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的人迴道:“何青夫人懷著身子,何青難免惦念,歸心似箭。”
軒轅昊道:“厲害啊,這是老二還是老三?”
兵部的人也不清楚,含糊其詞答道:“像是第三個孩子。”
軒轅昊看報來的軍功表上,有兩三個名字眼生,又問道:“李碩、範楚兒是何人?”
李碩是藍朵與獵戶的兒子,因從小跟著父親上山打獵,遷至邊關從軍入伍之後,如魚入水,很快就脫穎而出。
會武、機敏、有野外生存技能、善圍獵,格鬥訓練日常第一,漸漸的,李碩在軍中也有了一幫願意跟隨自己的兄弟。
但藍天的兒子入伍後卻處處受挫,全靠李碩幫著,後來還是棄武從文,如今已在洞天書院念書。
隻是他畢竟十幾歲才被藍丫找迴,又去了軍中兩年,再又走了從文之路,在洞天書院算是年齡稍大的學子。
不過,也沒有浪子迴頭的原榮國公長子沈恆的年紀大。
榮國公盧世源後來又去找過沈恆,要他把名字改迴盧卿鬆,沈恆拿出斷親書,上麵赫然寫有換姓改名一條。
不過兵部的人並不太清楚李碩是何人,隻道是個新秀,但卻知道範楚兒是個姑娘。
大捷之後軍中擺宴,她才換了女裝參加,令眾人驚豔瞠目,此事已然傳開。
兵部隨即將範楚兒是女子一事上報。
軒轅昊笑道:“我朝的花木蘭啊。”
範楚兒騎著高頭大馬和別的將領一同迴京時,在夾道歡迎的百姓當中看到了雲舒、花開、花落,急忙下馬和她們在路邊聊幾句,幾個小姑娘問她是不是當上女將軍了?
範楚兒道:“要不是那個李碩總是搶我軍功,我這迴就當上了。
他就是仗著有一幫兄弟,我也得有人才行。”
雲舒問:“你有沒有受傷?”
花開問:“那你現在什麽職位?”
花落問:“小姐為你備了可好看的衣裙,讓你慶功宴穿。你什麽時候迴師宅?”
範楚兒道:“有師父護著我呢,就是點兒皮外傷。
我陣前提了百夫長,後來也領了五百人。如果按軍功表上報的批,大概會是個八部校尉。
可恨那個李碩總是壓我一頭,我是百夫長時,他是千夫長,我管五百人時,他領三千人。
我若是個八部校尉,他大概能封個小將軍了。
我去領了封賞就請假迴師家,隻是晚上不能迴家過夜,慶功宴結束就都得歸隊,統一去東西大營住。”
幾個小姑娘都道:“行,知道了,我們在家等你。”
範楚兒剛要上馬走,又想起一事,從懷裏掏出幾封信遞給她們:“這是少夫人讓我捎迴來的信。”這才走了。
範楚兒到了殿上,見到了陛下,除了領了封賞,還向軒轅昊提出要組建女軍。
不少人反對,認為象範楚兒這樣的女子畢竟鳳毛麟角,專門組建女軍,整體戰力不行,到時還要拖累正規軍去救。
兵部也不想麻煩。眼看眾多反對,似乎建女軍無望,軒轅昊問王尚書怎麽想的。
王翰元道,不妨先組建一支試試,人數不多,精挑細選,可以先不是女軍而是女子兵團。
請範楚兒的師傅鬼穀任教頭,也可從男軍中選派別的教頭來教騎術、偵察等,建成後主要承擔偵察、暗殺、狙擊等任務。
仿效男兵飛鷹部,各項考核不過就涮掉,精挑細選加高淘汰率,出來的女兵應該不會成為拖累而是助益,也或許是一支奇兵。
民間臥虎藏龍,也許有不少有本事的姑娘,她們也可以有個地方為國效力。
王翰元說完,大家都不吱聲了。本來一批文官就以其為首,而軒轅昊最近怎麽寵著王尚書的?
那天還叫了太醫院一半的人去他府上看王尚書的“舊疾”。
這幫人迴來稟奏了一堆毛病,軒轅昊乍一看嚇一跳,以為王翰元時日無多了,仔細又看了一遍,發現真正嚴重一點的可能就是腿疾。
打那以後,朝堂上的時間一長,軒轅昊就讓汪大喜給王翰元看個座。
次數多了,還責怪汪大喜:“別總讓朕提,你看著點,朕哪天忘了呢。”
汪大喜心道:我滴個天神地奶奶,要沒您的口諭,我自個兒搬個椅子讓人坐您對麵,我又不想死。
嘴上隻得道:“陛下,那以後這沙漏過四次,就給王尚書看個座?”
得了首肯後,專門安排了小太監幹這個。
果然,王翰元說完,陛下就同意了。範楚兒見這事峰迴路轉,喜不自勝,連忙叩首謝恩。
起身後又往王尚書那走,想要過去謝謝他幫忙說話。
卻被李碩看明白她要幹嘛,上前一步擋著低低聲道:“不想害王大人,就別現在去感謝,謝陛下恩就可了。”
範楚兒明白過來。
軒轅昊看見倆人小動作,問倆人在說什麽。
範楚兒腦子也快:“臣在戰場總被李將軍壓一頭,今日獲陛下恩準組建女子兵團,也要嘚瑟一下,來日與李將軍再較高下。”
軒轅昊點點頭,看得出來心情很好,心裏想的是:這個王翰元有多久沒在朝堂上說過這麽多話了?要不要上杯茶給他?
張茹見下朝迴來的軒轅昊心情不錯,便問道:“那個比你還倔的王尚書今天開口了?”
軒轅昊點頭,又道:“軍中又有後起之秀,見了也高興。”
張茹心想:在軒轅昊看來自己和王尚書都是絕不可能背叛他的。
如果知道自己曾與王尚書聯手,差點兒就反了,不知會怎麽想。
她一直認為夢中之事隻是一種提點,畢竟這輩子都未發生。直到五公主隻能叫五公主的因由揭開真相,那應該是上一輩子真正發生過的。
怎麽能不恨意翻湧呢,雖然夢境中自己死後,軒轅昊幾乎是追隨而至,但死後深情有什麽用,她不必他同死,她想讓兒子和自己都好好活著。
她也不懂軒轅昊,既是如此看重自己,又為什麽會那樣對待自己。
而王翰元看著大街上熙熙攘攘,安居樂業的人,猶豫了。軒轅朝剛剛安定,不過十幾年的好日子,許多地方的百姓才堪堪能吃上飽飯,對生活有些盼頭。
這樣的太平日子裏,也有自己長久以來微末的努力。
還有朝中這些文臣武將,今日同朝為官,可一旦他和皇後擁立太子反了,勢必各自站隊,同室操戈。
戰禍一起,流離失所的百姓,衰鴻遍野的江山,趁勢作亂的邊境……讀書人究竟為什麽讀書呢?
是為了自己的氣節尊嚴,為了自己的孩子,還是應該為天下呢?
委屈自己的女兒受這樣的屈辱傷害,他心如刀絞,但為此掀天下戰禍,究竟是對是錯?
張光和也對皇後張茹進言,雖然用了幾個故事暗喻,但大意是王尚書反,天下同情,五皇子和任嘉玉說的做的太過分了。
他女兒步步後退,處處相讓,最後被逼到自盡。
但皇後與太子反,師出無名,在天下人看來陛下無任何虧待皇後與太子處,且太子遲早為君。
二人如若弑君、弑夫、弑父,又如何名正言順,不要爭來鬥去,最後卻是替他人作了嫁衣,畢竟還有三位皇子呢。
而此時,軒轅昊又禦批了王兮佩和離,兩人雖最終未反,但也曾一度冷了心。
一個當尚書,一個當皇後,都隻是盡責盡職盡個本分而已。
隻是,令皇後意外的是,德妃也找了自己。
軒轅昊道:“厲害啊,這是老二還是老三?”
兵部的人也不清楚,含糊其詞答道:“像是第三個孩子。”
軒轅昊看報來的軍功表上,有兩三個名字眼生,又問道:“李碩、範楚兒是何人?”
李碩是藍朵與獵戶的兒子,因從小跟著父親上山打獵,遷至邊關從軍入伍之後,如魚入水,很快就脫穎而出。
會武、機敏、有野外生存技能、善圍獵,格鬥訓練日常第一,漸漸的,李碩在軍中也有了一幫願意跟隨自己的兄弟。
但藍天的兒子入伍後卻處處受挫,全靠李碩幫著,後來還是棄武從文,如今已在洞天書院念書。
隻是他畢竟十幾歲才被藍丫找迴,又去了軍中兩年,再又走了從文之路,在洞天書院算是年齡稍大的學子。
不過,也沒有浪子迴頭的原榮國公長子沈恆的年紀大。
榮國公盧世源後來又去找過沈恆,要他把名字改迴盧卿鬆,沈恆拿出斷親書,上麵赫然寫有換姓改名一條。
不過兵部的人並不太清楚李碩是何人,隻道是個新秀,但卻知道範楚兒是個姑娘。
大捷之後軍中擺宴,她才換了女裝參加,令眾人驚豔瞠目,此事已然傳開。
兵部隨即將範楚兒是女子一事上報。
軒轅昊笑道:“我朝的花木蘭啊。”
範楚兒騎著高頭大馬和別的將領一同迴京時,在夾道歡迎的百姓當中看到了雲舒、花開、花落,急忙下馬和她們在路邊聊幾句,幾個小姑娘問她是不是當上女將軍了?
範楚兒道:“要不是那個李碩總是搶我軍功,我這迴就當上了。
他就是仗著有一幫兄弟,我也得有人才行。”
雲舒問:“你有沒有受傷?”
花開問:“那你現在什麽職位?”
花落問:“小姐為你備了可好看的衣裙,讓你慶功宴穿。你什麽時候迴師宅?”
範楚兒道:“有師父護著我呢,就是點兒皮外傷。
我陣前提了百夫長,後來也領了五百人。如果按軍功表上報的批,大概會是個八部校尉。
可恨那個李碩總是壓我一頭,我是百夫長時,他是千夫長,我管五百人時,他領三千人。
我若是個八部校尉,他大概能封個小將軍了。
我去領了封賞就請假迴師家,隻是晚上不能迴家過夜,慶功宴結束就都得歸隊,統一去東西大營住。”
幾個小姑娘都道:“行,知道了,我們在家等你。”
範楚兒剛要上馬走,又想起一事,從懷裏掏出幾封信遞給她們:“這是少夫人讓我捎迴來的信。”這才走了。
範楚兒到了殿上,見到了陛下,除了領了封賞,還向軒轅昊提出要組建女軍。
不少人反對,認為象範楚兒這樣的女子畢竟鳳毛麟角,專門組建女軍,整體戰力不行,到時還要拖累正規軍去救。
兵部也不想麻煩。眼看眾多反對,似乎建女軍無望,軒轅昊問王尚書怎麽想的。
王翰元道,不妨先組建一支試試,人數不多,精挑細選,可以先不是女軍而是女子兵團。
請範楚兒的師傅鬼穀任教頭,也可從男軍中選派別的教頭來教騎術、偵察等,建成後主要承擔偵察、暗殺、狙擊等任務。
仿效男兵飛鷹部,各項考核不過就涮掉,精挑細選加高淘汰率,出來的女兵應該不會成為拖累而是助益,也或許是一支奇兵。
民間臥虎藏龍,也許有不少有本事的姑娘,她們也可以有個地方為國效力。
王翰元說完,大家都不吱聲了。本來一批文官就以其為首,而軒轅昊最近怎麽寵著王尚書的?
那天還叫了太醫院一半的人去他府上看王尚書的“舊疾”。
這幫人迴來稟奏了一堆毛病,軒轅昊乍一看嚇一跳,以為王翰元時日無多了,仔細又看了一遍,發現真正嚴重一點的可能就是腿疾。
打那以後,朝堂上的時間一長,軒轅昊就讓汪大喜給王翰元看個座。
次數多了,還責怪汪大喜:“別總讓朕提,你看著點,朕哪天忘了呢。”
汪大喜心道:我滴個天神地奶奶,要沒您的口諭,我自個兒搬個椅子讓人坐您對麵,我又不想死。
嘴上隻得道:“陛下,那以後這沙漏過四次,就給王尚書看個座?”
得了首肯後,專門安排了小太監幹這個。
果然,王翰元說完,陛下就同意了。範楚兒見這事峰迴路轉,喜不自勝,連忙叩首謝恩。
起身後又往王尚書那走,想要過去謝謝他幫忙說話。
卻被李碩看明白她要幹嘛,上前一步擋著低低聲道:“不想害王大人,就別現在去感謝,謝陛下恩就可了。”
範楚兒明白過來。
軒轅昊看見倆人小動作,問倆人在說什麽。
範楚兒腦子也快:“臣在戰場總被李將軍壓一頭,今日獲陛下恩準組建女子兵團,也要嘚瑟一下,來日與李將軍再較高下。”
軒轅昊點點頭,看得出來心情很好,心裏想的是:這個王翰元有多久沒在朝堂上說過這麽多話了?要不要上杯茶給他?
張茹見下朝迴來的軒轅昊心情不錯,便問道:“那個比你還倔的王尚書今天開口了?”
軒轅昊點頭,又道:“軍中又有後起之秀,見了也高興。”
張茹心想:在軒轅昊看來自己和王尚書都是絕不可能背叛他的。
如果知道自己曾與王尚書聯手,差點兒就反了,不知會怎麽想。
她一直認為夢中之事隻是一種提點,畢竟這輩子都未發生。直到五公主隻能叫五公主的因由揭開真相,那應該是上一輩子真正發生過的。
怎麽能不恨意翻湧呢,雖然夢境中自己死後,軒轅昊幾乎是追隨而至,但死後深情有什麽用,她不必他同死,她想讓兒子和自己都好好活著。
她也不懂軒轅昊,既是如此看重自己,又為什麽會那樣對待自己。
而王翰元看著大街上熙熙攘攘,安居樂業的人,猶豫了。軒轅朝剛剛安定,不過十幾年的好日子,許多地方的百姓才堪堪能吃上飽飯,對生活有些盼頭。
這樣的太平日子裏,也有自己長久以來微末的努力。
還有朝中這些文臣武將,今日同朝為官,可一旦他和皇後擁立太子反了,勢必各自站隊,同室操戈。
戰禍一起,流離失所的百姓,衰鴻遍野的江山,趁勢作亂的邊境……讀書人究竟為什麽讀書呢?
是為了自己的氣節尊嚴,為了自己的孩子,還是應該為天下呢?
委屈自己的女兒受這樣的屈辱傷害,他心如刀絞,但為此掀天下戰禍,究竟是對是錯?
張光和也對皇後張茹進言,雖然用了幾個故事暗喻,但大意是王尚書反,天下同情,五皇子和任嘉玉說的做的太過分了。
他女兒步步後退,處處相讓,最後被逼到自盡。
但皇後與太子反,師出無名,在天下人看來陛下無任何虧待皇後與太子處,且太子遲早為君。
二人如若弑君、弑夫、弑父,又如何名正言順,不要爭來鬥去,最後卻是替他人作了嫁衣,畢竟還有三位皇子呢。
而此時,軒轅昊又禦批了王兮佩和離,兩人雖最終未反,但也曾一度冷了心。
一個當尚書,一個當皇後,都隻是盡責盡職盡個本分而已。
隻是,令皇後意外的是,德妃也找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