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地區,所有人都被統稱為索倫。直到康熙朝以後,索倫才單獨指使鹿鄂溫克部族。


    楊凡打算,把這些人拉出來,組成索倫兵團。加上東海女真的東海兵團,人數就夠了。可以南下去攻打大清的地盤了。


    既然,建奴已經建國了,國號大清,就差皇太極沒有稱帝了。楊凡也沒有什麽客氣的。


    楊凡打算給皇太極送一份大禮,等他帶著二十多萬大軍到了長城外。楊凡帶著索倫兵團和東海兵團也到了遼東了。楊凡打算大清的兵馬一進關,立刻派多倫城的蒙古騎兵進行戰場遮斷。


    到時候,蒙古的遊騎兵,會小規模的派遣馬隊,專門襲擊建奴的後勤運輸和信使。讓關內和關外失去聯係。


    楊凡確信,自己手裏有這些野人眼紅的東西,不怕他們不為自己所用。


    今天楊凡說要看他們的實力,要給他們劃分領地。這些人迴去就得打起來。大部落就會兼並小部落。小部落為了自保也會和有血緣關係的,走的比較近的部落自動合並來自保。


    尤其是,領地一旦被大明確認,今後再想改可就難了。所以,他們肯定會自己先決出一個結果。這樣,經過整合後,就沒有太小的勢力了。楊凡也方便管理。


    要不然,都是些幾十人的小隊伍,指揮都成問題。楊凡希望他們能編成以千戶為單獨一支的部隊,最差也得是五百人的營頭兒才行。


    東海女真已經確定了四萬多人會出征,這些北山女真和索倫人,楊凡估計怎麽也拉的出來兩三萬吧。這樣湊個六七萬人,怎麽也夠和大清打一場了。


    人少了,攻城的時候兵力不足。畢竟現在建奴這些人,也擁有了很多堅城了。


    辦完了這件事,楊凡就帶著船隊迴海參崴了。因為廟街這裏,盡管是黑龍江口,浮冰也越來越多,影響了航行安全。楊凡必須立刻迴去了。


    迴程一帆風順,三天後,就在西北風的推動下,迴到了海參崴港。福船卸了貨,缺乏壓艙物,索性把小娘皮的幾萬斤魚裝上,運迴了海參崴。


    楊凡迴到了他的木屋別墅,陳曦和梅香開心的來迎接。她倆非常想跟著去廟街看看,可惜老爺不同意。讓她倆留下來和梅姨一起照顧孩子。


    不過小娘皮也給她倆帶了好東西。每人一小袋子東珠。都是在廟街弄到的。那邊的東珠很多,河裏的蚌,隻要夠大,撬開就有靜靜剔透的東珠。


    小娘皮和林月如發現了一個小池塘,封凍的冰麵下都是巨大的河蚌。小娘皮直接讓工兵炸開了冰,把上萬個河蚌都打撈了上來。


    然後,她倆在船上,帶著布喜婭和四個侍女,樂此不疲的用匕首撬開河蚌。在蚌肉裏翻找,找到一顆珍珠就興奮的叫起來。


    她倆發現這真是一項有趣的遊戲。相當於開盲盒。沒有打開之前,誰也不知道裏麵有沒有珍珠。全憑運氣。


    「哇,好美的珍珠啊。這就是傳說中的東珠嗎。」陳曦滿眼都是小星星。她用小手從袋子裏撈出十幾顆光閃閃的東珠,讚歎道。


    「當然啦,這可是最正宗的東珠了。」小娘皮得意的顯擺道。「我弄了一萬多個大河蚌,都運迴來了。我們可以沒事就用匕首撬開幾個,看看有沒有珍珠。」..


    陳曦和梅香立刻開心起來,如果自己開盲盒,發現珍珠,那一定開心死了。這真是一項晚飯後的好活動。


    「人人都有份」,誰開出來的就歸誰。」小娘皮豪邁的一揮小手,說道。


    「謝謝夫人」眾人一陣恭維聲。


    侍女們都很開心,沒想到跟著老爺和夫人們來這苦寒之地,還有這種好處。如果能給自己湊一副東珠的項鏈就太好了。這東西在大明可不便宜


    。老值錢了。


    誰家的侍女能有這麽重的賞賜,誰家的侍女能帶東珠項鏈。


    這定遠伯府上,算是大明的頭一份吧。


    「對了,老爺,您走之前,不是說要修中東鐵路嗎。」陳曦問道。「線路需要勘察,估計怎麽也得明年開春再說了。而且投資也很巨大,不知道財政能不能負擔的起。」


    楊凡笑道:「不需要勘察,我有現成的路線圖,按照路線圖修就可以。另外,我們不休762的,我們修381軌距的最小鐵路。一列火車運力五百到八百噸。也足夠用了。」


    陳曦點點頭說道:「這樣也好,十五英寸的軌道非常省錢。連道砟都省了。用石滾把路基壓實,直接鋪設枕木就行。修築速度也快,要是分段施工,有個兩三年,也就修到烏蘭烏德去了。」


    381窄軌真心省錢,省工時。開來將來除了762窄軌當幹線外,發展的最多的就是這種最小窄軌了。省城之外的府縣支線,最適合這種小鐵路了。


    這個時代是自然經濟為主體,農耕經濟下,人口流動不大。物資運輸的壓力很小。修後世的標準軌是浪費的。沒有那麽大的運力需求。


    這種小火車可以燒木柴,還可以燒煤。隻有有燃料和水,在哪裏都可以運行。尤其是山地,寬度在一米出頭的小火車,更適合狹窄的道路情況。


    雖然速度很慢,隻有25公裏左右,但是那也比馬車牛車快多了。一晝夜也能奔馳600公裏呢,這可是1200裏地。比八百裏加急都快。


    陳曦問道:「老爺,您的索倫雇傭兵團都談妥了嗎。我們在海參崴的倉庫可沒有太多的火器。恐怕隻能裝備冷兵器為主了。鎧甲也不夠。」


    畢竟這個殖民地,是按照三個團的軍事物資準備的。現在一下子搞出六七萬人來。武器鎧甲肯定是不夠的的。幸好糧食儲備充足。不僅海產品罐頭很多。這裏種植了兩年玉米,一年水稻,糧倉都堆滿了。


    楊凡說道:「沒有鎧甲,就不穿鎧甲,這裏儲存的鋼錠都拿出來,打製兵器。以長矛為主,這個最省鋼材。鎧甲軍官我們給發,士兵就不發了。索倫兵作戰悍勇,沒有鎧甲也是很能打的。隻要把繳獲的蒙古弓給他們就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