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嶼卻高興不起來,他暗暗發誓,太子哥哥,實在對不起,我現在還沒有實力給你挽迴尊嚴,等到我有實力的那一天,一定幫你挽迴尊嚴。


    是誰害了你,我心裏是清楚的,我一定會為你報仇。


    想到這裏,他再次躬身,道:“兒臣來見聖上,看到聖上龍體康安,兒臣也就放心了,另外,兒臣還有一事相求。”


    “何事,三郎說來朕聽聽。”玄宗麵帶慈祥地微笑,心情不錯。看來他剛才的一番話很合聖意。


    不過,聖人的心思最好別猜,有時候在笑的時候,他也是要殺人的。


    有些人殺人需動手,聖人殺人,隻需要幾個字,殺人於言語之間。


    黑霧從東宮開始彌漫,升騰,從腳底間向空中升起。


    湧入太極殿,湧入兩儀殿。


    抬眼望去,有淡淡的霧氣在兩儀殿的屋頂聚集,似有似無。


    李嶼在修仙界待過,自然看得清楚詭異的氣息。


    修仙界妖魔鬼怪比人間多太多了。


    而眼前這些自稱修道之人,崇尚道家的帝國首領們,是看不出霧氣彌漫凝集的意圖。


    “兒臣覺得,廢太子瑛及同黨既然已經伏法,是否可以放其家人一條生路,畢竟都是我李唐血脈,讓其散落民間,落地生根,有朝一日,說不定會在我朝危急時刻貢獻自己的力量。”


    玄宗手撫胡須,思考狀。表情不佳。


    身後的高力士,用別有意味的目光看了李嶼一眼。他內心覺得李嶼缺乏政治曆練。


    太子妃,太子的兒子如果貶為庶人,其實就是囚禁冷宮,而非讓其在民間能自由活動。


    好在,這孩子宅心仁厚,慈悲為懷,這一點值得肯定。


    如果經過政治的曆練,前途不可限量。


    一旁,身穿紫衣、貴氣十足的右相李林甫露出不易覺察的輕蔑之色。


    “忠王此話差矣!”未等到玄宗表態,壽王李瑁按捺不住,過來反駁。


    “聽聽瑁兒的想法。”玄宗愛屋及烏,對李瑁從小就很是疼愛,頗為讚賞。


    老媽是皇宮的頂流,就差一個皇後的名分,其他的該有的都有了,皇帝也對他的才能多加肯定,李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不知道什麽是屈辱,什麽是難事,什麽是帝王心術。


    他的傲嬌資本,讓其他皇子隻有羨慕的份兒。


    “兒臣以為,廢太子瑛餘黨也有其家人參與,對於前太子妃的家人,或流放,或打入冷宮,決不能讓其在民間生活,引起禍患。”


    “右相,這件事你怎麽看?”玄宗忽然發問。


    李林甫頷首道:“壽王常在聖人麵前曆練,已習得了治理天下的心法,所言所行,皆可通盤考慮,以天下為己任,學習到如此境地,進步可謂神速,真是可喜可賀啊!隻是這忠王嘛,孝心可嘉,值得陛下獎賞。”


    這話說得氣人,李瑁遇到事情能放在國家的高度考慮問題,而忠王隻知道表孝心,雖然都是好的評價,但差距極大,顯得忠王和壽王比,不在一個量級。


    “三郎,以後多出來走走,了解一些各方的想法。”玄宗道,這也是覺得他對現實方麵不太了解。


    李嶼暗道,“我去,竟然是這般操作,所謂貶為庶人,其實還是死路一條,最好的結果就是坐牢,終身監禁,看來我對這個世界殘酷性還是低估了。”


    “聖上,既然廢太子瑛一案已經定性,太子妃對這件事並不知情,也是有結論的,兒臣以為讓她在寺廟出家,每日念經參禪,未嚐不是一件功德。”李嶼盡量爭取,能解救一個人就是一個,再說了,解救了太子妃,其他幾個弟弟的家眷也會跟著赦免的。


    “不可,這些人謀逆之心深刻心裏,一旦日後被激發,將是養虎為患。”壽王李瑁向前一步,慷慨激烈地表示不同意。


    “右相?”玄宗又問。


    李林甫是聰明人,已經猜出來,聖人可能會同意,畢竟都是李氏血脈,大局已定,沒有必要再殺下去,“此乃聖上家事,臣不便多言。”


    玄宗鼻子哼了哼,心道,“又是朕的家事,這個家夥一旦猜測到我的決定,就讓我自己決定,他不參與,其實已經參與其中,朕隻是不想計較罷了。李林甫這個人比其他人要幹事勤快,遇事肯動腦筋,留著是能出大力的。”


    想到此,玄宗道:“忠王既然提出,其他人複議都沒有問題,朕看可。”


    “謝聖上龍恩,聖上寬愛仁厚、權略善戰、機智神勇、讒間不行,我大唐煌煌宗業,必將威震四方,四海來賀。”李嶼盡撿著好聽的說。


    李林甫臉色不太好,暗道,“我剛說什麽了嗎?他竟然說讒間不行,明著就是指我李林甫來的。小子,不要以為今天多說了幾句好聽的話,以後的日子就好過了。”


    玄宗聽罷哈哈大笑,四方來賀的場麵讓他心頭一熱,那是對他治國的最佳讚譽。


    “這小子什麽時候會說話了?”李瑁心裏很納悶,之前李嶼木訥少言,逆來順受,他是經常欺負的,別看他年紀比自己大九歲,但他從來沒有把這位哥哥放在眼裏,而是把他列為打壓人士之一,嗯,算不上競爭對手,隻是需要打壓的人而已。


    高力士嘴角上揚,笑容寫在臉上。


    他不便表態,或者讚揚某個皇子,他的每一句話其實都有分量,他不想讓人看出自己有站隊的嫌疑,尤其是聖人,他多疑敏感,喜歡複盤。


    他能活在現在還活的好好的,就是話少,事辦得對。


    李隆基覺得李嶼和往日有點不一樣,敢說敢幹了,竟然搶著他的話頭,就把太子妃免去流放的事情搞定了。


    “三郎,最近可讀什麽書?”


    李嶼有點懵圈了,讀什麽書?上下五千年,其實我都已經知道的差不多了,唐史宋史都有所涉略,我還知道安史之亂很快要爆發了,即使我來了也阻擋不住曆史的大勢,能做的隻是“微調”而已。難道這些有必要告訴你嗎?


    “迴聖上,兒臣正在讀治國理政一類的書籍,比如《資治通鑒》。”


    在場的人都愣住了,大家都沒有聽說過這本書啊!


    一時間,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孤陋寡聞。


    還是李隆基“謙虛”地發問:“此書是何人所著,怎麽朕從未聽聞?”


    言外之意還有,竟然朕都沒有,你怎麽會有?如有為何不早日奉上?


    李林甫是玄宗腹中的蛔蟲,他都猜得出來聖人的不滿和疑惑了,心裏已經開始給李嶼羅織罪名了,私藏禁書,該當何罪?王子犯法,更應加重。臉上閃現了刹那的陰險,隻是殿內燈光昏暗,不易覺察。


    高力士無言,想著這個坑能不能幫他化解掉,這孩子,還是缺乏曆練,說了一本聖人都不知道的書,接下來如何讓聖人提問?聖人的體麵和指點都被你小子給吃了。


    “嗬嗬,有點意思。”李瑁都看出端倪了,大袖一揮,一個轉身,瀟灑的坐了下來。


    看熱鬧了,比花燈都熱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馬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馬河並收藏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