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那就讓他當皇帝
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係統來了 作者:姓姓姓姓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漸漸的,大殿內已經人滿為患。
因為不是正常朝會,所以也不用在意排班位列的問題。
於是大臣們三三兩兩湊到一起,打量著跪在那裏的齊泰等人,紛紛低語交談,很多人顯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朱楩當然也來了。
當齊泰等人看到他就要發狂怒吼時。
朱允炆也從外麵走了進來,看了眼齊泰等人,不由歎了口氣,來到朱楩麵前恭恭敬敬的雙手抱拳行了一禮:“十八王叔。”
“乖,”朱楩笑了笑,這小子終於學乖了,自己怎麽說也是他叔叔,以前總是高高在上算是幾個意思?
朱允炆苦笑一聲,自己可是比十八叔還大,結果隻能以晚輩見禮。
然而這還隻是開始。
隻見外麵有一群人,一路龍行虎步的闖入了進來。
這群人足有二十來個,每一個都身著蟒袍。
如今還是明初,穿得起蟒袍的,想也知道他們的身份。
“見過各位王爺。”
大臣們紛紛低頭,參王見駕。
來的正是朱家的一掛王爺們。
“老十八,你來的挺早啊。”
諸王們顧不上去理會大臣,看到朱楩時,紛紛眼前一亮圍了上來。
朱楩頓時感到頭都大了。
如今來了十幾位王爺,一起圍著他,哪怕一人一句也夠他受的。
“三哥先說,三哥說完四哥說,四哥說完五哥說,我又不會跑,慢慢來慢慢說,不要慌,”朱楩隻好按兄弟排序安排他們一個個說。
朱棡朱老三一臉得意的看了一圈其他弟弟們,如今老大老二都不在了,我就是最大的,你們都是弟弟。
包括朱老四也是弟弟。
“老十八,本王聽說你私下裏給老四老十七,甚至是老十三和老十五他們都安排事了,是不是真的?”朱棡開口就問。
朱楩下意識看向朱權,也就是十七哥。
朱權攤攤手:“跟我無關啊,那天我迴家倒頭就睡了。”
朱楩都熬不住了,之後睡了一整天,何況是朱權,他都沒機會去跟三哥顯擺。
朱楩於是看向了朱珪。
他是不會懷疑四哥朱棣的,朱棣也不是大嘴巴的人。
可這一次朱楩猜錯了,朱珪衝朱棣努努嘴,意思不言而喻,老十八你可誤會我了,不是咱。
“四哥?”朱楩都驚訝了,扭頭去看朱棣。
朱棣,曆史上的永樂大帝,此時一臉心虛的別開頭。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
朱元璋的前五個兒子,其實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可就算是胞兄胞弟,也不見得就沒有摩擦。
也不知道朱棣與朱棡之間有什麽矛盾,甚至朱棣當了皇帝以後,還對抹黑朱棡的事樂此不疲。
其實朱棡也很有勇武之能的,不如說當初牽製藍玉的人,就是朱棡。
包括剿滅藍玉一黨,朱棡都出力很多。
可後來關於朱棡的許多功績,都不為人知了。
包括朱棡死後,晉王一係還發生了兄弟鬩牆的鬧劇,而且朱棣還拉偏架,故意支持朱棡生前就不喜歡的兒子,還不是嫡長子的,庶出三子朱濟熿為第三任晉王。
至於朱棡的嫡長子朱濟熺,則是被朱棣以莫須有的罪名革去晉王爵位貶為庶人,還被派去給朱棡守墓去了。
朱老四也有腹黑的一麵。
也正是他,跑去跟朱老三顯擺了一通。
朱棡頓時不樂意了:“老十八,你當初當著咱們爹的麵,可是給諸王許諾過,你把咱們藩王視為國之利器。如今怎地還帶區別對待的不成?”
“何況不是三哥自吹自擂,老四他把握不住的,你讓他當三軍統帥?他是那塊料嗎?他才幾萬兵馬?咱爹給咱的兵權,可比他多得多。不信等傅友德他們迴來,你問問就可以知道了,伱那五十萬大軍裏麵,至少有二十多萬是從我這裏調走的。”
合著當初還有太原的兵馬?
這一點朱楩倒是不知道了,他隻知道傅友德和三哥是親家關係。
其實當初為了節製藍玉,傅友德也沒少起到作用。
隻不過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藍玉死後,傅友德也就沒有用處了。
“四哥,你可真是大嘴巴,”朱楩都無語了,審視著朱棣:“我怎麽沒看出來,四哥你也有這樣不為人知的一麵呢?”
“咳咳咳,”朱棣幹咳一聲:“你就別笑話四哥了。其實四哥也知道,你需要幫手。但是你三哥心高氣傲,說好聽的叫自尊心十足,說難聽的就是眼高於頂。他不好意思找你,我這不是幫你把他激將出來嗎。”
反正怎麽說都是你的。
不過朱楩卻是眼前一亮,看向朱棡,說道:“三哥,這可是你主動提起的。我有意讓十三哥跟你在來年入主草原。你們先去提前熟悉一下草原的環境,至於草原人的問題不用擔心。你們是咱大明的王爺,隻要你們不去禍害草原百姓,你們就是最大的。”
“你們提前做好準備,等四哥與十七哥的戰事順利,不出兩年,我要打下整個西伯利亞地區。而後還要繼續東進,從東歐平原一口氣打下整個歐洲大陸。到時候你們若有機會,還能發現白令海峽,那裏就是咱們踏足美洲大陸的橋梁啊。”
朱棡眨了眨眼,你來真的?玩這麽大是吧?
再看朱老四。
朱棣笑著看著三哥。
“唉,不是,我好端端的在太原當我的閑散王爺不好嗎?我沒事閑的幹嘛跑去草原上風吹日曬遭罪啊?”朱棡喊了起來。
可朱楩卻不見他拒絕,終於明白,這位三哥正如四哥所說的那樣,他眼高於頂,一般人他都瞧不上的。
難怪當初朱楩邀他出關阻截鬼力赤時,被朱棡毫不留情的給拒絕了。
你朱十八是什麽身份?你一封信要我來,我就得來?你怎麽不先請你十三哥?
其實當時朱楩都不知道朱珪的存在,尷尬。
何況區區一個鬼力赤,又是被朱楩給追的如喪家之犬一般。
朱棡不屑於出來撿便宜搶走朱十八的功勞,反正也知道朱楩所差的隻是追上鬼力赤就剩下屠殺了,何必錦上添花?
於是朱棡就沒搭理朱楩。
但是如今不同往日,朱楩已經確定是大明第二任皇帝,並且得到了諸王的認可與支持。
朱棡自然要高看他。
何況這一次事關重大,不是隨便給他一個對付的說辭。
於是朱棡看似在抱怨,其實也很期待。
如此一來,朱楩已經給五個兄弟安排了來年的戰略計劃。
分別是三哥晉王朱棡,四哥燕王朱棣,十三哥代王朱珪,十五哥遼王朱植,以及十七哥寧王朱權。
其中朱棡與朱珪一組,來年準備入軍草原,提前到蒙古草原去做準備。
朱棣與朱權一組,朱權負責進攻朝鮮半島消滅李成桂率領的高麗殘黨,而朱棣則時刻準備埋伏女真三部,準備一舉掃平女真三部的勢力。
至於遼王朱植,他就是充當一個吉祥物的,隻要在後方防範有殘餘敵軍趁虛而入就好。
諸王聽著朱楩輕易的安排了這些事,也被他的自信所感染,不覺得來年的這些大戰有什麽不妥,而是信心滿滿的,等待他們這一代創建更大、更輝煌的未來。
同時他們也越發認可和折服朱楩的能力了。
隻是這群王爺未免太目中無人了,不但周圍朝臣插不上話,就連不知何時已經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都問道:“各位王爺,你們可說完了?該輪到朕說了吧?”
好家夥。
連文武百官,帶十幾位藩王,紛紛跪拜了下來。
百官齊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王則是高唿:“恭請聖安。”
朱元璋皺眉,聽著一大堆人亂糟糟的,百官和諸王各喊各的,轉頭看了眼黃門侍郎。
太監總管也很委屈,陛下,今天不是早朝,而且也沒說讓我出來給大家起個頭啊。
何況朱元璋出來的時候,正看到朱楩被群王包圍起來,但是卻沒有發生衝突,出現兄弟鬩牆的情況。
反倒是朱楩在弟兄們當中自信滿滿的侃侃而談,雖然是老十八,卻已經隱隱成了兄弟們的領頭人物,而且深受兄弟的認可與支持。
不由得,朱元璋想到了自己的長子朱標。
標兒雖然仁厚,而且關照弟弟妹妹,深得弟弟妹妹們的擁護。
可如果論本事的話,標兒其實不如楩兒。
楩兒是以絕對的能力來折服這些兄弟的,而不是靠人情與親情。
其實朱元璋深知,自己的這些兒子各有才能。
尤其是老四,朱棣頗有本事,以前被朱元璋稱讚像年輕時的自己。
有一說一,當初太子朱標還健在時,藍玉因為與朱標有親戚關係(藍玉是朱標的原配常妃的舅舅),經常友好往來。
有一次藍玉從蒙古班師迴朝,麵見朱標時,他告知朱標說:“我觀察燕王朱棣在他的封地,一舉一動與皇帝一模一樣。燕王不是一般人,遲早是要造反的,我找過人望他的氣,有天子氣象,你一定要小心。”
朱標則迴答藍玉:“燕王對待我非常恭敬,絕不會有這種事情。”
藍玉向朱標解釋:“我受到太子您的優待,所以秘密告訴您這件事的厲害,希望我的話不會靈驗,更不被我說中。”
朱標沒再說什麽。
雖然這是民間流傳的野史,真假難辨。
也足以看出朱棣早有雄圖大略。
可就連朱棣,如今都被朱楩漸漸折服,可見一斑。
“好了,都起來吧,今日乃是元宵節,無需多禮,”朱元璋招唿諸王與文武群臣起來,接著又看向那些跪在大殿當中的眾人,見齊泰等人很有自知之明的沒有一起起來,才滿意的點點頭。
算你們識相。
“齊泰、黃子澄、黃觀、練子寧、景清、方孝孺,爾等可知罪?”朱元璋一開口,就讓無數人心生膽怯。
聽這語氣,年關還沒過完,陛下這就打算開刀了嗎?
藍玉案才結束兩年,當初株連了一萬多人,難道又要爆發大案了不成?
就在所有官員膽戰心驚不敢輕易發出聲音時。
齊泰那些人,則是紛紛抬起頭。
尤其是方孝孺,梗著脖子嚷嚷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敢問陛下,我們何錯之有呢?”
“好你個方孝孺,”朱楩皺眉,這個方孝孺真是作死,自從自己迴京以後,就一直不斷找自己的麻煩,已有取死之道。
朱元璋看了眼朱楩,輕輕的搖了搖頭,示意他稍安勿躁。
接著,朱元璋也掃了眼方孝孺,冷笑道:“方孝孺啊方孝孺,你可知朕為何一邊稱讚你,卻始終不用你嗎?”
方孝孺,一直在儒生書林之中有著不錯的名聲,據說宋濂還比喻他為‘百鳥中之孤鳳’。
可從洪武十五年開始,就從不缺少有人舉薦他入朝為官。
但是朱元璋一直都是應付,始終都說還不是用他的時候。
朱元璋此時開口,說出原因:“你雖然有點才情,可是卻沒有能力,反而因為你的那點無用才情,變得目空一切高高在上。你說吾兒是亂臣賊子?可是吾兒立下了不世之功?隻因他不是嫡長子,你們就瞧不上看不起?你們憑什麽看不起?你們有什麽本事?有什麽能拿出手的貢獻來看不起我的兒子?”
“隻會誇誇其談的狗東西。虧你讀的也是聖賢書,你隻會讓別人遵循天地君親師,可曾想過自己也要遵循?楩兒怎麽說也是我朱元璋的兒子,也是我大明王爺,你一個書生,開口閉口就是教訓,誰給你的資格?”
朱元璋怒了,誰都看得出來,朱元璋已經到了雷霆之怒的邊緣。
可難道他說的不對嗎?
方孝孺,他一直沒有得到一官半職,說白了乃是一介布衣。
結果卻一直在背後詆毀,甚至是辱罵朱楩,朱楩可是親王啊,也是朱元璋的兒子。
這就是你所謂的為臣之道?到底誰才是亂臣賊子?
你可曾有過半點對君主的尊敬?
哪怕就是曆史上,須知,建文帝不知下落的說法乃是野史,可很多人都認為,在朱棣入京以後,建文帝就自焚了。
而方孝孺呢?口口聲聲標榜自己是所謂的忠臣,可他卻沒有追隨建文帝而去。
據說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這些人,是被朱棣抓迴來的,當時他們還曾想要變裝出逃呢。
這就是所謂的忠臣?你們還真是忠心耿耿呢。
恐怕他們也是知道,就算向朱棣求饒,以他們之前一力促成朱允炆削藩的所作所為,朱棣也不會饒過他們,以後還會徒留笑柄,是不得不硬著頭皮求死,至少還能留下名聲。
否則但凡有活下來的機會,他們都要對朱棣乞求吧。
不然不論是朱允炆自焚而亡了,還是出逃了,他們不都得跟著?
他們如果真有氣節,何須被朱棣抓起來?怎麽不隨君而去呢?
文人氣節?
崇禎帝死的時候,身邊隻跟著一個太監罷了。
而那些東林黨呢,則是先對李自成搖尾乞憐,結果卻被底朝天的抄了個精光。
當時皇宮都沒有餘糧了,而這些官員家裏卻富得流油,足有幾千萬兩白銀,這可都是現錢,其他財富不知凡幾。
等到了滿清殺進來以後,更是把他們的尊嚴給殺崩了,從此以後江南流行了紹興師爺,東林黨卻一蹶不振。
扯遠了。
方孝孺麵色慘白,被朱元璋幾句話說的雙眼空洞,再無神采。
朱楩暗暗冷笑,有些人,隻會去要求別人,而後不忘標榜自身,也不看看自己又是個什麽東西。
說白了就是雙標。
人啊,總是隻對自己寬容大度,一邊以聖人標準去要求別人,一邊以小人標準對待自身。
朱元璋又看向齊泰,說道:“還有你,齊泰,當初咱因為你為官九年而無過失,才特意給你賜名為‘泰’,而且一直重用你。你卻私自調兵,還要設伏圍殺吾兒。你可知罪?”
百官紛紛倒吸涼氣。
好家夥,原來竟然發生過這麽大的事嗎?
齊泰雖然是兵部侍郎,可兵部隻有調兵權,沒有統兵權啊,你這是要造反嗎?
無論怎麽想,而且不論是在曆朝曆代,齊泰這都是誅九族的大罪。
很多人開始後退,唯恐被牽連進去。
隻有齊泰,一臉淡定的看向朱元璋,說道:“陛下,滇王乃是亂世之梟雄,卻絕非治世之能臣。滇王不除,國將不國,大明(大廈)將傾啊。”
“噗,你拿我當曹操呢?”朱楩都被氣笑了。
他可不是曹老板,不如說,他比曹老板的野心可大多了。
說實話,不論曹操風評如何,至少在曹操這一生中,從未稱帝。
一直到死,曹操最高隻是進爵為魏王,說白了還是漢臣,還是漢朝的丞相。
是曹操死後,曹丕逼迫漢獻帝讓位,這才讓曹家稱帝的。
至少這一點來說,曹操做的還算不錯,還把三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而不是學董卓禍亂後宮與朝綱。
而朱楩呢,他可比曹老板身份好多了,他是可以登基為帝的。
所以你把我當曹老板?瞧不起誰呢?
還亂世之梟雄。
朱楩一臉不屑。
朱元璋看著齊泰,雖然有心想踢死他,可同時不由得心裏一動,抬頭看向群臣,以及朱楩。
突然朱元璋開口說道:“既然你們認為滇王會成為亂臣賊子,索性咱就讓他來做儲君。我看楩兒當了皇帝以後,還怎麽做亂臣賊子。”
不是,你家遊戲規則是這麽玩的?
這都是什麽邏輯?怕滇王成為亂臣賊子,就讓他當皇帝?你就不怕他把國家禍害了?
(本章完)
因為不是正常朝會,所以也不用在意排班位列的問題。
於是大臣們三三兩兩湊到一起,打量著跪在那裏的齊泰等人,紛紛低語交談,很多人顯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朱楩當然也來了。
當齊泰等人看到他就要發狂怒吼時。
朱允炆也從外麵走了進來,看了眼齊泰等人,不由歎了口氣,來到朱楩麵前恭恭敬敬的雙手抱拳行了一禮:“十八王叔。”
“乖,”朱楩笑了笑,這小子終於學乖了,自己怎麽說也是他叔叔,以前總是高高在上算是幾個意思?
朱允炆苦笑一聲,自己可是比十八叔還大,結果隻能以晚輩見禮。
然而這還隻是開始。
隻見外麵有一群人,一路龍行虎步的闖入了進來。
這群人足有二十來個,每一個都身著蟒袍。
如今還是明初,穿得起蟒袍的,想也知道他們的身份。
“見過各位王爺。”
大臣們紛紛低頭,參王見駕。
來的正是朱家的一掛王爺們。
“老十八,你來的挺早啊。”
諸王們顧不上去理會大臣,看到朱楩時,紛紛眼前一亮圍了上來。
朱楩頓時感到頭都大了。
如今來了十幾位王爺,一起圍著他,哪怕一人一句也夠他受的。
“三哥先說,三哥說完四哥說,四哥說完五哥說,我又不會跑,慢慢來慢慢說,不要慌,”朱楩隻好按兄弟排序安排他們一個個說。
朱棡朱老三一臉得意的看了一圈其他弟弟們,如今老大老二都不在了,我就是最大的,你們都是弟弟。
包括朱老四也是弟弟。
“老十八,本王聽說你私下裏給老四老十七,甚至是老十三和老十五他們都安排事了,是不是真的?”朱棡開口就問。
朱楩下意識看向朱權,也就是十七哥。
朱權攤攤手:“跟我無關啊,那天我迴家倒頭就睡了。”
朱楩都熬不住了,之後睡了一整天,何況是朱權,他都沒機會去跟三哥顯擺。
朱楩於是看向了朱珪。
他是不會懷疑四哥朱棣的,朱棣也不是大嘴巴的人。
可這一次朱楩猜錯了,朱珪衝朱棣努努嘴,意思不言而喻,老十八你可誤會我了,不是咱。
“四哥?”朱楩都驚訝了,扭頭去看朱棣。
朱棣,曆史上的永樂大帝,此時一臉心虛的別開頭。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
朱元璋的前五個兒子,其實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可就算是胞兄胞弟,也不見得就沒有摩擦。
也不知道朱棣與朱棡之間有什麽矛盾,甚至朱棣當了皇帝以後,還對抹黑朱棡的事樂此不疲。
其實朱棡也很有勇武之能的,不如說當初牽製藍玉的人,就是朱棡。
包括剿滅藍玉一黨,朱棡都出力很多。
可後來關於朱棡的許多功績,都不為人知了。
包括朱棡死後,晉王一係還發生了兄弟鬩牆的鬧劇,而且朱棣還拉偏架,故意支持朱棡生前就不喜歡的兒子,還不是嫡長子的,庶出三子朱濟熿為第三任晉王。
至於朱棡的嫡長子朱濟熺,則是被朱棣以莫須有的罪名革去晉王爵位貶為庶人,還被派去給朱棡守墓去了。
朱老四也有腹黑的一麵。
也正是他,跑去跟朱老三顯擺了一通。
朱棡頓時不樂意了:“老十八,你當初當著咱們爹的麵,可是給諸王許諾過,你把咱們藩王視為國之利器。如今怎地還帶區別對待的不成?”
“何況不是三哥自吹自擂,老四他把握不住的,你讓他當三軍統帥?他是那塊料嗎?他才幾萬兵馬?咱爹給咱的兵權,可比他多得多。不信等傅友德他們迴來,你問問就可以知道了,伱那五十萬大軍裏麵,至少有二十多萬是從我這裏調走的。”
合著當初還有太原的兵馬?
這一點朱楩倒是不知道了,他隻知道傅友德和三哥是親家關係。
其實當初為了節製藍玉,傅友德也沒少起到作用。
隻不過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藍玉死後,傅友德也就沒有用處了。
“四哥,你可真是大嘴巴,”朱楩都無語了,審視著朱棣:“我怎麽沒看出來,四哥你也有這樣不為人知的一麵呢?”
“咳咳咳,”朱棣幹咳一聲:“你就別笑話四哥了。其實四哥也知道,你需要幫手。但是你三哥心高氣傲,說好聽的叫自尊心十足,說難聽的就是眼高於頂。他不好意思找你,我這不是幫你把他激將出來嗎。”
反正怎麽說都是你的。
不過朱楩卻是眼前一亮,看向朱棡,說道:“三哥,這可是你主動提起的。我有意讓十三哥跟你在來年入主草原。你們先去提前熟悉一下草原的環境,至於草原人的問題不用擔心。你們是咱大明的王爺,隻要你們不去禍害草原百姓,你們就是最大的。”
“你們提前做好準備,等四哥與十七哥的戰事順利,不出兩年,我要打下整個西伯利亞地區。而後還要繼續東進,從東歐平原一口氣打下整個歐洲大陸。到時候你們若有機會,還能發現白令海峽,那裏就是咱們踏足美洲大陸的橋梁啊。”
朱棡眨了眨眼,你來真的?玩這麽大是吧?
再看朱老四。
朱棣笑著看著三哥。
“唉,不是,我好端端的在太原當我的閑散王爺不好嗎?我沒事閑的幹嘛跑去草原上風吹日曬遭罪啊?”朱棡喊了起來。
可朱楩卻不見他拒絕,終於明白,這位三哥正如四哥所說的那樣,他眼高於頂,一般人他都瞧不上的。
難怪當初朱楩邀他出關阻截鬼力赤時,被朱棡毫不留情的給拒絕了。
你朱十八是什麽身份?你一封信要我來,我就得來?你怎麽不先請你十三哥?
其實當時朱楩都不知道朱珪的存在,尷尬。
何況區區一個鬼力赤,又是被朱楩給追的如喪家之犬一般。
朱棡不屑於出來撿便宜搶走朱十八的功勞,反正也知道朱楩所差的隻是追上鬼力赤就剩下屠殺了,何必錦上添花?
於是朱棡就沒搭理朱楩。
但是如今不同往日,朱楩已經確定是大明第二任皇帝,並且得到了諸王的認可與支持。
朱棡自然要高看他。
何況這一次事關重大,不是隨便給他一個對付的說辭。
於是朱棡看似在抱怨,其實也很期待。
如此一來,朱楩已經給五個兄弟安排了來年的戰略計劃。
分別是三哥晉王朱棡,四哥燕王朱棣,十三哥代王朱珪,十五哥遼王朱植,以及十七哥寧王朱權。
其中朱棡與朱珪一組,來年準備入軍草原,提前到蒙古草原去做準備。
朱棣與朱權一組,朱權負責進攻朝鮮半島消滅李成桂率領的高麗殘黨,而朱棣則時刻準備埋伏女真三部,準備一舉掃平女真三部的勢力。
至於遼王朱植,他就是充當一個吉祥物的,隻要在後方防範有殘餘敵軍趁虛而入就好。
諸王聽著朱楩輕易的安排了這些事,也被他的自信所感染,不覺得來年的這些大戰有什麽不妥,而是信心滿滿的,等待他們這一代創建更大、更輝煌的未來。
同時他們也越發認可和折服朱楩的能力了。
隻是這群王爺未免太目中無人了,不但周圍朝臣插不上話,就連不知何時已經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都問道:“各位王爺,你們可說完了?該輪到朕說了吧?”
好家夥。
連文武百官,帶十幾位藩王,紛紛跪拜了下來。
百官齊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王則是高唿:“恭請聖安。”
朱元璋皺眉,聽著一大堆人亂糟糟的,百官和諸王各喊各的,轉頭看了眼黃門侍郎。
太監總管也很委屈,陛下,今天不是早朝,而且也沒說讓我出來給大家起個頭啊。
何況朱元璋出來的時候,正看到朱楩被群王包圍起來,但是卻沒有發生衝突,出現兄弟鬩牆的情況。
反倒是朱楩在弟兄們當中自信滿滿的侃侃而談,雖然是老十八,卻已經隱隱成了兄弟們的領頭人物,而且深受兄弟的認可與支持。
不由得,朱元璋想到了自己的長子朱標。
標兒雖然仁厚,而且關照弟弟妹妹,深得弟弟妹妹們的擁護。
可如果論本事的話,標兒其實不如楩兒。
楩兒是以絕對的能力來折服這些兄弟的,而不是靠人情與親情。
其實朱元璋深知,自己的這些兒子各有才能。
尤其是老四,朱棣頗有本事,以前被朱元璋稱讚像年輕時的自己。
有一說一,當初太子朱標還健在時,藍玉因為與朱標有親戚關係(藍玉是朱標的原配常妃的舅舅),經常友好往來。
有一次藍玉從蒙古班師迴朝,麵見朱標時,他告知朱標說:“我觀察燕王朱棣在他的封地,一舉一動與皇帝一模一樣。燕王不是一般人,遲早是要造反的,我找過人望他的氣,有天子氣象,你一定要小心。”
朱標則迴答藍玉:“燕王對待我非常恭敬,絕不會有這種事情。”
藍玉向朱標解釋:“我受到太子您的優待,所以秘密告訴您這件事的厲害,希望我的話不會靈驗,更不被我說中。”
朱標沒再說什麽。
雖然這是民間流傳的野史,真假難辨。
也足以看出朱棣早有雄圖大略。
可就連朱棣,如今都被朱楩漸漸折服,可見一斑。
“好了,都起來吧,今日乃是元宵節,無需多禮,”朱元璋招唿諸王與文武群臣起來,接著又看向那些跪在大殿當中的眾人,見齊泰等人很有自知之明的沒有一起起來,才滿意的點點頭。
算你們識相。
“齊泰、黃子澄、黃觀、練子寧、景清、方孝孺,爾等可知罪?”朱元璋一開口,就讓無數人心生膽怯。
聽這語氣,年關還沒過完,陛下這就打算開刀了嗎?
藍玉案才結束兩年,當初株連了一萬多人,難道又要爆發大案了不成?
就在所有官員膽戰心驚不敢輕易發出聲音時。
齊泰那些人,則是紛紛抬起頭。
尤其是方孝孺,梗著脖子嚷嚷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敢問陛下,我們何錯之有呢?”
“好你個方孝孺,”朱楩皺眉,這個方孝孺真是作死,自從自己迴京以後,就一直不斷找自己的麻煩,已有取死之道。
朱元璋看了眼朱楩,輕輕的搖了搖頭,示意他稍安勿躁。
接著,朱元璋也掃了眼方孝孺,冷笑道:“方孝孺啊方孝孺,你可知朕為何一邊稱讚你,卻始終不用你嗎?”
方孝孺,一直在儒生書林之中有著不錯的名聲,據說宋濂還比喻他為‘百鳥中之孤鳳’。
可從洪武十五年開始,就從不缺少有人舉薦他入朝為官。
但是朱元璋一直都是應付,始終都說還不是用他的時候。
朱元璋此時開口,說出原因:“你雖然有點才情,可是卻沒有能力,反而因為你的那點無用才情,變得目空一切高高在上。你說吾兒是亂臣賊子?可是吾兒立下了不世之功?隻因他不是嫡長子,你們就瞧不上看不起?你們憑什麽看不起?你們有什麽本事?有什麽能拿出手的貢獻來看不起我的兒子?”
“隻會誇誇其談的狗東西。虧你讀的也是聖賢書,你隻會讓別人遵循天地君親師,可曾想過自己也要遵循?楩兒怎麽說也是我朱元璋的兒子,也是我大明王爺,你一個書生,開口閉口就是教訓,誰給你的資格?”
朱元璋怒了,誰都看得出來,朱元璋已經到了雷霆之怒的邊緣。
可難道他說的不對嗎?
方孝孺,他一直沒有得到一官半職,說白了乃是一介布衣。
結果卻一直在背後詆毀,甚至是辱罵朱楩,朱楩可是親王啊,也是朱元璋的兒子。
這就是你所謂的為臣之道?到底誰才是亂臣賊子?
你可曾有過半點對君主的尊敬?
哪怕就是曆史上,須知,建文帝不知下落的說法乃是野史,可很多人都認為,在朱棣入京以後,建文帝就自焚了。
而方孝孺呢?口口聲聲標榜自己是所謂的忠臣,可他卻沒有追隨建文帝而去。
據說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這些人,是被朱棣抓迴來的,當時他們還曾想要變裝出逃呢。
這就是所謂的忠臣?你們還真是忠心耿耿呢。
恐怕他們也是知道,就算向朱棣求饒,以他們之前一力促成朱允炆削藩的所作所為,朱棣也不會饒過他們,以後還會徒留笑柄,是不得不硬著頭皮求死,至少還能留下名聲。
否則但凡有活下來的機會,他們都要對朱棣乞求吧。
不然不論是朱允炆自焚而亡了,還是出逃了,他們不都得跟著?
他們如果真有氣節,何須被朱棣抓起來?怎麽不隨君而去呢?
文人氣節?
崇禎帝死的時候,身邊隻跟著一個太監罷了。
而那些東林黨呢,則是先對李自成搖尾乞憐,結果卻被底朝天的抄了個精光。
當時皇宮都沒有餘糧了,而這些官員家裏卻富得流油,足有幾千萬兩白銀,這可都是現錢,其他財富不知凡幾。
等到了滿清殺進來以後,更是把他們的尊嚴給殺崩了,從此以後江南流行了紹興師爺,東林黨卻一蹶不振。
扯遠了。
方孝孺麵色慘白,被朱元璋幾句話說的雙眼空洞,再無神采。
朱楩暗暗冷笑,有些人,隻會去要求別人,而後不忘標榜自身,也不看看自己又是個什麽東西。
說白了就是雙標。
人啊,總是隻對自己寬容大度,一邊以聖人標準去要求別人,一邊以小人標準對待自身。
朱元璋又看向齊泰,說道:“還有你,齊泰,當初咱因為你為官九年而無過失,才特意給你賜名為‘泰’,而且一直重用你。你卻私自調兵,還要設伏圍殺吾兒。你可知罪?”
百官紛紛倒吸涼氣。
好家夥,原來竟然發生過這麽大的事嗎?
齊泰雖然是兵部侍郎,可兵部隻有調兵權,沒有統兵權啊,你這是要造反嗎?
無論怎麽想,而且不論是在曆朝曆代,齊泰這都是誅九族的大罪。
很多人開始後退,唯恐被牽連進去。
隻有齊泰,一臉淡定的看向朱元璋,說道:“陛下,滇王乃是亂世之梟雄,卻絕非治世之能臣。滇王不除,國將不國,大明(大廈)將傾啊。”
“噗,你拿我當曹操呢?”朱楩都被氣笑了。
他可不是曹老板,不如說,他比曹老板的野心可大多了。
說實話,不論曹操風評如何,至少在曹操這一生中,從未稱帝。
一直到死,曹操最高隻是進爵為魏王,說白了還是漢臣,還是漢朝的丞相。
是曹操死後,曹丕逼迫漢獻帝讓位,這才讓曹家稱帝的。
至少這一點來說,曹操做的還算不錯,還把三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而不是學董卓禍亂後宮與朝綱。
而朱楩呢,他可比曹老板身份好多了,他是可以登基為帝的。
所以你把我當曹老板?瞧不起誰呢?
還亂世之梟雄。
朱楩一臉不屑。
朱元璋看著齊泰,雖然有心想踢死他,可同時不由得心裏一動,抬頭看向群臣,以及朱楩。
突然朱元璋開口說道:“既然你們認為滇王會成為亂臣賊子,索性咱就讓他來做儲君。我看楩兒當了皇帝以後,還怎麽做亂臣賊子。”
不是,你家遊戲規則是這麽玩的?
這都是什麽邏輯?怕滇王成為亂臣賊子,就讓他當皇帝?你就不怕他把國家禍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