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皮有些擔憂的說道:「老爺,當初蒙古人的地盤也就這麽大了。我們打下這麽大的土地,能否守得住啊。」


    楊凡笑道:「你知道我為什麽要先解決蒙古問題嗎。另外,我們同時也在海外擴張。」


    小娘皮歪著腦袋想了一會說道:「最開始,我們攻打哈拉沁是為了解決牲畜不足的問題,我們缺少耕牛和馬匹。後來老爺要發展毛紡織工業,我們需要牧民來給我們放羊。至於呂宋府,那是因為他們屠殺我們漢人,老爺生氣。但後來我覺得老爺更多的是為了銅礦。因為大明的貨幣嚴重不足。」


    林月如也在一邊認真地聽著,陳曦也大眼睛一眨一眨的,靜靜的聽著。這是難得學習的機會。她這個小才女對社會問題,也是很有興趣的。


    「你說的都對。但都不是最根本的問題。」楊凡笑道。


    「老爺,那根本問題是什麽。」林月如趕緊追問道。


    「最根本的問題是,大明病了,而且病得很重那種。必須要給它治病。」楊凡說道。


    看著老婆們不理解自己的意思,楊凡繼續說道:「你們知道曆朝曆代最高人口數,都是出現在在朝代末期嗎。」


    小娘皮點點頭說道:「我知道噠,我翻閱了曆朝曆代的賦稅和人口數據,我可是認真研究了財政和人口的關係的。」


    楊凡的三個老婆智商其實都比他高。他才120+,小娘皮和林月如都在135+。陳曦更是逆天了,智商160+。楊凡測完了,都鬱悶了。


    她們都比他聰明。所以,他從來也不敢輕視她們。


    她們在楊凡麵前喜歡裝好奇寶寶,可是不能真拿她們當好奇寶寶。她們知道,一定要在夫君麵前表現得笨一點,好滿足他的虛榮心。


    這也是楊凡一直和她們住在一起,沒有分房管理的原因。


    楊凡擔心分開管理,她們很快就會各自發展勢力,並且鬥起來。還是放在眼皮底下好些。


    「老爺我整理了表格呢,你看。」小娘皮從自己的抽屜裏找出一張表。上麵是她費心費力統計的華夏曆代人口情況。


    夏商時期,人口幾百萬,春秋時期,人口超過千萬。


    秦朝——2650萬人。


    西漢——5850萬人。


    東漢——5600萬人。


    三國——2650萬人。


    西晉——3600萬人。


    南北朝——4000萬人。


    隋朝——4500萬人。


    唐朝——9000萬人。


    五代十國——3200萬人。


    南宋——1.32億人。


    元朝——8660萬人。


    明朝——2.15億人。


    楊凡看著這張表,然後問道:「人口是一直增長的,那麽土地的產出你們統計過嗎。」


    小娘皮立刻就垮了小臉兒,說道:「糧食的產出不能和人口的增長同比增加。」接著她又拿出了一份她統計的資料。


    秦朝的土地麵積為347萬平方公裏,人口2000萬,畝產65公斤/畝(秦朝時期主要作物是小米),按耕地麵積1/4的國土麵積為86.75萬平方公裏,約成1.31億畝,糧食總產量為85.15億公斤,折合人均425.75公斤口糧!日均有1.18公斤米的口糧!


    漢朝的國土麵積為609萬平方公裏,人口5800萬,畝產糧食95公斤,耕地麵積為152.25萬平萬公裏,約成22.83億畝,糧食總產為216.8億公斤,人均年口糧373公斤口糧,日均為1.03公斤口糧!


    唐朝的國土麵積為931萬平方公裏,


    人口為6090萬,耕地麵積折合234.75萬平方公裏,約成34.91億畝,糧食產量為138公斤/畝,糧食總產量為481.7億公斤,人均年口糧為790公斤,日均口糧達2.19公斤口糧!


    北宋朝國土麵積為280萬平方公裏,人口為9800萬,糧食單產為225公斤,相當於耕地麵積70萬平方公裏,約合10.5億畝,糧食總產236.5億公斤,人均年口糧為241.7公斤,日均口糧為0.67公斤口糧!


    明朝國土麵積為947萬平方公裏,人口9900萬,折合耕地麵積236.15萬平方公裏,約成3.56億畝,糧食單產為330公斤/畝,糧食總產為117.4億公斤,折合人均年口糧為118.6公斤,日均口糧為0.33公斤。


    很明顯大明百姓是混的最慘的。老百姓是吃不飽飯的!


    秦朝人日均有1.18公斤米的口糧。漢朝人日均為1.03公斤口糧。唐朝人日均口糧達2.19公斤口糧。北宋人日均口糧為0.67公斤口糧。大明人日均口糧為0.33公斤。


    楊凡指著數據說道:「你們看,人口和人均口糧的對比。咱們大明的百姓一天才能吃到這點口糧。女孩子盡管吃的少些,這個口糧數據,梅香也吃不飽吧。」


    梅香鼓起了包子臉,說道:「肯定吃不飽啊。我每天還要吃水果和副食的,還有肉食,單純吃的三餐,糧食也不止這麽多噠。」


    這下子,所有人都明白了。連在旁邊倒蜂蜜柚子茶的梅姨都聽明白了。關鍵問題是耕地有限。產量提高的也有限。長城以南就這麽多的土地,養活不了兩萬萬的人口。扯什麽士紳壓迫是沒有用的。


    士紳才多少人,全都殺了,大明百姓就能吃飽了嗎。人口和產出在這裏擺著呢。不可能吃飽的。


    林月如感覺她抓住的問題的關鍵。問道:「老爺,那您準備怎麽解決大名的問題。如果我們不幹預的話,估計又是一次天下大亂然後人口減半。這樣新朝的人少了,人均口糧就又上去了。」


    楊凡說道:「我首先是一個漢人,隻能對漢人負責,其他的什麽亂七八糟的民族,隻有在優先解決了漢人問題的前提下,才去考慮。」


    「解決的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開疆拓土。拿下三塊土地。並且把漢人移民到這三塊土地上居住和耕種。今後漢人人口就算增長到十億也有足夠的糧食供應。」


    林月如問道:「老爺是哪三塊土地。」


    楊凡指著地圖說道:「第一塊就是東北地區。這裏有鬆嫩平原、三江平原和結雅河平原。還有一小塊綏芬河平原,就是我們現在占據的那塊地方。一個鬆嫩平原開發出來,產出的稻米就可以養活大明全部人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