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康聽了這關於武道的境界,實在有眼界大開之感,忍不住歎道:“可惜我天生體弱,卻是與武道無緣了。”
“哈哈,武道頂峰又如何,我卻覺得林兄弟你比那些人有趣多了。”
“大哥你又笑話我了,百無一用是書生,說的不正是我這種人嗎?”
滄海見鈺康醉意漸濃,便笑著問道:“林兄弟你為人有趣之極,而且學識淵博,實在應有一番大作為,幫人寫家書這些瑣碎之事,你卻為何會幹?”
鈺康麵泛苦笑,把自己的經曆一五一十與滄海說了。邊說邊忍不住灌酒。
林鈺康父親,父母早亡,家中本是務農為生。但林父不甘寂寞,結識了幾個走南闖北的朋友,短短時間累積了大把家財,衣錦還鄉,便買了一大塊地,蓋了一間大宅,娶妻生子。
鈺康自小是衣食無憂,一直春風得意,吃喝玩樂無一不精,尤其鍾情於美酒。
到十七歲時,他更認識了琴韻磬。
琴家是鎮中名門,自祖上便以音律聞名於周邊諸郡。鎮中所有富家公子,無一不仰慕琴韻磬。
包括鎮中第一豪強周家的獨子,周世譽。
可韻磬偏偏鍾情於鈺康,二人情投意合,交往了幾年,幾要談婚論嫁。
可到鈺康二十歲時,老天終於跟他開了個玩笑。
林父少年得誌,意氣風發,更兼家財萬貫,無所事事,漸漸便聚上鎮中三教九流,終日以賭博為樂。
而且他性子囂張,與人交往之時,甚是不注意言辭,終於得罪了周家,加上周世譽妒忌林鈺康的原因,周家便略施手段,令林父一夜之間輸盡家財,賣田賣地後仍欠著一大筆債務。
隻是住著的大宅林父死活不肯賣,卻連一個仆人都請不起了。
鈺康本是個膏粱子弟,家中遭逢巨變,他便意誌消沉,一蹶不振。
而琴家向來不喜林家,知道林家落難,琴父便極力反對韻磬再與鈺康來往。
韻磬用情專一,不顧父親反對,一直在鼓勵林鈺康重新振作。甚至自己平時會偷偷做些針線女紅變賣出去,得了些錢財便拿來接濟鈺康。
鈺康終於重新振作,搬了出去城南自住。然而誌大才疏,苦無他法重振家聲。所幸還讀過一些書,便暫時在鎮中代寫家書維生,加上韻磬不時接濟,終漸有能力清償家中債務。
而他也逐漸磨掉了以前的輕浮性子,閑時努力鑽研學問,心想自己還年輕,還清家中債務後,終必有屬於自己的機會。韻磬感受到他的變化,自也滿心歡喜。
如此過了一年,雖然貧窮,但鈺康卻覺得這一年自己過得無比愉悅,絕非之前二十年的紈絝生活可比。
直到十三天前,老天又與鈺康開了個玩笑。
那天,他迴到大宅中看望母親,一進門就看見了自己父親。
鈺康賭氣不理,自顧走到前廳,眼角卻瞥到父親欲言又止的神情,想到父親順利半生,此刻卻一無所有,連親生兒子都對他不瞅不睬,終究禁不住心下一軟。
可剛迴身與父親攀談兩句,父親居然想向自己要錢。還要一萬兩銀子!
按父親所說,他已跟之前的朋友取得聯係,幾天內若能籌到一萬兩銀子作本錢,不出十日便能賺一大筆錢,屆時家中自可迴複昔日光景。
鈺康已不介意富貴貧賤,但若如父親所說,自己卻可早日與韻磬共諧連理。
當下問清楚父親細節,便自去想辦法籌錢。這一次他如有神助,這麽一大筆銀兩,一家錢莊居然肯輕易地借給他,期限十日。
想到十日之後便能跟韻磬廝守,鈺康滿心期盼。
可是過了十三天,他卻沒有收到父親的喜訊。他迴到大宅當中,一看到父親的神情,心下馬上涼了一截。
迫問之下,父親終於吐露了事情。
父親是想重振家聲,亦想妻兒能重新過上安穩的生活,這個不假。
可是他卻選錯了路子,十三天前,他拿了一萬兩銀子,最後又是在賭桌上孤注一擲。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一家三口終於又大吵了一場,鈺康悲憤交加,借酒澆愁,大醉之下,便有了昨晚的事。
而今天,鈺康見到周世譽一群人,他什麽都明白了。
一年了,周世譽始終沒有放過自己。
滄海靜靜聽完,笑道:“嗯,原來如此,但林兄弟你為人如此有趣,我看這些小事卻是不會難倒你的。”
鈺康卻是越來越醉了,大聲道:“大哥說得沒錯,老實說,我其實覺得自己如此經曆卻是十分幸運的了!”
滄海不禁多看了他一眼:“哈哈,你竟然還說自己幸運?”
鈺康邊喝酒狂笑道:“可不是嘛?你想,我自小便衣食無憂,長大又能一直風花雪月,更有幸能認識一個紅顏知己為我傾心。即使我再落魄之時,她卻未曾放棄過我,我還不夠幸運嗎?”
滄海也大笑讚道:“你說得不錯,你小子確實幸運!”
鈺康卻隨即苦笑:“隻是再幸運又如何,自己浪費光陰,毫無本事。莫說要保護她,我卻連自己都保護不了。”
滄海笑道:“嗯,你身子卻實在是弱了些,隻是你都已經過了習武的年紀,這一節卻是有些難辦……”滄海忽然想起一事,便從隨身行囊中摸了一本書出來,笑著道:“我吃了你兩頓酒,這本書便送予你吧,你愛看書,想來你也會歡喜。”
鈺康接過書,翻開來看了一下,隻是酒意已濃,看不清楚是什麽,隻看到每頁有些文字和圖畫。便問:“大哥,這是什麽書?”
“哈哈,這據說是本劍譜,但我卻看不懂……話說我前幾天上路之時,聽到女子唿喊之聲,原來是一夥惡賊攔路打劫一雙男女,那夥惡賊劫了錢財還見色起意,都被我教訓了。”
“此等惡賊,大哥自然是要教訓的,教訓得好!”
滄海卻道:“哈哈,卻是不太好,那天我酒喝多了一些,出手也重了一些,我一腳一個,讓他們以後都沒可能再幹那攔路劫色的勾當。”
鈺康聽了,打個激靈,仿佛身上某個部位涼颼颼的,酒也像醒了幾分。
滄海接著笑道:“原來那對男女是對夫婦,見我救了他們,對我千恩萬謝,要給我銀兩作為報答,我自然不要,他們見我懂武功,就把這書給了我。”
“我見荒山野嶺,離城鎮還有一段路,便與他們一起上路。攀談起來,才知道原來他們家中失火,什麽東西都燒了,這一行是要去投靠親戚。這書卻是他們祖上便傳下之物,失火時幸得能帶得它出來。我知道如此,便把書還給他們,那男子卻對我說,雖然是祖傳之物,但他也看不懂,給我或許也是緣分,還跟我說了這本書的故事。”
滄海也不管鈺康酒喝多了,一股腦就把那人跟他說的故事講了出來。
原來,大約兩百多年前,一個小國的君主據說從仙人處得到一本奇書,仙人對他說,這本書蘊含世間所有道理,隻要悟透這本書,就能獲得他想獲得的一切。那君主自然是大喜,便日夜孜孜不倦地研習。隻是,他研習來研習去,卻研習不出個所以然來。他無法可施,便通告國民,不論是誰,隻要能在此書中看出門道,他便重重有賞。
重賞之下,便不缺勇夫了。每天來觀看這書的人絡繹不絕,但過了許久卻是沒有一人能從這書上看得出個門道,那君主也漸漸想要放棄了。就在這時候,終於有一個人說他知道這本書說的是什麽了。”
這個人是個樂師,善彈琴,認識他的人,都叫他“琴癡”,他人如其名,除琴以外,什麽都不會在意,真是癡到家了。他說,這本書是一本琴譜。還即興演奏,果然悠揚動聽,聽得那君主如癡如醉。
可惜原來隻是本琴譜,那個君主卻好生失望,也漸漸把這事丟在一旁。
誰知過了一段時間,又有一人說他知道這本書說的是什麽,但這人說這本書所言的卻不是音律,竟是治國之道!
他道出從書中悟出的治國之策說。那君主聽後覺得甚是有理,便拜他為官,那人也是幹得出色,自此平步青雲。
那君主又拿起這本書看,但他卻看不出什麽治國之道,便心想多半是個被埋沒在野的有誌之士,借這書來吸引自己注意罷了,認為這書依然是本琴譜。
但那人政績斐然,那君主心想這也不失為一件廣納賢才的美事,便把之前的諾言繼續下去。
可惜他卻沒再能迎來其他賢臣自薦,最後一個能從書中看出門道的人,便是那男子的祖上了,卻是個自小對劍道極之癡迷之人,當時江湖號曰“劍聖”。那君主見他劍法精奇,便想讓他教練士兵,那人推辭不受,就此告辭。
那人迴到家中,便把那書的內容及劍法錄在冊上,世代相傳。隻是後代卻再也無人能學得他劍道的皮毛。
後來各國開始混戰,那個小國被滅,一場大火,或許原書已燒了也未定,這個故事也漸漸被人淡忘。
“我也看過了下這本劍譜,那些心法每個字我都認識,連在一起我就看不懂了,而那些招式我隻覺得平平無奇,甚至有些更會令自己身陷險地,令我難以索解。但想來那人號封劍聖,這本書又是一本奇書,怕是我天資不足,也說不定。”
“林兄弟你卻不同,你未曾習武,其中劍術你勤加練習,想來也能令你身子強壯一些,足夠你自保了。而且你博學多才,或許能從這書中看出個什麽門道那也說不定。”
鈺康聽得這書如此神奇,仔細看了看書上內容,他先看那一頁背麵,隻見畫著幾個人舞劍的姿勢,想來便是劍招了。這時他也看不懂,便翻到正麵看上麵記載著的文字。
他一字一字讀著,心中默念,隻見這一頁上寫的是: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越讀他越覺得頭腦昏沉,便趴在書上睡著。卻已是醉暈了。
滄海哈哈一笑,看著天上明月,自斟自飲起來。
一片漆黑。
鈺康仿佛感到有人在自己麵前舞劍。
他明明沒有睜開眼,卻好像看得清清楚楚。
忽然場麵一轉,舞劍的人不見了!
卻有一個老人負手背對著他。
鈺康明明想走上前,卻發現自己無論如何都動不了。
忽然聽得那老人說了一句話。
“一切,天道自有最好的安排。”鈺康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對自己說。
老人說完一揮手,鈺康便感到自己的身體慢慢浮了起來。越浮越高。
片刻地,他已浮到一片漆黑的空間之中。
鈺康感到自己的身體在這空間中翱翔,身邊不斷掠過點點星光。
忽然他見到身前有個大火球,火球離他越來越近,自己覺得越來越熱,最後他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
“好熱……啊!”
鈺康驚坐起身,睜開了眼,發現自己身上已經濕透了,並感到身上燥熱難耐。
“唿……原來是發夢。”
“哈哈,林兄弟,你醒得倒是早啊。”
鈺康循聲望過去,滄海正站在窗邊,享受著清晨的氣息。天已亮了,現在是辰巳之交。
鈺康迴憶了一下,想起自己昨晚原來又喝醉了。
滄海見他不說話,笑問:“我見你滿頭大汗,是不是身子有什麽問題?”
鈺康迴過神來:“啊,滄海大哥,我沒事。”說著從凳上站起身來,看了看周圍的一片狼藉,笑道:“想來是酒喝多了,剛才發了個怪夢。”他已想起自己臨醉倒時滄海贈書之事,便道:“說來也巧合,夢中竟然有人舞劍。”
“哈哈,或許你真的與這本書有緣吧。林兄弟,我有事在身,這便走了,他日有緣再見吧。”
鈺康聽了,卻是有點失望,道:“想不到這麽快就要與大哥分別了。我身無長物,就剩下家中這些酒了,滄海大哥若不嫌棄,便拿了去路上喝吧。”
“好好好,別的也就罷了,隻是你這裏的酒我卻實在沒有招架之力。”說著隨手拿起一埕還未開封的酒,笑著說聲再會,便邁開大步走了遠去。
鈺康看他如此豪邁灑脫,也是一笑。心想若是自己也能如此人一般,那就好了。轉念又想到了自己的遭遇,不禁感到自己這想法著實可笑。
當下他梳洗了一下,接著便收拾家中。待得收拾完了,時辰卻還尚早。
百無聊賴之下,他留意到桌上滄海所贈劍譜,想起自己發的怪夢,便拿起書翻了起來。
翻開第一頁,隻見裏麵記載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鈺康不懂武學,這些字他雖懂,卻從來沒見過這種文法,隻是看著這些文字,卻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在心中升起,很是玄妙,仿佛連那酒氣都散了幾分。他立刻就來了興趣,翻到下一頁看了起來。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
劍譜共八十一頁,鈺康讀得入了迷,讀著的時候腦海中總會時不時浮起夢中那個人舞劍的片段。待得讀完這書一遍,已是中午時分,此時他隻覺心情舒暢,心中那種奇妙的感覺難以言喻。
鈺康又想起滄海說的話,心中忍不住想自己或許是個武學奇才也未可知?當下躍躍欲試起來。於是走到屋外隨手拿起根竹子,依著書中那些圖畫便開始舞了起來。
這一舞就不得了。
他依著記憶中姿勢比劃,卻是毫無頭緒,既不得其形,也不曉其意,不知如何騰挪連接,隻得亂舞一通,不意腳一絆,跌了一交,頭卻撞到了門柱之上,眼前一黑。
可憐他才剛睡醒,竟又如此暈了過去。
“哈哈,武道頂峰又如何,我卻覺得林兄弟你比那些人有趣多了。”
“大哥你又笑話我了,百無一用是書生,說的不正是我這種人嗎?”
滄海見鈺康醉意漸濃,便笑著問道:“林兄弟你為人有趣之極,而且學識淵博,實在應有一番大作為,幫人寫家書這些瑣碎之事,你卻為何會幹?”
鈺康麵泛苦笑,把自己的經曆一五一十與滄海說了。邊說邊忍不住灌酒。
林鈺康父親,父母早亡,家中本是務農為生。但林父不甘寂寞,結識了幾個走南闖北的朋友,短短時間累積了大把家財,衣錦還鄉,便買了一大塊地,蓋了一間大宅,娶妻生子。
鈺康自小是衣食無憂,一直春風得意,吃喝玩樂無一不精,尤其鍾情於美酒。
到十七歲時,他更認識了琴韻磬。
琴家是鎮中名門,自祖上便以音律聞名於周邊諸郡。鎮中所有富家公子,無一不仰慕琴韻磬。
包括鎮中第一豪強周家的獨子,周世譽。
可韻磬偏偏鍾情於鈺康,二人情投意合,交往了幾年,幾要談婚論嫁。
可到鈺康二十歲時,老天終於跟他開了個玩笑。
林父少年得誌,意氣風發,更兼家財萬貫,無所事事,漸漸便聚上鎮中三教九流,終日以賭博為樂。
而且他性子囂張,與人交往之時,甚是不注意言辭,終於得罪了周家,加上周世譽妒忌林鈺康的原因,周家便略施手段,令林父一夜之間輸盡家財,賣田賣地後仍欠著一大筆債務。
隻是住著的大宅林父死活不肯賣,卻連一個仆人都請不起了。
鈺康本是個膏粱子弟,家中遭逢巨變,他便意誌消沉,一蹶不振。
而琴家向來不喜林家,知道林家落難,琴父便極力反對韻磬再與鈺康來往。
韻磬用情專一,不顧父親反對,一直在鼓勵林鈺康重新振作。甚至自己平時會偷偷做些針線女紅變賣出去,得了些錢財便拿來接濟鈺康。
鈺康終於重新振作,搬了出去城南自住。然而誌大才疏,苦無他法重振家聲。所幸還讀過一些書,便暫時在鎮中代寫家書維生,加上韻磬不時接濟,終漸有能力清償家中債務。
而他也逐漸磨掉了以前的輕浮性子,閑時努力鑽研學問,心想自己還年輕,還清家中債務後,終必有屬於自己的機會。韻磬感受到他的變化,自也滿心歡喜。
如此過了一年,雖然貧窮,但鈺康卻覺得這一年自己過得無比愉悅,絕非之前二十年的紈絝生活可比。
直到十三天前,老天又與鈺康開了個玩笑。
那天,他迴到大宅中看望母親,一進門就看見了自己父親。
鈺康賭氣不理,自顧走到前廳,眼角卻瞥到父親欲言又止的神情,想到父親順利半生,此刻卻一無所有,連親生兒子都對他不瞅不睬,終究禁不住心下一軟。
可剛迴身與父親攀談兩句,父親居然想向自己要錢。還要一萬兩銀子!
按父親所說,他已跟之前的朋友取得聯係,幾天內若能籌到一萬兩銀子作本錢,不出十日便能賺一大筆錢,屆時家中自可迴複昔日光景。
鈺康已不介意富貴貧賤,但若如父親所說,自己卻可早日與韻磬共諧連理。
當下問清楚父親細節,便自去想辦法籌錢。這一次他如有神助,這麽一大筆銀兩,一家錢莊居然肯輕易地借給他,期限十日。
想到十日之後便能跟韻磬廝守,鈺康滿心期盼。
可是過了十三天,他卻沒有收到父親的喜訊。他迴到大宅當中,一看到父親的神情,心下馬上涼了一截。
迫問之下,父親終於吐露了事情。
父親是想重振家聲,亦想妻兒能重新過上安穩的生活,這個不假。
可是他卻選錯了路子,十三天前,他拿了一萬兩銀子,最後又是在賭桌上孤注一擲。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一家三口終於又大吵了一場,鈺康悲憤交加,借酒澆愁,大醉之下,便有了昨晚的事。
而今天,鈺康見到周世譽一群人,他什麽都明白了。
一年了,周世譽始終沒有放過自己。
滄海靜靜聽完,笑道:“嗯,原來如此,但林兄弟你為人如此有趣,我看這些小事卻是不會難倒你的。”
鈺康卻是越來越醉了,大聲道:“大哥說得沒錯,老實說,我其實覺得自己如此經曆卻是十分幸運的了!”
滄海不禁多看了他一眼:“哈哈,你竟然還說自己幸運?”
鈺康邊喝酒狂笑道:“可不是嘛?你想,我自小便衣食無憂,長大又能一直風花雪月,更有幸能認識一個紅顏知己為我傾心。即使我再落魄之時,她卻未曾放棄過我,我還不夠幸運嗎?”
滄海也大笑讚道:“你說得不錯,你小子確實幸運!”
鈺康卻隨即苦笑:“隻是再幸運又如何,自己浪費光陰,毫無本事。莫說要保護她,我卻連自己都保護不了。”
滄海笑道:“嗯,你身子卻實在是弱了些,隻是你都已經過了習武的年紀,這一節卻是有些難辦……”滄海忽然想起一事,便從隨身行囊中摸了一本書出來,笑著道:“我吃了你兩頓酒,這本書便送予你吧,你愛看書,想來你也會歡喜。”
鈺康接過書,翻開來看了一下,隻是酒意已濃,看不清楚是什麽,隻看到每頁有些文字和圖畫。便問:“大哥,這是什麽書?”
“哈哈,這據說是本劍譜,但我卻看不懂……話說我前幾天上路之時,聽到女子唿喊之聲,原來是一夥惡賊攔路打劫一雙男女,那夥惡賊劫了錢財還見色起意,都被我教訓了。”
“此等惡賊,大哥自然是要教訓的,教訓得好!”
滄海卻道:“哈哈,卻是不太好,那天我酒喝多了一些,出手也重了一些,我一腳一個,讓他們以後都沒可能再幹那攔路劫色的勾當。”
鈺康聽了,打個激靈,仿佛身上某個部位涼颼颼的,酒也像醒了幾分。
滄海接著笑道:“原來那對男女是對夫婦,見我救了他們,對我千恩萬謝,要給我銀兩作為報答,我自然不要,他們見我懂武功,就把這書給了我。”
“我見荒山野嶺,離城鎮還有一段路,便與他們一起上路。攀談起來,才知道原來他們家中失火,什麽東西都燒了,這一行是要去投靠親戚。這書卻是他們祖上便傳下之物,失火時幸得能帶得它出來。我知道如此,便把書還給他們,那男子卻對我說,雖然是祖傳之物,但他也看不懂,給我或許也是緣分,還跟我說了這本書的故事。”
滄海也不管鈺康酒喝多了,一股腦就把那人跟他說的故事講了出來。
原來,大約兩百多年前,一個小國的君主據說從仙人處得到一本奇書,仙人對他說,這本書蘊含世間所有道理,隻要悟透這本書,就能獲得他想獲得的一切。那君主自然是大喜,便日夜孜孜不倦地研習。隻是,他研習來研習去,卻研習不出個所以然來。他無法可施,便通告國民,不論是誰,隻要能在此書中看出門道,他便重重有賞。
重賞之下,便不缺勇夫了。每天來觀看這書的人絡繹不絕,但過了許久卻是沒有一人能從這書上看得出個門道,那君主也漸漸想要放棄了。就在這時候,終於有一個人說他知道這本書說的是什麽了。”
這個人是個樂師,善彈琴,認識他的人,都叫他“琴癡”,他人如其名,除琴以外,什麽都不會在意,真是癡到家了。他說,這本書是一本琴譜。還即興演奏,果然悠揚動聽,聽得那君主如癡如醉。
可惜原來隻是本琴譜,那個君主卻好生失望,也漸漸把這事丟在一旁。
誰知過了一段時間,又有一人說他知道這本書說的是什麽,但這人說這本書所言的卻不是音律,竟是治國之道!
他道出從書中悟出的治國之策說。那君主聽後覺得甚是有理,便拜他為官,那人也是幹得出色,自此平步青雲。
那君主又拿起這本書看,但他卻看不出什麽治國之道,便心想多半是個被埋沒在野的有誌之士,借這書來吸引自己注意罷了,認為這書依然是本琴譜。
但那人政績斐然,那君主心想這也不失為一件廣納賢才的美事,便把之前的諾言繼續下去。
可惜他卻沒再能迎來其他賢臣自薦,最後一個能從書中看出門道的人,便是那男子的祖上了,卻是個自小對劍道極之癡迷之人,當時江湖號曰“劍聖”。那君主見他劍法精奇,便想讓他教練士兵,那人推辭不受,就此告辭。
那人迴到家中,便把那書的內容及劍法錄在冊上,世代相傳。隻是後代卻再也無人能學得他劍道的皮毛。
後來各國開始混戰,那個小國被滅,一場大火,或許原書已燒了也未定,這個故事也漸漸被人淡忘。
“我也看過了下這本劍譜,那些心法每個字我都認識,連在一起我就看不懂了,而那些招式我隻覺得平平無奇,甚至有些更會令自己身陷險地,令我難以索解。但想來那人號封劍聖,這本書又是一本奇書,怕是我天資不足,也說不定。”
“林兄弟你卻不同,你未曾習武,其中劍術你勤加練習,想來也能令你身子強壯一些,足夠你自保了。而且你博學多才,或許能從這書中看出個什麽門道那也說不定。”
鈺康聽得這書如此神奇,仔細看了看書上內容,他先看那一頁背麵,隻見畫著幾個人舞劍的姿勢,想來便是劍招了。這時他也看不懂,便翻到正麵看上麵記載著的文字。
他一字一字讀著,心中默念,隻見這一頁上寫的是: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越讀他越覺得頭腦昏沉,便趴在書上睡著。卻已是醉暈了。
滄海哈哈一笑,看著天上明月,自斟自飲起來。
一片漆黑。
鈺康仿佛感到有人在自己麵前舞劍。
他明明沒有睜開眼,卻好像看得清清楚楚。
忽然場麵一轉,舞劍的人不見了!
卻有一個老人負手背對著他。
鈺康明明想走上前,卻發現自己無論如何都動不了。
忽然聽得那老人說了一句話。
“一切,天道自有最好的安排。”鈺康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對自己說。
老人說完一揮手,鈺康便感到自己的身體慢慢浮了起來。越浮越高。
片刻地,他已浮到一片漆黑的空間之中。
鈺康感到自己的身體在這空間中翱翔,身邊不斷掠過點點星光。
忽然他見到身前有個大火球,火球離他越來越近,自己覺得越來越熱,最後他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
“好熱……啊!”
鈺康驚坐起身,睜開了眼,發現自己身上已經濕透了,並感到身上燥熱難耐。
“唿……原來是發夢。”
“哈哈,林兄弟,你醒得倒是早啊。”
鈺康循聲望過去,滄海正站在窗邊,享受著清晨的氣息。天已亮了,現在是辰巳之交。
鈺康迴憶了一下,想起自己昨晚原來又喝醉了。
滄海見他不說話,笑問:“我見你滿頭大汗,是不是身子有什麽問題?”
鈺康迴過神來:“啊,滄海大哥,我沒事。”說著從凳上站起身來,看了看周圍的一片狼藉,笑道:“想來是酒喝多了,剛才發了個怪夢。”他已想起自己臨醉倒時滄海贈書之事,便道:“說來也巧合,夢中竟然有人舞劍。”
“哈哈,或許你真的與這本書有緣吧。林兄弟,我有事在身,這便走了,他日有緣再見吧。”
鈺康聽了,卻是有點失望,道:“想不到這麽快就要與大哥分別了。我身無長物,就剩下家中這些酒了,滄海大哥若不嫌棄,便拿了去路上喝吧。”
“好好好,別的也就罷了,隻是你這裏的酒我卻實在沒有招架之力。”說著隨手拿起一埕還未開封的酒,笑著說聲再會,便邁開大步走了遠去。
鈺康看他如此豪邁灑脫,也是一笑。心想若是自己也能如此人一般,那就好了。轉念又想到了自己的遭遇,不禁感到自己這想法著實可笑。
當下他梳洗了一下,接著便收拾家中。待得收拾完了,時辰卻還尚早。
百無聊賴之下,他留意到桌上滄海所贈劍譜,想起自己發的怪夢,便拿起書翻了起來。
翻開第一頁,隻見裏麵記載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鈺康不懂武學,這些字他雖懂,卻從來沒見過這種文法,隻是看著這些文字,卻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在心中升起,很是玄妙,仿佛連那酒氣都散了幾分。他立刻就來了興趣,翻到下一頁看了起來。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
劍譜共八十一頁,鈺康讀得入了迷,讀著的時候腦海中總會時不時浮起夢中那個人舞劍的片段。待得讀完這書一遍,已是中午時分,此時他隻覺心情舒暢,心中那種奇妙的感覺難以言喻。
鈺康又想起滄海說的話,心中忍不住想自己或許是個武學奇才也未可知?當下躍躍欲試起來。於是走到屋外隨手拿起根竹子,依著書中那些圖畫便開始舞了起來。
這一舞就不得了。
他依著記憶中姿勢比劃,卻是毫無頭緒,既不得其形,也不曉其意,不知如何騰挪連接,隻得亂舞一通,不意腳一絆,跌了一交,頭卻撞到了門柱之上,眼前一黑。
可憐他才剛睡醒,竟又如此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