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澤傻眼了,沒想到他英明神武的爺爺,居然是這樣看問題的。居然把朝廷的問題說的如此坦率、直接,甚至赤果果的。


    他暗趁,這些話,也許隻有在密室裏,才能對自己的嫡親子孫說吧。


    張維賢看著目瞪口呆的張世澤,笑道:「這天下本來就是這麽迴事,這世上多的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用來欺世盜名,迷惑眾生,混淆概念,掩蓋真相,來給自己牟利的人。」


    「其實,天底下隻有兩種人,或者說兩個群體。一個是創造財富的,一個是消耗財富的。除此以外,在本質上,沒有任何第三個群體或者階層。」


    「聖賢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不同的階層,讓上下相守本份。其實這些階層裏都有創造財富和消耗財富的人。這種說法本就偽命題。所以莊子才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不論這個人處在什麽出身和地位,不論他在哪個階層上,他都必然是這兩種人之一。從夏啟搞家天下開始,每一個朝代如果創造財富的人比消耗財富的人多。就是盛世。反之,如果消耗財富人比創造財富的人多,那就迴走向衰敗。三千年來莫不如此。」


    「這天下一亂一治的怪圈,循環往複,無始無終。自古以來,就沒有三百年不變的王朝。大明今天的問題就是創造財富的人,已經養不起消耗財富的人了。這個問題無解,要不然也不會有二十部史書了。」


    「我張家的富貴,恐怕快要到頭了。世澤啊。爺爺老了,這一輩子唿風喚雨四十年。該享受的享受了,該承擔的承擔了。我沒有什麽遺憾,就是苦了你了。」


    老人伸出幹枯的手,撫摸著張世澤的頭,一時間真情流露。


    「爺爺,世澤覺得大明還沒有這麽悲觀吧。」張世澤不明白自己一向穩如磐石的爺爺,為什麽這麽傷感。這麽悲觀。


    「大明的情況比你知道的嚴重的多,你要記住,在今後的日子裏,多學學楊凡,積聚實力,才能在未來的亂世生存。大明的人太多了。陛下沒有那個能力,能解決這麽多人的問題。崩盤就是早晚的事情。」


    張維賢轉頭對著張之極說道:「我已經上書給皇帝,稱病辭去英國公的爵位,讓你提前繼承。我早點退下來,也好讓陛下放心。世澤年輕,就不會那麽引陛下注意了。他就能放心的把京營交給世澤來管。」


    張之極慌忙跪下,說道:「父親,何至於此啊。您退下來,孩兒擔不起這個擔子啊。」


    「就是因為你擔不起來,陛下才能放心。英國公一係,從此就不如蔣家在朝堂的勢力,陛下才會反過來,用世澤去製衡蔣家人。這局棋如此就活了。把蔣家架到火上去烤,世澤才能有機會逃脫陛下的猜忌,爭取發展的時間。」張維賢低聲說道。


    張之極默然,陛下父子三代皇帝,都是英國公扶上去的。在哪朝哪代這也算是功高震主了。不急流勇退還等何時。


    現在沒了魏閹,皇帝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眼前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了。


    他這一生,鬥倒了無數的對手,老而彌堅,老女幹巨猾。他一天不退,陛下就睡不著覺。他給張世澤派出監軍太監,扶持蔣家人,都是傳遞信號給英國公。


    「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之極啊,現在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啊。泰昌一係和東林跟鄭老娘娘、福王一係、閹黨的鬥爭必然會有一個結局。這一次的鬥爭,英國公英國公府萬萬不可參與,哪怕沾上一點,都不行。」


    張之極和張世澤在思索著。


    陛下登基,打掉了魏閹,坐穩了龍椅。接著在朝堂裏把上層的閹黨清理一空,而東林的清軍也是衝著清洗福王係在地方軍隊的勢力去的。


    福王一係自然不可能束手就擒,不作出反應。


    於是,結果是慘烈的,就是這場薊州兵變。


    席卷了十幾個州府,死亡了數十萬人。薊鎮的兵馬就十去七八。就差點沒有打到京城來改天換地。


    那個黃騰遠的,早年就是福王一係提拔的人。別人不知道,英國公府知道的一清二楚。隻是不知道,那個佟健業是什麽來路。一直沒有查清楚。


    而且,袁崇煥一上位,立刻就斷了東江鎮的糧餉。何可綱帶著覺華島的龍虎水師四處在海上抓走私。即斷了軍餉和糧草,又抓走私,就是要把毛文龍逼上絕路。


    東林在逐步的剪除鄭老娘娘最後的羽翼。


    明顯雙方的鬥爭,已經趨於白熱化。


    宮廷、朝廷、邊鎮、地方到處都在明槍暗箭的搏殺。甚至連渤海和黃海的走勢團夥,北直隸河南的會道教門也在拚鬥。宮裏也不太平,隔三差五的就有太監、宮女死於非命。有失足落水的,有誤食有毒食物的,宮裏的十三衙門大換血,一半的提督和首領太監被罷黜。


    【鑒於大環境如此,


    張之極說道:「父親,薊鎮這場大亂被鎮壓下去,陛下估計不敢再繼續清軍了吧。」


    「那你說陛下是贏了,還是輸了。」張維賢問道。


    張之極思索了半天。說道:「應該算是陛下贏了,就是代價太大了。這件事之後,東林必然會血洗北直隸的武官係統。隻要和福王一係沾邊的統統要倒黴。而且裁軍和節省軍費的目的也達到了。」


    張世澤不解的問道:「他們鬥來鬥去,損失得都是我大明的軍隊,這麽大的代價值得嗎。」


    張之極冷笑著說道:「不聽自己命令的軍隊,自己指揮不動的軍隊,有什麽用,還有很大的威脅。不趕緊處理掉,還留著過年嗎。當年嶽飛的軍隊能不能打,精銳不精銳。最後皇帝在乎了嗎。戚繼光的軍隊呢,還不是一樣,上一次的薊州兵變還不是解決掉了。」


    張世澤驚恐的說道:「薊鎮平息下去了。那下一步豈不是遼鎮和東江鎮的鬥爭就激化了,東林用袁崇煥督師薊遼,壓住了閹黨出身的毛文龍,就是為解決福王一係的最後一支外援兵馬。」


    張維賢滿意的點點頭,看來讓他去和楊凡一起,真的是沒有白混。


    「世澤啊,現在誰勝誰敗還不好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今明兩年必然後分出勝負。這一次的鬥爭太兇險。我們英國公府絕對不能參與。」張維賢說道。


    「爺爺,現在看東林要贏的可能性很大,為什麽不能提前和東林拉拉關係呢。燒冷灶總比錦上添花好吧。」


    張維賢冷笑著說道:「你也不看看陛下是什麽人。他用楊凡鬥倒了魏閹。之後楊凡呢,滾迴老家去了。他用王應豸清軍,結果王應豸呢,囚車送京進了錦衣衛詔獄。現在他利用東林和福王一係的仇恨,去清除鄭老娘娘的勢力。如果東林贏了,他會怎麽對付東林。尤其是那個幹將袁崇煥。」


    張之極說道:「你要明白,這件事卷進去,隻會粉身碎骨。萬萬沾不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