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婕在船上拋了個雷,也不管後續發展如何,徑直迴了永寧侯別院。事後她倒是想了一下,自己是否已經無意中得罪了某些個權貴,繼續留在這裏不安全,應該盡快離開,反正她也沒打算一直住在這兒。
不過,對自己目前的狀況仔細評估後,她覺得還沒到非走不可的地步,不妨再多待些時日。她現在一窮二白,出門太不方便,何況天越來越熱。
她心態平靜,全然不受船上事件的影響,對案件的結果也沒有好奇心,兩位侍女卻做不到像她這樣,不但私底下討論過許久,還悄摸摸地打聽案情的發展,不時向她提一嘴。
比如誣陷鍾輯的男仆已經被關進大牢,和馮娘子私通的罪名栽到了他頭上;比如馮娘子的死因,既不是他殺,也不是自殺,完全是個意外,是醉酒縱歡後被自己的嘔吐物嗆死的。兩個侍女甚覺不可思議,問她:“楊娘子,你覺得這說法可信嗎?”
楊婕迴想那日見到的馮氏的屍體,身上無明顯受傷痕跡,脖子上沒有勒痕或掐痕,臉上沾著穢物,如果不是被人捂死的,被自己的嘔吐物嗆死倒不是不可能。
隻是,她能輕易地判斷出男仆在說謊,卻沒感覺到馮氏的婢女在說謊,難不成與馮氏私通之人每次見馮氏都未讓侍女看到真容?反正,說男仆是一直以來和馮氏私通的人她壓根不信。無論從哪方麵看,馮氏婢女的說辭、男仆的身份、栽贓的動機,都說不過去。
想他那日的表現,胸有成竹,毫不慌亂,明顯不是臨時甩鍋,而是事先有預謀,背後定有人指使。不過,想也知道,主謀身份不凡,廷尉府讓男仆頂缸,絲毫不令人意外。
她道:“是與不是,廷尉府那麽一說,咱們姑且一聽罷了,誰也不能替廷尉府去查案。”
兩個侍女不說話了。
比起這樁人命案,楊婕更在意的是那日在船上,大娘子給她藥酒的舉動。
她想做什麽?
她告訴自己如果想休息就去樓上丙字號房間,說那是她定的房間,可她自己去休息時卻出現在丁字號房門口。也就是說,她去的是丁字號房間,丙字號不是她的,丁字號才是,而她卻想把自己引進丙字號房……
如果自己真的飲下藥酒,進入丙字號房,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什麽?
楊婕幾乎可以猜到事情的後續。
不是她有多麽聰明,而是從小到大,她所見所聞陷害女子的手段,無非就那兩樣,或奪人性命,或傷人名節。
大娘子與侯府世子交好,若她使點手段使自己名節受損,而讓世子不用再娶自己,也就順理成章。
所有的內情如月光下的紋理,在她麵前清晰地展開,她內心一片靜寂,無波無瀾,無喜無悲,隻有仿若來自地獄的幽涼。
沒過幾日,永寧侯傳她過去,問她:“聽說你救了輯兒,到底怎麽迴事,你給我仔細說說。”.33yqxs?.??m
楊婕沒有隱瞞,把船上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隱瞞了她和大娘子調換果汁一節。
永寧侯聽罷,好一會兒說不出話來,看她的目光都變了:“想不到你小小年紀,竟有這份本事,比廷尉府官員也不差什麽了。不,比他們還強,如果他們有你這麽聰敏,也不會出現那麽多冤案。”
楊婕卻道:“侯爺過獎,不是我聰敏,問題明明白白擺在那兒,誰都可以看見,不過是我說出來別人沒說出來罷了。廷尉府有冤案,也不是辦案官員不聰敏,而是他們不願認真辦。”
她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麽特別,別人稱讚她,她還會疑惑,人人都能做到的事,你這麽誇我,是在為自己的不作為推托?
而且,上次的事在她看來,真的是一目了然,哪怕不能一眼看出幕後指使者是誰,男仆撒謊那麽多漏洞,不該一眼就看出來嗎?
她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別人沒說,她當眾說出來而已,也不過是為了宣泄,救人什麽的實在是誇大其詞。
永寧侯:“……”
她表現得太過坦誠,讓永寧侯不禁噎了一噎,轉移話題:“你這分析案件的本事是跟誰學的?”
這還用學嗎?楊婕想,卻也知道這話說出來似乎不大合適,遂道:“大概受父親的影響,我父親在衙門當差時辦過不少案子,聽得多了,多多少少學到一點兒。”
永寧侯聞言感歎,順口問起她家裏的事情,楊婕簡單說了:父親曾在衙門當差,母親在她十歲時去世,她原本還有個雙胞胎姐妹,父親過世後,兩人相依為命,誰知兩年前,妹妹也不幸離世,獨留下她,孑然一身,無依無靠,不堪鄉間無賴搔擾,便來投奔侯府。
永寧侯聽罷,唏噓不已,讓她隻管在侯府住下,她如今有救鍾輯之情,侯府定不會虧待她。
恩情雲雲楊婕實在不敢當,再三說自己真的沒做什麽,即使沒自己,以鍾輯的身份也不會有事,侯爺言重了。
她說得很誠懇,很認真,顯然真這麽想的,覺得自己不過順手做了件再簡單不過的事。
簡單?即便是永寧侯,也不敢說能在那種情況下隨口就替一個人洗刷冤屈。
若沒有她那一番仗義之言及時洗清鍾輯的嫌疑,現場那麽多人,天知道事後會傳成什麽樣子。
這種涉及豪門、私情、人命的案子最為人津津樂道,別人根本不管真相如何,隻為滿足獵奇心理,隻要一拖,當事人就再也無法從流言中翻身,終身都要背負汙名。
這或許就是那背後指使者的目的,不是要鍾輯的性命,而是要汙他的名聲,背負這樣的汙名,他會失去祖父的心,會給有心之人大做文章的籍口,而這些,關係到那個少年的身家性命。
這些,楊婕不知,永寧侯也沒有告訴她,他說她救了鍾輯,並非誇張。
男人歎道:“你這樣不凡,把你許配給世子倒是委屈了你。”
楊婕:“……”
這是親爹該說的話嗎?
楊婕深覺怪異,直到迴到住處,那種怪異感還沒消失。
或許白日裏說多了家人的緣故,這天夜裏,楊婕做了個夢。
不過,對自己目前的狀況仔細評估後,她覺得還沒到非走不可的地步,不妨再多待些時日。她現在一窮二白,出門太不方便,何況天越來越熱。
她心態平靜,全然不受船上事件的影響,對案件的結果也沒有好奇心,兩位侍女卻做不到像她這樣,不但私底下討論過許久,還悄摸摸地打聽案情的發展,不時向她提一嘴。
比如誣陷鍾輯的男仆已經被關進大牢,和馮娘子私通的罪名栽到了他頭上;比如馮娘子的死因,既不是他殺,也不是自殺,完全是個意外,是醉酒縱歡後被自己的嘔吐物嗆死的。兩個侍女甚覺不可思議,問她:“楊娘子,你覺得這說法可信嗎?”
楊婕迴想那日見到的馮氏的屍體,身上無明顯受傷痕跡,脖子上沒有勒痕或掐痕,臉上沾著穢物,如果不是被人捂死的,被自己的嘔吐物嗆死倒不是不可能。
隻是,她能輕易地判斷出男仆在說謊,卻沒感覺到馮氏的婢女在說謊,難不成與馮氏私通之人每次見馮氏都未讓侍女看到真容?反正,說男仆是一直以來和馮氏私通的人她壓根不信。無論從哪方麵看,馮氏婢女的說辭、男仆的身份、栽贓的動機,都說不過去。
想他那日的表現,胸有成竹,毫不慌亂,明顯不是臨時甩鍋,而是事先有預謀,背後定有人指使。不過,想也知道,主謀身份不凡,廷尉府讓男仆頂缸,絲毫不令人意外。
她道:“是與不是,廷尉府那麽一說,咱們姑且一聽罷了,誰也不能替廷尉府去查案。”
兩個侍女不說話了。
比起這樁人命案,楊婕更在意的是那日在船上,大娘子給她藥酒的舉動。
她想做什麽?
她告訴自己如果想休息就去樓上丙字號房間,說那是她定的房間,可她自己去休息時卻出現在丁字號房門口。也就是說,她去的是丁字號房間,丙字號不是她的,丁字號才是,而她卻想把自己引進丙字號房……
如果自己真的飲下藥酒,進入丙字號房,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什麽?
楊婕幾乎可以猜到事情的後續。
不是她有多麽聰明,而是從小到大,她所見所聞陷害女子的手段,無非就那兩樣,或奪人性命,或傷人名節。
大娘子與侯府世子交好,若她使點手段使自己名節受損,而讓世子不用再娶自己,也就順理成章。
所有的內情如月光下的紋理,在她麵前清晰地展開,她內心一片靜寂,無波無瀾,無喜無悲,隻有仿若來自地獄的幽涼。
沒過幾日,永寧侯傳她過去,問她:“聽說你救了輯兒,到底怎麽迴事,你給我仔細說說。”.33yqxs?.??m
楊婕沒有隱瞞,把船上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隱瞞了她和大娘子調換果汁一節。
永寧侯聽罷,好一會兒說不出話來,看她的目光都變了:“想不到你小小年紀,竟有這份本事,比廷尉府官員也不差什麽了。不,比他們還強,如果他們有你這麽聰敏,也不會出現那麽多冤案。”
楊婕卻道:“侯爺過獎,不是我聰敏,問題明明白白擺在那兒,誰都可以看見,不過是我說出來別人沒說出來罷了。廷尉府有冤案,也不是辦案官員不聰敏,而是他們不願認真辦。”
她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麽特別,別人稱讚她,她還會疑惑,人人都能做到的事,你這麽誇我,是在為自己的不作為推托?
而且,上次的事在她看來,真的是一目了然,哪怕不能一眼看出幕後指使者是誰,男仆撒謊那麽多漏洞,不該一眼就看出來嗎?
她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別人沒說,她當眾說出來而已,也不過是為了宣泄,救人什麽的實在是誇大其詞。
永寧侯:“……”
她表現得太過坦誠,讓永寧侯不禁噎了一噎,轉移話題:“你這分析案件的本事是跟誰學的?”
這還用學嗎?楊婕想,卻也知道這話說出來似乎不大合適,遂道:“大概受父親的影響,我父親在衙門當差時辦過不少案子,聽得多了,多多少少學到一點兒。”
永寧侯聞言感歎,順口問起她家裏的事情,楊婕簡單說了:父親曾在衙門當差,母親在她十歲時去世,她原本還有個雙胞胎姐妹,父親過世後,兩人相依為命,誰知兩年前,妹妹也不幸離世,獨留下她,孑然一身,無依無靠,不堪鄉間無賴搔擾,便來投奔侯府。
永寧侯聽罷,唏噓不已,讓她隻管在侯府住下,她如今有救鍾輯之情,侯府定不會虧待她。
恩情雲雲楊婕實在不敢當,再三說自己真的沒做什麽,即使沒自己,以鍾輯的身份也不會有事,侯爺言重了。
她說得很誠懇,很認真,顯然真這麽想的,覺得自己不過順手做了件再簡單不過的事。
簡單?即便是永寧侯,也不敢說能在那種情況下隨口就替一個人洗刷冤屈。
若沒有她那一番仗義之言及時洗清鍾輯的嫌疑,現場那麽多人,天知道事後會傳成什麽樣子。
這種涉及豪門、私情、人命的案子最為人津津樂道,別人根本不管真相如何,隻為滿足獵奇心理,隻要一拖,當事人就再也無法從流言中翻身,終身都要背負汙名。
這或許就是那背後指使者的目的,不是要鍾輯的性命,而是要汙他的名聲,背負這樣的汙名,他會失去祖父的心,會給有心之人大做文章的籍口,而這些,關係到那個少年的身家性命。
這些,楊婕不知,永寧侯也沒有告訴她,他說她救了鍾輯,並非誇張。
男人歎道:“你這樣不凡,把你許配給世子倒是委屈了你。”
楊婕:“……”
這是親爹該說的話嗎?
楊婕深覺怪異,直到迴到住處,那種怪異感還沒消失。
或許白日裏說多了家人的緣故,這天夜裏,楊婕做了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