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眠!


    佛曉將至的時候,龐籍的家丁們終於為他帶來了些許好消息。


    有鑒於這股賊兵來勢兇猛,周圍的駐軍在接到消息之後,就已經向泉州城附近集結。


    隻是宋朝兵製,各部互不統屬,且一貫奉行小大相製的原則,以至於群龍無首,宛如爛泥一攤。


    不過,當他們聽說龐籍這位轉運使就在附近的時候,當即就找到了主心骨。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並在淩晨時分匯聚成了一股強大的洪流。


    安排仿真的過程是複雜的,以至於軍事愛好者李寧都沒看懂。但另有一事讓他欣慰不已,手握複合弓福建弓手們,也已經嚴陣以待。


    雖然李寧越想越覺得哪裏不對勁——這個招募弓手的命令,好像是在十幾年之後的慶曆年間……怎麽現在就有了呢?


    這期間,難道有什麽其他的事情發生嗎?


    就在他思考的時候,已經將軍陣布置妥當的龐籍,興奮的快步走到他跟前說道:“先生快看,這軍陣可堪一戰否?”


    李寧瞥了一眼,立刻豎起大拇指說道:“醇之公真是好手段!”


    “哈哈哈!不是老夫吹牛,倘若有個十幾萬大軍,照樣能擺出個平戎萬全陣來。”


    李寧險些一口海風嗆死。


    所謂平戎萬全陣,是當年宋太宗親自禦創的一套陣法。總共需要士兵十四萬人,因為規模實在太過宏大,以致陣型首尾不能相顧,因此還特意設置了二百多名所謂“望子”,充當瞭望手的角色。


    但即便有了高空偵察兵,十四萬人的陣型依舊過於混亂和密集,不但影響軍令的傳達,同時也嚴峻的考驗了宋朝的指揮體係。


    而宋朝的指揮體係本身就是一個奇葩。首先是軍官識字率低,打仗向來都是野路子。開國初年的時候,毫無人數優勢的騎兵逮著遼國主力狂揍不止,是而有了滿城和雁門關大捷。不過,這也造成了他們和文臣指揮習慣的根本不同,而文臣往往充當軍隊的統帥,因此造成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局麵。


    在這種局麵之下,萬人規模的智慧已經相當成問題,遑論十四萬人的巨陣!


    所以,所謂的平戎萬全陣,雖然真實地出現在曆史上過,但最終結果幾乎是百戰百敗。


    所以,這個陣型在李寧這裏的評價,隻有一聲嗤笑。


    龐籍有些不滿,問:“先生笑什麽?”


    李寧明顯的感受到了這種不滿,隻好胡謅道:“咱們又不真動手,何必那麽大陣仗。”


    早就猜到他不是真動手的龐籍,自然也打消了不滿,但他也不免好奇道:“那先生準備如何退敵?”


    “虛張聲勢以懾,明利匿害以誘。”


    這話說得新穎,龐籍先是一愣,而後就笑道:“原來是忽悠他們走啊。”


    “是啊。就是我這忽悠水平有限,所以才勞煩眾位鄉親了。”


    “先生真是客氣。”龐籍笑道,“左右也得防範,倒不如先集結起來。要是談不成的話,那就……”


    此時,遠處傳來一陣喧鬧!


    李寧定睛一看,原來是馬其頓軍隊正在集結。


    那極富特色的薩裏沙長矛,此時已經黑壓壓的指向天空,仿佛烏雲墜落在地麵。


    李寧向龐輕笑了兩聲,後者立刻會意,向旁邊的幾名鄉兵軍官揮了揮手,接近八千人的方陣開始緩緩移動。


    他們沒有薩裏沙長矛,但前行不久之後,弓手們就在李寧的命令之下,用一輪齊射彰顯了複合反曲弓的威力。


    由於“膠漆之材”,尤其是動物角和筋的使用,使得複合反曲弓擁有更大的彈性、更堅實的受力結構,甚至更舒適的握持感。凡此種種,都大大提升了弓箭的射程和準確度。


    有這樣優良的武器,宋朝當然會著重培養其使用者。因此招募弓手在北宋時期是很常見的事情。


    畢竟弓箭手培養起來相對簡單,容易速成,隻要不射中自己的腳麵就行。但廝殺格鬥的招式,卻要反複練習形成肌肉記憶才行。


    果然這一輪齊射過後,雖然因為臂力的緣故,箭矢飛的並不怎麽遠,但對麵的馬其頓步兵方陣還是嚇了一跳。


    宋朝弓箭的射程一般在150米左右,但如果換成弩的話,起步就在200以上。


    至於最遠射程到哪裏,由於“學術界還在激烈爭論”,所以先給他一個上不封頂吧——澶淵之盟締結前,張環(待考)射死蕭達凜的那一箭,相傳(網傳)就有千步之遙,約合一千五百米。這個,恐怕還不是宋朝弓弩的極限射程。


    畢竟在南宋時,魏丕就把三弓弩的射程增加到了一千步——《宋史·魏丕傳》有實錘記載。而八牛弩的結構更為複雜,動輒需要數人乃至十數人轉動絞盤,其威力,當在結構簡單的三弓弩之上。


    一千步——1536米是個什麽概念。著名的毛瑟98k,最大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800米。600米外可以穿胸,300米方有爆頭之把握。總之,穿越者落地一把98k,是無法在澶州城外幹掉蕭達凜的。


    而更富特色的m200狙擊步槍,采用特製子彈和手動槍機的操作方式,也隻能做到兩千米的有效射程。


    當然,這玩意兒的準確度就可怕了。如果落地有一把,別說蕭達凜,蕭太後說不定都幹掉了。


    當然,亞曆山大也不在話下。人家太後躲在大營裏不出來,亞曆山大可是動輒就會衝鋒在前的。幹掉他的機會,多得不勝枚舉。


    不過,這位老兄今天可不敢冒失了。


    敵人一陣箭雨黑壓壓的騰空而起,直接覆蓋了兩者之間以三分之一的距離。更糟心的是,有幾架接近扭力投石機的東西,分明把弓箭射過了半場。


    “停止前進!”亞曆山大命令道。


    “陛下,是對方在前進!不是我們。”阿明塔斯提醒道。


    打慣了勝仗的亞曆山大顯然有些不太適應。而這時候,不甘寂寞的泉州城也做出了他們的表演——一陣箭雨從城頭上發出,其中幾支直接戳進了亞曆山大的步兵方陣裏。雖然小巧的圓形盾牌擋住了幾支,但也有幾名士兵受傷甚至戰死。


    李寧皺了皺眉。這幫混球昨天怎麽不動手?非得等到今天出來添亂!


    龐籍也有些惱火。他命令部下用號角與對方聯絡,一陣比嗚嗚祖拉要深沉許多的聲音過後,泉州城上終於知悉了龐籍的身份和意圖,當下也不再作聲。靜靜地準備援兵以應萬全。


    龐籍也終於可以縱“驢”出陣——南方缺馬,福建又多山,驢子是貨運的主要工具。作為商人的蒲亞訥,自然在莊園裏準備了許多。


    和很多人的想象不一樣的是,馬其頓也是個缺少優良馬種的國家。但他們的馬匹還是要比驢子大一些。若不是年近五旬的龐籍風度翩翩,恐怕壓力山大早就有了輕視之心。


    他見對方衝他揮手,又沒帶幾個隨從,於是命令阿明塔斯的騎兵追被接應,自己則帶著幾名親信走上前去會話。


    之所以可以會話而不是繼續筆談,是因為李寧等人把林卡斯人亞曆山大捆成了粽子,拿他當做村頭大喇叭與對方交流。


    以下是大宋帝國與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官方交流。


    “尊敬的亞曆山大國王陛下。您為什麽無故侵犯我們的國家?我們與馬其頓相隔萬裏,您是怎麽來到這裏的?”


    相隔萬裏?這話讓亞力山大莫名其妙。


    阿明塔斯明明向他匯報說,已經找到了來時的路,這證明他們就在小亞細亞,距離老家希臘並不遙遠。


    “這位和藹可親的老者,我想你有什麽東西弄錯了。波斯人搶占了我們在小亞細亞的城邦,我們此行,是秉持著爭議和仁慈來拯救同胞的。”


    這是東征初期的標準外交說辭。既符合了事實,又掩蓋了雄心。


    “但這裏不是波斯,而是波斯以東的地區。您確實來到了萬裏之外,難道您就沒發現什麽異常嗎?”李寧上前,直接用蹩腳的希臘語說道。


    不得不承認的是,他的語言天賦確實很高。在別人備戰的時候,他用一個晚上和希臘士兵們交流,竟然很快的掌握了古典希臘語。


    亞曆山大聽懂了,他身後的士兵們也是。


    ——哦,原來偉大的戰神阿喀琉斯,竟然把他們送到了波斯更東的地方。這真是神奇,恐怕隻有戰神阿喀琉斯才能做到。


    然而他們的國王卻很尷尬。他知道,自己早就發現了異常,但為了不讓士兵們產生過多的懷疑,他向士兵們撒了謊。如今謊言被戳穿,他的威信不知道還能維持多久。


    好在,身後的士兵們沒有發出多餘的聲音,這讓他稍稍安心。


    但旋即就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李寧剛才說到的“異常”。


    那道光幕。


    如果這真是萬裏之外,那麽光幕就是罪魁禍首。


    他還記得,阿明塔斯穿越光拇指猴就迴去了,托勒密則沒有穿過,帶迴來的就是截然不同的情報,以至於讓他覺得自己的部下受到了欺騙。


    而且,他在受騙之後的憤怒,好像也為他招來了一場嚴重的失敗。


    看看林卡斯人亞曆山大,那個和自己同名的家夥,如今狼狽地被捆在那裏,丟盡了希臘勇士的臉不說,也充分證明了兩者的實力差距。


    再想想剛才的弓箭,亞曆山大豁然覺得,或許這是一個比波斯更加強大的國家。


    既如此,在消滅波斯之前,他自然沒有必要招惹另一個強敵。


    因此他忽然轉變態度,並向對方送上了陽光般的微笑:“對不起尊敬的老者,看來是我弄錯了。”


    身後的隨從們一陣輕笑,對麵的李寧也放下了懸著的心。


    龐籍看到年輕人的臉色變化,知道又該自己出場了。


    “如此,我方將放迴所有俘虜,並為他們提供醫療。如果你們不放心的話,也可以用自己的醫生。這是我們的誠意!”


    亞曆山大忽然麵前一亮,忍不住讚歎道:“這可真是個仁慈的國度!”


    後麵的隨從們立刻一陣附和。他們不是拍馬屁——這不是希臘傳統——他們和國王有著相同的價值觀,自然覺得國王說的有道理。


    但龐籍的話還沒說完;“但,你們得放緩我方被擄掠的人口。”


    最後還重重的補充道:“尤其是女人!”


    希臘各城邦的軍事製度並不相同,但馬其頓無疑是其中很差勁的一個。他們的軍隊裏允許女人隨行,劫掠行為更是經常被他們的統帥們所放縱。


    所以昨天晚上這幫人的行為是不難猜測的。


    而龐籍之所以有這樣的要求,自然也是李寧所授。


    另一個方麵,鄉兵們之所以集結的如此之快,也是因為這群人帶來的恐懼實在太大。


    其實,亞曆山大也是心中有數的,要不然,他的老師亞裏士多德多年的教育豈不是喂了狗?


    所以,他很痛快的答應了龐籍的要求,並迅速的吩咐部下去執行。


    而此時,龐籍則受到了李寧塞過來的小紙條。


    “光幕,可來,則可再來。”


    龐籍腦海中嗡的一聲響,這個威脅就太大了。今天他們僥幸得勝,但萬一對方去而複返,就不知是否還有這等幸運?


    顧及此處,龐籍忍不住問道:“如何是好?”


    “一,築城以控。二,整軍備戰!”


    龐籍立刻明白了,但也忍不住黯然神傷。想不到,大宋竟然會在他的轄區與敵交戰。那麽福建的百姓……


    見他麵色憂鬱,李寧不禁慷慨陳詞道:“欲謀一世之安寧,豈有不修武備之道理?”


    這道理龐籍當然懂,但李寧這個年輕人,說話未免有些硬氣,之前是看他有學識,才對他各種尊敬,但現在,龐籍的臉色有點掛不住了。


    好在李寧也知道輕重,當下緩和語氣,並且用比喻的手法說道:“域外有蟒曰眼鏡蛇。每禦敵,昂首而立,頸膨舒張如扇,且嘶嘶鳴叫不止。敵常懾於其兇而退。然其其牙中藏毒,涓滴入體,則立斃當場。蓋外表之兇悍,不過雕蟲小技耳。今我等以雕蟲小技退敵,有失舉綱張目之明,反有本末倒置之憂。皇宋之毒,遠不及此蟒,當修煉之。”


    這話實際上沒什麽營養,至少內涵上與之前一樣,相當於說了句廢話。隻是因為情緒激動,用上了文言文。倒是其中眼鏡蛇的陳述,頗讓龐籍覺得新奇,不由自主的便記了下來。同時也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皇宋這條蛇武裝到牙齒。


    當然,這首先得得到皇帝的許可。


    剛好,如此重大的事情,也該讓朝野上下有所知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戰世界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著作佐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著作佐郎並收藏宋戰世界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