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辰與北斬晨對視了一眼,這提議倒是好,在這休息一晚精力充沛的闖第三關,也是好事。
於是江辰二人來到了宮殿旁邊的小屋子,在裏麵的石床上各自躺了下來。
說來也奇怪,這灰色的石床非但感覺不到寒冷,反而有一絲溫熱,並且石床表麵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堅硬,反而給人一種很有觸感的感覺,類似苔蘚之類的東西,不能稱之為*,但總之不會硌的骨頭疼。
“江兄,下一關由我來闖吧!你安心準備三重地的考驗,咱們一個闖關一個休息,也算是讓精神和身體都有了短暫的放鬆。”
北斬晨躺在石床上,對江辰說道。.33yqxs?.??m
“好,那這一關就由你來闖。”
江辰點頭,他心中隱隱感覺到三重天的三關,似乎剛才的第二關才是最難的。
畢竟第二關考驗的東西和醫者的醫術高超與否本身沒太大關係,是和醫者的思想,和醫者的心境修為有很大的關係。
更直接一點來說,這第二關是用來防賊的,防那些心術不正的外賊。
所以相對而言這第三關就會容易一些,起碼考題不會那麽的虛無縹緲,自己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北斬晨可是科班出身,他的基礎功力應該很紮實,所以通過第三關的考驗,應該不是什麽問題。
一夜無話,第二天江辰很早就醒了,起身走入宮殿內,發現那位老者也早就醒了,正坐在石桌旁,用銼刀小心的修著一尊越有三十厘米高的人物石像。
江辰好奇之下,走過去在老人對麵坐下,仔細打量著那石像。
石像是一位長須老者,目中有神的望著遠方,一席長衣飄在身後,看起來很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模樣。
“這是我的師傅,神殿最優秀的天才之一,我雕了一輩子他的塑像,卻怎麽也雕刻不出師傅那種雙目傳神的感覺。”
老者見江辰坐下,於是看了他一眼,這才說道。
“您的師傅應當是一位行事全憑自己意願,有些類似於俠客般的人物吧!”
江辰從雕像之上看不到身為醫者的那種心懷救世醫術的醫者仁心,反倒是看到了幾分江湖人身上才有的江湖氣,也就是所謂的俠氣。
“師傅生平事跡不似醫者,卻像個俠客,他年輕時曾經離開神殿許多年,去尋那所謂的心中江湖吧!”
“我正是在師傅雲遊四方的時候與他相遇的,那時正是戰亂頻發的年代,各地軍閥格局,民不聊生,我的父母都死於戰亂,師傅也是在路邊的死人堆裏麵撿到了我,見我可憐,就把我待在了身邊,傳我醫術,教我做人。”
“後來師傅迴到神殿時,我也跟著一起來到了這裏,我怎麽也想不到,世間竟然還有如此一處世外桃源,在這裏不必擔心自己死於戰亂,更不必再忍饑挨餓。”
“師傅自那以後,也再沒有離開神殿,去尋找他心中的江湖,許是對世間的事倦了吧!”
“後來有一日師傅叫我去他身邊,告訴我他預感自己大限將至,已經時日無多,所以仙去之前,想告訴我一件事。”
“他苦心鑽研多年,發現醫道通神其實並不存在,或者說三聖地所謂的醫道通神,不過是一種誤解,真正的醫道通神世間許有人達到過,但也不過五指之數,他即將仙去,許在那個世界可以見到那些前輩,與他們切磋醫術吧!”
“師傅仙去已經多年,我也達到了三聖地口中的醫道通神境界,卻怎麽也雕不出與師傅生前模樣一般無二的雕像,不是差了功夫,而像是差了心境。”
老者一席話說完,又看著雕像,不住的微微搖頭。
江辰暗暗心驚,這老人竟然已經跨出了邁向大道的第一步,他意識到了自己所欠缺的不是外在的雕刻功力,而是內在的境界。
往往很多東西追求到最後,都會出現瓶頸,這瓶頸並非功力不足,而是境界不夠。
所以越是功夫練的深,就越要心境跟得上。
學醫,雕刻都是一樣的道理,真正的大道不存在什麽外在的表現形式,而隻存在於心中。
山是山,水是水,人卻已經不是他人眼中的凡俗之人。
“前輩,或許您的師傅已經悟到了真正的醫道通神之境界,隻是他說了,您也不懂呢?”
江辰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老者的動作微微一怔,抬頭看著江辰,似是在思索著什麽。
“師傅傳道,弟子聽法,悟透者十有一、二,難道我就是那未開悟的人嗎?”
老者像是自問,也像是在問江辰。
“前輩,晚輩不知。”
江辰搖搖頭。
老者卻是沒再問,以他對師傅的了解,師傅不會對自己有所隱瞞,他對自己視若親子,幾乎將一生所學,所悟都傳授給了自己。
但自己能學到幾分,卻也要看自己的造化天資啊!
許是師傅已經傳了自己那真正醫道通神的醫術,是自己愚鈍,沒有悟透呢?
老者已經在心中如此肯定了這個答案,其實他無論怎麽想,心中長久的困惑解開,對他而言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他那位師傅已經仙去多年,誰又能知道真正的答案究竟是什麽呢?
何況世人所尋的答案,所相信的答案,又一定就是絕對正確的嗎?
人活在世上,遵循的其實還是本心而為,判斷對錯,除了遵循世界的規則,還在遵循本心的規則。
所以過於執著於一個答案,一個念頭,反而會誤了自身。
“吃飯吧!吃完飯我給你們出題。”
老者收起了雕像,倒出空桌子讓神殿來送飯的弟子把飯菜擺在了桌子上。
雖然神殿沒什麽類似寺廟的規矩,但飲食卻也都是以清淡素食為主,還搭配了一些藥膳,想來這些藥膳也是為了三重天,三重地守關的前輩們特意準備的。
畢竟人年紀大了,身體的反應好體力確實跟不上,何況這些老人隻是普通的凡人,又不是什麽神仙肉身。
於是江辰二人來到了宮殿旁邊的小屋子,在裏麵的石床上各自躺了下來。
說來也奇怪,這灰色的石床非但感覺不到寒冷,反而有一絲溫熱,並且石床表麵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堅硬,反而給人一種很有觸感的感覺,類似苔蘚之類的東西,不能稱之為*,但總之不會硌的骨頭疼。
“江兄,下一關由我來闖吧!你安心準備三重地的考驗,咱們一個闖關一個休息,也算是讓精神和身體都有了短暫的放鬆。”
北斬晨躺在石床上,對江辰說道。.33yqxs?.??m
“好,那這一關就由你來闖。”
江辰點頭,他心中隱隱感覺到三重天的三關,似乎剛才的第二關才是最難的。
畢竟第二關考驗的東西和醫者的醫術高超與否本身沒太大關係,是和醫者的思想,和醫者的心境修為有很大的關係。
更直接一點來說,這第二關是用來防賊的,防那些心術不正的外賊。
所以相對而言這第三關就會容易一些,起碼考題不會那麽的虛無縹緲,自己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北斬晨可是科班出身,他的基礎功力應該很紮實,所以通過第三關的考驗,應該不是什麽問題。
一夜無話,第二天江辰很早就醒了,起身走入宮殿內,發現那位老者也早就醒了,正坐在石桌旁,用銼刀小心的修著一尊越有三十厘米高的人物石像。
江辰好奇之下,走過去在老人對麵坐下,仔細打量著那石像。
石像是一位長須老者,目中有神的望著遠方,一席長衣飄在身後,看起來很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模樣。
“這是我的師傅,神殿最優秀的天才之一,我雕了一輩子他的塑像,卻怎麽也雕刻不出師傅那種雙目傳神的感覺。”
老者見江辰坐下,於是看了他一眼,這才說道。
“您的師傅應當是一位行事全憑自己意願,有些類似於俠客般的人物吧!”
江辰從雕像之上看不到身為醫者的那種心懷救世醫術的醫者仁心,反倒是看到了幾分江湖人身上才有的江湖氣,也就是所謂的俠氣。
“師傅生平事跡不似醫者,卻像個俠客,他年輕時曾經離開神殿許多年,去尋那所謂的心中江湖吧!”
“我正是在師傅雲遊四方的時候與他相遇的,那時正是戰亂頻發的年代,各地軍閥格局,民不聊生,我的父母都死於戰亂,師傅也是在路邊的死人堆裏麵撿到了我,見我可憐,就把我待在了身邊,傳我醫術,教我做人。”
“後來師傅迴到神殿時,我也跟著一起來到了這裏,我怎麽也想不到,世間竟然還有如此一處世外桃源,在這裏不必擔心自己死於戰亂,更不必再忍饑挨餓。”
“師傅自那以後,也再沒有離開神殿,去尋找他心中的江湖,許是對世間的事倦了吧!”
“後來有一日師傅叫我去他身邊,告訴我他預感自己大限將至,已經時日無多,所以仙去之前,想告訴我一件事。”
“他苦心鑽研多年,發現醫道通神其實並不存在,或者說三聖地所謂的醫道通神,不過是一種誤解,真正的醫道通神世間許有人達到過,但也不過五指之數,他即將仙去,許在那個世界可以見到那些前輩,與他們切磋醫術吧!”
“師傅仙去已經多年,我也達到了三聖地口中的醫道通神境界,卻怎麽也雕不出與師傅生前模樣一般無二的雕像,不是差了功夫,而像是差了心境。”
老者一席話說完,又看著雕像,不住的微微搖頭。
江辰暗暗心驚,這老人竟然已經跨出了邁向大道的第一步,他意識到了自己所欠缺的不是外在的雕刻功力,而是內在的境界。
往往很多東西追求到最後,都會出現瓶頸,這瓶頸並非功力不足,而是境界不夠。
所以越是功夫練的深,就越要心境跟得上。
學醫,雕刻都是一樣的道理,真正的大道不存在什麽外在的表現形式,而隻存在於心中。
山是山,水是水,人卻已經不是他人眼中的凡俗之人。
“前輩,或許您的師傅已經悟到了真正的醫道通神之境界,隻是他說了,您也不懂呢?”
江辰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老者的動作微微一怔,抬頭看著江辰,似是在思索著什麽。
“師傅傳道,弟子聽法,悟透者十有一、二,難道我就是那未開悟的人嗎?”
老者像是自問,也像是在問江辰。
“前輩,晚輩不知。”
江辰搖搖頭。
老者卻是沒再問,以他對師傅的了解,師傅不會對自己有所隱瞞,他對自己視若親子,幾乎將一生所學,所悟都傳授給了自己。
但自己能學到幾分,卻也要看自己的造化天資啊!
許是師傅已經傳了自己那真正醫道通神的醫術,是自己愚鈍,沒有悟透呢?
老者已經在心中如此肯定了這個答案,其實他無論怎麽想,心中長久的困惑解開,對他而言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他那位師傅已經仙去多年,誰又能知道真正的答案究竟是什麽呢?
何況世人所尋的答案,所相信的答案,又一定就是絕對正確的嗎?
人活在世上,遵循的其實還是本心而為,判斷對錯,除了遵循世界的規則,還在遵循本心的規則。
所以過於執著於一個答案,一個念頭,反而會誤了自身。
“吃飯吧!吃完飯我給你們出題。”
老者收起了雕像,倒出空桌子讓神殿來送飯的弟子把飯菜擺在了桌子上。
雖然神殿沒什麽類似寺廟的規矩,但飲食卻也都是以清淡素食為主,還搭配了一些藥膳,想來這些藥膳也是為了三重天,三重地守關的前輩們特意準備的。
畢竟人年紀大了,身體的反應好體力確實跟不上,何況這些老人隻是普通的凡人,又不是什麽神仙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