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兩儀殿內
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 作者:黑馬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儀殿內,氣氛又多了幾分緊張。
李嶼真能憋得住,就是不說話,空氣都感覺遲鈍了。這得益於他多年的開會經驗。
當年的領導培養他的時候說,開會的時候要語速慢,重點的話要音量大,還能停頓下來不說,給人的感覺像個領導的樣子。
這話他穿越了都記得,可謂經典。
心裏盤算道:“資治通鑒是宋朝司馬光寫的,我這提前說出來,該書出自何處?誰又來當作者呢!”
聖人有點憋不住了。
高力士不得不出手:“大家,天色已晚,雜家看忠王還未想起書中內容,想必是山野村夫所寫,根本就入不了您的法眼,您還是早點迴去歇息吧?”
“哎,不急嘛!聖人發問,為何忠王不說,一兩句話耽誤不了。”李林甫表態。
“我娘已經睡下了,聖上今晚有的是時間。”李瑁笑嗬嗬地道。
高力士心中不滿,“這是什麽話,大家就你娘一個女人嗎?”
“這話說得倒也對,你爹那麽多女人,居然被你娘管得死死地,還在我們麵前裝威嚴。”李嶼暗自腹誹。
“既然三郎對治國理政有興趣,也算難得,朕倒是很想聽聽,這本書講的是什麽。”李隆基麵帶微笑,撫著長須。
他城府太深,經曆太多,讓人猜不透內心到底想什麽。
唯獨李林甫猜得差不多。
聖人不但對書有興趣,對李嶼也有興趣。
隻是這書的內容,李嶼如果說不出所以然,又不肯拿出書來,這就有意思了。
“迴聖人,其實並沒有此書成形,一切都是兒臣夢中所得。夢醒來後,兒臣覺得很有收獲,便提筆聊聊記了幾筆。”李嶼淡然地躬身道。
“哎!忠王,不對呀,既然無此書,為何你連名字都想好了,還和聖人說最近在讀什麽《資治通鑒》?這皇子也不能撒謊啊?”李林甫笑著道,他想喝杯茶,但沒有。
“皇子撒謊與庶民同罪。”李瑁孩子氣似的說道。
李嶼斜看了他一眼,有點厭童症的感覺湧上心頭。
“咦,這反而更神奇了,你都記了些什麽?”聖人越發有興趣了。
“兒臣記得是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後各個皇帝治國、治民、治官的天下大事,兼涉略權謀之術。夢中的老人隻是簡單說了幾個故事,並未提及隋和本朝。”李嶼道。誰都想了解本朝被寫了什麽,李嶼偏不能說,隻是說了個前麵的朝代更迭,就此打住,已經超量了。
“你給朕舉個例子,他們都是怎麽治國的?”聖人問。
這個問題,李林甫也想知道,他雖然沒啥文化,但宰相當的挺合格的。辦事能力強,能搞錢搞人,讓李隆基省心不少。
善於在實踐中學習是李林甫的本事。
李嶼清了清嗓子,道:“聖上,兒臣想討杯水喝。”
玄宗哈哈大笑:“來人,給三郎上酒,有酒才有好故事。”
李嶼頭苦,喝酒傷身不知道嗎?我好幾個老婆都未同房的人,和你喝酒?
立刻,幾個宮女翩然而來。
他的麵前多了一個托盤,托盤上是上等白玉打造的酒杯。
一杯瓊漿玉液酒端在他麵前。
這是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次喝酒,
酒的顏色是綠色的,哦,還帶有沉澱物,看著難以下咽啊?
他心裏嘀咕道。
沒辦法,皺著眉頭喝了一口。
居然是甜的?味道又有點黃酒的感覺,酒精度數想來不高。
發甜的原因可能是發酵的過程中糖化了,畢竟,釀酒的技術並不發達。
心裏暗暗道:
“會當一飲三百杯。李白寫的?還是其他人?對啊,還沒見到李白那小子呢!有機會見見。”他有點想不起來誰寫的,反正感覺喝這樣的酒,三百杯也是可以的。
“等我以後有時間釀酒,辣死你們。”
李林甫看不下去了,他也挺渴的,皇帝沒有賞賜也不敢要。
“差不多了吧,忠王?”李林甫道。
“我都快睡著了。”李瑁打了個哈欠。
“好吧,我講資治通鑒裏田嬰的故事,田嬰大家都知道吧?”
“知道,知道。”李林甫糊弄道,他不喜讀書,其實不知。
玄宗、李瑁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鴻學大儒親自上陣當老師,自然知道。
高力士也不差,其養父也是朝廷宦官,深受武則天賞識,從小給他安排的學業都是皇家待遇。
李瑁道:“這有什麽不知道的,田嬰,齊國王室公子,受封於薛地,故而人稱薛公。”
李嶼繼續說:“資治通鑒裏呢這樣說的,說是田嬰為了攬權,故意勸薦齊宣王要勤政愛民,不要隻知道玩,不處理政務,荒廢國事。宣王采取了他的建議,每天兢兢業業處理公務,後來過了一段時間以後,齊宣王就厭倦了工作,把一堆政務全部推給了薛公田嬰,自己當起了甩手掌櫃,而田嬰趁此時機把齊國的政治權力收入囊中。”
李林甫有些緊張,心道:“這小子是不是說我呢,含沙射影的,給我下套?”
麵上倒也風平浪靜,啥都不知道。
“哈哈,這齊宣王是個傻子嗎,這麽被田嬰玩弄股掌之間?”李瑁笑道。
他確實是來聽故事的。
“這是一個治國理政的經典案例,不動兵戈,完美解決。”李嶼提示道。
李林甫雖然善於權謀,但曆史典故和人物都對不上號,不敢隨便發言。
唐玄宗李隆基是絕頂聰明的人。
此時,他陷入了沉默。
兩儀殿一片寂靜。
李隆基也喝上了酒。
端著酒杯在那裏一口一口的抿。
這麽大年紀的人了,李嶼都擔心他血糖升高。
易怒型人格,這是典型的血糖症表現,怎麽看都覺得李隆基像是。
“朕明白了,果然是一個經典的治國理政案例。三郎這個故事讓朕頓悟了。”李隆基緩緩地道,放下酒杯,表情嚴肅。
“聖人才華卓絕,乃神仙所賜。”李林甫急忙躬身道。
“舔狗,絕對是一個舔狗。”李嶼不屑地看了他一眼,心道,我怎麽能和舔狗同朝為官?這以後得多卷啊,這得多費心思啊。
罷了,既來之則安之,以後一定好好治治你這個舔狗。
“還請聖上示下,兒臣不知。”李瑁也是舔狗,一副借著請教其實是諂媚的樣子,和他媽武惠妃真像。
這個屋子裏,說話的除了高力士看著順眼,其他人李嶼都覺得一般。
包括唐玄宗。
不過,他算聰明人,要不然也當不上聖人,這沒問題。
他雖然是皇子,但還是水土不服,覺得和聖人的父子關係很淡漠。
也許習慣習慣就好了。
李嶼真能憋得住,就是不說話,空氣都感覺遲鈍了。這得益於他多年的開會經驗。
當年的領導培養他的時候說,開會的時候要語速慢,重點的話要音量大,還能停頓下來不說,給人的感覺像個領導的樣子。
這話他穿越了都記得,可謂經典。
心裏盤算道:“資治通鑒是宋朝司馬光寫的,我這提前說出來,該書出自何處?誰又來當作者呢!”
聖人有點憋不住了。
高力士不得不出手:“大家,天色已晚,雜家看忠王還未想起書中內容,想必是山野村夫所寫,根本就入不了您的法眼,您還是早點迴去歇息吧?”
“哎,不急嘛!聖人發問,為何忠王不說,一兩句話耽誤不了。”李林甫表態。
“我娘已經睡下了,聖上今晚有的是時間。”李瑁笑嗬嗬地道。
高力士心中不滿,“這是什麽話,大家就你娘一個女人嗎?”
“這話說得倒也對,你爹那麽多女人,居然被你娘管得死死地,還在我們麵前裝威嚴。”李嶼暗自腹誹。
“既然三郎對治國理政有興趣,也算難得,朕倒是很想聽聽,這本書講的是什麽。”李隆基麵帶微笑,撫著長須。
他城府太深,經曆太多,讓人猜不透內心到底想什麽。
唯獨李林甫猜得差不多。
聖人不但對書有興趣,對李嶼也有興趣。
隻是這書的內容,李嶼如果說不出所以然,又不肯拿出書來,這就有意思了。
“迴聖人,其實並沒有此書成形,一切都是兒臣夢中所得。夢醒來後,兒臣覺得很有收獲,便提筆聊聊記了幾筆。”李嶼淡然地躬身道。
“哎!忠王,不對呀,既然無此書,為何你連名字都想好了,還和聖人說最近在讀什麽《資治通鑒》?這皇子也不能撒謊啊?”李林甫笑著道,他想喝杯茶,但沒有。
“皇子撒謊與庶民同罪。”李瑁孩子氣似的說道。
李嶼斜看了他一眼,有點厭童症的感覺湧上心頭。
“咦,這反而更神奇了,你都記了些什麽?”聖人越發有興趣了。
“兒臣記得是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後各個皇帝治國、治民、治官的天下大事,兼涉略權謀之術。夢中的老人隻是簡單說了幾個故事,並未提及隋和本朝。”李嶼道。誰都想了解本朝被寫了什麽,李嶼偏不能說,隻是說了個前麵的朝代更迭,就此打住,已經超量了。
“你給朕舉個例子,他們都是怎麽治國的?”聖人問。
這個問題,李林甫也想知道,他雖然沒啥文化,但宰相當的挺合格的。辦事能力強,能搞錢搞人,讓李隆基省心不少。
善於在實踐中學習是李林甫的本事。
李嶼清了清嗓子,道:“聖上,兒臣想討杯水喝。”
玄宗哈哈大笑:“來人,給三郎上酒,有酒才有好故事。”
李嶼頭苦,喝酒傷身不知道嗎?我好幾個老婆都未同房的人,和你喝酒?
立刻,幾個宮女翩然而來。
他的麵前多了一個托盤,托盤上是上等白玉打造的酒杯。
一杯瓊漿玉液酒端在他麵前。
這是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次喝酒,
酒的顏色是綠色的,哦,還帶有沉澱物,看著難以下咽啊?
他心裏嘀咕道。
沒辦法,皺著眉頭喝了一口。
居然是甜的?味道又有點黃酒的感覺,酒精度數想來不高。
發甜的原因可能是發酵的過程中糖化了,畢竟,釀酒的技術並不發達。
心裏暗暗道:
“會當一飲三百杯。李白寫的?還是其他人?對啊,還沒見到李白那小子呢!有機會見見。”他有點想不起來誰寫的,反正感覺喝這樣的酒,三百杯也是可以的。
“等我以後有時間釀酒,辣死你們。”
李林甫看不下去了,他也挺渴的,皇帝沒有賞賜也不敢要。
“差不多了吧,忠王?”李林甫道。
“我都快睡著了。”李瑁打了個哈欠。
“好吧,我講資治通鑒裏田嬰的故事,田嬰大家都知道吧?”
“知道,知道。”李林甫糊弄道,他不喜讀書,其實不知。
玄宗、李瑁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鴻學大儒親自上陣當老師,自然知道。
高力士也不差,其養父也是朝廷宦官,深受武則天賞識,從小給他安排的學業都是皇家待遇。
李瑁道:“這有什麽不知道的,田嬰,齊國王室公子,受封於薛地,故而人稱薛公。”
李嶼繼續說:“資治通鑒裏呢這樣說的,說是田嬰為了攬權,故意勸薦齊宣王要勤政愛民,不要隻知道玩,不處理政務,荒廢國事。宣王采取了他的建議,每天兢兢業業處理公務,後來過了一段時間以後,齊宣王就厭倦了工作,把一堆政務全部推給了薛公田嬰,自己當起了甩手掌櫃,而田嬰趁此時機把齊國的政治權力收入囊中。”
李林甫有些緊張,心道:“這小子是不是說我呢,含沙射影的,給我下套?”
麵上倒也風平浪靜,啥都不知道。
“哈哈,這齊宣王是個傻子嗎,這麽被田嬰玩弄股掌之間?”李瑁笑道。
他確實是來聽故事的。
“這是一個治國理政的經典案例,不動兵戈,完美解決。”李嶼提示道。
李林甫雖然善於權謀,但曆史典故和人物都對不上號,不敢隨便發言。
唐玄宗李隆基是絕頂聰明的人。
此時,他陷入了沉默。
兩儀殿一片寂靜。
李隆基也喝上了酒。
端著酒杯在那裏一口一口的抿。
這麽大年紀的人了,李嶼都擔心他血糖升高。
易怒型人格,這是典型的血糖症表現,怎麽看都覺得李隆基像是。
“朕明白了,果然是一個經典的治國理政案例。三郎這個故事讓朕頓悟了。”李隆基緩緩地道,放下酒杯,表情嚴肅。
“聖人才華卓絕,乃神仙所賜。”李林甫急忙躬身道。
“舔狗,絕對是一個舔狗。”李嶼不屑地看了他一眼,心道,我怎麽能和舔狗同朝為官?這以後得多卷啊,這得多費心思啊。
罷了,既來之則安之,以後一定好好治治你這個舔狗。
“還請聖上示下,兒臣不知。”李瑁也是舔狗,一副借著請教其實是諂媚的樣子,和他媽武惠妃真像。
這個屋子裏,說話的除了高力士看著順眼,其他人李嶼都覺得一般。
包括唐玄宗。
不過,他算聰明人,要不然也當不上聖人,這沒問題。
他雖然是皇子,但還是水土不服,覺得和聖人的父子關係很淡漠。
也許習慣習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