肴了,就慫恿他去弄幾隻雞來。常偷雞的對附近社員的雞宿在那棵樹上,有幾隻雞心裏都很清楚,可謂“了如指掌”。
趁著酒興,他就拎著袋子和竹竿出去了。到了那家的樹下,他將兩根竹竿都舉起來,綁著橫叉的那根竹竿舉到雞趴著的樹枝那裏,用左手的一根竹竿去撥拉那隻雞。在晚上,雞什麽也看不見,被撥拉一下就往外靠一下;再撥拉一下,又往外挪動一點。
沒撥拉幾下,這隻雞就已經踩在了那根竹竿的橫叉上。小賊慢慢將手裏的竹竿放下來,一把抓住雞頭,用力一扭,那隻可憐的雞連一聲都沒叫出來,就去見雞姥姥和雞外公去了。之後,小賊將雞丟進袋子裏,繼續如法炮製。不一會,樹枝上的幾隻雞都鑽進小賊的袋子裏。
“有時候,我連續將幾隻雞都趕到橫叉上,放下來一起扭了脖子,丟到袋子裏……”小賊還沒炫耀完,被一個丟過雞的老人聽見了,上來就是一嘴巴,打得小賊轉了幾個圈,差點跌倒。還沒等他明白過來,屁股上又被老人踹了幾腳,他的酒勁才被嚇醒了一點。見勢不妙,一溜歪斜地跑走了。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經常偷雞的人,也有失手的時候。
六姨家的大哥,給我講過他們那裏一個偷雞賊的故事。
說是一幫狐朋狗友,在深冬的夜裏喝酒,也是喝到沒菜肴的時候,一個善於爬樹的半大孩子,便自告奮勇地要去偷隻雞來煮著吃。其他人說:“就你那熊樣,還敢去偷雞?能的你吧!”
那孩子大著舌頭,說:“人家說,要是有翅膀就能飛到天上去了。我啊,要不是兩個蛋蛋墜著,也早飛到天上去了。”一群人哄笑著:“好,天上你就別飛上去了,就飛到樹上,給我們弄隻雞下酒就行了。”“瞧好吧,你們!”
那孩子嘟囔著出去時,也已喝了不少酒,走路都在打晃。
來到鄰居家後,看到雞都趴在很高的樹枝上,他順著樹幹倒很麻溜地爬上去了。但到了高處,樹大招風,枝杈都在風中搖晃,晃得他的酒勁上來。他倒是偷了一隻雞,將雞揣在懷裏,隻是有點暈得厲害,就抓緊抱住樹幹,想醒下酒再下來。
高處不勝寒。這孩子在樹上待得時間越長,他的酒勁越是發作得厲害,楞是抱著樹枝不敢再動。
後來,這孩子凍得實在不行了,還暈得下不來,隻好扯著嗓子喊。被偷雞的那家人隱約聽見有人喊,就起來看了下,沒看見院子裏有人,又迴去睡了。
那孩子在樹上凍得瑟瑟發抖,隻好顫抖著嗓子繼續喊叫。
鄰居的人隻好再披著棉襖出來:“誰啊?”“是我,聽不出來聲音啊?”“聽是聽出聲音來了,但沒看見你啊,你在哪裏喊?”“我在你家樹上。”鄰居抬起頭來,這才看見他,問:“大晚上的,你跑到樹上幹啥去了?”“沒,沒幹啥!”“那行,沒幹啥是吧,我迴去繼續睡了,你在樹上呆著吧,有事等天亮了再說。”
這下,那孩子慌了,隻好承認是來偷雞,但下不來了。鄰居就一邊罵著,一邊找梯子來,到樹上把那倒黴孩子攙扶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