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忠聽說劉諶願意出兵,心中長出了一口氣。對於劉諶想說的話,他也顯出了十分的好奇和重視,當即拱手正色道:“陛下請說,外臣定當一字不落的將原話帶與我主。”劉諶點點頭,沉聲道:“說實話,這一次兩晉與南吳明顯是有備而來。貴國處於三麵夾擊之中,附近各郡縣又倒戈投敵,恐怕……若勢不可為之時,就讓他來長安吧。畢竟還裏有他的親姐姐和外甥在,不會
受什麽委屈的。”劉諶說的算是比較婉轉了,但是任誰都聽出了其中的含義。劉諶這是不看好東吳能過逃過此劫。其實不隻是他,所有人都有同樣的想法,這也是部分人不讚成白費力救吳的原因之一。這點包括丁忠自己都
明白,隻是身為局中人,他別無選擇罷了。
“陛下的話,外臣記住了。還請貴國能念在同盟之誼,盡早出兵全力救應!”沉默了片刻之後,丁忠終是點點頭,衝著劉諶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後大踏步的離開了。
事發突然,丁忠很害怕自己趕迴廬江之時,城池已破,東吳已成為曆史了。所以他要連夜趕迴去,最後在盡一盡一個臣子的應盡之責。
待到丁忠急匆匆離開之後,早朝也便結束了。
關鵬等劉諶昔日漢王府的心腹們,齊齊相約去禦書房找劉諶問想法。關鵬率先問道:“陛下,東吳恐怕是真的在劫難逃了!隻是若他們真的來投奔咱們,您真的打算收留東吳君臣們嗎!”
劉諶不置可否的說道:“有何不可嗎!”
關鵬思索道:“陛下曾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若到時候他們來的人多了,終究對咱們是個隱患。即便他們不生事,也一定會整日吵著讓我們幫他們複國啊!”對於關鵬現在能夠懂得思考問題,劉諶很高興,便笑著解釋道:“所謂有弊必有利!他是我的小舅子,我幫他報仇可以。但是複國,你聽說過有完全靠一個國家幫助另一個國家複國的事情嗎!這樣的道理,
他們不會不明白。”
諸葛質聞言,也笑道:“若東吳真能來投,到真是好事啊!到那時候,他們的文臣武將將為我們所用,他們在江東的資源也將為我們所用。甚至我們連現成的出兵伐吳名義都有了!”
劉諶大笑道:“不錯,正是此理也。”
眾人聽後無不歡欣鼓舞,關鵬更是在一旁“嘿嘿”不已。
片刻之後,劉諶對著諸葛質道:“子京,你立刻飛鴿傳書給劉傑與羅憲,讓他出兵援吳!”
關鵬見狀,又困惑的說道:“陛下,既然您已經打算迎接東吳文臣武將來投,又何必急著救援他們呢?等他們被滅,豈不是對我們更加有利嗎!”
關鵬的問話,不由讓在場所有人的視線齊刷刷的看向了劉諶,等待他的迴答。劉諶輕咳了一聲,然後才意味深長的說道:“話可不是這麽說的!越是這個時候,咱們越要抓緊時間出兵!而且一定要趕在東吳被滅之前出兵,否則天下人將會笑話我們蜀漢不講同盟之誼。也會讓那些東吳
的文臣武將們對我蜀漢故意見死不救,心生不滿之意了。”
關鵬拜服的點了點頭,又道:“那我們呢?陛下是打算出兵討晉,還是坐守敵軍來攻呢!”
劉諶沉吟片刻道:“我們與晉遲早有一戰,但是不必先發製人。畢竟潼關現在還不是我們能輕易攻克的天險,咱們先守便是。靜待反擊之時便是!”
關鵬這一年多,可沒少提率軍奪取潼關的事情,隻是每一次都被劉諶給以強攻損失太大為由拒絕了。
現在劉諶再度提起此事,關鵬實在忍不住說道:“陛下,潼關之險,非強攻難以攻破。我們有投石車,擺上幾百架,日夜攻擊,就不相信還砸不開潼關關門!”
麵對關鵬的提議,一旁的諸葛質忍不住“噗哧”一聲笑了出來。
關鵬有些懊惱的瞪了諸葛質一眼,不滿的說道:“子京,你為何發笑!”諸葛質連忙收起笑容,說道:“定遠啊,這關隘之所以難攻,就在於它的地勢優勢,易守難攻。這樣的地理優勢可不僅僅是高和險啊!還有一點便是關前狹窄,根本容不下萬餘軍馬齊攻。又如何容得下你數
百架的投石車啊!再者你想要砸毀潼關,那得多少巨石啊!”
關鵬翻了翻白眼,他並不是不懂軍略的人,剛才也隻不過是一句牢騷話罷了。現在被諸葛質這麽一擠兌,又說道:“那咱們再來一次天兵天將奪潼關便是了!”
諸葛質又搖頭笑道:“可一不可二。那樣的奇謀用一次有用,第二次就起不到出奇製勝的作用了。更何況現在潼關的主帥乃是王濬與邵悌,再用這招也隻有讓將士白白送死一途了!”
關鵬被諸葛質噎的好半天說不出話來,看著悠閑自得的諸葛質,他眼珠轉了轉,反問道:“那依你說,怎麽樣才能不用強攻潼關而奪取潼關。”
諸葛質十分光棍的說道:“等啊!等我們想到的時候,自然便是破潼關之時了!”
關鵬徹底的無語了,劉諶這時也止住了眾人的議論,沉聲道:“如何破潼關,朕自有主意。隻是現在時機尚未成熟!至於現在,咱們還是先應付兩晉與南吳的陰謀再說吧!”
關鵬等人聽後,均是點頭應是。
等送走了關鵬等人之後,忽聽門外的何夔稟報道:“陛下,皇妃想要見您。”
劉諶微微一愣,隨即點頭示意讓孫婭進來。
孫婭進來之後,何夔很知趣的從外關上房門。隻見孫婭忽然跪倒在地,淚如雨下道:“陛下,臣妾本不應該過問政事。隻是如今東吳危在旦夕,還請陛下能夠看在臣妾和勝兒的份上,救救灣弟吧!”
東吳遭遇的困境,早被前方通過飛鴿傳書傳了迴來,這在蜀漢長安朝堂上已經算不上什麽秘密了。孫婭身為太子的母親,也就自然有人為他通風報信了。劉諶轉過書案,來到孫婭麵前,伸出雙手將她攙起,輕歎道:“婭兒,你不想看到你父輩的基業就這麽丟失,朕能夠理解。朕也可以很明白的告訴你,剛才我已經讓人飛鴿傳書令劉傑從東三郡水路出兵,羅
憲出永安水陸兩路救援了。”“謝謝陛下。”孫灣感激的向劉諶施禮道。其實她知道自己這樣有幹政的嫌疑,可是正如劉諶所說,東吳始終是她的家,孫灣始終是她最疼愛的親弟弟。她不能眼睜睜看著孫灣亡國身死,所以才冒著被劉諶厭惡甚至處罰,前來懇求。
受什麽委屈的。”劉諶說的算是比較婉轉了,但是任誰都聽出了其中的含義。劉諶這是不看好東吳能過逃過此劫。其實不隻是他,所有人都有同樣的想法,這也是部分人不讚成白費力救吳的原因之一。這點包括丁忠自己都
明白,隻是身為局中人,他別無選擇罷了。
“陛下的話,外臣記住了。還請貴國能念在同盟之誼,盡早出兵全力救應!”沉默了片刻之後,丁忠終是點點頭,衝著劉諶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後大踏步的離開了。
事發突然,丁忠很害怕自己趕迴廬江之時,城池已破,東吳已成為曆史了。所以他要連夜趕迴去,最後在盡一盡一個臣子的應盡之責。
待到丁忠急匆匆離開之後,早朝也便結束了。
關鵬等劉諶昔日漢王府的心腹們,齊齊相約去禦書房找劉諶問想法。關鵬率先問道:“陛下,東吳恐怕是真的在劫難逃了!隻是若他們真的來投奔咱們,您真的打算收留東吳君臣們嗎!”
劉諶不置可否的說道:“有何不可嗎!”
關鵬思索道:“陛下曾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若到時候他們來的人多了,終究對咱們是個隱患。即便他們不生事,也一定會整日吵著讓我們幫他們複國啊!”對於關鵬現在能夠懂得思考問題,劉諶很高興,便笑著解釋道:“所謂有弊必有利!他是我的小舅子,我幫他報仇可以。但是複國,你聽說過有完全靠一個國家幫助另一個國家複國的事情嗎!這樣的道理,
他們不會不明白。”
諸葛質聞言,也笑道:“若東吳真能來投,到真是好事啊!到那時候,他們的文臣武將將為我們所用,他們在江東的資源也將為我們所用。甚至我們連現成的出兵伐吳名義都有了!”
劉諶大笑道:“不錯,正是此理也。”
眾人聽後無不歡欣鼓舞,關鵬更是在一旁“嘿嘿”不已。
片刻之後,劉諶對著諸葛質道:“子京,你立刻飛鴿傳書給劉傑與羅憲,讓他出兵援吳!”
關鵬見狀,又困惑的說道:“陛下,既然您已經打算迎接東吳文臣武將來投,又何必急著救援他們呢?等他們被滅,豈不是對我們更加有利嗎!”
關鵬的問話,不由讓在場所有人的視線齊刷刷的看向了劉諶,等待他的迴答。劉諶輕咳了一聲,然後才意味深長的說道:“話可不是這麽說的!越是這個時候,咱們越要抓緊時間出兵!而且一定要趕在東吳被滅之前出兵,否則天下人將會笑話我們蜀漢不講同盟之誼。也會讓那些東吳
的文臣武將們對我蜀漢故意見死不救,心生不滿之意了。”
關鵬拜服的點了點頭,又道:“那我們呢?陛下是打算出兵討晉,還是坐守敵軍來攻呢!”
劉諶沉吟片刻道:“我們與晉遲早有一戰,但是不必先發製人。畢竟潼關現在還不是我們能輕易攻克的天險,咱們先守便是。靜待反擊之時便是!”
關鵬這一年多,可沒少提率軍奪取潼關的事情,隻是每一次都被劉諶給以強攻損失太大為由拒絕了。
現在劉諶再度提起此事,關鵬實在忍不住說道:“陛下,潼關之險,非強攻難以攻破。我們有投石車,擺上幾百架,日夜攻擊,就不相信還砸不開潼關關門!”
麵對關鵬的提議,一旁的諸葛質忍不住“噗哧”一聲笑了出來。
關鵬有些懊惱的瞪了諸葛質一眼,不滿的說道:“子京,你為何發笑!”諸葛質連忙收起笑容,說道:“定遠啊,這關隘之所以難攻,就在於它的地勢優勢,易守難攻。這樣的地理優勢可不僅僅是高和險啊!還有一點便是關前狹窄,根本容不下萬餘軍馬齊攻。又如何容得下你數
百架的投石車啊!再者你想要砸毀潼關,那得多少巨石啊!”
關鵬翻了翻白眼,他並不是不懂軍略的人,剛才也隻不過是一句牢騷話罷了。現在被諸葛質這麽一擠兌,又說道:“那咱們再來一次天兵天將奪潼關便是了!”
諸葛質又搖頭笑道:“可一不可二。那樣的奇謀用一次有用,第二次就起不到出奇製勝的作用了。更何況現在潼關的主帥乃是王濬與邵悌,再用這招也隻有讓將士白白送死一途了!”
關鵬被諸葛質噎的好半天說不出話來,看著悠閑自得的諸葛質,他眼珠轉了轉,反問道:“那依你說,怎麽樣才能不用強攻潼關而奪取潼關。”
諸葛質十分光棍的說道:“等啊!等我們想到的時候,自然便是破潼關之時了!”
關鵬徹底的無語了,劉諶這時也止住了眾人的議論,沉聲道:“如何破潼關,朕自有主意。隻是現在時機尚未成熟!至於現在,咱們還是先應付兩晉與南吳的陰謀再說吧!”
關鵬等人聽後,均是點頭應是。
等送走了關鵬等人之後,忽聽門外的何夔稟報道:“陛下,皇妃想要見您。”
劉諶微微一愣,隨即點頭示意讓孫婭進來。
孫婭進來之後,何夔很知趣的從外關上房門。隻見孫婭忽然跪倒在地,淚如雨下道:“陛下,臣妾本不應該過問政事。隻是如今東吳危在旦夕,還請陛下能夠看在臣妾和勝兒的份上,救救灣弟吧!”
東吳遭遇的困境,早被前方通過飛鴿傳書傳了迴來,這在蜀漢長安朝堂上已經算不上什麽秘密了。孫婭身為太子的母親,也就自然有人為他通風報信了。劉諶轉過書案,來到孫婭麵前,伸出雙手將她攙起,輕歎道:“婭兒,你不想看到你父輩的基業就這麽丟失,朕能夠理解。朕也可以很明白的告訴你,剛才我已經讓人飛鴿傳書令劉傑從東三郡水路出兵,羅
憲出永安水陸兩路救援了。”“謝謝陛下。”孫灣感激的向劉諶施禮道。其實她知道自己這樣有幹政的嫌疑,可是正如劉諶所說,東吳始終是她的家,孫灣始終是她最疼愛的親弟弟。她不能眼睜睜看著孫灣亡國身死,所以才冒著被劉諶厭惡甚至處罰,前來懇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