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司大人。”剛剛從江南西路調來的蔡挺,學著李寧的語氣稱唿著龐籍,“下關剛到晉江,就鑽進了山溝子裏。但翻了五六十個山洞,才找到四五處出產硝石的地方。而且產量都不算高,這樣下去可怎麽行啊?”
“子正(蔡挺字),你這已經算好的了。我帶了400多號人,翻了1000多個洞,連隔壁縣的都沒放過,還險些跟人打了起來,結果照樣也沒什麽收獲。”
從兩浙路緊急調來的梅堯臣,向來以風雅著稱,但這次為了硝石,竟然也鑽進了山溝子裏。
龐籍在心中暗暗盤算:真不知李寧究竟何德何能,竟然妄圖聚攏如此之多的青年俊彥,難道他就不擔心折了壽數?
“那也得接著找啊。”心裏多了幾分盤算,說話難免沒了水平,龐籍唉聲歎氣的樣子,反倒是讓年輕官員們更加沒了底氣,但他們很快就聽到了一個讓他們無語的噩耗,“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就隻好去茅廁旁邊……”
“醇之兄……咱能不說這種話嗎?”
這話是從廳堂外麵傳來的,而那裏正有一個人的身影在不斷靠近。
龐籍終於從多餘的思緒當中迴過神來,可當他定金看去的時候,卻驚訝得不明所以。
“表臣,你怎麽會在這裏?”
“怎麽?在汴京做了幾年詞臣,就不能出來溜達溜達了?”
“我不是那個意思。但你可是翰林學士承旨。隻唱一步就能躋身政事堂了。放著宰執天下的機會不管,卻跑到我這瘴癘之地來,實在是……”
眾人一聽來者的官名,紛紛被嚇了一跳。
若是有穿越者在此,大概會想起國務院辦公廳主任這個差事。
眾位地方小官兒們在這樣的核心大員麵前,自然是戰戰兢兢的。
隻是這人好像沒有那麽大的派頭,隨意的向他們頷首微笑之後,就坐到了一旁,自顧自的喝起了茶水。
良久,他才憋出一句:“官家親政四年來,鬧出了不少事情。除了起初勤政過一段時間外,其他時候多是荒廢的,但隻有光幕這件事情最為讓他上心。”
“所以他讓你來看看。這是監督我嗎?”
“豈敢,當年若非醇之兄的一把大火,官家恐怕還要麵對楊太後的繼續垂簾聽政。隻是有些秘密不方便在這裏講罷了。”
“哦,這樣啊?原來你這個員外郎也有不敢說的事情。”
員外郎這個官職,距離這位“表臣”現在的職位確實有些遠,以至於在場的年輕官員們有些反應不過來。
但有些藝術典故傳的久了,自然就為更多的人所知曉,因此便有個博文強記的突然發出笑聲來,引起眾人的圍觀。
龐籍也嗬嗬地笑了起來:“聖俞(梅堯臣字),你猜到這位是誰了吧?”
“當然,員外郎沒有園中獅活得好,所以就跑到大人這裏來打秋風了。”
話說到這裏,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反應過來。
此人是前朝宰相石熙載之子石中立。
話說當年,這家夥還某著某司員外郎的差事,因看到有人用大塊兒的鮮肉投喂園中的獅子,又聽見同僚感慨說活的還不如這頭獅子,因此便打趣道:“員外郎自不如園中獅。”卻不料一時傳為汴京笑談。
不過話又說迴來,這家夥也確實詼諧的過火了一些。幾年之後就會有一個叫做韓琦的家夥,以此為把柄將他彈劾下台。
然而,曆史或許已經在發生悄然改變,此次他來到福建,看上去就沒有離開的意思。
至少,他對福建路最近的變化,似乎是了如指掌的。
“醇之兄啊,你這瘴癘之地可有不少寶貝,唯獨這茅廁旁邊兒的硝石,有失閩地物華天寶之譽。”
“可這玩意兒管用啊。”有官員笑道。
“唉,就是啊!我是多麽希望他不管用啊。自從來了福建,我聽說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但大多都是發生在郭某另一邊的,唯獨這件事情,我是親眼見過的。”
“怎樣?”有官員不識趣的問。
石中立茶也不喝了,笑話兒也不講了,擺出一副嚴肅的姿態,用一幅罕見的語重心長的語調說道:“隻能說,百姓著實辛苦!”
蔡挺立刻補刀:“尤其是捂著鼻子的時候!”
石中立立刻用一個嘔吐的姿勢,肯定了這位後輩的詼諧功力。
有了這位喜歡逗趣的重臣,年輕官員們隻覺得就連身上的疲憊都少了許多。
但龐籍的心裏卻有了不祥的預感,既然不是來監督自己。卻又如此重視他的措施,恐怕是他們想要把這些措施抄到其他地方去。
大宋朝廷的許多政策,其實都是這樣推廣開來的。
可問題在於,泉州的這些新政策,是為了應對光幕所帶來的危險,挪到其他地方去,又是為了應對什麽呢?
忽然,龐籍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同樣不寒而栗的感覺,因為出現在海關吏員妹的身上。
隻不過令他們害怕的是麵前這個麵色黝黑的狀汗。
海關剛剛成立,其中的吏員更是七拚八湊而來,根本沒有齊心合力的意識,所以當他們麵對這個大塊頭的時候,膽怯之心難免就籠罩在他們的胸膛。
好在,來自大食的舌人迅速趕到,並掏出了他們賴以為生的彎刀,在那個大塊頭麵前比劃起來。
那個大塊頭當然露出了輕蔑的微笑,但會我的彎刀依舊給皇宋的吏員們帶來了不小的信心。
終於有幾個年輕一些的熱血班長起來,他們覺得靠一群夷人來保衛他們這些華夏貴胄,實在有些對不起祖宗,於是他們抄起板凳也上前去比劃起來。
嗆啷一聲,有個更加年老的也坐不住了,他拔出了隨身佩劍,這是皇宋帝國已經不多見的裝飾品。
需要注意的是,這佩劍沒有開刃,砍在脖子上最多留條血痕。
但那個吏員卻送對方稱唿贈言,甚至還沒有一言不合就已經拔劍相向。
不過,他那喝醉酒般的迷蹤舞步沒有持續多久,旁邊的大食舌人就攔住了他。
舌人輕輕的扶在他的耳朵上,嘰裏咕嚕的說了一大堆話,那或原本憤怒的眼神兒,立刻化為尷尬的笑容。
“原來是盟友啊,真是失敬失敬。”他衝著對方一拱手,然後向身後的童娘們招唿道,“快來人啊,這位克……克將軍要見李甲頭,啊呸,是李借職。”
“哦,甲頭不在咱們海關。好像是翻山溝找硝石去了。”有同僚立刻迴複他一聲,順帶還提醒道,“還有,甲頭說了,他還沒有去三班院遞繳家狀,因此還不是三班借職。”
“哦——”那貨也常常的應了一聲,而後才向旁邊的舌人示意了一下。
舌人立刻給對麵那位“克將軍”翻譯,但對方那黝黑色的皮膚瞬間就變得赤紅起來。
誰都感到了這家夥的憤怒,或許是剛才的火氣還沒有散盡的緣故。
但這個家夥的態度實在太過惡劣。來到海關之後就指手畫腳還摔東西打人,要不然吏員們怎麽會既害怕又抵抗的對待他。
於是見到他這副樣子的吏員們再次拿起了手中的武器,這次就連附近的士兵們也有不少趕過來增援的。
有趣的是,即便同樣身為希臘人的雇傭兵,也很少有人站在克雷塔斯一邊。
因為他們都是被馬其頓人擊敗的,因此和這群人並不一條心。
再加上他們現在的夥食和居住的帳篷,基本上都由皇宋供應,所以他們天然的就支持這個陌生的國度。
克雷塔斯的表情終於變得嚴肅了幾分,他起初的火氣,來源於語言不通的焦急,既然來源於排隊過關帶來的更加焦急。
但當他麵對雇傭兵的時候,習慣的沉著冷靜重新爬上了他的心頭。
然而這卻意味著,一場衝突恐怕在所難免。
“子正(蔡挺字),你這已經算好的了。我帶了400多號人,翻了1000多個洞,連隔壁縣的都沒放過,還險些跟人打了起來,結果照樣也沒什麽收獲。”
從兩浙路緊急調來的梅堯臣,向來以風雅著稱,但這次為了硝石,竟然也鑽進了山溝子裏。
龐籍在心中暗暗盤算:真不知李寧究竟何德何能,竟然妄圖聚攏如此之多的青年俊彥,難道他就不擔心折了壽數?
“那也得接著找啊。”心裏多了幾分盤算,說話難免沒了水平,龐籍唉聲歎氣的樣子,反倒是讓年輕官員們更加沒了底氣,但他們很快就聽到了一個讓他們無語的噩耗,“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就隻好去茅廁旁邊……”
“醇之兄……咱能不說這種話嗎?”
這話是從廳堂外麵傳來的,而那裏正有一個人的身影在不斷靠近。
龐籍終於從多餘的思緒當中迴過神來,可當他定金看去的時候,卻驚訝得不明所以。
“表臣,你怎麽會在這裏?”
“怎麽?在汴京做了幾年詞臣,就不能出來溜達溜達了?”
“我不是那個意思。但你可是翰林學士承旨。隻唱一步就能躋身政事堂了。放著宰執天下的機會不管,卻跑到我這瘴癘之地來,實在是……”
眾人一聽來者的官名,紛紛被嚇了一跳。
若是有穿越者在此,大概會想起國務院辦公廳主任這個差事。
眾位地方小官兒們在這樣的核心大員麵前,自然是戰戰兢兢的。
隻是這人好像沒有那麽大的派頭,隨意的向他們頷首微笑之後,就坐到了一旁,自顧自的喝起了茶水。
良久,他才憋出一句:“官家親政四年來,鬧出了不少事情。除了起初勤政過一段時間外,其他時候多是荒廢的,但隻有光幕這件事情最為讓他上心。”
“所以他讓你來看看。這是監督我嗎?”
“豈敢,當年若非醇之兄的一把大火,官家恐怕還要麵對楊太後的繼續垂簾聽政。隻是有些秘密不方便在這裏講罷了。”
“哦,這樣啊?原來你這個員外郎也有不敢說的事情。”
員外郎這個官職,距離這位“表臣”現在的職位確實有些遠,以至於在場的年輕官員們有些反應不過來。
但有些藝術典故傳的久了,自然就為更多的人所知曉,因此便有個博文強記的突然發出笑聲來,引起眾人的圍觀。
龐籍也嗬嗬地笑了起來:“聖俞(梅堯臣字),你猜到這位是誰了吧?”
“當然,員外郎沒有園中獅活得好,所以就跑到大人這裏來打秋風了。”
話說到這裏,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反應過來。
此人是前朝宰相石熙載之子石中立。
話說當年,這家夥還某著某司員外郎的差事,因看到有人用大塊兒的鮮肉投喂園中的獅子,又聽見同僚感慨說活的還不如這頭獅子,因此便打趣道:“員外郎自不如園中獅。”卻不料一時傳為汴京笑談。
不過話又說迴來,這家夥也確實詼諧的過火了一些。幾年之後就會有一個叫做韓琦的家夥,以此為把柄將他彈劾下台。
然而,曆史或許已經在發生悄然改變,此次他來到福建,看上去就沒有離開的意思。
至少,他對福建路最近的變化,似乎是了如指掌的。
“醇之兄啊,你這瘴癘之地可有不少寶貝,唯獨這茅廁旁邊兒的硝石,有失閩地物華天寶之譽。”
“可這玩意兒管用啊。”有官員笑道。
“唉,就是啊!我是多麽希望他不管用啊。自從來了福建,我聽說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但大多都是發生在郭某另一邊的,唯獨這件事情,我是親眼見過的。”
“怎樣?”有官員不識趣的問。
石中立茶也不喝了,笑話兒也不講了,擺出一副嚴肅的姿態,用一幅罕見的語重心長的語調說道:“隻能說,百姓著實辛苦!”
蔡挺立刻補刀:“尤其是捂著鼻子的時候!”
石中立立刻用一個嘔吐的姿勢,肯定了這位後輩的詼諧功力。
有了這位喜歡逗趣的重臣,年輕官員們隻覺得就連身上的疲憊都少了許多。
但龐籍的心裏卻有了不祥的預感,既然不是來監督自己。卻又如此重視他的措施,恐怕是他們想要把這些措施抄到其他地方去。
大宋朝廷的許多政策,其實都是這樣推廣開來的。
可問題在於,泉州的這些新政策,是為了應對光幕所帶來的危險,挪到其他地方去,又是為了應對什麽呢?
忽然,龐籍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同樣不寒而栗的感覺,因為出現在海關吏員妹的身上。
隻不過令他們害怕的是麵前這個麵色黝黑的狀汗。
海關剛剛成立,其中的吏員更是七拚八湊而來,根本沒有齊心合力的意識,所以當他們麵對這個大塊頭的時候,膽怯之心難免就籠罩在他們的胸膛。
好在,來自大食的舌人迅速趕到,並掏出了他們賴以為生的彎刀,在那個大塊頭麵前比劃起來。
那個大塊頭當然露出了輕蔑的微笑,但會我的彎刀依舊給皇宋的吏員們帶來了不小的信心。
終於有幾個年輕一些的熱血班長起來,他們覺得靠一群夷人來保衛他們這些華夏貴胄,實在有些對不起祖宗,於是他們抄起板凳也上前去比劃起來。
嗆啷一聲,有個更加年老的也坐不住了,他拔出了隨身佩劍,這是皇宋帝國已經不多見的裝飾品。
需要注意的是,這佩劍沒有開刃,砍在脖子上最多留條血痕。
但那個吏員卻送對方稱唿贈言,甚至還沒有一言不合就已經拔劍相向。
不過,他那喝醉酒般的迷蹤舞步沒有持續多久,旁邊的大食舌人就攔住了他。
舌人輕輕的扶在他的耳朵上,嘰裏咕嚕的說了一大堆話,那或原本憤怒的眼神兒,立刻化為尷尬的笑容。
“原來是盟友啊,真是失敬失敬。”他衝著對方一拱手,然後向身後的童娘們招唿道,“快來人啊,這位克……克將軍要見李甲頭,啊呸,是李借職。”
“哦,甲頭不在咱們海關。好像是翻山溝找硝石去了。”有同僚立刻迴複他一聲,順帶還提醒道,“還有,甲頭說了,他還沒有去三班院遞繳家狀,因此還不是三班借職。”
“哦——”那貨也常常的應了一聲,而後才向旁邊的舌人示意了一下。
舌人立刻給對麵那位“克將軍”翻譯,但對方那黝黑色的皮膚瞬間就變得赤紅起來。
誰都感到了這家夥的憤怒,或許是剛才的火氣還沒有散盡的緣故。
但這個家夥的態度實在太過惡劣。來到海關之後就指手畫腳還摔東西打人,要不然吏員們怎麽會既害怕又抵抗的對待他。
於是見到他這副樣子的吏員們再次拿起了手中的武器,這次就連附近的士兵們也有不少趕過來增援的。
有趣的是,即便同樣身為希臘人的雇傭兵,也很少有人站在克雷塔斯一邊。
因為他們都是被馬其頓人擊敗的,因此和這群人並不一條心。
再加上他們現在的夥食和居住的帳篷,基本上都由皇宋供應,所以他們天然的就支持這個陌生的國度。
克雷塔斯的表情終於變得嚴肅了幾分,他起初的火氣,來源於語言不通的焦急,既然來源於排隊過關帶來的更加焦急。
但當他麵對雇傭兵的時候,習慣的沉著冷靜重新爬上了他的心頭。
然而這卻意味著,一場衝突恐怕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