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祥符三年,大年三十。


    今年雖然不是豐收之年,但是百姓人人歡喜,朝廷不僅發了新的田地,賦稅徭役等方麵都減輕了。


    家家戶戶都沉浸在喜悅之中。


    朝天宮,批改了一天奏折的楊昭抬起頭,望向窗外的雪花。


    皇宮今年比以往都要冷清,以來他並未納妃立後,而來先帝的妃嬪都被遣散或移居他處。


    諾大的皇宮,楊昭似乎除了大門後麵的楊家老祖,再無親族。


    “或許這就是皇帝的孤獨吧。”楊昭淡淡的說道。


    那些族中的同輩兄弟,都已經被分封各地,除了此前世家反叛之時,有人動了心思,最終又被鎮壓了下去,除了太過明目張膽,其餘的楊昭都是從輕發落。


    楊昭將這些思緒屏退,眼下還有更加棘手的事情,“雖然看似繁榮,但是大夏的發展能力已經到了上限了。”


    楊昭歎道,無論是科舉還是各地籌辦學堂。


    都繞不開一個東西。


    紙張。


    隨著科舉的興盛,國內百姓對於紙張的需求日益增加,對於書籍的需求也增加。


    如今雖然很多人富商瞅見了商機,投身加入造紙行業中去,仍是無法解決造紙技術落後的問題。


    除此之外,曆來出版的書籍都是手工抄寫,也趕不上百姓購書的需求。


    甚至出現了奉天紙貴的事情,商人更是趁機抬高價格。


    雖有不良人、錦衣衛等負責監督,但也不是長久之計。


    更要命的是其他楊昭還能照搬以前的知識,現在他隻能記得大致的造紙方式,正式實踐可就犯了難。


    前些日子他嚐試了幾次,仍舊不成功,甚至連紙張的樣子的沒成功,無奈隻好放棄。


    步子邁的那麽大,現在好了吧,扯到蛋了。”楊昭笑罵道,而後苦笑連連。


    前世曆史上的科舉製是有了物質的基礎,才源源不斷的進步與完善。


    而自己這個文抄公,隨便將果實摘了過來,忘記了種植的過程。


    也難怪會自討苦吃。


    “希望民間真的有能人能夠實現這一切吧。”楊昭說道,而後他起身走出了東暖閣。


    不遠處的大夏的內閣,這幾日本該群臣休沐,迴家過年,可是今夜的東暖閣依舊亮起來燭光。


    “何人還在閣中?”楊昭朝著身邊當值侍奉的小太監宋堂祿問道。


    “稟陛下,是禮部侍郎,顧植顧大人。”宋堂祿迴答道。


    楊昭哦了一聲,大感意外,他原本以為是齊治平還在批改公務,沒想到是顧植。


    楊昭便移駕前往了內閣。


    閣內有地暖,散發著一股熱氣。


    當小太監小心翼翼的打開內閣大門後,顧植仍舊埋頭查閱桌上的書籍。


    楊昭吩咐了不要傳喚,他走到了顧植的身邊,恰好看到後者正在翻閱古代的先賢留下的《天工造物》等書籍。


    “朕已經給你們放假了,你為何不歸家?”楊昭開口問道。


    還沉浸在書中的顧植立刻醒悟過來,朝楊昭下跪行禮,說道:“臣前些日子見陛下想要改良造紙之術,便打算在書中尋找答案。”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從繼承皇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鶯時有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鶯時有三並收藏修仙從繼承皇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