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村裏的野孩子


    那年頭,雖然生活困難,家家的孩子多,還嗷嗷待哺,但各家的父母都是盡心撫養著。“小雞不尿泡——自有門道”,各家東扒西刨的,倒也勉強衣食有著落。但也有家裏女孩子多了,還想要個男孩的,會將女孩送人去撫養。


    除此之外,也有特殊的個案。


    南街有個鐵匠鋪,在路邊搭建了兩件簡易房子,裏麵擺著鐵器和爐子。老板張鐵匠是附近村裏的人,個子瘦高瘦高的,手藝很好。誰家需要打造個鐵器什麽的,都去找他,價格還便宜。


    小的時候,爸爸還帶我去過鐵匠鋪幾次,要麽是買點現成的東西,要麽就是請張鐵匠給臨時加工。張鐵匠話不多,經常光著膀子,他的二兒子和他一樣瘦高,負責給他打下手。父子倆配合得很默契,做起鐵器來,“叮叮當當”倒是也快。


    但是,張鐵匠也有一塊心病,就是他的大兒子。常言說“打鐵需得自身硬”,張鐵匠的大兒子長得倒是比他爹還壯實,但就是有點傻,讓張鐵匠頭疼不已。


    這個孩子經常不穿衣服到處跑,十幾歲的小夥子了還赤裸裸地到處溜達,很是遭人厭煩。即使是冬天,也是赤身裸體。據說,給他的衣服都都被他撕碎了丟在一邊。


    這孩子還不吃熟食,就喜歡吃生的東西。


    我們村每五天逢一次集,肉市就在鐵匠鋪不遠。那孩子就披著一個髒兮兮的破圍巾,在肉架子下撿砍下來的骨頭渣子吃。那時候,賣肉的都是將豬肉解剖得一條條地掛在架子上賣,想挑那塊肉,一刀就劃下來了。有時候,賣肉的看不過去,給他個饅頭什麽的,他還不吃,就專門啃生骨頭。


    每次聽說或看見那孩子又在肉架子下麵溜達了,張鐵匠都是又氣又羞,經常拎著一根鐵棍子過來,捉住那孩子就是暴打一頓。他是打鐵的出身,下手又重,經常打得那孩子慘叫。倒是其他人看不下去了,說:“孩子有毛病,你打他也改不了。”一邊勸說著,一邊拉開了,那孩子就一溜煙地又跑到肉架子那裏盯著了。


    那孩子挨張鐵匠打得次數多了,也學聰明了。每次在肉架子下麵溜達或者蜷縮在邊上等著的時候,眼睛都“咕嚕咕嚕”地盯著鐵匠鋪的方向。隻要看見他爹氣哼哼地過來,連忙撒丫子就跑。別看他光著腳,還真是不怕穿鞋的,到處躲藏,還不怕紮腳,張鐵匠很多時候還真是追不上他。


    有時候,街上的幾隻狗也會去肉架子那裏,等著砍下來的碎肉末和骨頭渣子。那孩子看見狗和他搶吃的,就兇狠起來,經常趕得那幾隻狗夾著尾巴逃開。每次在肉架子下麵等著,和狗幹仗就成了他的快樂。有時候,會有一群狗和他搶食,他裸體大戰群狗,每次都打得那群狗慘叫著跑走。


    有時候,看他可憐,賣肉的就剔出點帶著肉的骨頭給他。他抱著就跑了,然後躲在沒人的地方,可勁地啃那骨頭。有時候看他啃骨頭時,兩排森森的白牙,“哢嚓哢嚓”地將骨頭渣子都嚼碎了吞下去,往往看得人頭皮發麻。


    除此之外,他倒是不招惹其他孩子,街上別的孩子看見他的樣子也是毛毛的。即便是街上的小痞子們,也不敢輕易欺負他。


    冬天,這孩子不去屋裏睡覺,就去豬圈裏,摟著家裏的那頭老母豬睡,所以身上也髒兮兮的。


    據說,有一年,張鐵匠家要殺了那頭老母豬過年。那孩子死活不讓,在家裏大吼大叫,哭喊不休,還不顧死活地撲在豬身上,用身子護著那頭老母豬。但是,最終,那頭豬還是被殺了。沒有了母豬取暖,那孩子就慘了,天天凍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兄弟們看不下去了,給他披著一床小被子。冷得實在不行的時候,他就頂著那床破被子到處跑。


    後來幾年,沒在街上看到那孩子。問起來明白人,說:“年前那個冬天太冷了,那孩子凍死了……”


    或許,到這時候,張鐵匠的那塊心病才算是沒有了。但再看到張鐵匠時,感到他的背已經有些駝了,臉上的皺紋也更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脊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秋時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秋時分並收藏中國脊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