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拿起竹簡,開始比對筆跡,不得不說,和李斯的字跡真的太像了。


    楊凡壓下內心的激動。他不是專業的筆跡檢測人員,並不能真正的搞清楚是不是李斯的真跡。


    但是又不敢泄露這件事。他哪敢去找懂行的人看啊。上一次的兩部上古易經,搞得他麻煩不斷,最後用了一千噸黃金才擺平。


    還不是上麵認為他有本事嗎。麻煩事自己就找上門了。這玩意兒要是泄露了,他就徹底完蛋了。


    九鼎和傳國璽對每一個有文化的華夏人來說,都是能讓人發狂的存在。


    這東西就是一個農民撿了,恐怕都會認為天命在吾。相信自己就是天命之子,否則這東西為啥落到了自己手裏。


    沒看老婆們都快瘋了嗎。眼睛都粘在玉璽上,拔都拔不出來了。她們看向楊凡的眼神也極端火熱,和餓狼一樣。


    看的楊凡都有些害怕了。這些娘們兒都被刺激的失去理智了。那眼神兒分明在對楊凡說,人是不可以放棄,上天賦予他的使命的。


    楊凡放下竹簡和玉璽,立刻被老婆們抓了過去,湊在一起,研究了起來。


    完全把楊凡晾在一邊不理他了。楊凡有些尷尬的摸摸鼻子,說道:“這東西我看是真的,不過我還是不明白,這東西為什麽會出現在石勒陛下的秘藏裏。我記得傳國璽是後唐的李從珂丟失的吧。”聽到楊凡開始問關鍵的問題,小娘皮她們都抬起頭來,目不轉睛的看著楊凡和鄔先生。


    一件真古董,一定是傳承有序的。這東西是怎麽流傳的,也是確定真假的重要依據。


    鄔先生點點頭,說道:“不怪東主不知道,曆史上有好幾個傳國玉璽。每一個都傳承了好幾個朝代。所以,老爺的說法也不足為奇。”這時候,突然小娘皮和林月如、陳曦她們再度發出了尖叫。


    楊凡和鄔先生轉過頭去。發現了驚人的一幕。在正麵的角度看下去,這塊玉璽是白色的,可是偏轉角度再看,居然變成綠色。


    楊凡心裏一陣激動。是藍田玉沒跑了。又是一個和史書上記載相符合的特征。


    鄔先生顯然早就發現了,平靜的坐著。隨後鄔先生把傳國璽的曆史娓娓道來,楊凡和夫人們,還是第一次如此完整的聽到,傳國璽的傳承曆程。


    但鄔先生並不認為這東西是和氏璧刻的,認為就是一塊上好的藍田玉做的。


    他介紹說,這枚玉璽上的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由著名玉匠孫壽雕刻,水平極高,象征著始皇帝的權威。


    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


    玉璽由此失落。這是第一次玉璽丟失。後來,玉璽多次丟失。但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此傳國璽奉上。


    傳國玉璽複歸秦。林月如認為這事有些離奇,扔到八百裏洞庭,還能再被打漁的漁網撈出來,這也太湊巧了吧。


    會不會是秦始皇又刻了一個,編個故事。小娘皮插話道:“老爺,我覺得可能性不大。這東西可不好偽造。當時大量公文上都有印鑒存留。丟失的時間短,見過的人非常多。”小娘皮的話有道理,並不能說明獻上的玉璽是假的。


    因為當時的人都熟悉玉璽,假的真不了。今天公司公章也不好偽造,更不用說兩千多年前了。


    找迴來肯定是要繼續用的,如果印章不一樣。那下麵的人不敢奉詔,就麻煩大了。


    鄔先生也點頭,認同小娘皮的看法。秦始皇死後,天下大亂。劉邦攻入鹹陽。


    秦子嬰元年冬,沛公劉邦軍灞上,子嬰跪捧玉璽獻於鹹陽道左,秦亡。


    劉邦得了傳國玉璽,更加相信自己就是天選之人。劉邦打敗項羽一統天下,即天子位。


    決定就用秦朝的玉璽,表示他是上天安排的秦朝的繼承人。他下令禦服其璽,世世傳受,號曰漢傳國璽。


    楊凡一邊聽,一般用平板搜相關的資料。


    “但是《應氏漢官》《皇甫世紀》記載


    “漢傳國玉璽”字跡為


    “受命於天,既壽且康”。”楊凡說道:“有沒有可能當時玉璽真丟了。後來獻上的是重新刻印的,字跡改了。”鄔先生說道:“有這種說法,但是,這兩本書曆來有爭議。”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劉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後處。


    王莽遣其堂弟王舜來索,太後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


    眾人紛紛點頭,這個故事非常精彩。這就是所謂


    “金鑲玉”的由來了。玉器破了可以用金子補。太後是王莽的小姑姑,看到自己的侄子來謀奪她夫家的江山,氣的破口大罵自己哥哥和侄子都是混蛋。


    還把玉璽砸在地上。小娘皮和林月如她們摸撒著金子鑲嵌的邊角,興奮的嘰嘰喳喳的討論王莽家的八卦。


    及莽兵敗被殺,禁衛軍校尉公賓得傳國璽,趨至宛,獻於更始帝劉玄。


    更始帝劉玄三年,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國璽易主劉盆子。後劉盆子兵敗宜陽,傳國璽拱手奉於漢光武帝劉秀。


    然後,這個國璽就成了東漢的傳國璽了。因為劉秀雖然是宗室,但是和皇室比較遠,他迫切的需要傳國璽來證明他繼承劉家天下的正當性。


    眾人知道,再往下故事就要到精彩的時候了。整個東漢傳國璽沒什麽可講的,一直在有序傳承。


    直到東漢末年,玉璽第二次丟失,這一次丟失,大家都耳熟能詳。因為《三國演義》這一家喻戶曉的話本普及,大家都知道這一段故事。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靈帝中平六年,蠢貨何進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逃,玉璽失蹤。


    何進不僅自己反被宦官殺掉,連帶傳承了四百多年的玉璽也丟了。本來,到這裏大家以為玉璽就算徹底丟了。


    當時兵荒馬亂的,好多人盜竊了宮裏的財物逃跑。也沒處追查。其實,每一次宮裏大亂,都有太監宮女等人,趁亂拿了財物跑路。


    這幾乎是曆代的慣例了。然後,江東小霸王就閃亮登場了。本來,小霸王知名度不高,可是人家一出場,就和傳國璽傳出了不可不說的故事。


    直接導致小霸王成了當時的網紅。沾了這玩意兒,想不出名都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