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買下莊子
穿書不可怕,憑自己改掉炮灰命 作者:夜雨聽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論如何,我先謝過掌櫃的了,您貴姓?”
“免貴姓何,何亮。”
“在下翁曉。”
“翁公子,東家這邊安排好後,我會派夥計去通知你的。”
人家投奔了過來,東家惜才,自會好好相待。他隻是助下力,交個朋友,相信自己不會看錯人的。
翁曉曉點頭道謝。
“那先辦理借貸手續吧,這邊請。”何亮領著翁曉曉去了櫃台,裏麵有專人辦理業務。
跟錢莊簽了契書,抵押下房契,領了二百兩銀票。
又跟何亮立下了借據,拿到了一百兩。
有了這三百兩,翁曉曉下午就帶著鳳姑去辦理了交易手續,再到衙門過了戶。
......
“鳳姑,有了這一百畝地,我們兩個啥也不做都不怕餓肚子啦,幹杯!”
姑娘與她像親人一般相處,她自然也真心相待,無兒無女的人,更是拿翁曉曉當親閨女在疼,“痛快,幹啦!”
“姑,現在的莊頭可還行?若是可以,我就不想換人了。”
“莊頭不會留下的,是那縣令夫人的家仆,我們得另請一個。”
買下了莊子,有了一項不錯的資產,可後續的管理離不開人手,這又是一大難題。上點年歲又有管事經驗的人,可找不到現成的,即便有,你也未必敢放心的用。
“姑,咱們明天去莊上看看吧,熟悉熟悉佃戶,若是能從中找出一兩個可靠的,就先用著。”
她並不懂堆肥,但是看過的話本子上都說很簡單,等後麵倒可以試試。肥料多了,產量才能提上來。
不論什麽時期,糧食都是民生根本。所以,土地是翁曉曉首選的資產。
“行啊,這事兒是得抓緊點,雖然地都租出去了,但不監管不行,好好的地更不能給隨便糟蹋了。”
一夜無話,第二日,鳳姑騎著老夥計,帶上翁曉曉,半個多時辰就到了小莊子。
小莊子是真不大,一共才二十多戶佃農,祖祖輩輩都依靠著莊子過活。
房子多數比較破舊,翁曉曉二人徑直去了最大最氣派的院子。
拴好了馬匹,二人正準備走進去,卻被人攔住了。
“你們找誰呀?”一位老婆婆盯著她們問道。
“大娘,我們是這莊子的新東家,來找莊頭的。”
“莊子又換東家了?難怪莊頭一家昨天就都走了。”
一聽這話,鳳姑感覺不妙,跑著進了院子。
空空如也的屋子中央就剩了一箱子賬本。
“他娘的老混蛋,就這麽跑了?這一箱子好久能看的完!也不給交接一下,這不耽誤事兒嘛,奶奶的。”
跑出去跟翁曉曉一說,這邊也氣了個仰倒,這是欺負她們不懂行啊,若有人手就該早點過來辦理交接。
老婆婆碎碎念道,“唉,一家子都走了,拉了幾輛車的東西呢。”
“奶奶,莊頭要是有話說,怎麽召集大家?”
“敲鑼,一敲鑼就知道莊頭要找大家。”
翁曉曉點點頭,“謝謝,奶奶進來坐吧。”
老太太看看少年跟婦人,也幫不上人家什麽,“不啦,一會兒再來。”
二人也不勉強,進到屋裏,四處看了看。
“翁曉,你不先看看賬本嗎?”
翁曉曉隨意翻了兩本,“姑,沒啥好看的,賬做得很平。就算漏洞百出,我們又去追究誰?這些欠條,也算了,懶得清理。”
“那行吧,以後我們好好打理,有地不愁沒錢。”
“姑,你繞著村子敲一遍鑼吧,把大家喊來。”
鳳姑應下出去辦事。
翁曉曉拿出田畝冊子,這個是辦完手續後,賣家給她的,屬於東家保管的部分。裏麵詳細記錄了農田位置,又是誰家租種的,一年該交多少租子。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核對清楚這本冊子。
......
時間不長,佃戶們陸陸續續地進了院子。
看看人數差不多了,翁曉曉就開了腔,“各位,先介紹一下,我是這莊子的新東家,叫翁曉,是個秀才。沒那麽多凳子,大家就坐地上吧,隨意些。”
換了新東家,就怕加租子,佃戶們心頭不安。
“莊頭這裏留下了不少借條,是你們跟莊上借的?還是跟莊頭個人借的?”
翁曉曉這話說完,底下開始有了竊竊私語。
也有人大聲說了出來,“小東家,我們家可沒借過莊子上的東西,更沒借過莊頭的。”
有人帶頭,就有人附和,“我們家還能過得去,沒借過。”
“隻有老六跟大傻家出過事兒,可能借了一些錢,我們都沒有借過。”
“對,沒借過,能撐過去誰找莊頭借錢啊,利滾利的,還不起。”
翁曉曉早看出那些墨跡有些新,果不其然,這裏麵有貓膩。
“大家安靜一下,”翁曉曉雙手做了個下壓的動作,“我問這個事情,不是要追究什麽,莊頭扔下一箱子賬本就走了,我也懶得看這些無頭賬。那些欠條,等會兒我會一把火燒了的,再不提這個事兒。”
翁曉曉話音剛落,下麵就騷動了起來,有欠條卻不催債,這可是八百年難遇的事情。
“真的嗎?”
“這可是大好人啊!”
“東家英明!”
“遇到好東家了!”
有兩個漢子前後站了出來,走到翁曉曉跟前,噗通就給跪下了。
翁曉曉有些傻眼,沒遇到過這情況啊。
“東家,我們就是剛才人們提到的老六跟大傻。去年我娘生病,從莊頭那裏借了二兩銀子,才還了三百文。家裏連鹽都不買,一年也就能剩下這些。東家說不讓還了,這可是救了我們一家人的命,謝謝東家。”
“我家借的還多一些,前年我爹過世,發喪借了一兩,今年我媳婦生病,又借了三兩。一點都沒還上呢。上個月,莊頭發話了,說年底再不還一些,就要拿我家閨女抵債。東家,我閨女早就許了人家的,不能去給人做小啊!遇到了貴人,不用還舊賬,我大傻給您磕頭啦。”
唉,這一個個苦的,聽得翁曉曉心裏很不是滋味。
“兩位都起來吧,以後好好過日子就是。”
二人起身,又圍著翁曉曉說了好些感恩戴德的話。
“行啦,都迴來吧,東家還沒說完呢。”
翁曉曉聞言看了眼說這話的漢子。
“免貴姓何,何亮。”
“在下翁曉。”
“翁公子,東家這邊安排好後,我會派夥計去通知你的。”
人家投奔了過來,東家惜才,自會好好相待。他隻是助下力,交個朋友,相信自己不會看錯人的。
翁曉曉點頭道謝。
“那先辦理借貸手續吧,這邊請。”何亮領著翁曉曉去了櫃台,裏麵有專人辦理業務。
跟錢莊簽了契書,抵押下房契,領了二百兩銀票。
又跟何亮立下了借據,拿到了一百兩。
有了這三百兩,翁曉曉下午就帶著鳳姑去辦理了交易手續,再到衙門過了戶。
......
“鳳姑,有了這一百畝地,我們兩個啥也不做都不怕餓肚子啦,幹杯!”
姑娘與她像親人一般相處,她自然也真心相待,無兒無女的人,更是拿翁曉曉當親閨女在疼,“痛快,幹啦!”
“姑,現在的莊頭可還行?若是可以,我就不想換人了。”
“莊頭不會留下的,是那縣令夫人的家仆,我們得另請一個。”
買下了莊子,有了一項不錯的資產,可後續的管理離不開人手,這又是一大難題。上點年歲又有管事經驗的人,可找不到現成的,即便有,你也未必敢放心的用。
“姑,咱們明天去莊上看看吧,熟悉熟悉佃戶,若是能從中找出一兩個可靠的,就先用著。”
她並不懂堆肥,但是看過的話本子上都說很簡單,等後麵倒可以試試。肥料多了,產量才能提上來。
不論什麽時期,糧食都是民生根本。所以,土地是翁曉曉首選的資產。
“行啊,這事兒是得抓緊點,雖然地都租出去了,但不監管不行,好好的地更不能給隨便糟蹋了。”
一夜無話,第二日,鳳姑騎著老夥計,帶上翁曉曉,半個多時辰就到了小莊子。
小莊子是真不大,一共才二十多戶佃農,祖祖輩輩都依靠著莊子過活。
房子多數比較破舊,翁曉曉二人徑直去了最大最氣派的院子。
拴好了馬匹,二人正準備走進去,卻被人攔住了。
“你們找誰呀?”一位老婆婆盯著她們問道。
“大娘,我們是這莊子的新東家,來找莊頭的。”
“莊子又換東家了?難怪莊頭一家昨天就都走了。”
一聽這話,鳳姑感覺不妙,跑著進了院子。
空空如也的屋子中央就剩了一箱子賬本。
“他娘的老混蛋,就這麽跑了?這一箱子好久能看的完!也不給交接一下,這不耽誤事兒嘛,奶奶的。”
跑出去跟翁曉曉一說,這邊也氣了個仰倒,這是欺負她們不懂行啊,若有人手就該早點過來辦理交接。
老婆婆碎碎念道,“唉,一家子都走了,拉了幾輛車的東西呢。”
“奶奶,莊頭要是有話說,怎麽召集大家?”
“敲鑼,一敲鑼就知道莊頭要找大家。”
翁曉曉點點頭,“謝謝,奶奶進來坐吧。”
老太太看看少年跟婦人,也幫不上人家什麽,“不啦,一會兒再來。”
二人也不勉強,進到屋裏,四處看了看。
“翁曉,你不先看看賬本嗎?”
翁曉曉隨意翻了兩本,“姑,沒啥好看的,賬做得很平。就算漏洞百出,我們又去追究誰?這些欠條,也算了,懶得清理。”
“那行吧,以後我們好好打理,有地不愁沒錢。”
“姑,你繞著村子敲一遍鑼吧,把大家喊來。”
鳳姑應下出去辦事。
翁曉曉拿出田畝冊子,這個是辦完手續後,賣家給她的,屬於東家保管的部分。裏麵詳細記錄了農田位置,又是誰家租種的,一年該交多少租子。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核對清楚這本冊子。
......
時間不長,佃戶們陸陸續續地進了院子。
看看人數差不多了,翁曉曉就開了腔,“各位,先介紹一下,我是這莊子的新東家,叫翁曉,是個秀才。沒那麽多凳子,大家就坐地上吧,隨意些。”
換了新東家,就怕加租子,佃戶們心頭不安。
“莊頭這裏留下了不少借條,是你們跟莊上借的?還是跟莊頭個人借的?”
翁曉曉這話說完,底下開始有了竊竊私語。
也有人大聲說了出來,“小東家,我們家可沒借過莊子上的東西,更沒借過莊頭的。”
有人帶頭,就有人附和,“我們家還能過得去,沒借過。”
“隻有老六跟大傻家出過事兒,可能借了一些錢,我們都沒有借過。”
“對,沒借過,能撐過去誰找莊頭借錢啊,利滾利的,還不起。”
翁曉曉早看出那些墨跡有些新,果不其然,這裏麵有貓膩。
“大家安靜一下,”翁曉曉雙手做了個下壓的動作,“我問這個事情,不是要追究什麽,莊頭扔下一箱子賬本就走了,我也懶得看這些無頭賬。那些欠條,等會兒我會一把火燒了的,再不提這個事兒。”
翁曉曉話音剛落,下麵就騷動了起來,有欠條卻不催債,這可是八百年難遇的事情。
“真的嗎?”
“這可是大好人啊!”
“東家英明!”
“遇到好東家了!”
有兩個漢子前後站了出來,走到翁曉曉跟前,噗通就給跪下了。
翁曉曉有些傻眼,沒遇到過這情況啊。
“東家,我們就是剛才人們提到的老六跟大傻。去年我娘生病,從莊頭那裏借了二兩銀子,才還了三百文。家裏連鹽都不買,一年也就能剩下這些。東家說不讓還了,這可是救了我們一家人的命,謝謝東家。”
“我家借的還多一些,前年我爹過世,發喪借了一兩,今年我媳婦生病,又借了三兩。一點都沒還上呢。上個月,莊頭發話了,說年底再不還一些,就要拿我家閨女抵債。東家,我閨女早就許了人家的,不能去給人做小啊!遇到了貴人,不用還舊賬,我大傻給您磕頭啦。”
唉,這一個個苦的,聽得翁曉曉心裏很不是滋味。
“兩位都起來吧,以後好好過日子就是。”
二人起身,又圍著翁曉曉說了好些感恩戴德的話。
“行啦,都迴來吧,東家還沒說完呢。”
翁曉曉聞言看了眼說這話的漢子。