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強渡孟津
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 作者:不明所以的白馬非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州州治,雒陽城。
自劉瑁大軍收複此地,雒陽城便成為了司州毫無疑問的州治,大漢直麵曹魏的前沿陣地。
長安誓師後,漢軍主力便源源不斷地從長安匯聚於此,在集結了整個雍州精銳騎兵步卒後,在洛陽聚集的兵力加上剩下的郡兵、雜兵,總兵力已經超過了十萬……
在共縣激鬥後,由於典韋的身亡,加上長安附近的動蕩,迫使劉瑁不得不暫緩對河內的進攻,恰好此時曹丕又主動將潁川和汝南讓給了劉瑁,於是劉瑁便率大軍班師迴朝。
而後魏軍趁漢軍主力迴撤之機,迅速奪迴了河內郡的大部分地區,並沿著大河北岸布下了重重防線,企圖憑借這條天塹,將漢軍阻擋在大河以南。
針對這種情況,劉瑁並沒有冒進,而是命張任率領麾下精銳步卒繞道孟津,由孟津悄悄渡河,同時飛鴿傳書賈詡,命他率領並州兵馬與自己上下夾攻,一舉撕開魏軍的河內防線!
並州,太行陘,天井關。
凜冽的山風唿嘯著穿過關隘,吹動著賈詡那略顯單薄的衣袍。
他正站在天井關眺望著遠方那連綿起伏的山巒,眼神深邃,靜靜地盯著河內的方向,就像一隻瞄準了獵物的豹子一般,等待著最佳時機。
而在他身側的不是別人,正是剛剛晉升為鎮西將軍的張遼張文遠。
在升為四鎮將軍後,張遼便被劉瑁派迴了並州,協助賈詡由並州向河內發起進攻,與張遼一起行動的,還有已經兵出白陘的徐晃徐公明。
眼看著昔日同僚一個個加官進爵,封侯拜將,徐晃心中那份渴望建功立業的火焰愈發按捺不住。
在賈詡的安排下,這次他徐晃將領軍自白陘殺出,重迴共縣,截斷河內郡魏軍可能存在的援軍,為賈詡和劉瑁的主力進攻河內創造更好的進攻條件。
“都督,各部兵馬已經集結完畢,糧草輜重也已準備妥當,我軍兵鋒正銳,隨時可以南下,不知都督打算如何破敵?”
張遼打破了沉默,聲音沉穩而有力,眼神中充滿了對接下來戰鬥的渴望。
賈詡緩緩轉過身,嘴角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笑容中還帶著一絲算計一切的漠然。
“文遠莫急。“
河內魏軍雖看似沿河布防,實則兵力分散,各自為戰。以我軍如今之實力,攻破河內易如反掌。隻是……”
他頓了頓,眼中寒光一閃,“陛下要的,不僅僅是河內,更是要盡可能地殲滅魏軍的有生力量。所以,此戰,我們不求速勝,但求全殲!”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指向地圖上太行陘南端的出口重鎮,野王,那裏是河內郡的西部屏障,也是魏軍防禦體係中的最重要的一環。
“我軍主力,即刻南下,直逼野王!”
張遼眉頭微蹙:“都督是要強攻野王?”
此時的野王,駐守著兩千餘名魏軍,皆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士,城池更是堅固異常,易守難攻,並非那些一觸即潰的雜兵可比,因此張遼才會有此一問。
“非也。”
賈詡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
“抵達野王之後,我們隻需圍而不攻即可。
要知道,野王是河內西部的屏障,一旦被圍,周邊各縣的魏軍必然會出兵來救。
而你的任務,便是率領麾下騎兵,南下孟津,將溫縣那些盯防河岸的魏軍步卒徹底掃清,確保張任將軍所部能夠安然渡河。
待與張任將軍會師之後,再迴師北上,以野王為餌,將那些前來送死的魏軍援軍一一吞掉!”
“圍點打援!”
張遼眼中精光一閃,瞬間明白了賈詡的意圖,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嗜血的笑容,躬身領命:“喏!”
三天後,野王縣。
密密麻麻的漢軍步卒,如同黑壓壓的烏雲一般,遮天蔽日,將野王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野王城上,魏將司馬馗,正一臉嚴肅地注視著城下那如潮水般湧來的漢軍,心中充滿了不安。
當年魏軍遷都之時,司馬懿便將自己的家族大半遷徙至薊城,以示對曹魏的忠誠。
但曹丕卻始終舍不下河內這塊戰略要地,於是命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親自領軍坐鎮懷縣,同時命令四弟司馬馗駐守野王,五弟司馬恂鎮守老家溫縣,互為犄角,拱衛河內安全。
“烽火點上了嗎?”
司馬馗沉聲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將軍,已經全部點燃!”
“漢軍終於還是來了……”
司馬馗冷哼一聲,強壓下心中的不安,故作鎮定地說道:“如今我軍再次駐兵兩千,皆為精銳之士,他賈詡想要攻破野王,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抬頭望向天空,似乎想要從那裏尋找一絲安慰。
“隻要我們能夠堅守數日,援兵自然會趕到。況且,還有大都督曹仁將軍在冀州的救援,他劉瑁想要輕易拿下野王,簡直是癡人說夢!”
野王城下,漢軍大營。
“都督!我軍已將漢軍野王徹底包圍!”
在漢軍將野王城團團圍住後,賈詡隨即轉頭看向張遼,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文遠將軍,我將我軍的五千輕騎全部都交托給你,你可領他們即刻趕赴孟津,助忠明渡河!”
“喏!”
在賈詡的命令下,兩萬漢軍步卒在野王城下安營紮寨,將整座城池圍得水泄不通,但並沒有立刻發動進攻,而是命張遼則率五千精銳輕騎朝著孟津的方向疾馳而去。
畢竟並州的情況與其他州郡不同,在劉瑁數年的努力下,並州的人口到現在也僅僅隻有六十萬。
若非這些年連續不斷地打擊異族,強製征召異族為兵源,同時往這裏不斷移民,恐怕並州的兵馬早就被打空了。
即便如此,這連年的征戰,也幾乎將並州所有能戰之兵都征召了進來,如今除去需要駐紮在安北都護府以及並州各地的戍守之兵外,五萬漢軍已經是並州所能承受的極限了,而此時配合劉瑁主力的,隻有兩萬步卒。
但是僅僅憑借兩萬步卒就想拿下整個河內是不現實的,隻有盡快助漢軍主力渡河才是拿下整個河內,進逼冀州的最優解。
孟津渡口。
“快!放箭!給我狠狠地射!絕不能讓漢軍靠近河岸!”
奉命駐紮在老家溫縣的魏將司馬恂,正站在大河北岸,指揮著麾下將士,拚命地阻止漢軍靠近。
畢竟就豫、兗、冀三州的地形來看,死守大河,或許還能勉強抵擋住劉瑁的進攻。
一旦讓劉瑁成功渡過大河,漢軍便可長驅直入冀州腹地,到時候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一場殘酷至極的絞肉戰,而那對於人力物力均在下風的魏國來說,是最差的局麵……
因此,魏軍沿著大河南岸設置了重重防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漢軍牢牢地阻擋在大河以南。
而孟津渡口,作為主要的渡河通道,自然受到了魏軍的重點防範。
大河北岸,喊殺聲震天動地,箭矢如雨般傾瀉而下,砸落在漢軍渡河的船隻上,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
投石車更是一刻不停的向河中拋射,無數巨石瞬間砸碎了船隻,無數漢軍轉瞬便落入了滔滔河水之中……
大河南岸。
“將軍!情況不妙啊!魏軍的防守太嚴密了,我們的船隻根本無法靠近河岸,損失實在是太慘重了!”
一名漢軍將領滿身血汙地跑到張任麵前,焦急地匯報。
張任眉頭緊鎖,臉色陰沉得可怕。
他奉劉瑁之命,強攻孟津渡已有數日了,然而在司馬恂的嚴密防守之下,始終未能取得突破,無法順利渡過大河,被牢牢地壓製在了大河以南……。
“嘖!也不知道文和先生那邊的情況如何了,想要成功渡河,沒有並州兵馬的協助,實在是太困難了……”
張任焦躁地看著眼前的焦灼戰局,心中充滿了擔憂。
渡河作戰本就困難重重,更何況還要在敵軍嚴密的防守之下強行突破,其難度可想而知。
自古以來,有多少優勢兵力,就是在渡河之時被敵軍抓住了破綻,從而一舉擊潰,葬送了整個戰局。
張任素來以穩重著稱,絕不會輕易冒進,更不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
但這樣一來,渡河作戰便演變成了一場消耗戰、拉鋸戰,而這對於進攻一方而言,無疑是極為不利的……
大河北岸,魏軍陣營。
“將軍!不好了!大事不好了!漢軍……漢軍殺來了!”
就在雙方陷入僵持之際,一名魏軍哨探突然跌跌撞撞地跑進了大營,神色驚恐地高聲叫喊著,話音未落,便一頭栽倒在地,不省人事。
“你說什麽?!漢軍殺來了?!”
司馬恂聞言大驚失色,猛地站起身來,舉目望向北方,難以置信地驚唿道:“漢軍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難道……難道野王已經被攻破了?!”
“轟隆隆……”
然而,此時此刻,情況已經容不得司馬恂再多想,一陣地動山搖的轟鳴聲,驟然從北方傳來,如同滾滾雷霆,震耳欲聾。
隻見,一支紅色的騎兵洪流,如同一道紅色的閃電狠狠砸進了魏軍的防守陣營之中!
為首一將,身披黑甲,手持長槊,正是張遼!
“鎮西將軍張遼在此!眾將士,隨我衝鋒!踏破敵陣,殺光魏賊!”
張遼一馬當先,手中長槊高舉,厲聲怒吼,聲音如同驚雷般,響徹雲霄。
“殺啊!”
五千漢軍騎兵好似決堤洪水,裹挾著毀天滅地的氣勢,狠狠地撞向了倉促組成的魏軍步陣。
戰馬的鐵蹄,無情地踐踏著魏軍高舉的盾牌,將其踩得粉碎。
鋒利的騎槍,輕而易舉地刺穿了魏兵的胸膛,帶起一蓬蓬血花……
大將張遼更是如同一尊殺神附體,手中長槊上下翻飛,所向披靡,無人能擋。
他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如同利刃一般,撕裂著魏軍的防線,將那些企圖阻擋他的魏兵盡數挑落馬下。
由於魏軍的防守陣型,主要是為了防止漢軍從水路渡河,對於來自後方的威脅,警惕性本就不高。
因此,在漢軍騎兵狂風暴雨般的衝擊之下,魏軍的防線很快便土崩瓦解,徹底崩潰,無數魏兵丟盔棄甲,四散奔逃,哭爹喊娘。
主將司馬恂眼看情況不妙,自知難以抵擋,第一時間便帶著數百親兵倉皇北上,朝著溫縣的方向狼狽逃竄。
不過,張遼也並未下令追擊,而是迅速控製了孟津北岸的渡口要地,開始組織兵馬,接應張任所部渡河。
畢竟,對於張遼而言,先將張任麾下這兩萬多步卒安全地運過大河,才是當前最為重要的任務。
幾乎就在張遼率軍突襲大河北岸魏軍的同時,一直被壓製在南岸的張任,也敏銳地發現了北岸發生的異變。
當他確認北岸出現的正是漢軍的旗幟時,頓時精神大振,立刻親自率領大軍,向北岸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企圖一舉突破魏軍的封鎖線。
很快,在漢軍徹底占據了北岸的渡口後,張任的大軍便順利地渡過了大河,而張任也與張遼於孟津成功會師。
“文遠!”
“忠明將軍!”
闊別已久的兩位老友,此刻終於再次相見,心中的激動之情難以言表。
兩人此前雖然同在大漢,但畢竟一個在打雒陽,一個在並州激鬥,已經許久未曾見麵,如今終於會師,雙方自是相當激動,一見麵就狠狠地抱在了一起,哈哈大笑。
“我就知道你一定會來!你要是再不來,我就隻能拿將士們的性命去填了!”
張任哈哈大笑著,用力地拍打著張遼的肩膀,語氣中充滿了激動。
“哈哈哈!放心吧,張遼這不是來接我們的前將軍了嗎?有我張遼在,保管你們安安全全地渡過大河!”張遼同樣放聲大笑,豪氣幹雲。
而隨著張任大軍的渡河,河內漢軍兵力激增,整個形勢一片大好。
自劉瑁大軍收複此地,雒陽城便成為了司州毫無疑問的州治,大漢直麵曹魏的前沿陣地。
長安誓師後,漢軍主力便源源不斷地從長安匯聚於此,在集結了整個雍州精銳騎兵步卒後,在洛陽聚集的兵力加上剩下的郡兵、雜兵,總兵力已經超過了十萬……
在共縣激鬥後,由於典韋的身亡,加上長安附近的動蕩,迫使劉瑁不得不暫緩對河內的進攻,恰好此時曹丕又主動將潁川和汝南讓給了劉瑁,於是劉瑁便率大軍班師迴朝。
而後魏軍趁漢軍主力迴撤之機,迅速奪迴了河內郡的大部分地區,並沿著大河北岸布下了重重防線,企圖憑借這條天塹,將漢軍阻擋在大河以南。
針對這種情況,劉瑁並沒有冒進,而是命張任率領麾下精銳步卒繞道孟津,由孟津悄悄渡河,同時飛鴿傳書賈詡,命他率領並州兵馬與自己上下夾攻,一舉撕開魏軍的河內防線!
並州,太行陘,天井關。
凜冽的山風唿嘯著穿過關隘,吹動著賈詡那略顯單薄的衣袍。
他正站在天井關眺望著遠方那連綿起伏的山巒,眼神深邃,靜靜地盯著河內的方向,就像一隻瞄準了獵物的豹子一般,等待著最佳時機。
而在他身側的不是別人,正是剛剛晉升為鎮西將軍的張遼張文遠。
在升為四鎮將軍後,張遼便被劉瑁派迴了並州,協助賈詡由並州向河內發起進攻,與張遼一起行動的,還有已經兵出白陘的徐晃徐公明。
眼看著昔日同僚一個個加官進爵,封侯拜將,徐晃心中那份渴望建功立業的火焰愈發按捺不住。
在賈詡的安排下,這次他徐晃將領軍自白陘殺出,重迴共縣,截斷河內郡魏軍可能存在的援軍,為賈詡和劉瑁的主力進攻河內創造更好的進攻條件。
“都督,各部兵馬已經集結完畢,糧草輜重也已準備妥當,我軍兵鋒正銳,隨時可以南下,不知都督打算如何破敵?”
張遼打破了沉默,聲音沉穩而有力,眼神中充滿了對接下來戰鬥的渴望。
賈詡緩緩轉過身,嘴角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笑容中還帶著一絲算計一切的漠然。
“文遠莫急。“
河內魏軍雖看似沿河布防,實則兵力分散,各自為戰。以我軍如今之實力,攻破河內易如反掌。隻是……”
他頓了頓,眼中寒光一閃,“陛下要的,不僅僅是河內,更是要盡可能地殲滅魏軍的有生力量。所以,此戰,我們不求速勝,但求全殲!”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指向地圖上太行陘南端的出口重鎮,野王,那裏是河內郡的西部屏障,也是魏軍防禦體係中的最重要的一環。
“我軍主力,即刻南下,直逼野王!”
張遼眉頭微蹙:“都督是要強攻野王?”
此時的野王,駐守著兩千餘名魏軍,皆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士,城池更是堅固異常,易守難攻,並非那些一觸即潰的雜兵可比,因此張遼才會有此一問。
“非也。”
賈詡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
“抵達野王之後,我們隻需圍而不攻即可。
要知道,野王是河內西部的屏障,一旦被圍,周邊各縣的魏軍必然會出兵來救。
而你的任務,便是率領麾下騎兵,南下孟津,將溫縣那些盯防河岸的魏軍步卒徹底掃清,確保張任將軍所部能夠安然渡河。
待與張任將軍會師之後,再迴師北上,以野王為餌,將那些前來送死的魏軍援軍一一吞掉!”
“圍點打援!”
張遼眼中精光一閃,瞬間明白了賈詡的意圖,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嗜血的笑容,躬身領命:“喏!”
三天後,野王縣。
密密麻麻的漢軍步卒,如同黑壓壓的烏雲一般,遮天蔽日,將野王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野王城上,魏將司馬馗,正一臉嚴肅地注視著城下那如潮水般湧來的漢軍,心中充滿了不安。
當年魏軍遷都之時,司馬懿便將自己的家族大半遷徙至薊城,以示對曹魏的忠誠。
但曹丕卻始終舍不下河內這塊戰略要地,於是命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親自領軍坐鎮懷縣,同時命令四弟司馬馗駐守野王,五弟司馬恂鎮守老家溫縣,互為犄角,拱衛河內安全。
“烽火點上了嗎?”
司馬馗沉聲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將軍,已經全部點燃!”
“漢軍終於還是來了……”
司馬馗冷哼一聲,強壓下心中的不安,故作鎮定地說道:“如今我軍再次駐兵兩千,皆為精銳之士,他賈詡想要攻破野王,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抬頭望向天空,似乎想要從那裏尋找一絲安慰。
“隻要我們能夠堅守數日,援兵自然會趕到。況且,還有大都督曹仁將軍在冀州的救援,他劉瑁想要輕易拿下野王,簡直是癡人說夢!”
野王城下,漢軍大營。
“都督!我軍已將漢軍野王徹底包圍!”
在漢軍將野王城團團圍住後,賈詡隨即轉頭看向張遼,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文遠將軍,我將我軍的五千輕騎全部都交托給你,你可領他們即刻趕赴孟津,助忠明渡河!”
“喏!”
在賈詡的命令下,兩萬漢軍步卒在野王城下安營紮寨,將整座城池圍得水泄不通,但並沒有立刻發動進攻,而是命張遼則率五千精銳輕騎朝著孟津的方向疾馳而去。
畢竟並州的情況與其他州郡不同,在劉瑁數年的努力下,並州的人口到現在也僅僅隻有六十萬。
若非這些年連續不斷地打擊異族,強製征召異族為兵源,同時往這裏不斷移民,恐怕並州的兵馬早就被打空了。
即便如此,這連年的征戰,也幾乎將並州所有能戰之兵都征召了進來,如今除去需要駐紮在安北都護府以及並州各地的戍守之兵外,五萬漢軍已經是並州所能承受的極限了,而此時配合劉瑁主力的,隻有兩萬步卒。
但是僅僅憑借兩萬步卒就想拿下整個河內是不現實的,隻有盡快助漢軍主力渡河才是拿下整個河內,進逼冀州的最優解。
孟津渡口。
“快!放箭!給我狠狠地射!絕不能讓漢軍靠近河岸!”
奉命駐紮在老家溫縣的魏將司馬恂,正站在大河北岸,指揮著麾下將士,拚命地阻止漢軍靠近。
畢竟就豫、兗、冀三州的地形來看,死守大河,或許還能勉強抵擋住劉瑁的進攻。
一旦讓劉瑁成功渡過大河,漢軍便可長驅直入冀州腹地,到時候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一場殘酷至極的絞肉戰,而那對於人力物力均在下風的魏國來說,是最差的局麵……
因此,魏軍沿著大河南岸設置了重重防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漢軍牢牢地阻擋在大河以南。
而孟津渡口,作為主要的渡河通道,自然受到了魏軍的重點防範。
大河北岸,喊殺聲震天動地,箭矢如雨般傾瀉而下,砸落在漢軍渡河的船隻上,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
投石車更是一刻不停的向河中拋射,無數巨石瞬間砸碎了船隻,無數漢軍轉瞬便落入了滔滔河水之中……
大河南岸。
“將軍!情況不妙啊!魏軍的防守太嚴密了,我們的船隻根本無法靠近河岸,損失實在是太慘重了!”
一名漢軍將領滿身血汙地跑到張任麵前,焦急地匯報。
張任眉頭緊鎖,臉色陰沉得可怕。
他奉劉瑁之命,強攻孟津渡已有數日了,然而在司馬恂的嚴密防守之下,始終未能取得突破,無法順利渡過大河,被牢牢地壓製在了大河以南……。
“嘖!也不知道文和先生那邊的情況如何了,想要成功渡河,沒有並州兵馬的協助,實在是太困難了……”
張任焦躁地看著眼前的焦灼戰局,心中充滿了擔憂。
渡河作戰本就困難重重,更何況還要在敵軍嚴密的防守之下強行突破,其難度可想而知。
自古以來,有多少優勢兵力,就是在渡河之時被敵軍抓住了破綻,從而一舉擊潰,葬送了整個戰局。
張任素來以穩重著稱,絕不會輕易冒進,更不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
但這樣一來,渡河作戰便演變成了一場消耗戰、拉鋸戰,而這對於進攻一方而言,無疑是極為不利的……
大河北岸,魏軍陣營。
“將軍!不好了!大事不好了!漢軍……漢軍殺來了!”
就在雙方陷入僵持之際,一名魏軍哨探突然跌跌撞撞地跑進了大營,神色驚恐地高聲叫喊著,話音未落,便一頭栽倒在地,不省人事。
“你說什麽?!漢軍殺來了?!”
司馬恂聞言大驚失色,猛地站起身來,舉目望向北方,難以置信地驚唿道:“漢軍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難道……難道野王已經被攻破了?!”
“轟隆隆……”
然而,此時此刻,情況已經容不得司馬恂再多想,一陣地動山搖的轟鳴聲,驟然從北方傳來,如同滾滾雷霆,震耳欲聾。
隻見,一支紅色的騎兵洪流,如同一道紅色的閃電狠狠砸進了魏軍的防守陣營之中!
為首一將,身披黑甲,手持長槊,正是張遼!
“鎮西將軍張遼在此!眾將士,隨我衝鋒!踏破敵陣,殺光魏賊!”
張遼一馬當先,手中長槊高舉,厲聲怒吼,聲音如同驚雷般,響徹雲霄。
“殺啊!”
五千漢軍騎兵好似決堤洪水,裹挾著毀天滅地的氣勢,狠狠地撞向了倉促組成的魏軍步陣。
戰馬的鐵蹄,無情地踐踏著魏軍高舉的盾牌,將其踩得粉碎。
鋒利的騎槍,輕而易舉地刺穿了魏兵的胸膛,帶起一蓬蓬血花……
大將張遼更是如同一尊殺神附體,手中長槊上下翻飛,所向披靡,無人能擋。
他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如同利刃一般,撕裂著魏軍的防線,將那些企圖阻擋他的魏兵盡數挑落馬下。
由於魏軍的防守陣型,主要是為了防止漢軍從水路渡河,對於來自後方的威脅,警惕性本就不高。
因此,在漢軍騎兵狂風暴雨般的衝擊之下,魏軍的防線很快便土崩瓦解,徹底崩潰,無數魏兵丟盔棄甲,四散奔逃,哭爹喊娘。
主將司馬恂眼看情況不妙,自知難以抵擋,第一時間便帶著數百親兵倉皇北上,朝著溫縣的方向狼狽逃竄。
不過,張遼也並未下令追擊,而是迅速控製了孟津北岸的渡口要地,開始組織兵馬,接應張任所部渡河。
畢竟,對於張遼而言,先將張任麾下這兩萬多步卒安全地運過大河,才是當前最為重要的任務。
幾乎就在張遼率軍突襲大河北岸魏軍的同時,一直被壓製在南岸的張任,也敏銳地發現了北岸發生的異變。
當他確認北岸出現的正是漢軍的旗幟時,頓時精神大振,立刻親自率領大軍,向北岸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企圖一舉突破魏軍的封鎖線。
很快,在漢軍徹底占據了北岸的渡口後,張任的大軍便順利地渡過了大河,而張任也與張遼於孟津成功會師。
“文遠!”
“忠明將軍!”
闊別已久的兩位老友,此刻終於再次相見,心中的激動之情難以言表。
兩人此前雖然同在大漢,但畢竟一個在打雒陽,一個在並州激鬥,已經許久未曾見麵,如今終於會師,雙方自是相當激動,一見麵就狠狠地抱在了一起,哈哈大笑。
“我就知道你一定會來!你要是再不來,我就隻能拿將士們的性命去填了!”
張任哈哈大笑著,用力地拍打著張遼的肩膀,語氣中充滿了激動。
“哈哈哈!放心吧,張遼這不是來接我們的前將軍了嗎?有我張遼在,保管你們安安全全地渡過大河!”張遼同樣放聲大笑,豪氣幹雲。
而隨著張任大軍的渡河,河內漢軍兵力激增,整個形勢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