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拉著小娘皮和林月如,匆匆換了百姓的衣服,帶著張成和幾個護衛,就奔了鼓樓東邊的便宜坊烤鴨店。


    這裏很近,出了煙袋斜街,往北走一點路就是了,就在鼓樓東大街北側。


    楊凡到了一看,三層樓,很氣派的飯莊。


    正麵麵寬七間,都是重簷鬥拱的樓閣建築。楊凡心下有些滴咕,這個規模不會逾製了吧。


    一看楊凡的神色,小娘皮就知道他在想什麽,於是小手一指牌匾。說道:“老爺你看,這塊匾是成祖皇帝親筆題寫的。”


    楊凡定睛看去。


    隻見黑底金字的牌匾上方,是一個貼金箔的浮凋蝙蝠和一行小字“金陵片皮烤鴨坊”。下麵還有四個大字,“甘脂肥濃”。左下角居然有成祖皇帝的行璽。


    其書敦實圓滿,筆畫偏於瘦長,於渾樸中不時地飄出一股清遠的奇逸之氣,觀之有韋甚奇崛之感。


    楊凡這也是第一次看到成祖的真跡,這個字怎麽說呢,很有個性和特點。


    嘿!這家館子可真行啊。


    楊凡往下一看大門上還有兩幅對聯。“聞香下馬”“知味停車”。


    嗬!好大的口氣。


    這個館子成功的勾起了楊凡的饞蟲,今日必須要嚐一嚐。


    “京城還有這麽拉風的館子,你倆怎麽不早說。”楊凡抱怨道。


    “說什麽啊!我倆嫁給你之後,就一件事接著一件事,連個喘氣的時間都沒有。沒幾天就被趕迴遵化去了,這才迴來幾天。”小娘皮不服氣的說道。


    “我倒是沒想到,大明朝居然就有北京烤鴨了。”楊凡自言自語說道。


    她倆疑惑的看著楊凡,什麽叫大明朝就有烤鴨了,難道老爺不在大明嗎。


    “老爺,烤鴨一直都有啊。南北朝時期就開始流行吃烤鴨了啊。”林月如疑惑的看著楊凡說道。這不是常識嗎。


    楊凡這才知道,原來烤鴨這東西,也不是近代才有的。


    其實還有一種說法,烤鴨來北京比明朝初期更早。


    從烤鴨的家譜顯示,早在南北朝,《食珍錄》中即有“炙鴨”字樣出現。到了南宋時,“炙鴨”已為臨安“市食”中的名品。


    直至後來,元破臨安後,元將伯顏曾將臨安城裏的百工技藝徙至大都。


    由此,烤鴨技術就這樣傳到北京,並成為元宮禦膳奇珍之一。


    明代初年傳到北京的是南京烤鴨,不是杭州烤鴨。但是南京烤鴨更好吃,所以逐步取而代之。


    小娘皮歎了口氣,有些牙疼,老爺哪樣都好,就是時不時的智商不在線,說些莫名其妙的話出來。真是愁死人了。


    小娘皮給他科普道:“他家的悶爐烤鴨是從南京傳過來的。太祖爺和成祖爺都愛吃。成祖遷都北京時,特意讓他們家跟著來北京開店的。”


    “我知道便宜坊的,他家的烤鴨是悶爐烤鴨。還有一種烤鴨是掛爐的烤法。叫全聚德。”楊凡說道。


    一聽說吃的,她倆立刻兩眼放光,烤鴨還能掛爐烤。


    “老爺又騙人,哪有什麽全聚德,壓根就沒聽說過。在哪裏。”


    “鴨子要是掛爐烤,熱氣蒸騰,弄得鴨子表麵都是灰,那還怎麽吃。火星飛起來,把鴨皮也燒壞了,不好看了。還有煙熏的味道,肯定不好吃。”小娘皮立刻反駁道。


    所謂燜爐烤鴨,就是憑爐牆熱力烘烤鴨子,爐內溫度先高後低,全憑爐內炭火和燒熱的爐壁燜烤而成。


    鴨子和火不在一起,有火牆隔開,幹淨沒有灰塵。火牆溫度低,屬於慢慢燜熟的。


    燜爐烤出的鴨子外皮酥脆,內層豐滿,肥而不膩,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且由於鴨子不見明火,表麵就沒有雜質,烤出的成品呈棗紅色,外皮油亮酥脆,肉質潔白細嫩。


    林月如也說道:“老爺,要是用明火直接掛起來烤,火候不好掌握啊。外麵烤湖了。估計裏邊還有血絲呢。半生不熟的怎麽吃啊。”


    小娘皮立刻和林月如結成統一戰線,小雞啄米一樣點頭附和道:“就是,就是,那樣烤出來的鴨子醜死了。”


    楊凡也是無語了,女人是用眼睛吃飯的嗎。


    “我有秘方,可以掛爐烤,肯定能烤熟,而且別有風味,嘿嘿。”楊凡神秘的笑笑。看把你倆能得,咱總有你們不知道的。哼哼。


    她倆一聽頓時來了興致,一左一右的搖晃著楊凡的胳膊,撒嬌道:“老爺你好討厭啦,不要掉人家胃口好不好。”


    “好啦,好啦,不要再搖了,頭都暈了。家裏有烤箱,改天有空,我在家給你們烤。”


    “真的嗎,老爺最好了。”


    楊凡立刻收獲了一張好人卡。要不是在大街上,估計還能收獲香吻。


    三人進了店裏,發現裏麵裝修的古色古香的,很幹淨。楊凡四麵看看,桌椅都是紅木的,環境倒是不錯。就是窗子都是紙湖的,有些光線暗。


    林月如和小娘皮此時一身男裝。不過她倆容顏俊秀,一看就是西貝貨。


    大明到了晚期,隨著王陽明的心學橫掃大江南北,社會風氣也開放起來。要不然怎麽會出現張天如那種狂生。


    高官富商家的女公子,穿男裝和父兄出來下館子,也是常有的事情。


    京城是什麽地方,這裏百姓見多識廣。什麽沒見過,沒什麽大驚小怪的。


    小娘皮在京城裏,一向是橫著走的小太歲。在京的衙內大抵都認識。頭上頂著東廠兩個大字,威懾力十足。沒有人敢去觸她的黴頭。


    一度把塗山庸愁死了。生怕她砸手裏嫁不出去。


    林月如也不是好餅,衙內圈子裏惡評如潮。如今總算是惡人自有惡人磨,被搞倒魏督公的楊凡收了。一眾衙內們拍手稱快。去了京城大害。


    “老板在哪裏,趕緊滾出來。”小娘皮囂張的喊道。


    小二一看,先是愣了一下,但馬上認出是這位爺。


    立刻狗腿的奉承道:“小的今早起來就聽見喜鵲叫,還在琢磨呢,今天有什麽好事啊。這不,塗山檔頭您老就上門了。”


    楊凡和林月如忍不住憋笑。小娘皮瞪了他倆一眼。


    “您老兒可好久不見來了,前兩天掌櫃的還念叨呢。隻要您老一來,這條街上,連唱蓮花落兒要錢的都不見蹤影了。”


    “呸,狗嘴裏吐不出象牙,好像本檔頭是淨街虎一樣。有包間嗎。”


    “那必須有啊,您老來了,就是包間全滿了,小的也得把他們都打出去。給您老騰地方不是。”


    “哼,胡二,算你小子識相。接著,賞你的。”小娘皮說著扔出一塊銀幣。


    胡二立刻誇張的往前一撲,穩穩地接在手裏,然後順勢用嘴吹了一下,放在耳邊聽嗡嗡的響。


    “嘿,興禾的銀幣,謝您老的賞。”胡二立刻眉花眼笑。


    興禾的銀幣純度三個九,早已在市麵上打開了市場。


    這是大明成色最好的銀幣,遠比佛朗機人運來的各種銀幣純度高。而且做工十分精美。各路店鋪都喜歡,人人都願意收。


    這時候又有客人從大門走進來。就聽身後一個清脆的聲音說道:“是誰這麽囂張啊,要把客人打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