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聽得劉諶唿喊之後,也意識到不妙,立刻持劍衝向了台階之處。


    其中一名住客立即返身抽出短刃攔住了陳忠,另一名偽裝成住客的刺客則加快腳步衝向樓上嚇愣住的崔鶯鶯和小蘭。


    眼見情勢危急。劉諶左顧右盼間單手提起嚇癱於地的李顯,大喝一聲:“著!”


    李顯“啊”的驚叫一聲,整個人徑直飛向了已蹬上樓梯的刺客。那名刺客隻覺背後惡風不善,下意識的迴頭便看到了李顯張牙舞爪的從後麵撲過來。


    刺客顯然被唬住了,沒有想到李顯居然身手如此矯健。錯愕間便被他從身後撞翻,整個人與李顯一起從樓梯之上翻落下來。


    李顯直嚇得魂飛魄散,雙手不停的亂揮,好似在與刺客玩命相搏一般。刺客掏出短刃,猛然紮向了李顯的胸口。


    “啊”的一聲慘叫之後,李顯血染前胸,便趴在刺客身上一命嗚唿了。


    陳忠憑借著這短暫的混亂時間,已經成功的解決了糾纏他的那名刺客。此時他也顧不上地上的刺客,飛身跳上了台階之上,攔住上樓的通道,以護衛崔鶯鶯的安全。


    其餘侍衛這時紛紛上前,將地上那名刺客亂刃分屍。另一邊被眾官兵圍住的刺客,左突右衝突圍不得,寡不敵眾之下很快便被殺的傷痕累累。


    劉諶大喊一聲,道:“抓活的!”


    縣尉見狀,當即率領眾官兵將受傷的刺客圍在中央。


    這時,從前院又衝進來大批的官兵,為首之人正是廣漢太守王化。


    刺客見劉諶援軍又至,自知無法再衝出重圍,臉色慘白的冷笑一聲,將短刃橫於脖頸之上,自刎而亡。


    王化剛好看到眼前這一幕,慌忙跑到劉諶麵前,誠惶誠恐的說道:“下官來遲,讓漢王受驚了,罪該萬死!”


    劉諶見局勢已經控製住,才心有餘悸的說道:“這些都是什麽人!”他不怕刺客衝著自己來,就怕敵人傷了崔鶯鶯。


    縣尉看著死得不能再死的李顯,眼轉一轉,搶先迴答道:“漢王,這些恐怕就是敵國的細作。下官之前接到密報,故帶隊來捉拿。隻可惜因誤會衝撞了漢王,險些讓這些細作有機可乘。實是下官之過也!”


    縣尉借機將責任全部推在了已死的李顯身上,畢竟他身為縣尉,負責著一縣的治安。如今混入了細作,嚴格來說他也有著失職之罪。


    “漢王,請待下官查看。”王化說完後,來到自殺的那名刺客麵前,將他左臂衣袖扯下,但見手臂之上隱隱有一隻不大不小的青龍圖案。


    劉諶見狀大奇,便問道:“這是什麽!”


    王化拱手道:“這些人應該是為魏國的青龍死士!”


    “青龍死士?”劉諶自言自語道。王化點頭道:“不錯!我蜀國建興元年時,魏帝曹睿改年號為青龍。為了加強權利掌控,他成立了青龍衛,專門用於監督手下大臣。其中,青龍衛中還有一隊專門負責刺殺我蜀國和吳國的重要大臣,被稱為


    青龍死士。後來曹睿死後,這支隊伍也慢慢被司馬氏所掌控。想來他們應該是發現了漢王的真實身份,這才鋌而走險行想要行刺。”其實關於青龍衛的傳聞,王化也隻是聽說過。真正見到,這也是頭一次。相傳青龍死士一般不會輕易出手,更多是用於細作傳遞。唯一出手的幾次也是屈指可數,例如司馬昭就曾經下令青龍死士暗殺前蜀


    漢大將軍薑維,隻是最後以失敗告終了。


    另外,費禕之死,有傳言是薑維暗中指示。但蜀漢官方最終拍板的結果是將這筆賬記在了青龍衛中的青龍死士身上,說郭修便是青龍死士在蜀中的最高負責人。


    劉諶聞言,這才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看來司馬昭在蜀中尚有不少細作和死士存在,這到讓劉諶興起了也建立類似青龍衛的想法。


    “此地人多混雜,還請漢王移駕太守府!”王化見劉諶沉思不語,不由躬身說道。


    劉諶想了想,覺得此處也確實非說話之地,便點頭道:“就依王太守所言。”


    王化連忙讓人疏散人群,收拾現場死屍,給劉諶讓出一條通道來。


    當有人迴報,發現李顯屍身的時候,王化身軀微微一怔,下意識的轉頭看向了劉諶。


    劉諶頗覺尷尬,按理說這李顯是死有餘辜。可是不管怎麽說,他卻是被自己當作暗器扔出去的,傳出去多少有些好說不好聽。


    劉諶輕咳一聲道:“雖然李縣令貪贓枉法在前,但是他為了保王後安全,奮不顧身的撲向刺客,不幸被刺客所殺。權當將功補過,將他葬了吧。”


    “是,漢王!”王化自然無異議,對於李顯的所作所為,他也聽說了。即便李顯沒有死,王化早晚也會將他斬了。


    來到太守府,安頓崔鶯鶯等人休息之後,劉諶這才臉色不善的說道:“王太守,你可知道雒縣李顯的所作所為?”


    王化暗歎一聲,拱手道:“下官知罪!”


    劉諶不置可否的說道:“你有何罪。”


    王化坦言道:“下官迫於李尚書的壓力,並沒有當機立斷的將他拿下。而是搜集證據,使得更多無辜之人受到牽連,臣實在是有負漢王所托。”


    其實王化所說也屬實情,當初李顯來到雒縣做縣令,李虎就曾給他打過招唿。王化目前隻是一郡太守,自然無法跟李虎職位相提並論。所以他隻能接受沒有選擇。


    對於李顯上任後的所作所為,他看在眼裏,心中也很是生氣。可是王化卻並沒有選擇剛正之士那般所為,直接將李顯拿下。而是循序漸進的收集罪證,然後再打算找機會將李顯拿下,屬於被動的應對。劉諶深吸了一口氣,語氣嚴厲的說道:“你知道就好!李顯死了也就死了,隻此一次,下不為例!作為太守,我希望你能恪盡職守,對於下麵各縣的縣令縣尉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不管對方有什麽靠山,本


    王都將會是你背後最大的靠山。”


    王化聽後,跪倒於地,既感動又感慨的說道:“多謝漢王,微臣今後定當謹遵漢王教誨!”


    劉諶將王化攙扶起來,沉聲道:“本王對你可是抱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你不要讓本王失望啊!”


    這到不是假話,諸葛懷對於王化的評價那是相當的高,說他既達於理政,又通曉軍略,可謂才兼文武,是一位馬上能征戰,馬下能治民的大才。所以劉諶這一次來廣漢郡,也是為了間接驗證一下。


    王化十分慚愧的低下了頭,可是心裏卻燃起了熊熊的火焰。有了劉諶這樣的明主,他再也無所顧忌了。


    之後,劉諶交代王化招賢館不可廢,一定要親自認真去督辦。另外對於賦稅方麵,一定要嚴格執行三十稅一的政策,地方不得以任何借口私加賦稅。


    王化自然點頭稱是,隨後又詳細的向劉諶介紹了廣漢郡各縣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施政情況,並說出了自己對當前局勢的一些看法。


    劉諶連連點頭,從最初對王化的一些不滿,轉化成了欣喜。這個王化果然不簡單,看問題往往一針見血,很有見地。


    尤其是王化還解釋了劉諶一直不太明白的問題,那便是後世曆史上曾經記載蜀漢亡時,僅有二十八萬戶,人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官吏四萬。究竟這蜀中有多少人口。


    雖然劉諶目前還沒有仔細去統計過,但如果就那麽點人口的話,想要與魏吳爭雄,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況如果說僅僅隻有九十四萬人的話,那還不如漢朝益州的一個郡人數多,即便是連連征戰也不符合實際情況啊。


    再說吳國滅亡時,記錄的人口也就二百三十萬。這樣算起來的話,三國末期總人口都是中國封建社會人口的最低點,這和三國時期各國休養生息,革除東漢末年的弊政也是極不相符的。


    經過王化說明之後,劉諶這才了解,原來士民薄上的二十八萬戶屬實。但是卻不包括十萬兩千的將士,以及四萬官吏。


    而且兵戶和吏戶也是分開的,甚至連他們的家屬也不在二十八萬戶之中。這樣一算的話,兵戶和吏戶加起來就有十四萬戶,人口至少四十二萬,這還是按照一戶三口計算的。


    除此之外,世家豪族所占有的在國家編戶之外的佃戶,也沒有計入這二十八萬戶口之中。而且王化預估佃戶至少是國家編戶的兩倍,所以保守估計就有五十六萬戶。其次,蜀中很多少數民族也不在國家編戶的二十八萬之列,比如說南中地區。這樣一估算的話,得出蜀中戶口近一百三十九萬,人口約六百多萬。這樣的說詞雖然很新鮮,更是讓劉諶有種撥雲見日的感覺


    。


    一直到東方亮起魚肚白的時候,劉諶才發現自己居然不知不覺和王化談了一夜。他打了個哈欠,笑道:“唉,不知不覺竟然和王卿暢談了一夜。現在時間不早了,本王和王卿都該抓緊時間休息了。”


    王化到無所謂,通過一夜的長談,他對於劉諶也有了全新的了解,生出了效忠之意。此時心中正是激昂之時,絲毫感覺不到困意。


    不過,既然劉諶要休息了,王化便拱手應道:“是!屬下這就領大王去臨時行宮休息。大王請!”不自覺中,王化已經改變了對劉諶的稱謂。劉諶點點頭,剛準備去休息。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情來,於是轉頭對王化道:“對了,聽說王卿抓到了一個叫李華的神偷,可有此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蜀漢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昊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昊天並收藏三國之蜀漢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