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陸豫問起了每個人都較為敏感的話題,詢問自己拿到了那麽多的獎項,又獲得了多少的獎金問題時,老院士笑道:“那是當然,我可真是有錢人啊!我可是南湖省名譽首富呢!據說品牌價值一千多個億。哈哈,不過都不在我口袋。”
轟炸機飛過,轟轟隆隆,一陣抽氣聲在現場響起。
一千多個億!
這是一個什麽概念?
沒有一點文化的恐怕都數不清楚這一千多個億後麵有幾個零吧!
霎時間,羨慕者有之,不敢相信的有之,更多的觀眾則是無比敬佩。
這,就是科學家的價值,密密麻麻的成就鋪天蓋地,卻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全國人民的利益,這份大愛足夠感天動地,撼動山河!
聊天采訪的間隙,老院士向助手要了一支煙,悠然地抽了起來。
陸豫關切地問道:“您一直抽煙嗎?這可對身體不好。”
老院士搖搖頭,說:“我總結過吸煙有五大好處呢,一是友誼的橋梁,二是寂寞的伴侶,三是靈感的源泉,四是稅收的保證,五是健康的證明。”
陸豫俏皮地笑著評價:“您這可是謬論。”
老院士繼續和陸豫“辯解”道:“那可不是。科學研究表明,吸煙的人不得非典,鬧非典的時候死了幾千人,隻有4個人是吸煙的;吸煙還不得腸癌,因為尼古丁就是治療腸癌的藥物。”
陸豫對老院士的辯解無能為力,最後笑笑說:“哎呀,這可隻代表您的觀點,不能代表我們節目和頻道的觀點。”
老院士說:“我隻是說了吸煙的好處,其實吸煙還有更多的作用是壞的嘛。”
這樣的對話真是絕了,觀眾們看得既是目瞪口呆後又是捧腹大笑。
“哈哈!好可愛的院士!”
“簡直了哈!想不到院士較真起來就跟個小孩子似的,好有愛啊!”
“哈哈!這迴我迴家後可就能挺起
胸脯吸煙了,哈哈!”
“切,沒見陸豫也說了,那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而且這也不代表節目組的觀點。”
“我覺得吧!這煙還是要少吸的好,畢竟身體還是自己的。”
……
節目進行到這裏,無論是主持人、嘉賓、還是觀眾們,全部都放鬆了下來。
這哪是裏是在看節目,簡直就是一場互動式的聊天。
這樣的節目方式太棒了,看著就完全沒有壓力。
沒有觀眾會想到,老院士這麽大一個科學家,竟然會這麽隨性和率直。
這可能就是實幹家的本心吧!
不浮躁也不浮誇,實打實的做事,純樸的做人,這才會不矯作也不矯情,科學家的畫風,應該就是這樣的吧?
可這樣的結果卻和大部分人所想的截然相反。若不是眼見為憑,許多人都會覺得科學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和高貴的。然而,他們也跟我們一樣,食人間煙火,甚至就如老院士這樣,也有身為血肉之軀所不應該有的一些不良嗜好。
3月29日,在“影響世界華人頒獎典禮”上,老院士獲得了終身成就獎。
陸豫和老院士正是在這次晚會上相遇的,並約好了今天的采訪。
談起這次典禮,兩人都還有深刻的記憶。
陸豫問:“平常您關注電影電視嗎?坐在您旁邊的明星都認識嗎?鞏俐、成龍就坐在你旁邊。”
老院士老實地說:“我也經常看電影電視,但是當時不認識鞏俐。”
旁邊的助手提醒他:“就是演《紅高粱》的女主角。”
老人家頓時迴憶起來,一拍靠椅,大笑道:“是是是,《紅高粱》我看過。我後來還問她鞏俐是不是真名,她說是的。”
陸豫又追問:“那您知道周傑倫嗎?”
老院士老實地迴答:“不認識。”
魯豫笑道:“看來您對流行文化方麵不怎麽感興趣。”
老院士當下迴過頭去,很“不服氣”地對助手說:“這幾天給我找找鞏俐和周傑倫的電影。我要看看。”
惹得在場的人哈哈大笑。
助手表示,老院士現在看電視比較多,沒怎麽看電影。
老人現在身體健朗,有專門的保健醫生照顧。
節目的最後,老院士認真的對陸豫堅稱:“既然是終身成就獎,那就要幹一輩子工作嘛。我覺得我身體還很好,肌肉很有彈性,我現在計劃工作到80多歲,這應該沒問題。”
認真傾聽老人講話的陸豫表示:“您一定會長壽,再工作十年肯定沒問題。”
“哎喲,怎麽時間過得這麽快啊!我這才漸入佳境,才陷入老院士風趣的語言動作不可自撥呢,怎麽就到尾聲了!”
絕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跟科學家這麽近距離的接觸,這樣更加的有親切感,更容易讓觀眾們跟名人接近距離,也更能感受和理解名人的心聲。
主持人陸豫走心的顯然是提前做過功課的問題,更是觸動了觀眾們的神經,現場的觀眾比電視機前的觀眾更能感身受的體會到嘉賓的成就感。
原先大家都以為,這類型的訪談名人的節目,也就是走走過場,問一些不關緊要的問題,做做樣子,讓嘉賓做做秀就算是完成任務了。
出乎意料的,沒有提前設計,更沒有像許多觀眾想象的那樣隻是做個樣子就完事了。
這樣走心的節目,通過訪談式的聊天形式,卻又是在舞台的背景裏,不難想象,這看似簡單的訪談節目,做的是那麽的走心和隨性格,不經意間,就是嘉賓與主持人的互動式的聊天。
感動之餘,也許明天,也許時間更長後,有一天自己是否還能記住今晚的感動猶未可知,但此時此刻心中卻是感動得熱淚盈眶。
最令人感動的是老院士已經近八十的高齡,還直言自己再奮鬥個十年都沒有問題的豪言壯語。
這一刻,沒有人會質疑老院士的話是大話,是不切實際的空話,尤其他在本該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裏,還在為國人的美好生活而奮鬥,觀眾為此莫名的感動。
“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人們遠離饑餓!”
感動天,感動地,卻也感動不了他的絕情人,卻為老院士這一句結束語感動到落淚。
無私奉獻最高的境界,也未過如此。
轟炸機飛過,轟轟隆隆,一陣抽氣聲在現場響起。
一千多個億!
這是一個什麽概念?
沒有一點文化的恐怕都數不清楚這一千多個億後麵有幾個零吧!
霎時間,羨慕者有之,不敢相信的有之,更多的觀眾則是無比敬佩。
這,就是科學家的價值,密密麻麻的成就鋪天蓋地,卻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全國人民的利益,這份大愛足夠感天動地,撼動山河!
聊天采訪的間隙,老院士向助手要了一支煙,悠然地抽了起來。
陸豫關切地問道:“您一直抽煙嗎?這可對身體不好。”
老院士搖搖頭,說:“我總結過吸煙有五大好處呢,一是友誼的橋梁,二是寂寞的伴侶,三是靈感的源泉,四是稅收的保證,五是健康的證明。”
陸豫俏皮地笑著評價:“您這可是謬論。”
老院士繼續和陸豫“辯解”道:“那可不是。科學研究表明,吸煙的人不得非典,鬧非典的時候死了幾千人,隻有4個人是吸煙的;吸煙還不得腸癌,因為尼古丁就是治療腸癌的藥物。”
陸豫對老院士的辯解無能為力,最後笑笑說:“哎呀,這可隻代表您的觀點,不能代表我們節目和頻道的觀點。”
老院士說:“我隻是說了吸煙的好處,其實吸煙還有更多的作用是壞的嘛。”
這樣的對話真是絕了,觀眾們看得既是目瞪口呆後又是捧腹大笑。
“哈哈!好可愛的院士!”
“簡直了哈!想不到院士較真起來就跟個小孩子似的,好有愛啊!”
“哈哈!這迴我迴家後可就能挺起
胸脯吸煙了,哈哈!”
“切,沒見陸豫也說了,那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而且這也不代表節目組的觀點。”
“我覺得吧!這煙還是要少吸的好,畢竟身體還是自己的。”
……
節目進行到這裏,無論是主持人、嘉賓、還是觀眾們,全部都放鬆了下來。
這哪是裏是在看節目,簡直就是一場互動式的聊天。
這樣的節目方式太棒了,看著就完全沒有壓力。
沒有觀眾會想到,老院士這麽大一個科學家,竟然會這麽隨性和率直。
這可能就是實幹家的本心吧!
不浮躁也不浮誇,實打實的做事,純樸的做人,這才會不矯作也不矯情,科學家的畫風,應該就是這樣的吧?
可這樣的結果卻和大部分人所想的截然相反。若不是眼見為憑,許多人都會覺得科學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和高貴的。然而,他們也跟我們一樣,食人間煙火,甚至就如老院士這樣,也有身為血肉之軀所不應該有的一些不良嗜好。
3月29日,在“影響世界華人頒獎典禮”上,老院士獲得了終身成就獎。
陸豫和老院士正是在這次晚會上相遇的,並約好了今天的采訪。
談起這次典禮,兩人都還有深刻的記憶。
陸豫問:“平常您關注電影電視嗎?坐在您旁邊的明星都認識嗎?鞏俐、成龍就坐在你旁邊。”
老院士老實地說:“我也經常看電影電視,但是當時不認識鞏俐。”
旁邊的助手提醒他:“就是演《紅高粱》的女主角。”
老人家頓時迴憶起來,一拍靠椅,大笑道:“是是是,《紅高粱》我看過。我後來還問她鞏俐是不是真名,她說是的。”
陸豫又追問:“那您知道周傑倫嗎?”
老院士老實地迴答:“不認識。”
魯豫笑道:“看來您對流行文化方麵不怎麽感興趣。”
老院士當下迴過頭去,很“不服氣”地對助手說:“這幾天給我找找鞏俐和周傑倫的電影。我要看看。”
惹得在場的人哈哈大笑。
助手表示,老院士現在看電視比較多,沒怎麽看電影。
老人現在身體健朗,有專門的保健醫生照顧。
節目的最後,老院士認真的對陸豫堅稱:“既然是終身成就獎,那就要幹一輩子工作嘛。我覺得我身體還很好,肌肉很有彈性,我現在計劃工作到80多歲,這應該沒問題。”
認真傾聽老人講話的陸豫表示:“您一定會長壽,再工作十年肯定沒問題。”
“哎喲,怎麽時間過得這麽快啊!我這才漸入佳境,才陷入老院士風趣的語言動作不可自撥呢,怎麽就到尾聲了!”
絕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跟科學家這麽近距離的接觸,這樣更加的有親切感,更容易讓觀眾們跟名人接近距離,也更能感受和理解名人的心聲。
主持人陸豫走心的顯然是提前做過功課的問題,更是觸動了觀眾們的神經,現場的觀眾比電視機前的觀眾更能感身受的體會到嘉賓的成就感。
原先大家都以為,這類型的訪談名人的節目,也就是走走過場,問一些不關緊要的問題,做做樣子,讓嘉賓做做秀就算是完成任務了。
出乎意料的,沒有提前設計,更沒有像許多觀眾想象的那樣隻是做個樣子就完事了。
這樣走心的節目,通過訪談式的聊天形式,卻又是在舞台的背景裏,不難想象,這看似簡單的訪談節目,做的是那麽的走心和隨性格,不經意間,就是嘉賓與主持人的互動式的聊天。
感動之餘,也許明天,也許時間更長後,有一天自己是否還能記住今晚的感動猶未可知,但此時此刻心中卻是感動得熱淚盈眶。
最令人感動的是老院士已經近八十的高齡,還直言自己再奮鬥個十年都沒有問題的豪言壯語。
這一刻,沒有人會質疑老院士的話是大話,是不切實際的空話,尤其他在本該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裏,還在為國人的美好生活而奮鬥,觀眾為此莫名的感動。
“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人們遠離饑餓!”
感動天,感動地,卻也感動不了他的絕情人,卻為老院士這一句結束語感動到落淚。
無私奉獻最高的境界,也未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