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反對與大周開設關市。”


    “臣附議。”


    ……


    幾位平日裏對楊昭言聽計從的官員在這一刻都站了出來,而且明擺著不想與大周開設關市。


    首輔齊治平也皺著眉頭,顯然同樣並不支持雙方開設關市這一事情。


    朝中大多官員都是經曆過與大周的爭鬥,甚至有些親人還在與大周的戰火之中失去了性命。


    兩國可以說是世仇,斷然不會同意。


    楊昭掃視了群臣的表情,說道:“與大周開設關市,大夏有什麽好處?”


    武國策顯然是有著準備而來,說道:“外臣知道大夏與其他三國都要開戰,雙方之間的關市因此收到了影響,大周是帶著誠意前來與大夏修繕關係,希望與大夏重修於好。”


    殿中眾朝臣了然於心,紛紛心中冷笑道:“什麽重修於好,不過是被大夏打怕了罷了。”


    當初圍攻武都之戰,可以說把大周的軍心打散了。


    民心同樣打散了,短時間之內大周再無法與大夏為敵。


    畢竟這一戰是羞辱的一戰。


    入侵戰爭達成首都保衛戰,曆史上絕無僅有。


    “朕如何相信你們的誠意?”楊昭問道。


    武國策迴答道:“外臣願意以自己為質子三年,以此為修繕兩國的關係。”


    此話一出,大夏朝臣無不驚訝。


    沒想到大周賭的如此之大,一國儲君,甘願為質子,以彰顯誠意。


    這個答案也是出乎了楊昭的意料之外。


    沒想到武國策如此大膽,將自己的性命押在這裏。


    雖然曾經二皇子武國略被大周皇帝有意提拔,可是八十萬對六十萬的大敗之後。


    沒死已經是萬幸了,未來的皇位繼承人毫無疑問的還是落在了武國策的身上。


    “準了。”楊昭隻是說了兩個字。


    之後便是退朝了。


    如今的大夏確實需要一個新的關市對象,沒有人會嫌自己的錢多,而且大周人口是除了大夏以外最多的,也算是不錯的商貿對象。


    兩國的關市互通很快提上了日程,那些朝臣在楊昭點頭之後,也再沒多說什麽。


    畢竟陛下做事好像還沒做錯過。


    除了這些事情之外,楊昭還有兩件重要的事情。


    引大夏文脈入京和安頓慕容英俊。


    當初殿試之前他與孔希聖交談了片刻,隻可惜後來各種忙碌便沒了時間。


    如今要修建四海書院,當然要請有威望的人前來坐鎮,孔希聖無疑是這個絕佳的人選。


    至於慕容英俊,楊昭在洞天留下了話語,便不能失信。


    而且他今後要做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修士支持。


    幾天的相處,楊昭覺得此人還算不錯。


    翌日,楊昭帶著齊治平以及顧植等人離開了京城,前往稷下學宮。


    當一行儀仗威嚴的人馬出現在稷下學宮之時,引起了轟動。


    畢竟稷下學宮已經幾十年沒有達官顯貴光臨,今日難得有貴客前來。


    身為學宮祭酒的孔希聖帶著幾名學宮博士,匆忙迎接。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從繼承皇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鶯時有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鶯時有三並收藏修仙從繼承皇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