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部曲,鍾輯沒有說明的是,陪嫁給女子的,能是什麽精銳部曲?基本上屬於半淘汰狀態,就是用來種田的。鍾輯的母親確實把這些人當做普通農戶,她一個女人家,彼時天下太平,根本不會想這些人的其他功用。
這些人聚居成村,和虞國公府的大莊園是沒法比的。
楊婕不管這些,立刻提出,既是部曲,就應該挑出精壯進行訓練,不能把人養廢了。
“先挑兩隊,分別由兩人帶領,告訴兩位頭目,哪一隊練得好,哪個頭目就可以做兩隊的總頭目,並且日後可以帶人到公子身邊服侍。相信他們聽到後會用心訓練。”
鍾輯覺得沒必要,不願大冬天的瞎折騰:“我出門有護衛,個個訓練有素,何至於用到他們?國公府有部曲,乃是精銳,更用不到這些人。還是讓他們安心種田的好。再過一個月就到年關,過了年就該春耕了,農時不能耽誤。”
楊婕目光深深:“國公府的護衛、國公府的部曲,那是國公府的,還不是公子的。日後能否成為公子的,尚未可知。而這些人,訓練起來便是公子手中一支力量。雖然未必能用到,但有備無患,有什麽壞處呢?現在是農閑時節,組織年輕人練一練,給他們找點新鮮事做,也算娛樂,省得有人惹是生非。又不是天天練,也不是非要煉成一支精兵,農忙時自然以農事為主,不會耽誤農時。隻是想到日後萬一公子用到,有個後手,公子以為呢?”
鍾輯被說服了:“我們迴去再合計一下。”
迴到府中,他找來農莊管事商議,管事覺得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把那些容易生事的年輕人組織起來消耗精力,必要時還能保護村落,打打獵保護農田,也算消除不安定因素。
兩廂議定,管事迴去挑人,傳達了公子的命令。之後鍾輯帶楊婕出城看過兩迴,兩隻隊伍在村外的打麥場上熱火朝天地操練,看著挺像那麽迴事。鍾輯甚至想開春後抽時間與他們一塊兒練。
時近年尾,家家戶戶忙碌起來,開始準備祭祖的事。
鍾老夫人的身體時好時壞,神智愈發迷糊,連鍾輯都不認識了,見到楊婕,不是喊“兒媳”,就是喊“孫女”,讓人哭笑不得。
偶爾也有清明的時候,但不過半刻,便重迴混沌中。
大家都習慣了。
這個年卻是鍾輯過的最有滋味的一年。
往年裏,他雖也錦衣玉食,婢仆環繞,但內心深處,總有一種孤寒感。他沒有父母,沒有兄弟姐妹,為祖母所厭,哪怕有祖父和曾祖母相護,在這裏,他依然像個外來者,與周遭格格不入。
就連這裏的冬天,也仿佛格外寒冷。
現在,他身邊多了一個人,一個同樣如無根浮萍的人,那種孤寒感竟消除許多。仿佛寒冬臘月,身披狐裘也無法阻擋寒意侵襲,而多了一個人的體溫,就會感覺溫暖,從內向外滋生的溫暖。
這兩年,京中變故迭起,皇室、藩王、朝臣輪番上演攻伐奪權戲碼,鬧得人心惶惶。
即便如此,新年期間,還是多了濃濃的節日氣氛。無論世界如何變化,都改變不了人們對世俗煙火的執著,飯要吃,祖宗要拜,節日要過。
最熱鬧最盛大的莫過於上元節。
京城主要街道兩旁早早置好燈架,直待暮色落下,滿城燈火升起,觀者如堵。
鍾輯帶楊婕去看燈。
通往西市的街道上,楊婕便被滿街的人流驚住了,看著兩旁的燈火,目眩神迷。
鍾輯有些感概:“這兩年京城動蕩,燈會蕭條許多。前幾年,東西市的燈會,燈架足有幾層樓高,一座接一座,各大商家為鬥燈智計百出,展出的燈既氣派又別致,花樣繁多,好看極了。”
楊婕想象著那樣的場麵,猶如夢中。
一條條彩色春娟從燈架上飄下,上麵寫著各大商家的商號。
突然,楊婕看到,一座鳳凰燈下的春娟上寫著“柳記胭脂”四個大字。她不禁愣住,迴過神後隱隱激動地問鍾輯:“這個‘柳記胭脂’是柳七爺的店鋪麽?”
鍾輯還未迴答,旁邊有人笑道:“京城的女郎還有不知道柳記胭脂的?”
楊婕赧然,待那人離去,鍾輯道:“看來是的。”
楊婕若有所思:“那日綢緞鋪的掌櫃說柳七爺與國公府有些淵源,不知是什麽淵源?”
鍾輯似乎不太想說,但在楊婕麵前,隱瞞和撒謊更不明智,他言簡意賅:“早年顯亭侯府和虞國公府議過親,後來不了了之。柳七是我大姑母的好友,三姑早年曾鬧著非要嫁他,當然,不過是場笑話。”
“……”楊婕驚住,半晌才呐呐道:“想不到……你還有大姑母?”
這話說罷,自己也覺得傻氣,訕訕:“往常隻聽你說過三姑母、二姑母,從未提過這個大姑母,我還以為她已經過世。”
鍾輯淡道:“她心慕仙緣,出家了,道號還是先帝親賜的。她現在名滿京城,無人不知她的詩。”
“……”楊婕覺得自己仿佛在聽一段傳奇,仙緣、名滿京城、詩,無一不超乎她的想象。
她根本無法把這些與她所知的鍾家母女的畫風聯係起來,不禁脫口問道:“你大姑母是你後祖母的親生女兒麽?”
她總是如此敏銳。鍾輯道:“不是,她是我親祖母所生。”
“……”楊婕察覺到他的抗拒之意,不再追問。雖然無法得知詳細內情,但堂堂國公府長女,天之驕女般的存在,選擇出家,這其中有怎樣不為人知的苦衷與傷痛?
她曾以為,她和姐姐已是極慘。
她們無親人相護,為外人所欺,無法自保。
然而,高貴的國公府長女有家庭,有父親,有祖母,有叔父,有兄弟姐妹,卻落到出家的淒涼地步。她的身份背景外人無法欺壓,那隻能是親人所迫。
也不知哪個更慘。
逼迫的人是誰?
幾乎不做他人想。
虞國公這對夫妻,還真是讓人毫無期待。
就這樣小郎君還巴巴地留在國公府想繼承爵位光耀家族,他不但是朵小白花,還是朵蒙蔽了雙眼的小白花。
她內心搖頭,麵上卻不再多言,專心賞燈。
鍾輯看中路旁可愛的小兔子燈籠,給她和自己一人買了一個。
楊婕頭皮發麻,簡直承受不住這種萌萌的畫風。彡彡訁凊
“一樣的燈籠為什麽買兩盞,不如換個其他的。”
鍾輯:“就是要整齊統一才好看。”
“……”掏錢的是大爺,楊婕閉嘴。
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鍾輯唇角微翹。當然要買一樣的,成雙成對寓意才美好。
這些人聚居成村,和虞國公府的大莊園是沒法比的。
楊婕不管這些,立刻提出,既是部曲,就應該挑出精壯進行訓練,不能把人養廢了。
“先挑兩隊,分別由兩人帶領,告訴兩位頭目,哪一隊練得好,哪個頭目就可以做兩隊的總頭目,並且日後可以帶人到公子身邊服侍。相信他們聽到後會用心訓練。”
鍾輯覺得沒必要,不願大冬天的瞎折騰:“我出門有護衛,個個訓練有素,何至於用到他們?國公府有部曲,乃是精銳,更用不到這些人。還是讓他們安心種田的好。再過一個月就到年關,過了年就該春耕了,農時不能耽誤。”
楊婕目光深深:“國公府的護衛、國公府的部曲,那是國公府的,還不是公子的。日後能否成為公子的,尚未可知。而這些人,訓練起來便是公子手中一支力量。雖然未必能用到,但有備無患,有什麽壞處呢?現在是農閑時節,組織年輕人練一練,給他們找點新鮮事做,也算娛樂,省得有人惹是生非。又不是天天練,也不是非要煉成一支精兵,農忙時自然以農事為主,不會耽誤農時。隻是想到日後萬一公子用到,有個後手,公子以為呢?”
鍾輯被說服了:“我們迴去再合計一下。”
迴到府中,他找來農莊管事商議,管事覺得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把那些容易生事的年輕人組織起來消耗精力,必要時還能保護村落,打打獵保護農田,也算消除不安定因素。
兩廂議定,管事迴去挑人,傳達了公子的命令。之後鍾輯帶楊婕出城看過兩迴,兩隻隊伍在村外的打麥場上熱火朝天地操練,看著挺像那麽迴事。鍾輯甚至想開春後抽時間與他們一塊兒練。
時近年尾,家家戶戶忙碌起來,開始準備祭祖的事。
鍾老夫人的身體時好時壞,神智愈發迷糊,連鍾輯都不認識了,見到楊婕,不是喊“兒媳”,就是喊“孫女”,讓人哭笑不得。
偶爾也有清明的時候,但不過半刻,便重迴混沌中。
大家都習慣了。
這個年卻是鍾輯過的最有滋味的一年。
往年裏,他雖也錦衣玉食,婢仆環繞,但內心深處,總有一種孤寒感。他沒有父母,沒有兄弟姐妹,為祖母所厭,哪怕有祖父和曾祖母相護,在這裏,他依然像個外來者,與周遭格格不入。
就連這裏的冬天,也仿佛格外寒冷。
現在,他身邊多了一個人,一個同樣如無根浮萍的人,那種孤寒感竟消除許多。仿佛寒冬臘月,身披狐裘也無法阻擋寒意侵襲,而多了一個人的體溫,就會感覺溫暖,從內向外滋生的溫暖。
這兩年,京中變故迭起,皇室、藩王、朝臣輪番上演攻伐奪權戲碼,鬧得人心惶惶。
即便如此,新年期間,還是多了濃濃的節日氣氛。無論世界如何變化,都改變不了人們對世俗煙火的執著,飯要吃,祖宗要拜,節日要過。
最熱鬧最盛大的莫過於上元節。
京城主要街道兩旁早早置好燈架,直待暮色落下,滿城燈火升起,觀者如堵。
鍾輯帶楊婕去看燈。
通往西市的街道上,楊婕便被滿街的人流驚住了,看著兩旁的燈火,目眩神迷。
鍾輯有些感概:“這兩年京城動蕩,燈會蕭條許多。前幾年,東西市的燈會,燈架足有幾層樓高,一座接一座,各大商家為鬥燈智計百出,展出的燈既氣派又別致,花樣繁多,好看極了。”
楊婕想象著那樣的場麵,猶如夢中。
一條條彩色春娟從燈架上飄下,上麵寫著各大商家的商號。
突然,楊婕看到,一座鳳凰燈下的春娟上寫著“柳記胭脂”四個大字。她不禁愣住,迴過神後隱隱激動地問鍾輯:“這個‘柳記胭脂’是柳七爺的店鋪麽?”
鍾輯還未迴答,旁邊有人笑道:“京城的女郎還有不知道柳記胭脂的?”
楊婕赧然,待那人離去,鍾輯道:“看來是的。”
楊婕若有所思:“那日綢緞鋪的掌櫃說柳七爺與國公府有些淵源,不知是什麽淵源?”
鍾輯似乎不太想說,但在楊婕麵前,隱瞞和撒謊更不明智,他言簡意賅:“早年顯亭侯府和虞國公府議過親,後來不了了之。柳七是我大姑母的好友,三姑早年曾鬧著非要嫁他,當然,不過是場笑話。”
“……”楊婕驚住,半晌才呐呐道:“想不到……你還有大姑母?”
這話說罷,自己也覺得傻氣,訕訕:“往常隻聽你說過三姑母、二姑母,從未提過這個大姑母,我還以為她已經過世。”
鍾輯淡道:“她心慕仙緣,出家了,道號還是先帝親賜的。她現在名滿京城,無人不知她的詩。”
“……”楊婕覺得自己仿佛在聽一段傳奇,仙緣、名滿京城、詩,無一不超乎她的想象。
她根本無法把這些與她所知的鍾家母女的畫風聯係起來,不禁脫口問道:“你大姑母是你後祖母的親生女兒麽?”
她總是如此敏銳。鍾輯道:“不是,她是我親祖母所生。”
“……”楊婕察覺到他的抗拒之意,不再追問。雖然無法得知詳細內情,但堂堂國公府長女,天之驕女般的存在,選擇出家,這其中有怎樣不為人知的苦衷與傷痛?
她曾以為,她和姐姐已是極慘。
她們無親人相護,為外人所欺,無法自保。
然而,高貴的國公府長女有家庭,有父親,有祖母,有叔父,有兄弟姐妹,卻落到出家的淒涼地步。她的身份背景外人無法欺壓,那隻能是親人所迫。
也不知哪個更慘。
逼迫的人是誰?
幾乎不做他人想。
虞國公這對夫妻,還真是讓人毫無期待。
就這樣小郎君還巴巴地留在國公府想繼承爵位光耀家族,他不但是朵小白花,還是朵蒙蔽了雙眼的小白花。
她內心搖頭,麵上卻不再多言,專心賞燈。
鍾輯看中路旁可愛的小兔子燈籠,給她和自己一人買了一個。
楊婕頭皮發麻,簡直承受不住這種萌萌的畫風。彡彡訁凊
“一樣的燈籠為什麽買兩盞,不如換個其他的。”
鍾輯:“就是要整齊統一才好看。”
“……”掏錢的是大爺,楊婕閉嘴。
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鍾輯唇角微翹。當然要買一樣的,成雙成對寓意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