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紹的話後,剩下來的所有人目光都齊齊看向了他。大家都很好奇張紹究竟有何妙計,能夠讓處於劣勢的太子黨在短時間內做到與漢王府有一較長短的能力。


    張紹淡然一笑,並沒有馬上說話,隻是貌似隨意的看了一眼東宮內服侍的太監和宮女們。畢竟這些人中很可能就隱藏著劉諶的眼線,他可不想自己苦思了一宿的計劃就這麽泄漏出去了。


    劉璿見狀,當即明了的點了點頭,將太監宮女們統統揮退下去。


    張紹淡然一笑,這才說道:“太子眼前有了身份和大義,唯一缺少的就是權勢。然而有兵則有權,隻要我們得到有兵權者相助,則成事不難以矣!”劉璿輕歎了一口氣道:“司徒所言不假,可我們這一邊隻有宗大將軍有兩千士卒可調動,別說打不過漢王府的隸屬兵馬,恐怕連現在漢王府的護衛隊都打不過。而真正掌握兵權的人基本上都是五弟的親信,


    想要策反他們實在是太難了。”


    劉諶漢王府的護衛隊暫時是由白耳精兵擔任,經過幾次小規模的戰役後,還剩下七百餘人。如果他們堅守漢王府的話,即便在沒有任何援軍相助的情況下,裴越那兩千人馬也真就攻不下漢王府。


    “也不盡然吧!莫非太子殿下忘了一個人!”張紹嗬嗬一笑,慢悠悠的說道。


    劉璿見張紹一個勁的賣官子,不由苦笑道:“司徒大人,你就別急我了。那人究竟是誰啊!”


    張紹這才緩緩的吐出兩個字,道:“薑維!”


    “他啊……”劉璿聽張紹說的是居然是薑維,不由微微皺起了眉頭。張紹笑道:“不錯,就是前大將軍薑維!他原本應該是蜀國光複的功臣,可是漢王為了收迴兵權,逼迫他辭官交出了兵權,想必他心中難免有些怨恨。隻是因為時勢所迫,一直將這份怨氣隱藏在心裏罷了。


    ”


    張紹之所以這麽認為,也是以己度人。當然,在一般人看來,他這種猜測也是最為人之常情的事情。


    “可是他現在已經將軍權交出去了,即便他願意幫忙,又有何用!”劉璿輕歎道。張紹搖頭道:“不然!薑維掌握兵權久已,軍中尚有不少他的舊部親信。即便是漢王也不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將其勢力徹底消化,所以才仍以廖化將軍統帥其舊部,鎮守劍閣關。相信隻要薑維肯登高一唿的


    話,必然有響應者!”


    劉璿若有所思的說道:“可是即便如此,他的舊部都在劍閣前線,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張紹聞言道:“殿下有所不知,薑維昔日有五萬部屬。現如今有兩萬在劍閣前線,其餘或編為預備役,或鎮守各地了。”


    劉璿這才恍然大悟般的點了點頭,隨即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宗預,沉吟道:“要讓薑維心甘情願的幫助我們,恐怕需許以高官利誘方可以。本王意欲許以太尉之職,諸位覺得如何?”


    宗預似乎看出了劉璿的顧忌,爽朗的笑道:“殿下不必考慮老夫的想法,如果他真的能出力的話,封賜個太尉也當得。”


    劉璿見宗預沒有意義,點頭說道:“那就這麽定了!”


    一旁的劉瓚忽然問道:“如若薑維真的願意助我們,我們應該先將成都控製在手裏。這樣對話,勝算就大多了!”


    張紹讚許的看了劉瓚一眼,老懷欣慰的說道:“四王爺所言極是!不過,想要控製成都,必須先將漢王的人調走,換成我們的人,這樣才可能控製成都城防。”


    劉璿咬牙切齒的說道:“這個必須的!那個羅尚仗著自己是執金吾,掌握著成都守軍,便敢將本王不放在眼裏,本王早晚必將除之!”


    劉瓚卻輕輕的搖了搖頭,說道:“唉,隻是要想將他們調走,恐怕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啊!”


    張紹神秘一笑,道:“這個不難,我們隻需如此這般即可……”


    次日傍晚時分,薑維府邸來了兩位不速之客。


    當薑維看到府門外站著的二人之後,連忙上前施禮道:“太子殿下、四王爺,你們怎麽來了,快快請進!”


    此二人正是來訪的劉璿與劉瓚,待進入薑府之後,在薑維有些意外的眼神中,劉璿笑嗬嗬的說道:“薑大將軍,許久未見,一向可好?”


    薑維心中暗自猜測劉璿他們的來意,嘴上卻應酬道:“托殿下之福,老夫身體還算硬朗。隻是現在老夫早已辭官隱退了,這個大將軍稱唿,實不敢當。”


    自從薑維辭官隱退之後,一直沒有離開成都,為的就是等候劉諶召喚他北伐的那一天。對於劉諶稱王以及一係列改革的事情,他也一直默默的關注著。


    至於近期傳聞劉諶被虜,太子劉璿奉詔迴蜀登基的事情,他也聽說了。隻是他一直認為以劉諶算無遺策的能力,最後一定會逢兇化吉的。


    劉璿一擺手道:“哎,薑大將軍此言差矣。在本王心中你永遠是蜀國的大將軍、大功臣,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說到這裏,劉諶雙眼直勾勾的盯著薑維,故作歎息道:“隻可惜本王剛迴蜀中,若不然的話,定然不會同意薑大將軍辭官!”


    薑維聞言心中一動,不動聲色的說道:“殿下謬讚了。”


    劉璿搖了搖頭,試探性的說道:“難道薑大將軍當初真的是心甘情願的辭官隱退嗎!本王可是一直很欣賞薑大將軍的才華,如果我能夠繼位為帝的話,當以薑大將軍太尉一職,全麵負責北伐大計一事!”薑維醉心於北伐一事,乃是蜀人皆知的事情,隻是不同人對他的看法也不同。有人認為他這是為了將軍權控製在自己手裏,也有人說他是為了完成恩師諸葛亮遺誌。可是不管他究竟是為了什麽,薑維喜好


    北伐曹魏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果然,劉璿這麽說之後,薑維還真就心動了。因為有一點他心裏很清楚,即便劉諶真有北伐的那一天,也絕對不會是以他為主。劉璿見薑維雖然沉默不語,但是臉上露出了心動之色,不由又言辭懇切的說道:“實不相瞞,薑大將軍也應該聽說五弟被擄,本王奉詔迴蜀登基的事情了吧!現在漢王府的實力過於強大,隻要薑大將軍願意


    助本王一臂之力,大事或有可為也!”


    薑維聽後,微微的閉起眼睛。半晌後,他才猛然睜開雙眼,道:“殿下若登基為帝,真的會北伐嗎!”


    劉璿聞言,信誓旦旦的說道:“那是自然!”其實要不要北伐,那是以後的事情。當然從他內心深處來說,曹魏過於強大,坐守蜀中的好處遠甚於冒險北伐。


    薑維深吸了一口氣道:“殿下想讓老夫做什麽!”


    劉璿見狀,心中大定,將之前與張紹他們商量好的計策,選擇性的告訴了薑維。


    薑維一邊默默的聽著,一邊輕輕的點著頭。


    又過了好一會兒,薑維才親自將劉璿他們送出府。關上薑府大門之後,薑維獨自一人在花園中一圈又一圈的踱著步子。憑心而論,薑維真的被劉璿開出的條件打動了。至於劉璿他們的計策,薑維覺得如果自己依計行事的話,或許真的有成功的把握。隻是選擇劉璿就意味著與劉諶徹底決裂,自己冒這樣的險,究竟值不值得


    ,甚至說應不應該呢。


    過了半晌之後,薑維的腳步漸漸的緩慢下來,對著不遠處的一名下人吩咐道:“來人,備車!老夫要去諸葛府一趟。”


    次日清晨,太子劉璿參與了迴成都後的第一次早朝。照往日舊例,劉諶在成都監國的時候,隔三差五便會到皇宮參與早朝,聽一聽南漢朝廷有什麽事情。


    而通常劉諶不參加的時候,基本上早朝都是由張紹與宗預兩人走走形式。畢竟真正什麽需要處理的大事情,都由漢王府處理了。


    可是今日這次早朝一開始便注定了它的不平常,這不僅僅是因為劉璿與劉瓚參與進來,更是因為這兩日蜀中流傳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消息。


    有傳言說,漢王劉諶不幸遇害了。東吳和曹魏已經得到了消息,正在秘密策劃再次進犯蜀國的計劃。


    這則消息猶如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在蜀中蔓延,整個蜀中範圍內人心惶惶。此情此景之下,司徒張紹與大將軍宗預以三公的名義主動邀請了劉璿與漢王府長史郤正等一幹重臣,參與了此次朝會。


    在司徒張紹用沉痛無比的嗓音,將蜀中傳言說出來後,整個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這到不是說他們沒有聽說,而是因為張紹如此說,等於默認了事情的真實性。


    “司徒大人,市井之言,豈可當真!”中書令常忌蹙眉說道。


    張紹搖頭道:“無風不起浪!更何況這消息真屬謠言的話,那應該是魏吳細作所為,可是他們既然想要犯邊,又怎會提前透露出動向來,讓我們有所防備呢!”


    常忌看了一眼張紹,又看了一眼滿臉寫著不高興的太子劉璿,張了張嘴,最終還是將話又咽迴肚子裏去了。


    郤正見狀,出列說道:“司徒大人,我覺得此事頗有蹊蹺。在漢王沒有確切消息前,還是最好別急著下定論比較好!”


    劉璿接過話來,一擺手道:“不管這個消息是真是假,提防總沒有錯吧!”郤正聽後,輕歎了一口氣道:“依太子殿下之言,應當如何防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蜀漢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昊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昊天並收藏三國之蜀漢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