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走!去看看著彈點!”


    “拿上鐵鍬、鎬和钁子,年輕力壯的都過來!”


    在短暫的喜悅之後,王燁一揮手如此說道,旁邊的霍委員點了點頭,隨後二十多個年輕小夥子,拿著各種工具就跟了上來。


    片刻之後,眾人來到了一公裏外的山腳下。


    隻見作為靶子的沙袋牆,此刻已經被撕裂出了一個巨大的口子,王燁彎腰旁邊仔細的看了又看,最後撿起來一片大概瓜子皮大小的碎片。


    “看起來,速度是做到了,但是我們的金屬杆材料和工藝都有問題。”


    “就這麽一層沙袋,居然能掉出來這樣的碎片。”


    “說明整體的密度和硬度都不夠!”


    王燁一邊說著,一邊手中的金屬碎片遞給了旁邊的霍委員,霍委員看著手中很明顯是因為撞擊碎裂的碎片,吐出一口白氣點了點頭。


    隨後王燁越過了沙袋牆,在沙袋牆後麵十米的位置就是山根了,能看到山體有一處明顯的入射口,四周的泥土被拋飛,形成了一個半米多直徑的“隕石坑”,最中間則有一個黑洞洞的洞口,很明顯金屬杆射進去了。


    “小夥子們,愚公移山,開挖吧!”


    “給咱們把彈頭從山裏麵摳出來,我估摸應該不太深!”


    聽到王燁這麽說,頓時現場響起一片哄笑聲,然後年輕人們揮舞著手裏的工具,開始在山腳下挖掘,尋找那枚金屬杆彈頭。


    至於王燁和霍委員等“老人們”,自然無需親自下手,看著年輕人們幹活兒,同時關於項目聊了起來。


    “現在起碼證明了一點。”


    “廠長提出的大長徑比的思路是沒有問題了,配合大口徑和高膛壓,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們彈芯的炮口初速度!”


    “進而提高我們的穿甲能力!”


    霍委員拿出卷煙,掏出一支遞給王燁,王燁擺了擺手說嗓子疼,然後霍委員自顧自的點燃抽上,吐出一口白煙如此說道。


    目前以及接下來幾十年,坦克之間搏鬥最有效的武器都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而這種彈本質上是一種動能武器,它的彈芯像是一根鋼針,內部沒有任何爆炸物,全憑高動能擊穿敵方坦克的裝甲,而想要提高動能,無非兩個方法,第一提高炮口初速度,第二提高彈芯質量。


    而想要提高炮口初速度,辦法有很多種,但是直觀概括為四點,第一點就是提高膛壓,方法包括推進藥的改變、裝藥量的增加等等,第二點為去掉膛線,畢竟自旋和摩擦肯定會降低速度,第三點為增加炮管長度,畢竟炮管長了,火藥燃氣做功也會增加,那自然也就能獲得更多加速度。


    至於第四個辦法,就比較複雜了,那就是降低發射部的質量。


    理論上來說,推力越大、被推的物體越小,那麽該物體就可以獲得更高的速度,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領域,這個問題是一個需要複雜取舍的問題。


    因為涉及到提高動能的第二個問題,那就是彈芯質量。


    根據動能公式ke=0.5*mv2來看,速度越快、質量越大,那麽動能就越大,反應到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威力就越大。


    而為了提高彈芯的質量,主流的辦法就是使用高密度金屬,增加單位體積內彈芯的質量,進而提供動能,比如鎢合金、比如貧鈾金屬。


    如此一來,這一點和剛才增加炮口初速度的第四點就發生了矛盾,一方麵為了增加彈芯速度需要降低質量,另外一方麵為了增加彈芯動能需要增加質量,矛盾似乎不可調和。


    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世界各個工業強國、各大火炮公司想盡了一切辦法,使用了各種各樣的計算、乃至是計算機模擬,哪怕到了幾十年後,這個問題依然沒有被“完美”的解決,隻是隨著計算的深入,其他技術的發展,得到了很多相對先進的方案。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發展方向被確定了下來,認為是相對“正確的”。


    那就是提高彈芯的長徑比。


    所謂長徑比,就是彈芯長度和彈芯直徑的比值,在最初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被發明的時代,彈芯的直徑普遍超過了40mm,長徑比甚至達不到10,就比如現在的t-72坦克,使用的蘇聯78年生產的3bm12型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彈芯有51.8毫米,長徑比堪堪達到10!


    而之所以要增加長徑比,涉及到很複雜的問題和有限元分析,但是可以簡單概括為:彈芯攻擊裝甲如同挖坑,挖坑的過程中,彈芯會被不斷的磨損,理論上彈芯越長,挖的坑就越深,代表了穿深越深,但實際中還涉及到其他很多影響因素。


    事實上,根據王燁的記憶。


    在正常的曆史中,現如今世界一流的軍火公司和研究機構,已經把長徑比作為發展方向之一進行研究了,但是隻是方向之一,而不是確定的必然之路,比如更大口徑,也是他們研究的方向之一,就是為了對抗蘇聯的鋼鐵洪流,其實現在無論是英國、德國、法國、美國,都在各自或者聯合的研究140毫米的超大口徑坦克炮。


    畢竟,慌啊!現在的蘇聯表現得太過激進了,大家頂不住啊!


    而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長徑比發展方向,真正確定下來大概要到85年左右了,萊茵金屬率先發現了這個至關重要的點,從那之後他們的彈芯尺寸開始一路下降,直到就是九十年代的20多毫米,超過25的長徑比。


    但是華夏,過去坦克炮起步是老大哥的技術,和老大哥搞僵之後,用的是繳獲的老大哥的技術,再後來是引進的西方105線膛炮技術,現在還沒吃透,所以根本涉及不到長徑比這個研究領域,再加上缺乏計算機,有限元分析難做,這個領域更是空白。


    “不過說實話,當初廠長提出,咱們要搞22毫米直徑的彈芯,25的長徑比,我整個人腦瓜子都是嗡嗡的,這不就是一根鋼針嗎?”


    “這玩意兒能行?能打穿坦克厚厚的裝甲?”


    “現在看來,不服不行啊!還是廠長你的新思路厲害,我們這群老家夥,想象力都有點跟不上了!”


    隨後,聽到霍委員的聲音,一位技術人員感慨說道,而另外一位工作人員點了點頭說道:


    “確實,不過方向雖然正確,但是問題也是顯著的。”


    “主要原因是我們的材料不過關,這個彈芯太細太長了,導致整體剛性和強度都不夠”


    話音剛落,就聽到那邊的年輕人喊道:


    “找到了!廠長!委員!找到了!”


    “你們快過來看看!”


    伴隨著這個聲音,王燁和霍委員等人衝了過去,隻見山腳下被年輕人們挖開了一大片的土,彈芯出現在了眾人的視野中。


    果不其然,整個彈芯的前半部分已經完全碎了,後半部分也發生了小幅度彎曲,進而導致泥土入射軌跡出現了大角度偏斜,而不是理論上的直線。


    “唿!不管怎麽說,今天的實驗起碼證明了我們的炮身和炮管沒有問題。”


    “頂住了這麽高的膛壓,沒有發生炸膛,氣密性也很好,沒有發生漏氣的情況導致泄壓,還有我們的推進藥,表現也非常良好,勁兒很大啊!”


    “剩下的,無論是身管形變問題、塗層磨損問題、乃至是炮管的整體剛性和耐久性問題,都需要後續的大量測試。”


    “還有這個彈芯,得想想辦法。”


    此時此刻,霍委員看起來絲毫沒有氣餒,拿起來一截帶著螺紋的彈芯,笑嗬嗬的如此說道。


    隨後王燁從他手中接過那半根金屬杆,點了點頭說道:


    “確實,接下來金屬穿甲杆的材料問題研究,需要更緊迫的提上日程了,不過短時間內恐怕很難攻克,我們也不能一棵樹上吊死。”


    “還是按照老計劃,進行彈體增藥量測試,以及彈芯直徑的放大測試,我們用成百上千次實驗,摸索一個合適的配比出來。”


    “讓金屬二廠,開始生產均質裝甲靶子吧!”


    按照最初的計劃,這發炮彈的長度,不是現在的一米三二,而是驚人的一米四五,也就是理論計算中這根炮管可以承受的極限膛壓裝藥量,但是為了確保安全,所以前期的時間不會搞的這麽刺激。


    另外王燁也清楚,現如今這門實驗炮,能達到這個炮口初速度,和它的小直徑彈芯、彈芯和三瓣式彈托整體較低的重量、以及大口徑的裝藥量有關。


    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這門炮是真正的完全體,但是因為技術,它隻是驗證狀態,而後續為了達到實戰水平,受製於現如今的材料和製造工藝,彈芯的直徑肯定會是繼續增加的,比如增加到28毫米或者32毫米,乃至是35毫米,都是有可能的。


    而隨著彈芯的重量增加,在保持25長徑比的情況下,彈芯和彈托的重量就會越來越大,炮口初速度也會越來越低,降到1800、1700、甚至是1600、1500。


    最後,通過兩公裏射程的尾速測試,以及實際打靶的效果,從諸多排列組合中,選出來一個最佳的方案,才能開始正兒八經的定型生產。


    總歸,無論如何,這也是目前王燁能想到的最佳方案了。


    在整體技術不如人的情況下,隻能另辟蹊徑想辦法,搞這種大力出奇跡的法子,本質上現在的西方國家搞的140口徑坦克炮,也是這麽一個思路,用更大的口徑、裝更多的藥、打曾經的穿甲金屬杆,那穿甲效果自然是要增加的。


    而對於王燁來說。


    隻有如此,才有可能掌握一種對敵人坦克有致命威脅的武器!


    事實上,現如今國內的主戰坦克,比如59和69,裝備的100毫米和105毫米的滑膛和線膛坦克炮,麵對裝備有125毫米大炮的t-72這樣的對手,尤其是蘇聯自產帶有複合裝甲的版本,火力其實是不足的,也不具有任何優勢。


    部隊就是因為清楚這一點,所以才從西方引進了105毫米的線膛炮,但是經過測試之後發現,這門炮的威力還是不夠,最後經過魔改,增加了炮管長度,才堪堪能夠對t-72產生理論上的威脅,而那時候,其實已經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還好沒打起來,真打起來可就麻煩大了!


    但是自從得知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衝突爆發之後,王燁估摸實戰很快就要來了,畢竟巴基斯坦裝備有大量的59和69坦克,而印度則裝備有不少的t-72坦克,到時候打起來肯定不容樂觀,巴基斯坦肯定會過來求幫助的。


    因為在第二次印巴衝突時,巴基斯坦就因為美國突然放棄武器支援,麵對印度的裝甲大軍,因為缺少坦克差點打輸了,最後沒辦法過來求助,於是部隊直接把現役的59坦克調了過去,前前後後一千五百多台,依靠數量和火炮優勢才扭轉了戰局。


    “不過,其實還有一個問題。”


    在王燁話音落下之後,霍委員遲疑了一下,然後才說道:


    “咱們這門炮說實話有點大了,咱們的新拖拉機雖然尺寸也不小,但是塞進去還是有一定麻煩的,再加上裝填機,就更難搞了。”


    “所以我認為,我們還是應該以這款炮為基礎,發展一款稍微小一點口徑的。”


    “比如西方的120口徑,或者蘇聯的125口徑。”


    對於這個說法,在場有人點頭有人歎氣,其中一名上了歲數的研究員“唉”了一聲說道: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但是口徑降低了,威力就會降低。”


    “就以這門炮現在的水準,如果縮成120毫米口徑,彈筒從一米三降到不足一米,在保持彈芯尺寸的基礎上,我估計炮口初速度能達到一千四出頭就算不錯了。”


    “這樣的動能,穿甲深度不夠啊!”


    王燁也是無奈的笑了笑,然後拍了拍霍委員的胳膊說道:


    “想法是對的,您可以照著這個方向搞。”


    “畢竟120的炮如果威力足夠,炮塔又小車重又輕跑得又快裝甲可以多裝,那自然是好的,但是咱們目前技術不夠,不能既要又要。”


    “所以120和125項目,必然是我們未來的重點,但是現在我的要求還是之前那個。”


    “把這門炮完善了,然後找個平台安裝上去,甚至用咱們廠子裏最多的老59的地盤也行,哪怕搞成坦克殲擊車也行,隻要它能跑能打就行。”


    “我也不想開曆史的倒車,但是沒轍啊!”


    聽到王燁這麽說,霍委員笑了笑,指了指西南部說道:


    “廠長,您是在擔心那邊?”


    “覺得會出問題?”


    關於印度和巴基斯坦衝突的事情,在廠子裏的高層是不保密的,畢竟這也是王燁一直強調的一點,摸清市場脈絡,提供市場需要的產品,那如果科研人員連戰爭都不了解,根本不知道在打什麽,那怎麽搞對口的合適的研發?


    “對!”


    對此,王燁並不否認。


    霍委員嘿嘿一笑,把煙屁股一扔,然後點了點頭說道:


    “行,那我們就先搞出來一個成品。”


    “先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再解決從有到強的問題!”


    聽到這裏,王燁點了點頭表示認可,最後給霍委員吩咐說道:


    “對了,明天那位小巴的采購負責人就要來了。”


    “我到時候準備給他展示一下咱們這門炮,靶子就找一台破爛59吧!”


    “一公裏的距離,調整好角度,我看無論如何幹個窟窿眼兒肯定是不成問題的,反正隻要不丟人現眼就可以了。”


    對於王燁這個吩咐,霍委員點了點頭笑道:


    “那肯定沒有問題,59側麵裝甲才多少?”


    “雖然咱們的穿甲杆不太行,但是土裏也鑽了一米多呢!”


    隨後,眾人離開了測試靶場,而這門寶貝炮自然也要帶迴去進行詳細的檢查,包括身管形變、鍍層磨損、氣密性破壞、炮閂合攏精度等等,還有彈筒也要帶迴去,對殘餘的發射藥進行分析,確定其燃燒情況,還有彈筒形變等等。


    迴到自己的辦公室,靠在椅子上王燁鬆了口氣。


    思考了片刻之後,他開始提筆寫關於全國軍工產業鏈大會相關的建議問題,很快時間就來到了晚上。


    第二天上午,一大早。


    整個聯合體已經做好了招待“貴客”的準備,畢竟這是真貴,也是聯合體第一次有如此貴客主動登門,求購武器!


    上午十一點。


    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和煙塵滾滾,車隊行駛進了聯合體的大門,今天前來圍觀的人不少,但是沒有鑼鼓隊,隻是各種各樣的紅色條幅,上麵寫著各種各樣的雙語友誼標語,看起來熱烈但是不浮誇,等車停之後,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對於這一幕,從車上下來的周金烈和魏青山對視了一眼,看起來相當的滿意。


    而一位留著黑色胡茬、皮膚黝黑、個頭中等,穿著外國軍裝的中年男人走下來,看到這一幕臉上也浮現出了笑容。


    “王燁先生,久仰你的大名!”


    “薩特勒王子對您的評價非常之高,讓我很是期待和您的見麵!”


    隨後,他看向了站在那裏的王燁,毫無遲疑的就確定,這個年輕的過分的男人就是王燁,而王燁大步走上前,雙方伸手握手一氣嗬成,同時那個中年人麵帶笑容如此說道。


    “我也非常期待和您的見麵,引用後麵標語上的一句話,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


    “歡迎您來的紅星機械和鋼鐵聯合體!”


    “在此,我向您送上我最誠摯的祝福,祝福貴國,祝福我們的朋友,早日獲得你們想要的和平!”


    對於王燁的說法,那中年人麵露喜色,點了點頭說道:


    “沒錯,一定會的!”


    “這一次,我們會親手拿到屬於我們的和平和勝利!”


    “我也感謝我們的兄弟國家、感謝王燁先生、感謝紅星機械和鋼鐵聯合體,已經開始或者即將開始的對我們的重要支持!”


    “我們的友誼,必將萬古長青!”


    此話一出,王燁對著一個方向一揮手,瞬間“砰砰砰”的禮炮聲響起,伴隨著禮炮聲出現的,是唿啦啦起飛的無數鴿子,遮蔽了大半天空!


    那一刻,這位中年人臉上的喜悅根本無法按捺,用力握著王燁的手,大力的搖晃著,然後忍不住直接笑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好軍轉民,這煤氣罐什麽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年迴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年迴響並收藏說好軍轉民,這煤氣罐什麽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