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沒幾日,宋太後便召了祝家夫人進了宮,說是在想請她來說說話,順便是接迴在宮裏小住的祝婉芝迴家的。當日,祝婉芝的人在未央宮,可心卻吊在了寧安宮那。
自己的母親,說起來是好的,勤勞節儉,持家有道,對子女疼愛卻不溺愛,可到底是小戶人家出身,哪裏見過什麽世麵。要不是自己哥哥做了官,把一家人都接來了京都置辦了宅院,她們還在家鄉那擺攤度日呢。
剛來京都的時候,母親因為膽怯,一直沒在外麵走動,那些高門大戶的也不屑於與她們來往,所以母親對外麵的這些事情知之甚少,更別提知道如何應對了。
沒想到,今日卻被宋太後召進了宮裏,她怎能不擔心?這不她時而左顧右盼,時而雙目放空的發著呆。
“怎麽?很擔心?”說話的殷雲雪,她手裏拿著一支赤金鳳凰展翅銜東珠步搖,
陸安安今日請了殷雲雪和徐德妃來,是為祝婉芝挑選她大婚的服飾式樣的。
內務局的掌事內侍,製衣局的執事女官,繡園裏最好的繡娘都聚在未央宮的花廳裏候著,她們幾人則在未央宮的祝婉芝住著的暖閣裏窩著選東西。
“迴淑雪妃娘娘的話,臣女失禮了……”一聽到別人說起她來,祝婉芝立馬先福身告罪。
“你別怕,本宮並不是時怪罪你,實話說,本宮第一次見太後娘娘,心裏也是很緊張的。”殷雲雪大方笑笑,將手中拿著的步搖比在祝婉芝頭上道:“普通了些。”
“臣女惶恐。”祝婉芝猜不透她那句平庸是指什麽,隻能本能反應著,倒是徐德妃撇撇嘴,隨手拿起那七寶瓔珞比上去。
“還是不行,婉芝,你倒是自己也選啊,別光叫咱們幾個選,你倒是選些你自己個喜歡的東西來。”徐德妃教過她一段時間的宮規,對她印象不錯,加之對方又是皇後她喜歡的人,自己自然也幫襯著些。
“你現在在這裏擔心,也幫不了你母親什麽,放心吧,太後娘娘她是不會去為難你母親的。”陸安安溫和的笑容,像是有魔力一樣安撫了祝婉芝緊張的心情。
“紫蘅,你去,告訴那幾個掌事,這些本宮都不滿意,叫她們重新製作些花樣來。”反正宋太後說了,要一切高規格大氣派上檔次,她陸安安自然是要將這宮裏的好東西都拿來選個夠。
“皇後娘娘,您說,太後娘娘今日怎麽會召見臣女的母親呢?”祝婉芝忍不住還是問了出來。
咳,這不是對親家麽,陸安安心裏道,這雖然是天家娶媳婦,可也還是要講究這姻親和諧不是?宋太後這個人,雖然迂腐了些,對門第看得蠻重,但架不住皇帝他安排,蘇慕熙他自個兒喜歡啊。
而且,祝婉芝的確是個好的。宋太後看在這份上,對人家親家總不好一直拒之門外吧,她自己也想看看,這寒門出貴子,到底是怎樣的母親才能培養出來的。
祝鬆這人,放在現代來看就是個金鳳凰,僅有的幾次見麵,陸安安都覺得這人的鴻鵠之誌不小,就是沒有適當的時機發揮出他真正的本事來,三觀也端正,你看祝婉芝就是個例子。所以想來,即便是宋太後也不會為難人家的母親吧。
陸安安還真是想對了,宋太後自己沒孩子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但她名下掛著的可是皇帝長姐,皇帝本人,和皇帝最信任的弟弟,其中她對蘇慕熙的關心是最多的。
蘇慕熙在宮裏那幾年,她幾乎是既當媽又當姐,對他關懷備至,一來宋家需要她這麽做,二來,她也是真的心疼這孩子。
所以,這門婚事在宋太後眼中可不是小事。
起初,她是打心底裏抗拒,甚至排斥那祝婉芝的,還暗示縱容了之前陳冰兒那蠢貨去鬧的事情,但後來經過幾番接觸,加上陸安安和蘇慕白時不時的洗腦暗示,宋太後漸漸也接受了祝婉芝。
這既然大婚的時間也定了,她也的確對祝家的情況想更多的了解些,雖然祝家有幾口人幾隻雞幾隻鴨這些都有人給她打聽出來,可對姻親她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今日將祝家夫人請進宮,宋太後交談下心裏也是讚賞有加,這婦人雖然見識不廣,但對著自己不卑不亢,尊敬卻不是獻媚,迴答敘述都是有板有眼,不失禮數。
看來祝家能有今日的,和這個婦人也不無關係。
說了些話,宋太後便讓緋月親自送祝家夫人去未央宮找祝婉芝去了,待得人走遠了後,便喚來了琯若。
“去哀家的小庫房,將哀家那一對白玉並蒂雙蓮花手爐送到未央宮去,說是哀家送給祝婉芝的。”
琯若眉心一動,那手爐是先帝在時賞給宋太後的,宋太後一直視作愛物,連當日皇後入宮都沒有拿出來過,今日卻如此大方,實在是叫人驚訝。
“你再去取那套赤金纏紅寶石榴頭麵來,一並送去未央宮,就說是哀家給她祝婉芝添嫁妝吧。”宋太後連送出兩件自己喜愛之物,這底下人品了品當中的意味便知道了,太後娘娘這是給祝婉芝做臉呢。
她自身出身高不高有什麽關係,左右既有皇後娘娘又有太後娘娘的庇護在,旁的人還能超了去?即便日後平親王他再迎了什麽人到王府,這些人都越不過祝婉芝。
琯若隻知宋太後大方,卻不知道這兩樣東西真實來曆,這兩樣物件其實都是蘇慕熙生母的物件,當日蘇慕熙掛在了孝慈太後名下,為了讓他有個念想,孝慈太後便將這兩件東西取來。
後來孝慈太後走了,宋太後便求了先帝恩典,這才到了她的手裏,往日裏,她是不拿出來的。可如今既然是蘇慕熙娶媳婦,她也該將這東西物歸原主了。
就當是多少彌補了當日為了宋家的前程,將蘇慕熙帶離生母的遺憾吧。
陸安安看祝婉芝也沒心思挑東西了,便和徐德妃還有殷雲雪兩人拿著主意選了一些擺件玩物,又各自從自己的小庫房那挑了些東西來送給她。
祝婉芝自然是感激的,她知道,這是幾位後宮娘娘給她增添嫁妝,她家裏清貧慣了,即便有祝鬆的俸祿,也是拿不出一個親王王妃該有的嫁妝。
她和母親也曾經數過,除了她自己繡的幾床府綢被麵和一些翠玉首飾外,根本沒東西拿得出手。
當時為這嫁妝,她也是愁了許久,沒想到幾位娘娘心裏也記掛著這事。
祝家夫人來時是由緋月和白蕪親自領來的,剛要向幾人行禮,便被陸安安親手扶著阻止了。
“祝夫人,不必多禮。”陸安安的笑容如柔和明月,又賜了座給祝家夫人,一邊親切的和她說著話,不停的誇獎她教育做的好,祝婉芝教的好。
徐德妃和殷雲雪自然是附和著去說,未等祝家夫人出了未央宮,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還有德妃、淑妃和祝家母女相談甚歡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後宮。
甚至很快傳了某些世家貴族的主母耳中,傳到後來,這話都傳偏了,又說是宋太後要收祝婉芝做義女的,又說是宋太後和祝家夫人一見如故要拜把子做金蘭姐妹的。
往後,誰還敢給半點臉色祝家的人瞧?
說到最後,陸安安大手一揮,就送了兩間香料鋪子給祝婉芝,殷雲雪也不甘示後一樣,將自己宮裏的一些古畫書帖孤品都送了出去。
“哎哎哎,藍蘋,記著了,待會將那南楚之前進貢來的那株珊瑚樹也送去祝家,還有,之前讓你收著的那翡翠觀音像也送去。”徐德妃一臉老子有錢,老子才不輸你的傲嬌樣,大大方方也添上了自己的祝福。
更別提,那例牌的金銀珠寶的賞賜了,隻有更多沒有最多的送送送。
陸安安還讓紫蘇和翠苓親自送祝婉芝和祝家夫人出宮,再有宮外候著的陸家的馬車親自送二人迴去。
祝家這會的身價在他們還懵著懵著的情況下就水漲船高了起來。連祝婉芝這住了幾天的人都摸不清,這前幾天都無聲無息的幾人,怎麽今個都土豪成這個樣子。
“我說皇後娘娘,你也太大方了些吧,兩間鋪子哎喲喂。”等人都散了,徐德妃單獨留了下來,反正她要留下來的借口一把把的。
“兩間香料鋪子,換的卻是寒門的支持,你說這買賣不值?”陸安安雲淡風輕的笑容讓徐德妃一時語塞。
今日她們幾人是商量好了的,就是要讓宮裏這些八卦精都看看祝婉芝在她們眼中的地位就是高,這也是陸安安和宋太後溝通好的結果。
那鋪子,也是宋太後掌眼選的,都是賺錢的買賣。明著是因為她們喜歡祝婉芝,實際上,這是用來向寒門發出友好信號的標誌。
她們幾人,既是宮人的貴人,又是分別代表最有勢力的幾大世家的態度,若是連著這幾個世家都認可了祝家,認可了寒門,別的那些世家還有什麽話可說?
祝婉芝和她母親就這樣暈乎乎的迴去了,人一到家裏還沒來得及歇口氣,就有兩家香料鋪子的掌櫃上門來,請東家查賬,這剛打發完了,宮裏的賞賜和幾人送的禮物也送到了。又是一陣人仰馬翻的謝恩。
等祝鬆迴到家裏,才發現自己家一日之間小康變中產。
祝家的事情暫且不說,宮裏卻是在陸安安的安排下,緊鑼密鼓的準備著平親王大婚和夜月國十九公主入宮的兩件大事。
本來一切順利的很,可偏偏,卻在這封號上出了幺蛾子。
自己的母親,說起來是好的,勤勞節儉,持家有道,對子女疼愛卻不溺愛,可到底是小戶人家出身,哪裏見過什麽世麵。要不是自己哥哥做了官,把一家人都接來了京都置辦了宅院,她們還在家鄉那擺攤度日呢。
剛來京都的時候,母親因為膽怯,一直沒在外麵走動,那些高門大戶的也不屑於與她們來往,所以母親對外麵的這些事情知之甚少,更別提知道如何應對了。
沒想到,今日卻被宋太後召進了宮裏,她怎能不擔心?這不她時而左顧右盼,時而雙目放空的發著呆。
“怎麽?很擔心?”說話的殷雲雪,她手裏拿著一支赤金鳳凰展翅銜東珠步搖,
陸安安今日請了殷雲雪和徐德妃來,是為祝婉芝挑選她大婚的服飾式樣的。
內務局的掌事內侍,製衣局的執事女官,繡園裏最好的繡娘都聚在未央宮的花廳裏候著,她們幾人則在未央宮的祝婉芝住著的暖閣裏窩著選東西。
“迴淑雪妃娘娘的話,臣女失禮了……”一聽到別人說起她來,祝婉芝立馬先福身告罪。
“你別怕,本宮並不是時怪罪你,實話說,本宮第一次見太後娘娘,心裏也是很緊張的。”殷雲雪大方笑笑,將手中拿著的步搖比在祝婉芝頭上道:“普通了些。”
“臣女惶恐。”祝婉芝猜不透她那句平庸是指什麽,隻能本能反應著,倒是徐德妃撇撇嘴,隨手拿起那七寶瓔珞比上去。
“還是不行,婉芝,你倒是自己也選啊,別光叫咱們幾個選,你倒是選些你自己個喜歡的東西來。”徐德妃教過她一段時間的宮規,對她印象不錯,加之對方又是皇後她喜歡的人,自己自然也幫襯著些。
“你現在在這裏擔心,也幫不了你母親什麽,放心吧,太後娘娘她是不會去為難你母親的。”陸安安溫和的笑容,像是有魔力一樣安撫了祝婉芝緊張的心情。
“紫蘅,你去,告訴那幾個掌事,這些本宮都不滿意,叫她們重新製作些花樣來。”反正宋太後說了,要一切高規格大氣派上檔次,她陸安安自然是要將這宮裏的好東西都拿來選個夠。
“皇後娘娘,您說,太後娘娘今日怎麽會召見臣女的母親呢?”祝婉芝忍不住還是問了出來。
咳,這不是對親家麽,陸安安心裏道,這雖然是天家娶媳婦,可也還是要講究這姻親和諧不是?宋太後這個人,雖然迂腐了些,對門第看得蠻重,但架不住皇帝他安排,蘇慕熙他自個兒喜歡啊。
而且,祝婉芝的確是個好的。宋太後看在這份上,對人家親家總不好一直拒之門外吧,她自己也想看看,這寒門出貴子,到底是怎樣的母親才能培養出來的。
祝鬆這人,放在現代來看就是個金鳳凰,僅有的幾次見麵,陸安安都覺得這人的鴻鵠之誌不小,就是沒有適當的時機發揮出他真正的本事來,三觀也端正,你看祝婉芝就是個例子。所以想來,即便是宋太後也不會為難人家的母親吧。
陸安安還真是想對了,宋太後自己沒孩子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但她名下掛著的可是皇帝長姐,皇帝本人,和皇帝最信任的弟弟,其中她對蘇慕熙的關心是最多的。
蘇慕熙在宮裏那幾年,她幾乎是既當媽又當姐,對他關懷備至,一來宋家需要她這麽做,二來,她也是真的心疼這孩子。
所以,這門婚事在宋太後眼中可不是小事。
起初,她是打心底裏抗拒,甚至排斥那祝婉芝的,還暗示縱容了之前陳冰兒那蠢貨去鬧的事情,但後來經過幾番接觸,加上陸安安和蘇慕白時不時的洗腦暗示,宋太後漸漸也接受了祝婉芝。
這既然大婚的時間也定了,她也的確對祝家的情況想更多的了解些,雖然祝家有幾口人幾隻雞幾隻鴨這些都有人給她打聽出來,可對姻親她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今日將祝家夫人請進宮,宋太後交談下心裏也是讚賞有加,這婦人雖然見識不廣,但對著自己不卑不亢,尊敬卻不是獻媚,迴答敘述都是有板有眼,不失禮數。
看來祝家能有今日的,和這個婦人也不無關係。
說了些話,宋太後便讓緋月親自送祝家夫人去未央宮找祝婉芝去了,待得人走遠了後,便喚來了琯若。
“去哀家的小庫房,將哀家那一對白玉並蒂雙蓮花手爐送到未央宮去,說是哀家送給祝婉芝的。”
琯若眉心一動,那手爐是先帝在時賞給宋太後的,宋太後一直視作愛物,連當日皇後入宮都沒有拿出來過,今日卻如此大方,實在是叫人驚訝。
“你再去取那套赤金纏紅寶石榴頭麵來,一並送去未央宮,就說是哀家給她祝婉芝添嫁妝吧。”宋太後連送出兩件自己喜愛之物,這底下人品了品當中的意味便知道了,太後娘娘這是給祝婉芝做臉呢。
她自身出身高不高有什麽關係,左右既有皇後娘娘又有太後娘娘的庇護在,旁的人還能超了去?即便日後平親王他再迎了什麽人到王府,這些人都越不過祝婉芝。
琯若隻知宋太後大方,卻不知道這兩樣東西真實來曆,這兩樣物件其實都是蘇慕熙生母的物件,當日蘇慕熙掛在了孝慈太後名下,為了讓他有個念想,孝慈太後便將這兩件東西取來。
後來孝慈太後走了,宋太後便求了先帝恩典,這才到了她的手裏,往日裏,她是不拿出來的。可如今既然是蘇慕熙娶媳婦,她也該將這東西物歸原主了。
就當是多少彌補了當日為了宋家的前程,將蘇慕熙帶離生母的遺憾吧。
陸安安看祝婉芝也沒心思挑東西了,便和徐德妃還有殷雲雪兩人拿著主意選了一些擺件玩物,又各自從自己的小庫房那挑了些東西來送給她。
祝婉芝自然是感激的,她知道,這是幾位後宮娘娘給她增添嫁妝,她家裏清貧慣了,即便有祝鬆的俸祿,也是拿不出一個親王王妃該有的嫁妝。
她和母親也曾經數過,除了她自己繡的幾床府綢被麵和一些翠玉首飾外,根本沒東西拿得出手。
當時為這嫁妝,她也是愁了許久,沒想到幾位娘娘心裏也記掛著這事。
祝家夫人來時是由緋月和白蕪親自領來的,剛要向幾人行禮,便被陸安安親手扶著阻止了。
“祝夫人,不必多禮。”陸安安的笑容如柔和明月,又賜了座給祝家夫人,一邊親切的和她說著話,不停的誇獎她教育做的好,祝婉芝教的好。
徐德妃和殷雲雪自然是附和著去說,未等祝家夫人出了未央宮,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還有德妃、淑妃和祝家母女相談甚歡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後宮。
甚至很快傳了某些世家貴族的主母耳中,傳到後來,這話都傳偏了,又說是宋太後要收祝婉芝做義女的,又說是宋太後和祝家夫人一見如故要拜把子做金蘭姐妹的。
往後,誰還敢給半點臉色祝家的人瞧?
說到最後,陸安安大手一揮,就送了兩間香料鋪子給祝婉芝,殷雲雪也不甘示後一樣,將自己宮裏的一些古畫書帖孤品都送了出去。
“哎哎哎,藍蘋,記著了,待會將那南楚之前進貢來的那株珊瑚樹也送去祝家,還有,之前讓你收著的那翡翠觀音像也送去。”徐德妃一臉老子有錢,老子才不輸你的傲嬌樣,大大方方也添上了自己的祝福。
更別提,那例牌的金銀珠寶的賞賜了,隻有更多沒有最多的送送送。
陸安安還讓紫蘇和翠苓親自送祝婉芝和祝家夫人出宮,再有宮外候著的陸家的馬車親自送二人迴去。
祝家這會的身價在他們還懵著懵著的情況下就水漲船高了起來。連祝婉芝這住了幾天的人都摸不清,這前幾天都無聲無息的幾人,怎麽今個都土豪成這個樣子。
“我說皇後娘娘,你也太大方了些吧,兩間鋪子哎喲喂。”等人都散了,徐德妃單獨留了下來,反正她要留下來的借口一把把的。
“兩間香料鋪子,換的卻是寒門的支持,你說這買賣不值?”陸安安雲淡風輕的笑容讓徐德妃一時語塞。
今日她們幾人是商量好了的,就是要讓宮裏這些八卦精都看看祝婉芝在她們眼中的地位就是高,這也是陸安安和宋太後溝通好的結果。
那鋪子,也是宋太後掌眼選的,都是賺錢的買賣。明著是因為她們喜歡祝婉芝,實際上,這是用來向寒門發出友好信號的標誌。
她們幾人,既是宮人的貴人,又是分別代表最有勢力的幾大世家的態度,若是連著這幾個世家都認可了祝家,認可了寒門,別的那些世家還有什麽話可說?
祝婉芝和她母親就這樣暈乎乎的迴去了,人一到家裏還沒來得及歇口氣,就有兩家香料鋪子的掌櫃上門來,請東家查賬,這剛打發完了,宮裏的賞賜和幾人送的禮物也送到了。又是一陣人仰馬翻的謝恩。
等祝鬆迴到家裏,才發現自己家一日之間小康變中產。
祝家的事情暫且不說,宮裏卻是在陸安安的安排下,緊鑼密鼓的準備著平親王大婚和夜月國十九公主入宮的兩件大事。
本來一切順利的很,可偏偏,卻在這封號上出了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