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綽羅斯家族完全是太祖和成祖、仁宗、宣宗四代人扶持起來的。兩家的關係早期還是不錯的。雙方來往甚密。這也是後來他們能在大明有這麽多人脈和細作的原因。”張世澤說道。


    “當時,太祖皇帝雄圖偉略,承認了大元得了天命,是華夏正統王朝。大明是繼承大元,繼續統治天下。太祖這麽做的目的,就是希望繼承大元的領土和百姓。如果不承認大元,那就隻能說我大明繼承南宋的法統了。而南宋連中原都沒有。”


    “這是英明之舉,太祖這麽做是對的。我華夏本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唐太宗亦稱天可汗。對各民族百姓一視同仁。”楊凡說道。


    “所以,太祖就扶植蒙古人的旁支瓦剌人的首領,綽羅斯家族,用來反對忽必烈家族。以瓦剌製衡韃靼,防止蒙古統一。”


    “經過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四朝的支持,綽羅斯家族在宣宗時終於坐大。到了脫歡時期,已經有了統一蒙古的實力。脫歡立了一個黃金家族的人做大汗,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等到他兒子也先,就完成他的夙願。”


    “當時,對綽羅斯家族的支持,主要通過朝貢和貿易來進行。綽羅斯家族來進貢,我大明往往賞賜他們十倍進貢物品的賞賜。這其實就是變相的扶持他們。等也先統一蒙古後,變得不在恭敬,進貢的馬匹都是劣馬。”


    “早期使臣隻有幾十人,但大明沿途供應吃喝,還按人頭發給賞賜。後來越來越不像話了。”張世澤撇嘴說道。


    “我大明朝廷對於蒙古使團始終本著“薄來厚往”的政策。首先,賞賜物品價值要遠遠超出蒙古貢品的價值。”


    “蒙古使團返程時,還要享用朝廷的賜宴,迴程一路上卻是有差官伴送,沿途備辦飯食。朝廷對來朝者時按其人數及地位給賞。而且這種“薄來厚往”的迴賜政策,對蒙古使團的吸引是很大的,很多蒙古使團為了得到更的賞賜,就成倍地擴大使團人數。”


    “如正統四年(1439年)正月,明朝廷對蒙古諸多貴族給予賞賜後,到了十月,脫脫不花(也先父親脫歡立的大汗)再次遣阿都赤來朝,這次的使團人數由幾百人猛增到千餘人,明廷卻依然按例給予賞賜。”


    “明朝廷對蒙古使團人數不加限製,凡來朝者必有賞賜的政策,不僅對某些蒙古頭目的貪欲是一種刺激,也為後來也先使團謊報人數埋下伏筆。英宗正統四年(1439年)脫歡去世後由他的兒子也先繼位。也先在每年的冬天遣人向明朝廷貢馬。起初所遣使者不過五十人,後增至二千餘人,並屢屢索要貴重難得之物。”


    張世澤歎了口氣,說道:“這就是俗話說的,升米恩。鬥米仇了。”


    楊凡冷笑,這些蒙古韃子和後世的交趾猴子一個操行,給了太多的援助,後來不給了。他們不幹了,跟我們翻臉了。居然還敢打我們。最後被我們一頓胖揍老實了。


    張世澤說道:“王振當時勢力如日中天,見不得這些,就嚴查他們使團人數,嚴查貢品好壞,發現是劣馬後,直接削減了賞賜,甚至停止他們入貢。蒙古人停了入貢和貿易,他們連鐵鍋都造不出來,都急眼了。”


    楊凡也是無語了。本來這個朝貢就是給他們好處,你計較人家的貢品做什麽。即使現在扶植綽羅斯家族防止蒙古統一,已經玩砸了。綽羅斯家已經坐大,並且統一蒙古了。


    就算大明要翻臉,也要做好戰爭的準備以後,再翻臉啊。


    這樣子,意氣用事,何其幼稚。軍國大事哪能這麽情緒化呢。


    蒙古人就開始準備戰爭了。他們認為,隻有鬧事,才能讓大明為了息事寧人,繼續開放貿易和朝貢。


    況且,綽羅斯家之所以受到蒙古人的擁戴,不就是他們和大明關係好,能拿到貿易特權嗎。


    說到底,就是跟著綽羅斯家,大家都有貿易的機會。有肉吃,有酒喝。跟著忽必烈家族,大明封鎖你,讓你們都喝西北風。


    利益當前,誰還管什麽黃金家族正統啊。


    但是,反過來想,你斷掉綽羅斯家的貿易權,不是往人家命根子上招唿嗎。沒有了貿易特權,蒙古人還會服從這個外姓人家嗎。


    也先不和你拚命才怪。


    “但是,也先雖然被從貿易上刁難了。他也沒準備直接開戰,他還在努力爭取和大明保持良好的關係。他有一個心病,就是出身不行。他不是黃金家族血脈,不是成吉斯汗的後裔。他提出了一個請求。”


    “什麽請求,”楊凡饒有興趣的問道。顯然這個請求可以解決他的地位問題。


    “求取大明公主。”


    “大明不是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嗎。大明是不會同意的。”楊凡說道。


    崇禎那麽難最終都沒有和建奴、流寇議和。也先根本沒戲。


    “是啊,可是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張世澤也有些生氣的說道。“也先又重金賄賂英宗的翻譯官員馬雲、馬青,探聽明廷的虛實,提出與明廷皇室通婚的要求。”


    “因為也先想要與黃金家族的地位比肩,所以想為兒子求娶明朝公主,以誇耀於蒙古群雄之中。明朝達官千戶馬雲(這人在明史研究中極重要,曾任明英宗下西洋和番指揮、撒馬兒罕公使)、馬青、吳良等私下許諾,並說還要送也先美女。”


    “馬雲、馬青事後未敢將此事奏報朝廷。後也先貢使至稱:“此聘禮也(供馬為迎娶明朝公主聘禮),”朝廷答複:“詔無許姻意(沒有許婚這迴事)”。”


    “也先以為通婚成功,方才遣使貢馬作為聘禮,結果大失顏麵。事後也先以明朝刁難貢使並撕毀婚約及隨意克減歲賜為由,集結軍隊出兵大舉進攻明朝邊境。戰爭由此爆發。”


    楊凡聽的都鬱悶了。這都叫什麽事兒啊。


    英宗用人不查,外交無小事,怎麽可以信口開河呢。這些人不是德不配位,就是心懷叵測,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這分明是挑唆兩國開戰。


    本來停止入貢和貿易,就讓也先在蒙古聲望大跌。現在這麽做,在也先看來,分明是往死裏弄他。他就靠這個來攏住蒙古的人心呢。


    如果這背後是英宗的意思,畢竟從他複辟後看,他確實很隱忍和陰沉。那隻能說,即使瓦剌坐大,需要削弱,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講究策略和步驟。溫水煮青蛙,潤物細無聲的解決瓦剌。


    當年扶植他們,大明用了四代君主,漫長的時間。英宗就算要解決他們,憑什麽認為,一劑猛藥就能解決問題呢。


    楊凡聽到這裏,對土木堡之戰的前因後果基本都了解了。


    楊凡問道:“戰爭具體的情況如何,二十多萬人都到了懷來城外十裏了。離延慶也不遠了。怎麽就敗了呢。”


    “你有地圖嗎,那張地圖來。”


    這時候兩人也吃飽了。把火鍋撤了。在桌子上鋪上了一張後世衛星地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