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6年夏,東晉與南吳聯合攻擊東吳,企圖一舉滅吳。其中南吳政權在先前停戰的一年裏並沒有閑著,一直在努力拉攏江東世家門閥,大打輿論戰與宣傳戰。
就連孫皓本人,為了政治需求也先後迎娶了大將軍張布的兩個女兒為妃,以此來拉近和鞏固與張布極其背後世家的關係。
於是,在丞相濮陽興與張布的策劃下,兩人開始施行世家攻略計劃,進一步孤立和分化孫灣的世家門閥支持者。
而由於此前孫休與孫灣疏於此道,江東世家最終被其拉攏到了孫皓這一邊來。以至於江北東吳那些文臣武將們的家族紛紛開始向其家族子弟召喚,這才有了東吳政權的第二次大規模背叛孫灣。
然則孫皓他們的計劃並不止於此,孫皓又派遣心腹萬彧分別出使東晉與西晉,希望達成三國同盟,共同對方東吳。由於東晉與東吳有著攻伐之仇,又十分臨近,所以有聯合打擊孫灣的機會,司馬攸自然很願意。隻是再此之前,必須要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西晉要表明態度,即便不直接出兵對付東吳,也絕對不能向
上一次那般在背後偷襲自己了。西晉政權自然不屑於叛逆東晉聯手,不過對於東晉與南吳要幹掉劉諶的盟友東吳卻是樂見其成的,畢竟賈充他們很清楚,自己遲早與劉諶有一戰。而東晉也不是什麽好東西,能讓他們狗咬狗,那自然是再
好不過的事情了。
就這樣,三方勢力各懷鬼胎,最終達成了心照不宣的協議,這才有了東吳孫權自建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危機。
在這種情況下,孫灣聽從謀士魯淑之言,急派丁忠再次出使蜀漢,請求劉諶速發援兵救助東吳。
當丁忠馬不停蹄的連夜趕至長安城的時候,其實劉諶早就收到了漢魂組織的飛鴿傳書。隻是對於究竟要不要出兵援助東吳,朝中群臣卻是有著不同的看法。
當然,之所以蜀漢朝堂會出現不同聲音,也是因為時隔一年,西晉終於有了動靜。西晉洛陽方麵開始大肆向著潼關增兵,潼關之兵已達五萬之眾,已經有了偷襲長安的能力了。
潼關乃是長安的門戶,自從劉諶占領長安之後,就一直未能收複此處。這到不是說劉諶甘於如此,而是潼關實乃天險,易守難攻,對於征戰日久,急需要穩定休養的蜀漢來說,實在不宜再攻擊。
再加上洛陽方麵主動放迴劉禪求和,使得劉諶暫時放棄了對潼關的爭奪。也是因為此,曾經有人建議劉諶遷都漢中或者成都,認為潼關在西晉之手,在這裏建都實在是太過於兇險了。
可是劉諶卻毅然的反對了,他以天子守國門為由,堅持在長安立國。所以,如今潼關晉軍蠢蠢欲動,才有了不同的見解,認為蜀漢此時絕不能輕動。
對於到底要不要出兵援吳,劉諶心裏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隻是在東吳未有正式請求他們出兵之前,他是不可能主動興兵救援。“陛下,當初我主邀您共同討伐叛逆孫皓的時候,您說國內需要休養生息,無力出兵。若我國有難時,則必出兵相助。現如今東晉與南吳聯手來犯,他們狼子野心,企圖一舉顛覆我大吳政權,還請陛下看在
同盟之誼,速發援軍啊!”丁忠深深的鞠躬拜道。
在此之前,丁忠先一步到了東三郡去見劉傑,想要讓他盡快發兵救援。可是劉傑最終還是以職責所在,不敢輕出為由拒絕了。
不過,劉傑答應丁忠提前做好出兵的一切準備。隻要劉諶的出兵旨意一到,他會第一時間出兵救吳,這已經是自己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了。
丁忠也清楚劉傑所說並非完全托辭,隻得馬不停蹄趕往長安了。當然,他之所以到這裏,也就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畢竟蜀漢能夠早一刻出兵,東吳就多一分安全保障。
即便不能說服劉傑出兵,也要讓他做到盡快做好出征事宜。畢竟發動一次戰爭,從調集兵馬糧草,到出征也是需要時間的。東吳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實在是耗不起了。劉諶並沒有馬上說話,諸葛懷看了他一眼,出列道:“陛下,據最新戰報,西晉在潼關秣兵厲馬,隨時有進犯長安的打算,此時我軍實在不宜兩線作戰啊!”有些話劉諶不好說,身為臣下,諸葛懷也隻能替
他先開口了。
丁忠聞言,急道:“諸葛丞相,這明顯是西晉虛張聲勢,他們與東晉、南吳狼狽為奸,就是想要蜀漢不敢出兵救吳,以達到逐個擊破的不可告人目的啊!”
劉諶長安稱帝之後,重新大封文武群臣。諸葛懷被授予了丞相之職,總領朝政。隻是他不向當年的諸葛亮那般軍政一把抓,隻和郤正兩人共同管理政務罷了。看著有些心急的丁忠,諸葛懷笑道:“丁大人,應當知道兵法有雲,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若西晉見我軍出兵助吳後,果真出兵攻擊呢?”他很清楚諸葛懷在劉諶心目中的地位,知道想要說服劉諶出兵,必
須要先說服諸葛懷。
丁忠深吸了一口氣,拱手道:“長安城高池深,又有蜀皇帝陛下親自坐鎮,即便西晉來攻,又有何懼哉!更何況外臣並不是懇請陛下從長安抽調精兵出擊,隻需從東三郡出兵即可啊!”
諸葛懷搖頭笑道:“丁大人恐怕還不知道吧!西晉朝廷已經向襄陽增派大量援軍了,襄陽太守楊肇四處征集糧草,做出一副隨時南下的東三郡或者威逼建平的態勢了啊!”丁忠聞言心中一驚,這些事情都是他出使的路上才發生的事情。雖然他還不清楚蜀國是如何這麽短時間便得知了這個消息,卻也聽說過蜀漢的情報工作十分迅捷,也料想諸葛懷也絕對不會在這樣的大事情
上欺騙自己。
“這、這……越是如此,越說明戰局十萬火急啊!唇亡齒寒的道理,在座都是俊傑,應該很清楚這個道理啊!”丁忠有些心慌意亂的說道。
“丁大人此言差矣!現如今非是當年三國鼎立的時候了,如今我蜀漢如日中天,興複漢室,隻在朝夕。又豈俱宵小乎!”羅尚憤憤的說道。很顯然,他對於當年東吳趁虛襲取叔父的永安,還是耿耿於懷。
“陛下啊,就算您不看在蜀吳聯盟的情誼上,也要看在長公主為您誕下太子的份上啊!”丁忠見說不通劉諶手下文武,便打算繞過他們,直接說服劉諶了。劉諶聞言,長歎了一口氣,道:“按理說,兩線開戰乃是不智之舉。但我們兩國既為盟友,我又豈有不相救的道理!我會立刻令劉傑出水軍趕往廬江救應,同時讓羅憲從永安陸路出兵,水陸並進。隻是有句話我得說在前麵,還望丁大人迴去如實以告!”
就連孫皓本人,為了政治需求也先後迎娶了大將軍張布的兩個女兒為妃,以此來拉近和鞏固與張布極其背後世家的關係。
於是,在丞相濮陽興與張布的策劃下,兩人開始施行世家攻略計劃,進一步孤立和分化孫灣的世家門閥支持者。
而由於此前孫休與孫灣疏於此道,江東世家最終被其拉攏到了孫皓這一邊來。以至於江北東吳那些文臣武將們的家族紛紛開始向其家族子弟召喚,這才有了東吳政權的第二次大規模背叛孫灣。
然則孫皓他們的計劃並不止於此,孫皓又派遣心腹萬彧分別出使東晉與西晉,希望達成三國同盟,共同對方東吳。由於東晉與東吳有著攻伐之仇,又十分臨近,所以有聯合打擊孫灣的機會,司馬攸自然很願意。隻是再此之前,必須要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西晉要表明態度,即便不直接出兵對付東吳,也絕對不能向
上一次那般在背後偷襲自己了。西晉政權自然不屑於叛逆東晉聯手,不過對於東晉與南吳要幹掉劉諶的盟友東吳卻是樂見其成的,畢竟賈充他們很清楚,自己遲早與劉諶有一戰。而東晉也不是什麽好東西,能讓他們狗咬狗,那自然是再
好不過的事情了。
就這樣,三方勢力各懷鬼胎,最終達成了心照不宣的協議,這才有了東吳孫權自建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危機。
在這種情況下,孫灣聽從謀士魯淑之言,急派丁忠再次出使蜀漢,請求劉諶速發援兵救助東吳。
當丁忠馬不停蹄的連夜趕至長安城的時候,其實劉諶早就收到了漢魂組織的飛鴿傳書。隻是對於究竟要不要出兵援助東吳,朝中群臣卻是有著不同的看法。
當然,之所以蜀漢朝堂會出現不同聲音,也是因為時隔一年,西晉終於有了動靜。西晉洛陽方麵開始大肆向著潼關增兵,潼關之兵已達五萬之眾,已經有了偷襲長安的能力了。
潼關乃是長安的門戶,自從劉諶占領長安之後,就一直未能收複此處。這到不是說劉諶甘於如此,而是潼關實乃天險,易守難攻,對於征戰日久,急需要穩定休養的蜀漢來說,實在不宜再攻擊。
再加上洛陽方麵主動放迴劉禪求和,使得劉諶暫時放棄了對潼關的爭奪。也是因為此,曾經有人建議劉諶遷都漢中或者成都,認為潼關在西晉之手,在這裏建都實在是太過於兇險了。
可是劉諶卻毅然的反對了,他以天子守國門為由,堅持在長安立國。所以,如今潼關晉軍蠢蠢欲動,才有了不同的見解,認為蜀漢此時絕不能輕動。
對於到底要不要出兵援吳,劉諶心裏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隻是在東吳未有正式請求他們出兵之前,他是不可能主動興兵救援。“陛下,當初我主邀您共同討伐叛逆孫皓的時候,您說國內需要休養生息,無力出兵。若我國有難時,則必出兵相助。現如今東晉與南吳聯手來犯,他們狼子野心,企圖一舉顛覆我大吳政權,還請陛下看在
同盟之誼,速發援軍啊!”丁忠深深的鞠躬拜道。
在此之前,丁忠先一步到了東三郡去見劉傑,想要讓他盡快發兵救援。可是劉傑最終還是以職責所在,不敢輕出為由拒絕了。
不過,劉傑答應丁忠提前做好出兵的一切準備。隻要劉諶的出兵旨意一到,他會第一時間出兵救吳,這已經是自己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了。
丁忠也清楚劉傑所說並非完全托辭,隻得馬不停蹄趕往長安了。當然,他之所以到這裏,也就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畢竟蜀漢能夠早一刻出兵,東吳就多一分安全保障。
即便不能說服劉傑出兵,也要讓他做到盡快做好出征事宜。畢竟發動一次戰爭,從調集兵馬糧草,到出征也是需要時間的。東吳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實在是耗不起了。劉諶並沒有馬上說話,諸葛懷看了他一眼,出列道:“陛下,據最新戰報,西晉在潼關秣兵厲馬,隨時有進犯長安的打算,此時我軍實在不宜兩線作戰啊!”有些話劉諶不好說,身為臣下,諸葛懷也隻能替
他先開口了。
丁忠聞言,急道:“諸葛丞相,這明顯是西晉虛張聲勢,他們與東晉、南吳狼狽為奸,就是想要蜀漢不敢出兵救吳,以達到逐個擊破的不可告人目的啊!”
劉諶長安稱帝之後,重新大封文武群臣。諸葛懷被授予了丞相之職,總領朝政。隻是他不向當年的諸葛亮那般軍政一把抓,隻和郤正兩人共同管理政務罷了。看著有些心急的丁忠,諸葛懷笑道:“丁大人,應當知道兵法有雲,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若西晉見我軍出兵助吳後,果真出兵攻擊呢?”他很清楚諸葛懷在劉諶心目中的地位,知道想要說服劉諶出兵,必
須要先說服諸葛懷。
丁忠深吸了一口氣,拱手道:“長安城高池深,又有蜀皇帝陛下親自坐鎮,即便西晉來攻,又有何懼哉!更何況外臣並不是懇請陛下從長安抽調精兵出擊,隻需從東三郡出兵即可啊!”
諸葛懷搖頭笑道:“丁大人恐怕還不知道吧!西晉朝廷已經向襄陽增派大量援軍了,襄陽太守楊肇四處征集糧草,做出一副隨時南下的東三郡或者威逼建平的態勢了啊!”丁忠聞言心中一驚,這些事情都是他出使的路上才發生的事情。雖然他還不清楚蜀國是如何這麽短時間便得知了這個消息,卻也聽說過蜀漢的情報工作十分迅捷,也料想諸葛懷也絕對不會在這樣的大事情
上欺騙自己。
“這、這……越是如此,越說明戰局十萬火急啊!唇亡齒寒的道理,在座都是俊傑,應該很清楚這個道理啊!”丁忠有些心慌意亂的說道。
“丁大人此言差矣!現如今非是當年三國鼎立的時候了,如今我蜀漢如日中天,興複漢室,隻在朝夕。又豈俱宵小乎!”羅尚憤憤的說道。很顯然,他對於當年東吳趁虛襲取叔父的永安,還是耿耿於懷。
“陛下啊,就算您不看在蜀吳聯盟的情誼上,也要看在長公主為您誕下太子的份上啊!”丁忠見說不通劉諶手下文武,便打算繞過他們,直接說服劉諶了。劉諶聞言,長歎了一口氣,道:“按理說,兩線開戰乃是不智之舉。但我們兩國既為盟友,我又豈有不相救的道理!我會立刻令劉傑出水軍趕往廬江救應,同時讓羅憲從永安陸路出兵,水陸並進。隻是有句話我得說在前麵,還望丁大人迴去如實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