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蛋被任命為雙城子訓練基地司令。


    他對家丁的訓練非常熟悉。楊凡這次也沒有帶太多人。就讓驢蛋帶著一個家丁營當教官。對東海女真陸續到來的人進行編組和訓練。


    這些野人不會正規作戰,他們打仗都是一擁而上,亂哄哄的。楊凡要是想用他們,必須對隊列和號令進行培訓才行。順便給他們升級一下武器。


    楊凡繳獲了十幾萬張蒙古筋角複合弓。給他們一人發一把。


    蒙古人的箭都是石頭和骨頭磨製的箭頭居多,楊凡根本不需要這種垃圾。索性都分給了東海的女真士兵,剩下的留給索倫兵。


    蒙古的弓可比他們的好太多了。這些人都是天生的獵手,弓箭使用比建奴還要嫻熟,就是沒有好的弓箭。


    他們這裏不養牛,沒有筋角複合弓的材料。隻能做單體弓。


    現在給他們配上了蒙古人的好弓箭,他們的射箭水平立刻提高了一大截。


    這些骨頭和石頭箭頭,每人發了二百支,楊凡額外又給了三百支鋼箭頭。這些鋼箭頭可以在五十米***穿建奴的三重甲。這讓這些野人如虎添翼。


    楊凡發電報,讓天津緊急用飛剪船送來了三船的武器和鎧甲。把淘汰的佛朗機炮和大將軍炮也運來了五百門。火藥鉛彈送來一萬桶。各種火槍七千支。這些火槍都是淘汰下來的。多數是火門槍。


    大明的各種破槍多得是,楊凡把這些淘汰的火槍都弄來了。裝備給野人去打建奴,總比扔掉強些。


    驢蛋到了雙城子後,把趕來的將近五萬東海女真做了挑選。把明顯老幼的去除。留下了四萬人。編為八個衛,每個衛大概五千人。


    指揮使和軍官都是用的頭人和他們的親信。每個衛下設五個千戶,千戶下設十個百戶。基本完成了部隊的編組。


    隨後,開始訓練他們走隊列,和識別金鼓旗號所代表的意義。如何前進後退等。


    這些野人平時散漫慣了。不適應這麽嚴格的軍事化管理。紛紛鬧事起來。驢蛋知道,對付這些人靠著體罰和殺頭是沒用的,還容易釀成兵變。


    驢蛋宣布,每天跑操前三名的團隊,可以吃肉和白麵饅頭。其他人隻能吃玉米粥和鹹菜。訓練集體前三名的,發腰刀一口。


    其實這些腰刀和長矛、弓箭本來也是給他們的。但是,此時為了刺激他們服從命令,所以特別提出來作為賞賜。完不成訓練的扣錢。這才把他們弄得服服帖帖。


    一個月的時間很短。隻能大概訓練一下,讓他們能夠看得懂金鼓旗幟,能順利的指揮就好。不要求能提高戰鬥力。畢竟他們本身就很能打。


    一個營的老家丁,充當訓練軍官,下到每一個百戶去。就近指揮和訓練這些人。這些人將作為監軍,留在東海女真中,直到打完了仗解散,才會歸隊。


    這是因為,隻有這些人才能不出問題的接受命令。轉而指揮這些東海野人按照楊凡的命令去戰鬥。


    訓練場上,十幾口巨大的鐵鍋一字排開。裏麵燉著紅燒肉和土豆。這是這些野人最愛吃的食物。他們從來沒有吃過這麽好吃的豬肉。


    隻有完成了當天的訓練任務的人,才能吃。否則,隻能去吃玉米粥加鹹菜。如果超額完成訓練的還有賞賜發下來。


    齊愣哈喇是一個小部落的頭人,他帶來了五十個戰士,被任命為副百戶。他得了一副從蒙古那裏繳獲的翎根甲。戰士也得了一副蒙古皮甲。


    他們總旗的訓練非常突出。因為他們是最好的獵人。他們從來沒用過這麽好的蒙古騎弓。射擊訓練時,他們幾乎人人十環。


    然後,他們幸福的日子就來了。還沒拉出去打仗,他們的賞賜已經收到手軟了。先是他自己得了一口蒙古


    彎刀。然後,他們全體每人得了一件軍大衣。這東西是布麵,裏麵是棉花。布可是好東西。穿上可真暖和。


    接著,他們又得到了馬鞍形的不鏽鋼的飯盒加水壺。


    他們吃的也非常好。幾乎每天都能吃到肉。紅燒肉燉土豆和幹菜,真是太好吃了。配上不限量,管夠的大米飯,真是絕配。


    這裏的軍官不打他們,也不罵他們,全憑你們自願。反正訓練的好,吃得好,得到的東西也多。你們不眼饞,就隨你們的便。


    這樣一搞,這些野人都瘋了。熱火朝天的投入到了訓練之中去。


    楊凡手裏有兩個家丁營的騎兵。派了一個下去帶東海女真。另外海參崴和雙城子還有三個團的步兵。裝備的都是燧發槍步槍。還有少量火炮。


    外加東海女真和索倫人,就是楊凡的全部兵力了。這一次,算是對總建奴進攻的一次演習。屬於通過進攻試探一下建奴的戰鬥力。


    楊凡計劃等索倫人來了,就合兵一處,然後從雙城子南下,走長白山西麓,直接去掏建奴的老家。因為雙城子的綏芬河流域,緊鄰長白山北麓。從這條路走是最近的。


    而且這裏是當年的渤海國故地。有道路可通遼東腹地。這是最近的一條路。


    現在建奴的主力走了。遼東肯定空虛。盡管楊凡聚集的是一群烏合之眾。但是,勝在規模夠大,也能讓建奴好好嚐嚐,他們對大明做的事情,是什麽感受。


    此時,清軍大軍已經來到了遼河上遊的岸邊。明軍把裁撤的九邊軍鎮十四萬人,重新布置在這裏。過去的一年中他們沿著遼河邊。從赤峰到通遼,這一條線上,修築了十幾個城堡。分兵駐守。


    這條防線就是東林主持下,在孫承宗等人參讚下完成的。幾乎是遼東關寧錦防線的翻版。老孫還是高築牆的那一套。


    不過,大明現在可沒有財力,再來打造一支關寧軍了。除了赤峰城是夯土包磚外。其他的都是些土圍子。


    林丹汗已經被皇太極打怕了,是不會出來支援明軍的。他需要舔舐傷口,恢複實力。這一年來,他損失了四五萬人馬。


    皇太極騎在馬上,看著遠處的遼河,河對岸是一座土城。


    「對麵是明國的什麽軍隊。」皇太極迴頭問道。


    寧完我迴答道:「啟稟大汗。對麵是榆林鎮裁撤下來的步兵五千人。」


    皇太極凝視了一會對麵的土城,輕蔑的笑了笑。說道:「本汗以為這條防線有多了不起。被吹噓為另一條寧錦防線,此時看來,不過土雞瓦狗耳。」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