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和張世澤都很年輕,楊凡今年才二十歲,張世澤也才二十三歲。他倆站在這個大帳裏,顯得非常的突兀。


    下麵諸將都是須發斑白的老頭,沒有一個四十歲以下的。


    按照大明的營兵兵製,將軍一共四級,總兵、副將(副總兵)、參將、遊擊。再小的沒有資格站在這裏了。


    楊凡和張世澤站在正中,看著這些老頭。這些老頭也都打量著楊凡和張世澤。目光都非常的玩味。


    張世澤明顯有些不太高興。這些老幫菜,除了賀虎臣是他家的門人,同時,因為剛剛吃了敗仗,連輜重都丟光了。小心翼翼的縮在那裏外,其他三個總兵都是一幅桀驁不馴的樣子。


    楊凡的目光依次掃過去,第一個看到了滿桂。


    此時他眼睛看著天,即使在帳篷裏,他看不見天,也盯著頂棚。


    楊凡知道這個家夥。他是從底層靠著戰場砍腦袋升上來,算是行伍出身。


    他是蒙古人。屬於投奔明朝的蒙古人。在九邊中這種蒙古人很多。


    草原上,從來都不是什麽講公平道理的地方。


    因為自己內部狗屁倒灶的破事,把一個好好的人才,硬生生的逼到了敵對陣營去的事情。可不僅僅是大明的專利。


    明朝邊軍裏有眾多的在草原犯了事,或者得罪了權貴,或者貧困、混不下去的勇士投奔大明而來。


    總體上,漠南蒙古投來的人,忠誠度比較高,很多都為大明戰死了。而東蒙古的則比較狡詐,投奔明軍的很多都被建奴拉攏和策反。


    半夜開城門,臨戰反水都是常規操作。


    遼東巡撫袁應泰,搞水利那是當時世界級的專家。搞無間道,他就差得遠了。他就是死在了招撫蒙古人這件事上。


    楊凡眉頭動了動,似笑非笑的看著滿桂這廝。


    這個鳥人,一看就不是好餅。一貫搞得上級恨不得砍了他。


    他之前在遼東跟著袁崇煥。寧錦大捷中,兩人鬧掰了,隨後,被袁崇煥明升暗降給擠走了。


    滿桂升任副總兵,也被調到了山西鎮。


    他倆鬧翻的主要原因是,寧遠城麵對皇太極大軍攻打,在堵門和追敵兩個問題上分歧。


    1627年5月,皇太極決心在明軍築城完工前,摧毀大淩河城這個深入的釘子。親自率諸貝勒、八旗將士5萬餘人征明。


    濟爾哈朗、阿濟格、德格類、豪格等率精騎為前鋒部隊。


    皇太極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率領步兵大隊為中軍。


    最後麵是攻城器械和糧草、輜重部隊。「諸將率綿甲軍及廝卒等,攜雲梯、挨牌等物為後隊」。


    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等率正紅、鑲紅、鑲藍三旗正兵抵達錦州城下,把錦州團團包圍。三貝勒莽古爾泰率正藍旗正兵萬餘人,攻破右屯衛,繳獲大批物資和糧食,隨後也到錦州會師,合兵一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


    分派滿桂率援軍一萬人在城外駐守,總兵孫祖壽,副將許定國在西門紮營,副將尤世威(寧夏總兵尤世祿的大哥)在城東二裏紮營。


    滿桂初期對和建奴野戰沒有信心,對讓他帶下屬一萬騎兵出城,意見很大。和袁崇煥幾番爭吵。後來袁崇煥決定把車營和六千魯密銃手調出北門,作為抵擋八旗主力,讓滿桂、尤世威等作為奇兵配合,才算作罷。


    當初努爾哈赤在這裏中炮,後來傷重不治身亡。導致八旗對寧遠生出了畏懼之心。而這次皇太極出兵,又在錦州吃了大虧。被火繩槍和火炮殺傷甚重。此時到了寧遠,士氣極為不穩定。


    皇太極知道,不打的話,拖下去,士氣會更低。於是硬著頭皮發動了進攻。


    這一次,八旗不同於渾河血戰那次。這次遇到的車營,不是獨立於荒野,而是依托於寧遠城下。而人數足足有六千人,是當年戚家軍的兩倍。


    而他們裝備的是大明最先進的魯密銃。在他們背後的城牆上,則是紅衣大炮和呂宋大銅炮這兩種24倍徑的海軍用加農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艦用長炮。結果,開戰後,給八旗的重步兵造成了重大傷亡。


    八旗的打法一般是,如果敵軍是火器部隊,一般會設置鹿角和拒馬槍陣。用來遲滯和阻擋騎兵。然後火繩槍手會在後麵采取三段擊的方式開火。


    八旗這時候就會出動重步兵,衝上去把障礙物搬開。


    他們一般著三重甲,甚至推著盾車,基本可以抵擋明軍的火槍射擊。隻要把障礙物搬開了。騎兵就會突擊火槍手,把敵人打崩。


    這一次,情況變了。盾車被城頭的紅衣大炮和呂宋大銅炮擊毀,重步兵的三重甲,也抵擋不了大裝藥量的重型火繩槍魯密銃。這槍還特別準。結果進攻的重步兵被打崩潰,一時間兵敗如山倒。


    此時,滿桂等人看出便宜,率軍立即追擊。但袁崇煥認為八旗騎兵沒動,不能追擊。嚴令滿桂等人見好就收。率軍退迴城內。


    結果滿桂抗命,追擊中斬首八旗二百級。


    後被袁崇煥強行召迴。隨後袁崇煥要把城門堵上。兩人再度爆發爭吵。


    其實,皇太極看到寧遠不好打,是存了把明軍用詐敗吸引脫離城牆火力範圍殲滅的心思的。袁崇煥的謹慎是對的。建奴的重步兵大敗潰逃是真的。但皇太極的陰謀也是真的。


    滿桂認為敵軍是真的戰敗了,主張去追。袁崇煥認為必有陰謀呢,不僅不讓滿桂擴大戰果,反而要把城門用條石堵死。徹底斷絕出擊的可能。從事後來看,袁崇煥是對的。


    曆史上崇禎二年(今年)後金大舉入侵時,遵化城就是因為沒有封堵城門,才被攻破的。


    小心使得萬年船。


    後來,大部隊殺傷八旗後,立即迴城完全正確。


    隨後在暴風驟雨般的攻城戰裏,這兩萬人極大的充實了守城力量。如果這兩萬人被吸引到野戰中全軍覆沒,後麵的攻城戰中,兵力不足是守不住寧遠的。


    當年沉陽和遼陽都是這麽丟的。袁崇煥自然不可能讓滿桂由著性子浪。


    滿桂則認為,袁崇煥不讓他立功,是打壓他。


    隨後,在戰後分功勞時,趙率教搶滿桂的功勞。


    袁崇煥偏向於他的嫡係趙率教,再度引爆了兩人的矛盾。滿桂感到委屈,窩火,甚至覺得受到了侮辱。


    這其實就是因為他不聽話,袁崇煥故意接著分功勞的機會,故意收拾他。


    滿桂不服,越級上告。袁崇煥也不是泥捏的,自然要反擊。


    兩人都向兵部告狀。對袁崇煥來講,他壓不下滿桂就失去了軍中威信,以袁蠻子的性格,如果上級支持滿桂,他絕對會撂挑子。


    天啟皇


    帝、魏忠賢和兵部反複權衡,遼東此時不能沒有袁崇煥。最終,此事以滿桂調離為最後結局。


    滿桂升任山西鎮副總兵,離開了遼東。對此袁崇煥基本滿意,但滿桂懷恨在心。


    以至於,他在崇禎二年,袁崇煥被崇禎逮捕時,出麵指證袁崇煥的軍隊,紅衣大炮不打皇太極,而是轟擊他的軍隊。控告袁崇煥通敵,是建奴的女幹細。


    此事非常的搞笑,袁崇煥彼時在廣渠門和多爾袞大戰。滿桂則防守德勝門。廣渠門的大炮居然能打到德勝門去。


    崇禎讓他倆對質,把袁崇煥都整懵了。


    估計當時圓都都,心裏一萬匹草泥馬奔馳而過,你倆瞎啊,還是心黑了啊。這種荒謬的事情,都能拿出來做罪狀。


    崇禎隨即解除了袁崇煥的一切職務下獄,讓滿桂代替他統領城外的軍隊。


    結果滿桂隻有蠻勇,很快全軍覆沒。


    關寧軍在圓都都被下獄後,扔了北京城,撂挑子自行迴遼東去了。


    這場鬧劇才算落幕。


    楊凡看著桀驁不馴的滿桂,心裏冷笑,你這種蠢貨,也敢在老子麵前擺譜。看來不收拾你,你是不知道老子是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