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劉諶又開始有些欽佩司馬孚了。既敬佩司馬孚的忠心,又感慨司馬家族人一用計動輒都是五路、六路大軍齊出的,實在是大手筆。要知道想當年司馬懿在劉備兵敗病逝白帝城後,可不就來了一個五路大軍滅蜀之策嗎!隻是後來被諸葛大大安居平五路罷了。這一次角色對換,他到想看一看,司馬懿的孫子能不能同樣做到安居平六路來


    。魏使聽說劉諶要親往漢中坐鎮,甚至會親率大軍北伐時,同樣十分的興奮。因為劉諶自打出道以來,幾乎快達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地步了。若他能親率大軍伐晉,晉軍勢必要重兵防禦,這樣曹奐這一


    方的壓力就要大大減輕多了。


    “是,外臣這就迴轉晉陽,將漢王決議親征的好消息稟報我家陛下知曉,相信陛下一定會十分高興的!”魏使強忍心中喜悅,連忙恭敬的迴答道。


    劉諶一擺手,客氣道:“哎,貴使不遠千裏而來,一路舟車勞頓,應當在蜀中好好休息,遊玩一番在迴去也不遲嘛!”魏使到是個負責任的人,他連連搖頭擺手道:“多謝漢王美意!隻是這一路我已經欣賞過蜀中的錦繡山河了,現在必須要馬上趕迴去將這個好消息稟報我家陛下知道,以便早日做好周密安排,一舉擊敗篡魏


    的晉賊!”


    劉諶頷首道:“既然貴使歸心似箭,本王也便不好再挽留了!”


    說到這裏,劉諶點手對身邊侍衛道:“來人,去取百兩黃金,贈於貴使,以資路費!”


    “這、這如何使得。”魏使聞言,臉頓時漲的通紅起來。他這到不是覺得自己被劉諶侮辱了,而是興奮之情比剛才大談複國時更勝,有些興奮過度罷了。


    不過,當侍衛將百兩黃金端到魏使麵前的時候,他也放下了最後一絲“矜持”,一臉不好意思的笑納,然後才興高采烈的拜別而去了。


    劉諶令人護送魏使出境自不用說,等他剛一離開漢王府,郤正為首的眾文武們便炸開了鍋。與魏使相同的是他們也一個個神情激奮,都明白這一次無論曹奐是否能複國成功,司馬晉必然要國力大損。而敵人實力的損傷,對蜀漢來說,無疑將是一個絕對利好的事情,在這一點上所有漢王府的屬官


    們也基本上達到了統一共識。隻是晉國內外交困是好事,眾人也沒有任何異議。可是對於劉諶說不日要親往漢中北伐的事情,郤正等為首的反對派卻唯恐劉諶真的有此打算,又步了諸葛亮與薑維的前塵,所以對視一眼後,決定出言勸


    諫,趁早打消了劉諶的念頭。


    “主公,屬下有個問題,不知當問不當問!”身為漢王府大管家以及劉諶最信任的重臣之一,郤正知道這個時候自己責無旁貸。


    劉諶見郤正語氣凝重,不由微微正了正身體,正色道:“令先,盡管直言便是。”


    “主公莫非真有北伐之意嗎!”郤正微微沉吟片刻,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


    一時間,議事廳忽然安靜了下來。原本還在互相熱切討論的眾人頓時停下交談,紛紛將目光齊刷刷看向了劉諶,想要知道他內心裏最真實的想法。


    劉諶見眾人神情不一,不由莞爾一笑,道:“令先,以為不可嗎!”“自然不可啊!主公,其實我們隻需要屯兵漢中,做出佯攻之勢,然後再靜觀其變便可。完全沒有必要趟這渾水。畢竟我蜀漢現在百廢待興,沒有更多的精力和錢財去北伐。更何況我們北伐了幾十年,取得


    成效頗微,還請主公三思啊!”郤正很認真的點了點頭,說道。郤正的觀點基本上代表了漢王府所有文官的態度,得到了他們的讚同附和。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比如說諸葛質。他就顯得有些尷尬起來,雖然他也知道郤正並不是針對自己,可是再怎麽說自己的祖父也


    是北伐的大力倡導者和實施者啊。至於郤正暗指的諸葛亮與薑維北伐成效並不大一說,諸葛質並不這麽認為,他認為在打擊曹魏方麵北伐還是取得了很明顯的成效。隻是這卻也間接造成了蜀國國力下降這一不可爭辯的事實,所以他也不想


    再就這個問題進行爭辯,以免傷了彼此之間的情誼。


    郤正是個正直的人,可是他並不缺心眼。當他看到劉諶那有些略顯古怪的眼神後,頓時發現諸葛質在一旁顯得十分的不自然。隨即郤正朝著諸葛質投去歉意的眼神,可是卻仍然沒有鬆口的意思。


    不過,如果說以郤正為首的漢王府文官屬於保守反戰派,那麽以羅尚為首的漢王府武將們則屬於激進派或者說是主戰派了。


    其實這也不奇怪,武將靠的是沙場建功,隻有戰爭才能讓他們找到歸屬感。同時,羅尚他們認為遲早要與晉國一戰,還不如現在趁司馬晉亂,要它命比較好。


    劉諶苦笑著搖了搖頭,他也沒有想好到底要不要趁機出兵北伐。畢竟郤正說的不無道理,隻是羅尚說的卻也在理,這麽好的機會如果不能趁機撈取好處的話,不僅麵子上說不過去,也確實有些不甘心啊。


    就在劉諶左右為難,不知道該如何做出選擇的時候,忽聽門外侍衛又大聲稟報道:“報漢王,東吳使者求見!”


    “宣。”劉諶聞言就是一愣,心中暗思這一次東吳直接來漢王府找自己,究竟有何用意。畢竟按常理說,雖然劉諶乃是實際上的蜀漢操縱者,但是東吳來使者正式拜見的話,還是應該在蜀漢皇宮內才對。


    片刻功夫之後,東吳的使團便被帶到了議事廳內。與往日不同的是這一次東吳使團除了老熟人五官中郎將丁忠外,另外兩人劉諶卻並不認識。這二人一個年長一個年少,年長的約莫四十歲上下,渾身透著一股儒雅之氣。而那個少年年約十四五歲,身高七尺有餘,眉清目秀,略顯稚嫩。隻是他從進門起,眼睛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劉諶身上,好奇中


    似乎還帶著一絲的親近。劉諶見狀十分好奇,不由主動問道:“丁大人,這一次張大人怎麽沒有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蜀漢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昊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昊天並收藏三國之蜀漢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