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多殺我幾次,我就無敵了 作者:鍵盤大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終於圖窮匕見了,就等著你這句話呢...
喬木一直懷疑此人用心不良,想要害死他,這正中他的下懷。
喬木說道:“我一直很喜歡先帝的一句話。”
“或者說,是先帝當初下達的一道賢明的政令。”
先帝?
嚴姓中年人又怔了一下,當初那場異人戰爭是在先帝在任期打的,這喬匹夫如此膽大妄言,怎麽可能喜歡先帝?
他下意識心中生出好奇,因而沒有馬上發作。
隻聽那喬木繼續道:
“我聽說,自異人戰爭後,某個頭鐵的文臣差點一頭撞死在金鑾殿上之後,先帝就下了一道著名的政令。”
喬木正色道:
“群臣吏民能麵刺寡人之過者,處以淩遲;上書諫寡人者,處以炮烙;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秋後問斬。”
“我聽說政令下達之前,正是異人戰爭後,那時群臣群情激憤紛紛進諫,門庭若市。”
“政令下達之後,時時而間進;數月後,雖欲言,無可進者。因為敢說話的人要麽死光了,要麽稱病辭官返鄉。”
“不得不說,先帝的這道政令,其實還是頗有賢明之處的。”
喬木目光同樣掠過周圍那些求生欲強烈的捕快們,讚歎道:
“縱使因言獲罪,也不會殃及身邊無辜之人,最多隻是淩遲罷了。”
“這樣的政令,可以讓像我這樣的有識之士可以毫無顧忌地暢所欲言,不怕殃及他人,免去後顧之憂,妙哉妙哉!”
楚護衛聽得滿臉黑線。
先帝的這道政令,是讓人暢所欲言的嗎?
這人的腦子,是不是跟其他人不太一樣?
而身旁的其他皂衣捕快們,也微微變了臉色。
他們注意到了這位新上任捕頭剛才的目光注視。
這是在提醒他們...不用怕。
我將先帝的話給搬出來,先自己占了道理。哪怕秋後問斬,甚至淩遲身死,也不會殃及你們的性命。
這個新上任的捕頭,看似粗莽妄言,膽大妄為,似乎也是粗中有細啊...
而嚴姓中年人也微微動容。
他不是蠢人,也聽出了喬木話裏話外的意思。
這道政令雖然是先帝下達的,但永和帝繼位之後,其實也並未明言取消.....
他又搬出了先帝時期的話,那麽他這個當朝皇帝,就算要治他喬匹夫的罪,也不好殃及他人。
跟當初的王山河一樣,不怕死嗎?
嚴姓中年人眉頭微蹙,他感覺有一絲不對勁。
茶樓酒肆這種地方,的確有不少民眾指點江山,但再指點江山也多少有個度,不會太過。
而這個喬匹夫,就差指著皇帝的鼻子罵他膽小畏死了....
“他該不會已經識破了我的身份,在故意給我上眼藥呢?”永和帝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第66章 人到中年,和光同塵(3k
皇帝微服私訪,自然非同小可,有專人設法遮掩,不是肉眼凡胎可以看破的。
而他的身邊,也有楚星這麽一個踏上了煉神之道高品武夫護衛在身邊。
煉神之道,修的是冥冥之中的直覺。
如果這喬匹夫是懷以惡意,身旁的楚護衛很快就會有所察覺,而非是現在這樣。
嚴姓中年人皺眉坐在那,心中千般思緒起伏。
他心中還無法對喬匹夫的行徑下斷言,不得不說,這又是一個不畏死的勇士。
讓他想起了年幼時,目睹以王山河為代表的大臣上朝死諫的風采。
而周圍的茶客早已經走沒影了,周圍幾桌空了一片。
而喬木似乎還渾然不覺,還在那若無其事地喝著茶。
他斜眼瞥了一下周圍,見四周空了一片,什麽聲音都沒有,倒是覺得更加愜意輕鬆。
周圍沒人好啊,身邊無人,就沒人影響他發揮。
獨狼向來無懼。
而此時,一直沉著臉的嚴姓中年人也發話了:
“你不畏死惜命也要說話,確實難得,但這並不代表你說得對。你終究不懂軍國大事,異人強而大炎弱,有些事自然隻能妥協。”
喬木接話道:“落後就要挨打是世間常理。若無其他選擇,自然隻能妥協。但妥協是韜光養晦,還是徹底伏低做小,就是兩碼事了。”
“天子的妥協二字說來輕巧,但付出代價的可是下邊的子民。”
“大炎天子號稱受命於天,代天牧民。但若真視天下為其一家之物,視子民如牛馬,視其為手頭上可以討異人歡心的財物資源,可以隨意割舍,那麽這天下,是大炎皇帝一家之天下,還是九州子民之天下?”
喬木說到這裏,已經漸漸上頭了。
本來他隻是懷疑這嚴姓中年人人品好,想要套話他妄議天子,讓他賺一手好死。
現在他卻是想起了他那位姓郭的生死之交。
起初,他覺得城主郭岩老謀深算,城府極深,是個非常棘手的人物。
後來,他發現郭岩眼見親子被殺,還能忍住不動手,實在是能忍人所不能忍,果真梟雄。
最後,他發現....此人看似溺愛獨子,實則將自己的性命看得最重,一點風險都不想冒。
這隻怕才是郭岩一路妥協、一路談判,不肯真刀真槍幹的最大原因。
於是,他就被喬木莽死了。
隻是不知道這大炎朝廷,是否又是另一個看似老謀深算、實則惜身畏死的郭岩?
他的這一番話說完,鄰桌的楚護衛開始微微的顫抖,他在怕得發抖。
而嚴姓中年人也在微微顫抖,他是生氣地顫抖。
如果說之前喬木是在質疑本朝永和帝與先帝軟弱,那麽他現在就是在質疑這大炎王朝的存在根基。
如果大炎天子將天下視為一家之物,那麽討好異人,也不過是拿家中財物給歹人奉上,雖然肉疼,但畢竟不是真的割肉。
百姓困苦,朝綱疲敝,但天子依然是萬人之上的天子。
“大逆不道.....”
嚴姓中年人已經有點說不出話了,他年幼時也見過冒死直諫的大臣,但那些大臣再不顧生死,說話都還有點分寸,哪有眼前此人,簡直猖狂....
而喬木卻依舊很淡定。
他舉起桌麵一杯清茶,輕輕抿了口滋潤喉嚨。
穿越以來,他在雁城一路所見所知,都是滿目蕭條破敗。
“近年來每逢天災,必有饑荒。”
“小城十室五空,百姓流離失所變賣耕牛,落草為寇。”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這些,就是民眾們付出的代價。”說到這,喬木略帶狐疑地看向這嚴姓中年人:
“而你又這麽激動幹什麽?有點錢財地位,就當自己不是民眾,而是肉食者了?是不是有點屁股歪了?”
喬木看此人說話口氣老氣橫秋,居高臨下,猜測此人可能是這河陽府城中的官僚,但也沒有想太細。
畢竟就算對方是城中官僚,這事說白了,無非就是因言獲罪,無非就是一死而已。
有什麽好怕的?
話說到這裏,茶樓裏已經滿座死寂。
之前還在熱烈聽書的茶客們,已經足足走了大半。
而台上的佩劍說書人江辰也已經啞口無言。
大佬,要不你上來,你來講?
他知道刺殺雁城城主的喬森已經成了朝廷通緝要犯,而自己說書也是冒著一定風險的,卻沒想到台下一個普通聽眾,比他還生猛得多。
他講的故事,冒的風險無非就是會受驅趕,而下邊的這位茶客,說的可是掉腦袋的事。
這個時候。
茶樓門口又走來一位中年皂衣捕頭,他行色匆匆走進來,並無察覺到這茶樓氣氛的異樣。
“喬捕頭,你怎麽還在這?擱這茶樓聽書呢?”他瞥了一眼台上啞口無言的佩劍說書人,眉頭微微皺起。
“總捕頭有事召集,快隨我去。”
“錢捕頭?我隻是路過茶樓,歇息一下。”喬木微微一笑,站起身來。
他心中自忖,剛才說的話,大約夠他死上三五遍了。
於是他心滿意足,心情大好。
臨走之前,還不忘樂嗬嗬地與鄰桌的嚴姓中年人道別:
“我走了,我不跟你計較哈。”
“其實你也是運氣好,碰上我現在年紀大了,人到中年,懂得和光同塵的道理。”
“要是你碰上我年輕時候那暴脾氣,這事情可就沒這麽容易了結了。”
說完,喬木便跟錢捕頭揚長而去。
到這最後,旁邊的楚護衛是真的蚌埠住了。
這人還嫌自己放的火不夠大,臨走之前還要撩撥一下皇上的怒火嗎?
他忍不住抬頭,正好與喬木的眼神對上瞬息,卻又旋即馬上分開。
喬木離開之後,茶樓裏氣氛更顯得愈發地沉寂。
嚴姓中年人與楚護衛先後起身,一前一後離開。
前者稍稍挺直腰背,氣勢自成。
“楚星,你怎麽看?那人是已經識破了我的身份,故意當著我的麵說話嗎?”他問道。
“這個....”
楚護衛額上冒汗,隻能硬著頭皮說道:
“那喬匹夫是個六品武者,氣血充沛並沒有虧損的情況。”
“而且,他在最後臨走前,察覺到了我的注視,的確像是已經踏上煉神之道,但‘神’又還虛弱的武者。”
“六品武者,受過重傷,神魂有損,的確不是空穴來風。”
“而至於他有沒有眼力看穿陛下的身份....我猜測應該還是沒有的。”
永和帝聽了微微點頭,隻是在前麵默默走著。
“那麽,再試探試探?普通的捕頭可不會說出那些話。”
“他是王山河舉薦的人,他的這些話,難道代表那個前任刑部尚書的意見嗎?”永和帝自言自語。
氣氛變得更加沉悶起來。
憑借多年侍奉永和帝的經驗,楚星心裏明白,這位陛下大約是心裏已經動了殺機,隻是心裏多少還在猶豫,還沒徹底做出決斷。
.
包括喬木在內,多名捕頭捕快都被召集到了衙門口。
河陽府城的總捕頭,是個三十歲出頭的颯爽女子,眯著一雙丹鳳眼,也許是發現喬木有點心不在焉,說話的時候時不時瞥向喬木。
這府城的總捕頭,是在講一件剛剛發生的奇案,叫什麽無常妖物案。
喬木一直懷疑此人用心不良,想要害死他,這正中他的下懷。
喬木說道:“我一直很喜歡先帝的一句話。”
“或者說,是先帝當初下達的一道賢明的政令。”
先帝?
嚴姓中年人又怔了一下,當初那場異人戰爭是在先帝在任期打的,這喬匹夫如此膽大妄言,怎麽可能喜歡先帝?
他下意識心中生出好奇,因而沒有馬上發作。
隻聽那喬木繼續道:
“我聽說,自異人戰爭後,某個頭鐵的文臣差點一頭撞死在金鑾殿上之後,先帝就下了一道著名的政令。”
喬木正色道:
“群臣吏民能麵刺寡人之過者,處以淩遲;上書諫寡人者,處以炮烙;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秋後問斬。”
“我聽說政令下達之前,正是異人戰爭後,那時群臣群情激憤紛紛進諫,門庭若市。”
“政令下達之後,時時而間進;數月後,雖欲言,無可進者。因為敢說話的人要麽死光了,要麽稱病辭官返鄉。”
“不得不說,先帝的這道政令,其實還是頗有賢明之處的。”
喬木目光同樣掠過周圍那些求生欲強烈的捕快們,讚歎道:
“縱使因言獲罪,也不會殃及身邊無辜之人,最多隻是淩遲罷了。”
“這樣的政令,可以讓像我這樣的有識之士可以毫無顧忌地暢所欲言,不怕殃及他人,免去後顧之憂,妙哉妙哉!”
楚護衛聽得滿臉黑線。
先帝的這道政令,是讓人暢所欲言的嗎?
這人的腦子,是不是跟其他人不太一樣?
而身旁的其他皂衣捕快們,也微微變了臉色。
他們注意到了這位新上任捕頭剛才的目光注視。
這是在提醒他們...不用怕。
我將先帝的話給搬出來,先自己占了道理。哪怕秋後問斬,甚至淩遲身死,也不會殃及你們的性命。
這個新上任的捕頭,看似粗莽妄言,膽大妄為,似乎也是粗中有細啊...
而嚴姓中年人也微微動容。
他不是蠢人,也聽出了喬木話裏話外的意思。
這道政令雖然是先帝下達的,但永和帝繼位之後,其實也並未明言取消.....
他又搬出了先帝時期的話,那麽他這個當朝皇帝,就算要治他喬匹夫的罪,也不好殃及他人。
跟當初的王山河一樣,不怕死嗎?
嚴姓中年人眉頭微蹙,他感覺有一絲不對勁。
茶樓酒肆這種地方,的確有不少民眾指點江山,但再指點江山也多少有個度,不會太過。
而這個喬匹夫,就差指著皇帝的鼻子罵他膽小畏死了....
“他該不會已經識破了我的身份,在故意給我上眼藥呢?”永和帝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第66章 人到中年,和光同塵(3k
皇帝微服私訪,自然非同小可,有專人設法遮掩,不是肉眼凡胎可以看破的。
而他的身邊,也有楚星這麽一個踏上了煉神之道高品武夫護衛在身邊。
煉神之道,修的是冥冥之中的直覺。
如果這喬匹夫是懷以惡意,身旁的楚護衛很快就會有所察覺,而非是現在這樣。
嚴姓中年人皺眉坐在那,心中千般思緒起伏。
他心中還無法對喬匹夫的行徑下斷言,不得不說,這又是一個不畏死的勇士。
讓他想起了年幼時,目睹以王山河為代表的大臣上朝死諫的風采。
而周圍的茶客早已經走沒影了,周圍幾桌空了一片。
而喬木似乎還渾然不覺,還在那若無其事地喝著茶。
他斜眼瞥了一下周圍,見四周空了一片,什麽聲音都沒有,倒是覺得更加愜意輕鬆。
周圍沒人好啊,身邊無人,就沒人影響他發揮。
獨狼向來無懼。
而此時,一直沉著臉的嚴姓中年人也發話了:
“你不畏死惜命也要說話,確實難得,但這並不代表你說得對。你終究不懂軍國大事,異人強而大炎弱,有些事自然隻能妥協。”
喬木接話道:“落後就要挨打是世間常理。若無其他選擇,自然隻能妥協。但妥協是韜光養晦,還是徹底伏低做小,就是兩碼事了。”
“天子的妥協二字說來輕巧,但付出代價的可是下邊的子民。”
“大炎天子號稱受命於天,代天牧民。但若真視天下為其一家之物,視子民如牛馬,視其為手頭上可以討異人歡心的財物資源,可以隨意割舍,那麽這天下,是大炎皇帝一家之天下,還是九州子民之天下?”
喬木說到這裏,已經漸漸上頭了。
本來他隻是懷疑這嚴姓中年人人品好,想要套話他妄議天子,讓他賺一手好死。
現在他卻是想起了他那位姓郭的生死之交。
起初,他覺得城主郭岩老謀深算,城府極深,是個非常棘手的人物。
後來,他發現郭岩眼見親子被殺,還能忍住不動手,實在是能忍人所不能忍,果真梟雄。
最後,他發現....此人看似溺愛獨子,實則將自己的性命看得最重,一點風險都不想冒。
這隻怕才是郭岩一路妥協、一路談判,不肯真刀真槍幹的最大原因。
於是,他就被喬木莽死了。
隻是不知道這大炎朝廷,是否又是另一個看似老謀深算、實則惜身畏死的郭岩?
他的這一番話說完,鄰桌的楚護衛開始微微的顫抖,他在怕得發抖。
而嚴姓中年人也在微微顫抖,他是生氣地顫抖。
如果說之前喬木是在質疑本朝永和帝與先帝軟弱,那麽他現在就是在質疑這大炎王朝的存在根基。
如果大炎天子將天下視為一家之物,那麽討好異人,也不過是拿家中財物給歹人奉上,雖然肉疼,但畢竟不是真的割肉。
百姓困苦,朝綱疲敝,但天子依然是萬人之上的天子。
“大逆不道.....”
嚴姓中年人已經有點說不出話了,他年幼時也見過冒死直諫的大臣,但那些大臣再不顧生死,說話都還有點分寸,哪有眼前此人,簡直猖狂....
而喬木卻依舊很淡定。
他舉起桌麵一杯清茶,輕輕抿了口滋潤喉嚨。
穿越以來,他在雁城一路所見所知,都是滿目蕭條破敗。
“近年來每逢天災,必有饑荒。”
“小城十室五空,百姓流離失所變賣耕牛,落草為寇。”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這些,就是民眾們付出的代價。”說到這,喬木略帶狐疑地看向這嚴姓中年人:
“而你又這麽激動幹什麽?有點錢財地位,就當自己不是民眾,而是肉食者了?是不是有點屁股歪了?”
喬木看此人說話口氣老氣橫秋,居高臨下,猜測此人可能是這河陽府城中的官僚,但也沒有想太細。
畢竟就算對方是城中官僚,這事說白了,無非就是因言獲罪,無非就是一死而已。
有什麽好怕的?
話說到這裏,茶樓裏已經滿座死寂。
之前還在熱烈聽書的茶客們,已經足足走了大半。
而台上的佩劍說書人江辰也已經啞口無言。
大佬,要不你上來,你來講?
他知道刺殺雁城城主的喬森已經成了朝廷通緝要犯,而自己說書也是冒著一定風險的,卻沒想到台下一個普通聽眾,比他還生猛得多。
他講的故事,冒的風險無非就是會受驅趕,而下邊的這位茶客,說的可是掉腦袋的事。
這個時候。
茶樓門口又走來一位中年皂衣捕頭,他行色匆匆走進來,並無察覺到這茶樓氣氛的異樣。
“喬捕頭,你怎麽還在這?擱這茶樓聽書呢?”他瞥了一眼台上啞口無言的佩劍說書人,眉頭微微皺起。
“總捕頭有事召集,快隨我去。”
“錢捕頭?我隻是路過茶樓,歇息一下。”喬木微微一笑,站起身來。
他心中自忖,剛才說的話,大約夠他死上三五遍了。
於是他心滿意足,心情大好。
臨走之前,還不忘樂嗬嗬地與鄰桌的嚴姓中年人道別:
“我走了,我不跟你計較哈。”
“其實你也是運氣好,碰上我現在年紀大了,人到中年,懂得和光同塵的道理。”
“要是你碰上我年輕時候那暴脾氣,這事情可就沒這麽容易了結了。”
說完,喬木便跟錢捕頭揚長而去。
到這最後,旁邊的楚護衛是真的蚌埠住了。
這人還嫌自己放的火不夠大,臨走之前還要撩撥一下皇上的怒火嗎?
他忍不住抬頭,正好與喬木的眼神對上瞬息,卻又旋即馬上分開。
喬木離開之後,茶樓裏氣氛更顯得愈發地沉寂。
嚴姓中年人與楚護衛先後起身,一前一後離開。
前者稍稍挺直腰背,氣勢自成。
“楚星,你怎麽看?那人是已經識破了我的身份,故意當著我的麵說話嗎?”他問道。
“這個....”
楚護衛額上冒汗,隻能硬著頭皮說道:
“那喬匹夫是個六品武者,氣血充沛並沒有虧損的情況。”
“而且,他在最後臨走前,察覺到了我的注視,的確像是已經踏上煉神之道,但‘神’又還虛弱的武者。”
“六品武者,受過重傷,神魂有損,的確不是空穴來風。”
“而至於他有沒有眼力看穿陛下的身份....我猜測應該還是沒有的。”
永和帝聽了微微點頭,隻是在前麵默默走著。
“那麽,再試探試探?普通的捕頭可不會說出那些話。”
“他是王山河舉薦的人,他的這些話,難道代表那個前任刑部尚書的意見嗎?”永和帝自言自語。
氣氛變得更加沉悶起來。
憑借多年侍奉永和帝的經驗,楚星心裏明白,這位陛下大約是心裏已經動了殺機,隻是心裏多少還在猶豫,還沒徹底做出決斷。
.
包括喬木在內,多名捕頭捕快都被召集到了衙門口。
河陽府城的總捕頭,是個三十歲出頭的颯爽女子,眯著一雙丹鳳眼,也許是發現喬木有點心不在焉,說話的時候時不時瞥向喬木。
這府城的總捕頭,是在講一件剛剛發生的奇案,叫什麽無常妖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