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套是臨河城到九原城的長條形地區,背靠月牙形的陰山,南鄰黃河。這裏有百萬畝的好地可以開發出來。


    南套是鄂爾多斯部的故地。現在是楊家的牧場和牧地。


    前套是歸化城一帶,那裏是土默特順義王一係的故地。


    鐵路的開通,交通極大地便利,這些地方從此再也不可能脫離中原王朝的控製了。前朝之所以控製不住,就是因為,降水線的南移,導致這些地方不能耕種。本地糧食養不活駐軍。


    而從內地運糧,會拖垮朝廷的財政。所以,打勝了也占不住。隻能放棄,等於白折騰。


    但現在不一樣了,鐵路開通了,運輸根本不是事兒。去的時候運糧食和生活物資。迴來時運牛羊牲畜、羊毛、礦產。


    小娘皮看著地圖,終於舒了口氣。這條鐵路都快成了她的心病了。花錢跟開閘放水一樣。搞得她心驚肉跳的。


    畢竟家裏的財政是她在主持。兩大工程是吃錢的老虎。


    好在今年年底,大壩完工了。開始蓄水了。明年開始,大壩就能賺錢了。因為水是收費的,不可能免費給農民用。


    而鐵路的通車,則表示巨額的投資可以停了。今後就是經營好鐵路,早日把投資賺迴來。


    楊凡的目光停留在了西域。從臨河到伊犁還有兩千公裏。從伊犁到察裏津還有三千公裏。


    「你們看,這個區域是歐亞草原帶。這條草原帶被阿爾泰山,也就是金山,分成兩部分。我們控製的是阿爾泰山以東的部分。這也是一塊單獨的地理單元。」楊凡指著地圖說道。


    「東部草原幹旱少雨、寒冷、酷熱。自然環境極差。他們這些遊牧民族經常性的遭到白災的襲擊。為了生存他們必須要南下搶劫。你們看……」


    從地圖上看,遊牧民族在歐亞大草原的東部,之所以多災多難,不能有效的應對。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占據的部分不完整。整個北邊的牧區,全都是一個氣候類型。


    也就是說,一旦出現災害,就是全地域的,他們躲沒處躲,藏沒處藏。隻能硬著頭皮硬抗,要不就南下搶劫。


    漢人和牧民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於,漢人占據了氣候最好的一塊地方。漢人用來種地。如果沒有漢人的話,華北和蒙古都是遊牧民族的。他們都用來放牧,就可以極大地提高他們抗自然災害的能力。


    春秋末期,是遊牧和農耕第一次大碰撞。遊牧民族試圖奪取中原,作為牧場的補充。當時,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他們當時是分散的遊牧部落。各自為戰大量進入中原。


    在嚴峻的形勢下,薑姓的諸侯齊桓公,作為周族的聯盟,開始尊王攘夷。統一人力物力,把遊牧民族趕出了中原。所以孔子說,沒有齊桓公,我等披發左衽矣。


    這件事,說明了漢人大一統起來的必要。在之後的戰國時代,拉開了兼並戰爭的序幕。大一統成了各個諸侯的共同目標。


    說起來,遊牧民族的大一統是在冒頓單於時期,也就是秦朝末期。比漢人稍微晚一點。但是,氣運這種事,晚了就一切都改變了。他們被長城阻隔,隻能呆在草原上。而歐亞草原的西邊半部分,從烏克蘭到哈薩克,自然條件要好的多。


    蒙古人占領中原之後,打算把田地荒蕪之後放牧。我們初聽這種言論,簡直不敢相信耳朵。這得多荒唐才能幹出這種事情來。


    可是,如果我們從曆史的大周期視角,從蒙古人利益出發。從遊牧和農耕兩種文明的訴求來看,就豁然開朗了。遊牧民族一直孜孜以求的是,一塊位於華北的牧地。用來做草原帶自然災害的緩衝。


    如果華北和蒙古高原都是遊牧之地,他們的生存環境會得到極大的改善,至少可以達到歐亞草原帶西半部的水


    平。


    這就是東亞這裏,遊牧和農耕死磕的真正原因。


    他們兩千年都沒能如願,他們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他們一旦衰落,就隻有兩條路走。


    一個是潤,像匈奴那樣遷徙到歐亞草原帶的西部去。重新開始,尋找一條生路。


    另一個就是卷,他們內部卷。


    因為南下沒戲。長城擋住了他們。


    所以,他們就開卷。東胡集團卷死匈奴集團。柔然卷死東胡。突厥卷死鮮卑。然後突厥被雄起的大唐給滅了。


    十世紀後期阿拉伯勢力進入中亞,又增加了宗教問題。


    最先敗下陣來的是薩滿。薩滿自從史前被烏克蘭的斯基泰人,沿著歐亞草原帶四處傳播,甚至傳播到了阿根廷。


    但這一時期之後,在整個歐亞草原帶,薩滿全線潰敗。隻有東三省的漁獵民族裏還有殘留。


    在這之後,然後臧傳和***又開始在西域卷。


    為了和漢人爭奪溫帶的宜居氣候,他們被迫團結起來。遊牧民族在歐亞草原的東部始終是統一的。這一點和西部的一團亂麻截然不同。


    不論是匈奴、鮮卑、突厥、蒙古,甚至建奴,強盛時期都是統一北方草原帶的。原因就是因為,漢人是統一的,他們隻有統一才能對抗漢人。而漢人之所以能長期保持大一統,是因為遊牧民族的長期統一。


    西方認為漢人之所以形成了獨立的文明體係,是東亞封閉的地理環境決定的。其實,我覺得更是和農耕、遊牧這兩種生存方式的內卷分不開的。這個根本矛盾貫穿了古代華夏曆史的始終。


    雙方形成的獨特的文明其實就是卷出來的。


    所以,東亞現在是一個國家。而在歐亞大陸的西端,是無數個小國。因為他們在曆史上,沒有一個強大統一的遊牧民族,在兩千年的漫長曆史中,持續性的威脅他們。


    真正能威脅他們的,就是近代才出現的大毛。所以,歐盟才出現了。歐盟和北約存在的基礎就是大毛的威脅。


    大陸的兩端局麵完全不同,導致了英國和日本的命運也完全不同。倭人好不容易近代雄起了一把,還把自己搞成了殖民地,到今天都是一個不完整的國家。


    楊凡看著開心的小娘皮,實在不忍心打擊她。於是,盡量平和的說道:「這條鐵路隻是完成了很小的一段,還要繼續修的。而且,已經修好的部分還要改建。」


    「啊!」小娘皮的小臉兒垮了下來。


    「這條鐵路,要修到這裏才能停止。」楊凡用鉛筆指著察裏津說道。「蒙古問題要徹底解決。不能把遊牧民族的問題留給下一代。所以克裏米亞汗國和卡爾梅克汗國必須要收迴來。」


    小娘皮和林月如趕緊找這裏是什麽地方。


    她倆震驚的發現,這座察裏津城在頓河和伏爾加河的地狹位置上。老爺西征的終點在一塊叫做烏克蘭的大草原上。


    小娘皮看了一會,問道:「老爺,你說對已經完成的線路還要改造。是什麽意思。改造豈不是不能通車了。」


    楊凡笑著說道:「不會影響通車的。鐵道有一種叫做套軌。就是三根鐵軌的意思。我打算在外側再增加一根鐵軌。最外側的軌距達到1435毫米的標準規矩。將來好上重型的火車。那種火車就是將來的標準火車。」


    林月如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老爺的意思是,在不走火車的時間間隙施工,增加一根鐵軌,拓寬軌距。這種三根軌道的鐵軌就是他說的套軌鐵路。現在的762火車,將來的1435火車都可以走。」


    小娘皮自然知道這樣的好處,老爺有著打下萬裏疆土的雄心。她是開心的,因為這些,將來都是她的兒子的。可是一想


    到財政,就又情緒低落了起來。


    「你不必擔心財政問題。這條鐵路今後不再動用財政資金。我會在近期從海外運迴一筆白銀,專門用來支付這條鐵路的費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