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楊凡退出了乾清宮,離開後。


    崇禎再也無法壓抑心中的怒火,啪的一聲,把永樂青花蓋碗,狠狠的砸在了地上。


    王承恩嚇得,一縮脖子。


    他極少看到陛下如此震怒。陛下一項能夠隱忍,雖然年紀不大,但城府很深。


    “這個南蠻子,氣死朕了。他就是這麽給朕看守遼東的。”


    楊凡心情愉快,不是因為他封了伯爵。而是救了劉興祚一命。


    因為劉興祚,不久後出錦州運糧食。被皇太極親自帶兵伏擊,劉興祚以五百人血戰數千八旗兵。最終戰死。


    皇太極為了發泄他拋棄建州恩遇如弊履的憤恨,把他的屍體當中刨腹挖腸,傳視各旗人丁,以示警戒。


    出了東華門,楊凡帶著幾個隨從,安步當車,慢慢的出了皇城北門地安門,往家走去。


    他早上來的早,這一會兒都中午了。出了地安門,看到地安門大街東側人山人海的都是人。


    要是興禾超市這麽多人,楊凡不奇怪。因為今年第四年持續旱災,糧食和副食騰貴。興禾超市始終保持著玉米麵和玉米碎的原來價格沒有漲價。市民們都排隊來買。


    看到楊凡奇怪,張成說道:“老爺,今天上午。地安門大街東側的南鑼鼓巷小區開盤,這些人都是來買房子的。”


    楊凡恍然大悟。他這段時間,忙著軍事上的事情。把這裏都忘到腦後了。今天可不就是皇城北大街,第一個新式小區樓房開盤嗎。


    怪不得這麽多人。這裏是京城第一個高檔小區,做足了宣傳,難怪來了這麽多人看房。


    “走吧,先迴家,下午我們也去看看。”


    這個時候,再路過興禾超市的時候。這裏也是人山人海了。都是來買玉米麵和玉米碎的。隨便買點別的家裏需要的東西。


    興禾超市除了糧食和肥肉十分便宜外,其他各種商品都比外麵便宜一些。這些都得益於興禾超市的賣場經營模式,以及完善的物流係統。超市極大的降低了成本才能讓利給京城的百姓。


    好多百姓都是起早從南城來的。買了糧食和物資,還要走遠路背迴去。畢竟這裏距離南城五公裏遠呢。


    要是住在南城西邊的就更遠了。因為宣武門是稅關,帶著東西都要交稅。隻能繞行崇文門。


    但是,盡管幸苦,可這裏的東西便宜啊。貧民小戶的省一個銅子兒,就等於多賺了一個銅子兒了。一年下來幾十個銅子兒就夠買一床舊棉花做被子了。家裏就少一個人挨凍了。


    當初興禾超市開業時,楊凡對陛下有過承諾。所以興禾超市按照楊凡的指示,玉米還是一文錢三斤的價格。隻不過嚴格要求購買人用戶貼和全家所有人來現場辦理糧本兒。


    糧本上有類似郵票的打孔糧票。印刷精美。這個年代的印刷技術根本偽造不了。每次需要同時支付糧票。這樣就限製了糧商渾水摸魚,低價收購糧食。


    此時此刻,玉米已經成了京城裏窮人的主食了。尤其是超市推出的熬製好的玉米芸豆粥,因為物美價廉十分受歡迎。


    好多小販早上來進貨一推車,這種小推車,有蜂窩煤火爐加熱,保持溫度。同時代賣一些左餐的鹹菜和涼拌菜之類的。


    然後到各個街道胡同沿街叫賣。好多做工的人家,不願意生火的人家,都喜歡買。畢竟柴禾也不便宜。


    這種糧食大明隻有楊凡有,沒有人知道他從哪裏弄來的。雖然沒有白米、白麵好吃。但是也很香甜別有味道。


    一人一個月,才有一張十斤的玉米麵和五斤玉米碎的糧票。想多買也沒有。不過這個數量足夠吃飽了。


    好多節儉的人家,還能攢下些糧食,或者接濟親朋。


    所以,今年帝都雖然四麵都是饑荒,但是城裏的百姓基本沒有挨餓。


    今年楊凡開展的工程又多,用工超過五萬人,解決了好多人就業。尤其是特別照顧拆遷後搬遷到南城的貧民。


    畢竟此時京城四九城內,也就百萬人口。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吃皇糧的官員和家屬。三分之一是駐軍和家屬。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為他們提供各種服務的小民百姓。


    三十萬人口提供五萬個就業機會,基本就差不多家家都有事情做了。


    這個年代沒有工程機械,全靠人力勞動。修路,開發整片的小區,挖下水道,修建商業街全都靠人力。


    除了苦力外,還需要瓦匠、木匠、油漆匠、城外還新建了好幾個燒製紅磚的磚廠。楊凡收購了好多原來燒瓷器的瓷窯,改為燒製瓷磚和潔具。


    水泥和玻璃、鋼材需要用船從新城走水路運來。上岸還需要馬車、驢車、騾車運到城裏。城裏的建築垃圾需要運到南城的低窪爛泥塘填埋。


    這些都弄起來,林林總總的五萬個勞動力也不算多。甚至還有些不夠用。城裏的牙行提供擔保,又招募了一些近郊的勞工才算滿足了要求。


    盡管出了京城,就是一片愁雲慘澹的饑荒景象,但是京城裏卻十分安定。老百姓隻要有飯吃,就不會鬧事。


    即使是最窮的貧民家庭,雖然穿的衣服依然破破爛爛的襤褸不堪。但是因為能吃飽,明顯改善了原來瘦弱的樣子,皮膚也紅潤了,肉也多了。


    楊凡的玉米來的便宜,都是倒庫的陳糧。楊凡發現,這東西簡直就是救災神器。


    當然玉米也可以賣出高附加值的價錢。比如興禾超市推出的爆米花。就賣的不便宜。可以說非常貴。


    一斤要足足三分銀子。是限購的玉米麵的九十倍。當然沒有糧票的玉米就要一文錢一斤了。而且一人一次不能買超過三斤。


    玉米粒做成奶油爆米花,真是讓人欲罷不能的美味。好多京城的夫人、小姐都是爆米花的忠實擁躉。每天都要吃一大包。


    這個年代,奶油和白砂糖可不是便宜東西。盡管廉價的玉米賣的這麽貴,她們也能理解和接受。


    興禾超市推出了一百個流動小推車的爆米花和棉花糖流動攤位。在城區的不同地點出售爆米花、棉花糖,還有澆糖人。順便秋冬季節賣些糖葫蘆、堅果炒貨之類的。很受百姓歡迎。


    畢竟這裏是京城,官員及家屬眾多,她們可是很有消費能力的。


    楊凡迴到家,剛進大門正好撞見小娘皮和林月如興衝衝的往外走,差點撞個滿懷。


    “哎呀,老爺。”小娘皮驚唿一聲。


    “大中午的,不在家吃飯,你們去哪裏。”楊凡問道。


    “今天未時,南鑼鼓巷小區開盤,我們去看看熱鬧。我們不知道您什麽時候迴來,我們決定出去吃。然後去看新小區開盤。”


    楊凡捂臉,自己家這麽大的豪宅住著,樓房有什麽好看的。真是服了她倆。看來女人對房子的熱情在哪個時代都一樣。


    “算了,我也和你們出去吃吧,順便一起去看看。你們打算吃什麽。”楊凡問道。


    “鼓樓東邊有家便宜坊烤鴨,我們準備去吃烤鴨。”


    楊凡一愣,便宜坊烤鴨,明朝就有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