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正時正月十六,上元節氣氛正濃,連續五日取消宵禁,人們通宵達旦在街上遊玩作樂。他們混跡於人群,在黎明時分城門剛開啟時悄然出城,急急向西而去。
一路提心吊膽,掩藏行跡,把阿圓扮成一個男孩,直到出了司州(京城所在的州)地界,才略略鬆了口氣。這時,梁玉才有心問謝逸:“你怎麽把小娘子弄出來的?”
謝逸先還不願意說,經不住再三追問,簡單說了。
大意是,他和阿圓約好,讓她上元節前後鬧著出來看花燈,他在外麵等她。
詳細的計劃阿圓自然不知,實際上那幾日,謝逸和他的人一直在虞國公府附近等著。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阿圓終於出現了。
一個男仆馱著她出來看燈。沒錯,隻有一個男仆,沒有侍女,沒有保姆,可見國公府對這個女孩是多麽忽視。
也正因為這種忽視,他們劫走阿圓難度小了許多。
上元之夜,人挨人、人擠人,丟失一個孩子簡直不要太容易。
梁玉忽然想到,公子離世後某一日,謝逸找到她說,想和她一起走。
原本公子為他留了些許產業,讓他在京城生活的。
梁玉答應了。
他們在公子身邊生活的幾年,有了親人般的感情。
謝逸說,等過了上元節再走,算為義父守過這一年。
梁玉沒有異議。
上元節將近時,他又囑咐把所有東西準備好,隨時準備出發。
再後,他毫無預兆地把阿圓帶到她麵前。
梁玉驀然意識到,這一切都是少年的計劃。當他看到他從小疼愛的妹妹在虞國公府的境遇時,就起了這個念頭。
連上元節,也是他精心挑選的時間。
膽大,縝密。
前途可期。
聽著窗外的笑聲,她唇邊笑容加深。或許,這是她今生做的最正確的選擇。
過了初五,雪化後,梁玉把四個仆人派去打掃新宅。同時收拾行李,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告別周氏夫婦,搬進了新住處。
新家寬敞,謝逸住前院,梁玉與阿圓住後院。兩個女仆,一個負責廚房,一個照顧阿圓。
負責廚房的桂娘與管事劉成是夫妻,照顧阿圓的梅娘原是梁玉的侍女,梁玉把她給了阿圓,自己不再用侍女。
另外一個男仆張全是孤兒,原是謝逸的隨從,後來幫家人跑腿。那日,被土匪揍得很慘的就是他。
那件事後,梁玉有些內疚,讓他又迴了謝逸身邊。
四個人都是極忠心的仆人。
過了初六,街上鋪麵開張,越接近上元,越有節日氣氛。
他們對看燈沒有執念,大家有一個心照不宣的默契,上元夜不去看花燈,尤其不能一個人帶阿圓去。
這裏的花燈比京城差遠了,而且沒有像樣的組織,都是各家各戶自己把燈掛出來,平常得很,沒什麽看頭,不過比平日裏熱鬧些罷了。
梁玉嫌買的燈籠不夠新穎,就自家準備,兩個男仆紮燈,圓形的、四方的,六棱的……大小不一,梁玉自己配畫,比賣的強多了。
阿圓興奮地跑來跑去,抱自己最喜歡的燈給梁玉畫,聲音嬌嫩地誇讚:“姨姨畫得好看,好看!”
謝逸在旁附和:“確實,還是梁姨畫得好,要是拿到街上去賣,定會哄搶一空。”
邊說,邊為兩人剝瓜子,當然,最後都進了阿圓口中。
梁玉道:“主意不錯,明年可以一試。”
四個仆人含笑聽他們講話,手中不停地搭著燈架。
暮色降臨,燈籠掛起,街上熱鬧起來。謝逸牽著阿圓在門外逛了一遭,與街坊鄰居打過招唿,展示了一番自家燈籠,收獲一圈孩子的羨慕後,迴了自家。
家裏有燈,有月,有點心零食,能一邊吃東西,一邊看燈賞月,一邊講八卦趣聞,既溫馨又安全,不比上街強?
總之,他覺得很滿足,阿圓也很滿足,至於其他人……自然沒什麽可說。
上元節過去,學堂開學。天冷,阿圓早上起不來,謝逸便留她在家,自己去學堂。
阿圓醒來不見謝逸,哭著找哥哥,哭聲之慘,讓梁玉不禁心生淒惻,懷疑自己是不是虧待了孩子。不然,阿圓為什麽這麽依賴謝逸,一旦謝逸不在,就完全喪失安全感。
這麽想著,她覺得,自己有責任抽時間多陪陪阿圓。
下午,謝逸把阿圓帶去了周家。
第二日,舊景重演。
梅娘使出渾身解數哄阿圓,梁玉道:“這樣吧,我帶阿圓去找哥哥,阿圓不要哭了好不好?”
小姑娘一抽一抽的,眼睛紅紅,鼻子紅紅,主動伸出小手牽住她。33yqxs?.??m
梁玉頗感無奈,心軟軟的,俯身為她擦了擦小臉,帶她出門。
新宅離周府有點遠。
梁玉想,這麽一路耗過去,說不定能耗到謝逸放學。
她著實不願把阿圓帶到周先生的課堂。
雖然謝逸也常這麽做,但梁玉始終覺得,帶一個不讀書的人去先生的課堂,是對先生的不尊重。
上元節剛過,街上殘留著節日氣氛,比往常熱鬧許多。
阿圓識得這條路,知道是通往哥哥學堂的,在能見到哥哥的前提下,注意力很快轉移,被街邊一個賣木雕的吸引住了。
攤主是位老者,梁玉一看那木雕,就被吸去心神,剛要細看,與老者說話,阿圓又看到一個賣糖人的,拉著她去買糖人兒。
賣糖人的攤位前圍了許多小孩,嘰嘰喳喳,阿圓墊著腳,小手指著插在稻草上的糖人兒,急急道:“姨姨,我要蝴蝶,要大龍。”
梁玉為她買了一隻蝴蝶、一隻龍狀糖人兒,小姑娘一手一個,歡喜無限:“姨姨真好。”
然後,高高興興舔起來,連找哥哥都忘了。
又走一段,遇到一個賣泥人的,兩人圍上去看,阿圓被各種各樣的泥人兒吸引,而梁玉……不由自主看向捏泥人的手……
很難想象,那樣一雙手,粗糙的、有力的、仿佛做苦力的手,卻那般靈巧。幾個唿吸間,一尊栩栩如生的小人兒就在指間誕生。
粗礪與細膩,力量與靈巧,極致鮮明的對比,形成難以想象的吸引力。
如果入畫,就以這樣一雙手入畫,該是怎樣震動心扉。
她注視那雙手,認真,專注,仿佛已經入迷。
泥人男注意到她的目光,不時偷偷迴看,眼波微動。
阿圓吃完一個糖人兒,騰出一隻手,指著一隻小猴道:“姨姨,我要那個。”
梁玉迴神,買了個泥人給她。
小女孩和她商量:“姨姨,我把蝴蝶給哥哥,還是把小猴給哥哥?”
她舉著兩隻小手。
梁玉笑:“不管哪個哥哥都喜歡。對了,時辰不早了,哥哥可能已經放學迴家了,要不我們迴家看看?”
女孩歪頭想了想:“好。”
梁玉牽著她,麵含微笑往迴走。
剛走出一段距離,突然身後傳來男子的聲音:“娘子,請等一等!”
梁玉不覺迴頭,就見剛才那個捏泥人的男子匆匆趕來,微微氣喘,臉帶紅暈,道:“娘子,我叫黃二郎,潞城人氏,尚未成婚,不知娘子你……”
話未說完,就聽“嗬”的一聲,兩人聞聲望去,就見前麵不遠的拐角處,不知何時站了一位胡人男子,身材高大,五官深邃,雙手抱臂看著他們,目光又冷又嘲,像看一場傷風敗俗的好戲。
梁玉默默。
泥人男渾身僵硬。
一路提心吊膽,掩藏行跡,把阿圓扮成一個男孩,直到出了司州(京城所在的州)地界,才略略鬆了口氣。這時,梁玉才有心問謝逸:“你怎麽把小娘子弄出來的?”
謝逸先還不願意說,經不住再三追問,簡單說了。
大意是,他和阿圓約好,讓她上元節前後鬧著出來看花燈,他在外麵等她。
詳細的計劃阿圓自然不知,實際上那幾日,謝逸和他的人一直在虞國公府附近等著。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阿圓終於出現了。
一個男仆馱著她出來看燈。沒錯,隻有一個男仆,沒有侍女,沒有保姆,可見國公府對這個女孩是多麽忽視。
也正因為這種忽視,他們劫走阿圓難度小了許多。
上元之夜,人挨人、人擠人,丟失一個孩子簡直不要太容易。
梁玉忽然想到,公子離世後某一日,謝逸找到她說,想和她一起走。
原本公子為他留了些許產業,讓他在京城生活的。
梁玉答應了。
他們在公子身邊生活的幾年,有了親人般的感情。
謝逸說,等過了上元節再走,算為義父守過這一年。
梁玉沒有異議。
上元節將近時,他又囑咐把所有東西準備好,隨時準備出發。
再後,他毫無預兆地把阿圓帶到她麵前。
梁玉驀然意識到,這一切都是少年的計劃。當他看到他從小疼愛的妹妹在虞國公府的境遇時,就起了這個念頭。
連上元節,也是他精心挑選的時間。
膽大,縝密。
前途可期。
聽著窗外的笑聲,她唇邊笑容加深。或許,這是她今生做的最正確的選擇。
過了初五,雪化後,梁玉把四個仆人派去打掃新宅。同時收拾行李,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告別周氏夫婦,搬進了新住處。
新家寬敞,謝逸住前院,梁玉與阿圓住後院。兩個女仆,一個負責廚房,一個照顧阿圓。
負責廚房的桂娘與管事劉成是夫妻,照顧阿圓的梅娘原是梁玉的侍女,梁玉把她給了阿圓,自己不再用侍女。
另外一個男仆張全是孤兒,原是謝逸的隨從,後來幫家人跑腿。那日,被土匪揍得很慘的就是他。
那件事後,梁玉有些內疚,讓他又迴了謝逸身邊。
四個人都是極忠心的仆人。
過了初六,街上鋪麵開張,越接近上元,越有節日氣氛。
他們對看燈沒有執念,大家有一個心照不宣的默契,上元夜不去看花燈,尤其不能一個人帶阿圓去。
這裏的花燈比京城差遠了,而且沒有像樣的組織,都是各家各戶自己把燈掛出來,平常得很,沒什麽看頭,不過比平日裏熱鬧些罷了。
梁玉嫌買的燈籠不夠新穎,就自家準備,兩個男仆紮燈,圓形的、四方的,六棱的……大小不一,梁玉自己配畫,比賣的強多了。
阿圓興奮地跑來跑去,抱自己最喜歡的燈給梁玉畫,聲音嬌嫩地誇讚:“姨姨畫得好看,好看!”
謝逸在旁附和:“確實,還是梁姨畫得好,要是拿到街上去賣,定會哄搶一空。”
邊說,邊為兩人剝瓜子,當然,最後都進了阿圓口中。
梁玉道:“主意不錯,明年可以一試。”
四個仆人含笑聽他們講話,手中不停地搭著燈架。
暮色降臨,燈籠掛起,街上熱鬧起來。謝逸牽著阿圓在門外逛了一遭,與街坊鄰居打過招唿,展示了一番自家燈籠,收獲一圈孩子的羨慕後,迴了自家。
家裏有燈,有月,有點心零食,能一邊吃東西,一邊看燈賞月,一邊講八卦趣聞,既溫馨又安全,不比上街強?
總之,他覺得很滿足,阿圓也很滿足,至於其他人……自然沒什麽可說。
上元節過去,學堂開學。天冷,阿圓早上起不來,謝逸便留她在家,自己去學堂。
阿圓醒來不見謝逸,哭著找哥哥,哭聲之慘,讓梁玉不禁心生淒惻,懷疑自己是不是虧待了孩子。不然,阿圓為什麽這麽依賴謝逸,一旦謝逸不在,就完全喪失安全感。
這麽想著,她覺得,自己有責任抽時間多陪陪阿圓。
下午,謝逸把阿圓帶去了周家。
第二日,舊景重演。
梅娘使出渾身解數哄阿圓,梁玉道:“這樣吧,我帶阿圓去找哥哥,阿圓不要哭了好不好?”
小姑娘一抽一抽的,眼睛紅紅,鼻子紅紅,主動伸出小手牽住她。33yqxs?.??m
梁玉頗感無奈,心軟軟的,俯身為她擦了擦小臉,帶她出門。
新宅離周府有點遠。
梁玉想,這麽一路耗過去,說不定能耗到謝逸放學。
她著實不願把阿圓帶到周先生的課堂。
雖然謝逸也常這麽做,但梁玉始終覺得,帶一個不讀書的人去先生的課堂,是對先生的不尊重。
上元節剛過,街上殘留著節日氣氛,比往常熱鬧許多。
阿圓識得這條路,知道是通往哥哥學堂的,在能見到哥哥的前提下,注意力很快轉移,被街邊一個賣木雕的吸引住了。
攤主是位老者,梁玉一看那木雕,就被吸去心神,剛要細看,與老者說話,阿圓又看到一個賣糖人的,拉著她去買糖人兒。
賣糖人的攤位前圍了許多小孩,嘰嘰喳喳,阿圓墊著腳,小手指著插在稻草上的糖人兒,急急道:“姨姨,我要蝴蝶,要大龍。”
梁玉為她買了一隻蝴蝶、一隻龍狀糖人兒,小姑娘一手一個,歡喜無限:“姨姨真好。”
然後,高高興興舔起來,連找哥哥都忘了。
又走一段,遇到一個賣泥人的,兩人圍上去看,阿圓被各種各樣的泥人兒吸引,而梁玉……不由自主看向捏泥人的手……
很難想象,那樣一雙手,粗糙的、有力的、仿佛做苦力的手,卻那般靈巧。幾個唿吸間,一尊栩栩如生的小人兒就在指間誕生。
粗礪與細膩,力量與靈巧,極致鮮明的對比,形成難以想象的吸引力。
如果入畫,就以這樣一雙手入畫,該是怎樣震動心扉。
她注視那雙手,認真,專注,仿佛已經入迷。
泥人男注意到她的目光,不時偷偷迴看,眼波微動。
阿圓吃完一個糖人兒,騰出一隻手,指著一隻小猴道:“姨姨,我要那個。”
梁玉迴神,買了個泥人給她。
小女孩和她商量:“姨姨,我把蝴蝶給哥哥,還是把小猴給哥哥?”
她舉著兩隻小手。
梁玉笑:“不管哪個哥哥都喜歡。對了,時辰不早了,哥哥可能已經放學迴家了,要不我們迴家看看?”
女孩歪頭想了想:“好。”
梁玉牽著她,麵含微笑往迴走。
剛走出一段距離,突然身後傳來男子的聲音:“娘子,請等一等!”
梁玉不覺迴頭,就見剛才那個捏泥人的男子匆匆趕來,微微氣喘,臉帶紅暈,道:“娘子,我叫黃二郎,潞城人氏,尚未成婚,不知娘子你……”
話未說完,就聽“嗬”的一聲,兩人聞聲望去,就見前麵不遠的拐角處,不知何時站了一位胡人男子,身材高大,五官深邃,雙手抱臂看著他們,目光又冷又嘲,像看一場傷風敗俗的好戲。
梁玉默默。
泥人男渾身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