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說道:「用起來不貴,就燒秸稈就行,田邊地頭打些柴禾,灌木雜草的都能燒,可是買就貴了,一套蒸汽機加上水泵,要足足五十兩銀子呢。」


    韓虎子驚得長大了嘴巴,一畝旱地才四兩銀子,這東西價值十幾畝地,真是不便宜啊。


    「是啊,這東西隻有老爺們用的起,可惜了定遠伯發明的這好東西,咱們小民百姓是受不到定遠伯的恩惠了。」


    韓虎子說道:「要是咱們小民百姓也能用得起,就再也不怕天旱了。」


    「何止是天旱啊,這東西還可以排澇呢。有了這個設備,幾百畝地就再也不怕水旱災害了。聽說明年開春,定遠伯的鳥糞就要開始出售了。據說,上了鳥糞的地,肥的很,畝產能翻倍呢。鳥糞數量有限,聽說都被京裏的文官和勳貴們預訂一空了。咱們小民百姓可是想買也買不到啊。」


    韓虎子心情低落,這大明有啥好東西都輪不到老百姓,這些東西的價格就不是老百姓能承受的。皇帝和官老爺,開口閉口的都是體恤百姓的話,可是沒有一件落到實處。


    「老哥,你說咱們這些小民百姓,還有什麽活路嗎。地方上,賦稅和徭役這麽繁重,一年到頭不得休息。這幾年還連年大旱。有了這抽水機咱們也買不起。唉。」


    老頭說道:「我前一段聽來這裏安裝蒸汽機的學生娃們談論。他們也覺得能買的起蒸汽機的都是士紳和勳貴、文官家屬。老百姓很難受惠。」


    「其中一個學生的話,我覺得也有道理。他說,農業這東西靠天吃飯,一家一戶的力量太弱,沒有能力對抗天災。水災和幹旱嚴重了,就算有玉米、土豆、紅薯的種子,也是白搭,照樣絕產。」


    「所以,農業的發展方向還是大土地製,就是大莊園,有上萬畝土地,集中起來使用機器灌溉和排澇。使用鳥糞作肥料。采用定遠伯的新式種子。聽說他們還在研究什麽履帶式蒸汽拖拉機,代替牛耕。這樣一畝旱地的畝產,能從現在五六鬥、七八鬥,增加到三四擔。」


    韓虎子問道:「那咱們這些種地的農民怎麽過活啊。」


    老頭說道:「我當時也問了這個問題,那些娃娃說,把農民變成農場工人,按月領取薪水。或者轉移到工廠和礦山、建築業等變成工人。他們說,現在定遠伯已經把五六萬流民從農民變成了工人。這幾年一直在大量吸納農業多餘出來的,破產流亡的農民。說這叫做以工代賑。」


    韓虎子問道:「這些年大量土地絕產,糧價都快飛起來了。就怕上工賺錢養不活一家老小啊。」


    老頭說道:「那些娃娃說,采用了機械化耕種、抽水灌溉、使用鳥糞、良種之後,糧食產量會翻幾番的。到時候糧食越來越多,價格就會很便宜的。工人用於吃飯的支出在總收入中的占比會越來越小。多餘的錢可以買各種生活用品的。」


    韓虎子不知道啥是玉米、土豆。但是紅薯他才剛吃過,知道是好東西。他問道:「這些娃娃是那裏來的,說的話好有道理的樣子。」


    「他們都是定遠伯的學生,他們是來給安裝設備的。成國公買了蒸汽機和水泵。他們來負責安裝,並教會我們使用。我大兒子就是跟著他們學會了簡單的維護、修理。才被老爺任命為抽水員。我們一家都跟著受惠了。我們一家子專門負責抽水和維護機器。還分了十畝薄田給我們,也不要田租。」


    「這些娃娃別看年歲不大,可是各個都厲害著呢。打井那叫一個準兒,看準了的地方肯定出水。聽說這些娃娃一個月能賺五兩銀子呢。他們叫什麽工程師。」


    韓虎子向往的想到,要是自己也能學會這些機器,可就好了。


    老頭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說道:「我二兒子,就去了城裏。定遠伯招收修建鐵路的工人,


    他選上了。現在在城裏修鐵路,能幹到春節呢。一個月給一兩銀子呢。城裏還有一文錢三斤的玉米麵出售。這活計幹完,能攢下不少錢。」


    韓虎子急忙問道:「那各鐵路還招人嗎,老哥你說我去試試,有沒有希望。」


    老頭說道:「我看你身體健壯,又有家眷,應該有希望。你可以去試試。隻要成了大明鐵路建設公司的工人。聽說待遇可好了。給一家人安排住處,辦理低價糧本兒,買糧食低價,每月還有肉票和油票。孩子免費上鐵建子弟小學。治病有鐵建醫院,也不收錢。就是這活兒可又苦又累,還長年在外施工,每半年才有半個月的假期。住宿也是荒郊野嶺的,一般人吃不了這個苦。」


    韓虎子一聽,這不是把一家人的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嗎。自己要是能去上班,害怕什麽吃苦。現在一家人到處逃荒,還不是野地裏睡覺,吃了這一頓還不知道下一頓在哪裏呢。


    韓虎子說道:「定遠伯的這個以工代賑好,我也算想明白了。種地是沒有出路的。士紳們都不交稅,我們底層農民的稅越來越重,實在是維持不下去了。小民民生艱難,不就是沒有人保護嗎。咱們去當了工人,什麽稅都不用交了。徭役也沒有了。有事情,自有上麵的人處理。當工人可比做農民好多了。」


    老頭說道:「你要是想好了,把這些地瓜都帶上,趕緊的去試試。現在還在招人呢。聽說修完了城裏的鐵路,還要修京城經天津到塘沽的二百裏鐵路。從京城向西北,經居庸關、八達嶺,沙城、宣化至張家口的二百裏鐵路。上次我兒子迴來說,陛下已經同意了,開春就會開始修。最終這條線路要延伸到歸化城、九原城(包頭)、臨河城(巴彥淖爾)。這個活計可是幾年都幹不完了。」


    辭別了老頭,韓虎子感覺自己渾身有充滿了力量。全家人又有了新的希望。在寒風中,一家人步行了七十多裏路。來到了右安門外的招工點。


    不出意外的,韓虎子強壯的體格,良家子的身份,讓他如願以償的進入了大明鐵路建設公司,成了一名工人。他的一家也被安頓在了右安門內,家屬營地裏。


    一家人分到了一座棉帳篷,以及很多生活用品。徹底的安頓了下來。韓虎子還記得老頭得話,當工人就要多學技術,就像他大兒子,會維護蒸汽機,就每個月拿著成國公府五錢銀子的工錢。其他長工,才一年給三鬥糧食。


    韓虎子如饑似渴的開始學習鐵路修建的門道。他心裏暗暗的想,種地活不下去了,當工人一定要混出一個樣子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